学术投稿

初产妇临产后的心理状态探讨

曹爱萍

关键词:初产妇, 临产, 心理因素
摘要:初产妇临产后的心理极其复杂,笔者通过对其探讨后,认为良好的心理因素能使产妇自然分娩率提高,,减少手术分娩的几率.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医源性早产的母婴结局分析

    医源性早产是指由于产科并发症或内外科合并症的存在,继续妊娠将严重危及母婴安全,需要早产终止妊娠者,不包括胎膜早破和自发性早产临产.

    作者:刘翠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高血压患者血脂及血液黏度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与血脂及血液黏度的关系.方法 检测100例高血压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脂及血液黏度各项指标;并对有血脂、血液黏度异常的高血压患者66例,在常规降压药CCB治疗的同时加用血脂康调脂治疗12周后行自身对照.结果 高血压组的TC、TG、LDL-C、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明显高于健康组;而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经使用血脂康后,TC、TG、LDL-C、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均下降,而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P<0.05),血压平稳.结论 定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血脂、血液黏度监测,评估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后采用降压、调脂及改善血液流变性等综合性治疗,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燕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极固宁在敏感龋中的应用

    临床上对病变发展到牙本质的病例,无症状者一般直接充填.对部分敏感性较强的病例则采用先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安抚,观察症状消除后再行充填.

    作者:林建琴;田富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浅谈高压灭菌的质量与管理

    医院消毒供应室担负着全院的高压灭菌工作,良好的工作质量可直接着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因此,加强高压灭菌的管理是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重要环节.

    作者:陈永真;朱艳;田伟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35例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正确处理方法.方法 对35例妊娠合并再障患者孕期常规药物治疗,产前充分准备少量多次输血纠正贫血,集中时间输注血小板,产后及时应用宫缩剂、止血剂及抗生素等.结果 35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分娩期,无一例产后大出血、颅内出血、心衰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再障患者在孕期、产前积极综合治疗,充分准备、严密监护下分娩是能够安全度过妊娠和分娩期的.

    作者:梁海先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浅谈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

    手术室是为患者进行各种手术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手术护士必须与各种手术器械、化学药品及化学消毒剂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频繁接触,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加强手术室护士自身防护,保证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作者:阚洪英;郭桂杰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豫南浅山区微量元素发铜发锌与儿童弱视关系的研究

    微量元素与眼病的关系,近年来已经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微量元素与弱视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已有零星报导.其结果不尽一致,甚至有相反结果.

    作者:李新惠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老年高血压的合理用药及并发症的预防对策

    高血压是指动脉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升高,常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病变的全身性疾病.年龄超过60岁达高血压诊断标准者(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与一般人相同,为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为SBP≥140mmHg,DBP<90mmHg,即为老年高血压.

    作者:李晓红;李亚男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和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血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拟行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网片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点穿刺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组和全麻(GA)组,每组20例.监测麻醉前,手术开始前即刻,气腹后5min、30min、术毕30min各时点血浆NE、E浓度并记录HR、MAP值.结果 CSEA组各时点NE浓度无明显改变,手术开始前即刻及气腹后明显升高(P<0.05),术后30min基本恢复;CA组气腹后NE及E均明显增加(P<0.05),术后30min仍未恢复.手术开始前即刻CSEA组HR高于GA组(P<0.05),气腹后CSEA组HR、MAP低于GA组.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较全身麻醉能较好地抑制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应激反应.

    作者:李忠兴;陈方基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颅内血肿病人的护理体会

    由于现代交通和现代工业建设的特点,一旦发生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都相当严重,为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提高治愈率,几年来我们护理了经手术证实的颅内血肿病人500例,现将颅内血肿病人的术前观察、术后护理、防止合并症发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杨;蒋玉红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护理人员信息利用障碍分析

    在网络时代,信息的储存、传播、服务和利用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1].护理人员从庞大的信息网络中汲取营养、获取知识时遇到不少新的障碍.

