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燕;张芹
QRS时间≥0.12s的心动过速称宽QRS心动过速.它包含了多种发病机理、起源部位和治疗原则均不相同的心动过速.其中单行性室速与室上速伴室内差异传导或功能性束支阻滞的鉴别为困难,应结合临床资料与心电图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包卫方;陈涛序 刊期: 2008年第21期
从血清学的角度来说,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对自己的红细胞和多数供血者的红细胞在体外或体内都是不相合的.输血可使溶血加速、贫血加重,并可能发生肾衰而造成死亡.
作者:廉加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滋阴平肝清心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选择确诊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以滋阴平肝清心法为原则组方,随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连服20d.对照组(30例)口服更年康,连服20d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23例(76.67%),有效6例(20.00%),无效1例(3.33%),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显效13例(43.33%),有效14例(46.67%),无效3例(10.00%),总有效率90.0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滋阴平肝清心法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更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赵红霞;刘贵海;孙雪英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革兰氏阴性细菌(G-b)的耐药情况,以探讨抗菌素的合理使用.方法 提取本院1+年的细菌标本检验结果,对G-b的构成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1048份送检标本中共检出328株病菌,其中G-b192株,占58.5%.构成前4位的是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产酸克雷伯菌、普通变形杆菌.该类细菌对17种抗菌素的平均耐药率48.3%.结论 G-b感染在临床占首位,大多为条件致病菌,耐药率较高,应合理用药.
作者:赵国勇;庞君容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异位妊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间在我院入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112例异位妊娠的超声检查结果并进行分型.结果 112例异位妊娠,经手术病理所证实,经腹部超声检查,符合率95.5%,其中肿块型占39.29%,破裂型占26.7%,妊娠囊成活型占10.7%,陈旧包块型占18.8%,5例误诊,占4.4%.结论 经腹部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异位妊娠的声像图特征,且准确、快捷、方便,为临床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爱红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方法 对56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人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感染较难控制,易发各种并发症.细菌分布以G-菌占优势,主要有克雷伯、绿脓、大肠等,药敏结果显示以多重耐药菌株较多.结论 由于两病合并临床表现不典型,故早发现、早诊断、联合胰岛素治疗并根据药敏选择强有力的抗菌素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孙晓英 刊期: 2008年第21期
1 临床资料例1:男性,37岁,因发热、乏力、全身不适,右手食指浓疱疹三天,于1999年6月21日入院.该患于6月17日在牧场剥病死的牛皮,右手食指碰伤,平素健康.查体:T 38.2℃,P 96次/min,BP 16/8kPa,急性病容、表情痛苦,巩膜及皮肤黏膜无黄染,双肺无啰音,心音钝,节律整,心率96次/min,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右手食指肿胀,中心呈出血性坏死,四周聚集成群小水泡.
作者:李淑华;刘桂荣 刊期: 2008年第21期
青霉素是临床为常用的抗生素,近60年来因其价格低廉、疗效确切,颇受医患双方青睐,至今仍为全球抗生素消耗之首.但过敏是本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常发生突然、来势凶猛,易发生意外,为此许多医务人员对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在青霉素皮试的结果判断上常有夸大和宁信其为阳性,有的还被告知终身不得接触此类药物,使得不少原本可以放心使用本类药物的患者失去使用时机;还有一些护士长期的广泛应用产生一个错觉,只要皮试一作,就放心大胆地用药了,其实事情并非如此简单,近年关于皮试及其结果的正确评价已引发出许多问题,有的用药者甚至因此丧命.
作者:仲红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对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Meta分析方法的固定效应模型,对国内1990~2007年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应性皮炎,并以西医治疗作对照的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合并分析.结果 对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对照组临床有效率进行分析后表明,在临床疗效方面,中西医结合组427例患者中344例临床治疗有效,西医对照组357例患者中207例临床治疗有效.中西医结合组稳定率总优势比(OR)=3.4,95%置信区间(CL)为(2 40~4.79).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据目前掌握的资料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但需要进一步规范中药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价指标.
作者:王欣;孟丽华;林青梅;顾新建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肾外伤分级与肾切除手术指征的关系,提高肾外伤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48例肾外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肾外伤中28例保守治疗成功,20例行肾切除术.结论 对肾外伤患者需及时地诊断、分型,明确提供治疗的依据;患者创伤严重程度、有无并发伤、全身情况、肾脏有无病理基础和肾切除的手术指征密切相关.
作者:魏民;丁德武;徐培强;侯钦丽;付聪;王力群 刊期: 2008年第21期
随着人们对法律意识普遍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在就医过程中维护自身权益,从而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很高的要求,护理安全就成为当务之急,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预防和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是医疗护理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1].
作者:单芝香;宋雪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心理护理系指护理人员运用医学心理知识,以科学态度、恰当方法、美好语言对病人的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疑难问题进行疏导.用启发、诱导、说服、解释、安慰、劝解及凋整环境等方法,帮助病人摆脱困难.
作者:董晓杰;张志清;孙宝华;田静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脐炎的相关因素,针对性采取护理策略.方法 选择我院新生儿脐炎126例(脐炎组)和同期出生正常新生儿126例,比较两组断脐方法、脐带直径、结扎部位、剪脐干净与否、包扎方法、家庭护理等.结果 脐带直径粗、结扎部位高、剪脐不净、家庭护理方法不当是脐炎发生的高危因素(P<0.01或P<0.05).结论 掌握剪脐的部位和技巧,加强护理和宣教是预防脐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崔晓芳;刘书丽;何利敏 刊期: 2008年第21期
2005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应用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治疗胆管结石11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辛宏 刊期: 2008年第21期
低血糖昏迷易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尤其是老年人伴有偏瘫、高血压者更易发生误诊误治.近2年笔者曾误诊2例,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张前发;罗志庚 刊期: 2008年第21期
肠瘘是腹部外科中常见重症疾病之一,其可引起全身及局部病理、生理功能紊乱,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病死率高(15%~25%),病情复杂,在临床工作中处理仍十分棘手.我院在1998~2007年间共治疗了30例肠瘘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愈合率达85%以上),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晓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药物治疗仍是当今人类控制肺结核的必要手段,依从性的高低直接影响肺结核病人的治疗效果.坚持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使用抗结核药物是控制结核病的关键.
作者:胡秀凤 刊期: 2008年第21期
中医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对内、外、妇、儿等诸多疾病有显著疗效,而且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张亚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化工区化学性眼烧伤较多,本组76例中由于安全意识淡漠造成眼烧伤11例,操作方法不当9例,出现意外56例,致使眼组织受损害.伤后立即进行现场冲洗对减少眼组织损害起着重要作用.76例患者中68例(占89.5%)进行现场冲洗,预后视力多数较好.提示:加强劳动安全教育、宣传化学性眼烧伤现场急救常识至关重要.
作者:黄桂珍;邱红;王秀娟 刊期: 200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直肠滴注给药方法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在临床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在静脉穿刺困难时是否能够替代静脉给药.方法 70例患下呼吸道感染的小儿,随机分为治疗组:直肠滴注组(n=36),静脉滴注组(n=34),多项目观察比较直肠给药方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 疗程比较,观察组疗程8.5d,对照组7d;疗效比较,两组疗效显效率(55.56% vs82.35%)、有效率(38.89% vs 11.76%),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总有效率(94.44% vs 94.11%),两组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观察组疗程长于对照组1.5d,疗效观察组显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无差别.直肠滴注给药方法是有效的给药方法,在下呼吸道感染时可以替代静脉途径给药.
作者:柴玉芳 刊期: 200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