    作者:石霞;刘玉玲;封锡玲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胸外科病人开胸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开胸术后病人的护理方法,观察分析护理效果,使病人达到佳的恢复状态,以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对胸外科开胸术后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评价.结果 有效科学的护理开胸术后病人使病人术后充分引流,减少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减少住院日,病人满意.结论 开胸术后病人:创伤大,风险性大,易出现并发症,护士高度的责任心,科学的护理方法,能使病人在住院期间有安全感、信任感,大限度恢复身心健康,使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董巧玲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措施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肺组织或肺动脉及其分支的原发病变引起右心受累的心脏病.急性肺心病多由严重的肺动脉栓塞引起,较少见;慢性肺心病多南慢性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引起,为多见.肺心病在寒冷的北方发病率很高,我科自2000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肺心病患者46例,其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41~79岁,平均56岁.

    作者:左茹阁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一种改良的亚硫酸氢盐修饰微量DNA的甲基化分析方法

    目的 建立一种改良的亚硫酸氢盐修饰微量DNA的甲基化分析方法.方法 应用低熔点琼脂糖包埋不同含量的DNA进行亚硫酸氢盐修饰.通过MGMT基因甲基化与非甲基化特异PCR的扩增,与传统的亚硫酸氢盐修饰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改良法对于低至15.625ng的DNA修饰均可获得MGMT基因甲基化扩增产物,而传统法对于62.5ng及其以下的DNA修饰难以获得MGMT基因甲基化扩增产物.结论 改良的亚硫酸氢盐修饰方法可有效提高甲基化特异PCR的灵敏度,该方法为微量DNA的甲基化分析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研究手段.

    作者:冯苏妹;杨磊;吕嘉春;纪卫东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浅谈如何规范护理服务措施提高患者满意度

    目的 促进医院规范化管理,提高医院护理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给住院患者提供全程的规范护理服务,出院时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病人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 规范护理服务措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黎彩红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尼尔雌醇加丙泊酚用于绝经后IUD取出

    由于我国妇女大部分采用IUD避孕,早年的IUD常为不锈钢圆环,常需扩张宫口后取出,临床上常有绝经后多年的妇女要求取出IUD,但由于年龄偏大,绝经时间长,子宫阴道萎缩明显,同时她们对于取器有明显的恐惧心理,对于能否取出的前景存有疑虑,以及疼痛耐受下降,造成取器困难,甚至无法取出.

    作者:张桂专;林亚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重症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及并发症的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瓣膜病的手术及围手术期治疗方法.方法 1995年5月~2007年1月共手术治疗116例此类病人,入院时心胸比率0.56~0.90,心功能均为Ⅳ级;给予综合、系统治疗后心功能转为Ⅱ~Ⅲ级.采用氧合含钾机血灌注保护心肌下行瓣膜置换术.结果 住院死亡8例,死亡率7%;并发症:延迟性心包填塞1例,低心排21例,其中心衰2例,1例脑出血,1例肾衰,1例脑梗死,2例左室破裂,其中1例保留后瓣,1例感染.结论 精心的术前准备,严格的手术操作,良好的心肌保护,妥善的术后处理对此类病人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刘长明;司安家;任安立;张满堂;李靖凯;陈新涛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可比特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103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可比特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103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予以传统静脉用药抗炎、止咳平喘、祛痰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5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可比特高频雾化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分别为90.6%和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P<0.05).结论 可比特能有效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叶海燕;张芹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膀胱全切去带盲结肠代膀胱阑尾输出道术的护理

    用肠管做成可控性膀胱,由患者定期经腹壁输出道导尿,是尿流改道的一种重要改良方法.而切断结肠带建成回盲肠新膀胱,对建成高容量、低内压、高顺应性肠管贮尿的方法减少了创伤和术后并发症.

    作者:廖启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探讨

    随着剖宫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社会因素的影响,首次剖宫产指征的进一步放宽,近年来,剖宫产率明显升高,大多数医院报道剖宫产率在40%~60%,有的医院甚至达到80%以上.

    作者:李爱兰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