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冬冰;李慧卿;颜丽芳;郑羽雯;唐丽娇
目的 探讨综合式手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伴轻度脱肛的疗效.方法 对96例重度环状混合痔伴轻度脱肛采取痔疮自动套扎术(RPH)、消痔灵注射术、外剥内扎术等术式综合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痊愈.结论 综合术式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及轻度脱肛临床疗效可靠.
作者:佘贤柱;潘荣;常杨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统计我院2006~2007年临床各科可疑感染病人送捡标本4336份,通过对培养阳性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试验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参照<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操作规范>对送栓标本进行培养和细菌分离.对阳性检出细菌采用WHO推荐的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试验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培养细菌阳性率为31.07%.阳性细菌(霉菌和支原体未统计)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等9种不同菌种,因不同病人送检标本不同,检出的病原菌也不完全相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也有差异,交叉耐药现象常见.结论 临床医师在诊疗中应参照不同系统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情况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熊彪;吴安丽 刊期: 2008年第20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它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减轻患者痛苦,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对儿科感染性疾病-临床上喹诺酮(QNS)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进行医院内集中监测,确定儿科临床常用QNS应用现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对广东省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病房和广东省雷州市人民医院儿科病房共101例患儿使用QNS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结果 QNS在儿科各个年龄中仍可继续使用,但用药品种主要集中在沙星类,且疗程较短,主要用于严重感染.结论 QNS在儿科中的应用相对较安全.
作者:张定芬;陈木梫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产科DIC病人临床护理中的经验与体会,以提高DIC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DIC病人密切观察.及时给以吸氧、输液、输血、应用抗凝剂及心理护理.结果 本组中14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3.3%.结论 密切观察产中和产后产妇的血压、阴道流血的性质及量,适时应用抗凝剂,降低DIC病人的死亡率.
作者:陈月霜;杜瑞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常见腹部手术有胃大部分切除术、肠切除术、肠造瘘术(人工肛门)、胆囊切除术和脾切除术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邹丽娟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经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经验.方法 采用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20例,手术入路以优势供血侧翼点入路为主.共夹闭动脉瘤20个,大部分切除并夹闭1个.15例术中采用了血管临时阻断技术.结果 本组20例中.3例术后行DSA检查,10例行CTA检查,动脉瘤夹闭满意.结论 对于急性期前交通动脉瘤,Hunt-Hess Ⅰ~Ⅱ级的病例应争取在出血后3d内手术,Ⅲ~Ⅳ级的病例应综合考虑,若条件不允许手术治疗,则应先给予合理的内科治疗,等病情稳定后再考虑手术.Ⅴ级的病例为手术禁忌.
作者:谷树清;刘建勇;关宇欣 刊期: 2008年第20期
自2000年起,我们连续7年追踪本科收治、抢救的各类急性中毒865例,现将追踪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静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心理干预对年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18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n=59)和对照组(n=59),术前准备及常规护理两组相同,实验组在术前3d给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心理状态、术前的血压和心率、术后呼吸机应用时间及被动卧床天数.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紧张、恐惧情况明显好转、术前血压和心率稳定、术后平均呼吸机应用时间及被动卧床天数缩短.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心理干预能改善年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不良心理行为,使其以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并且有利于患儿的顺利康复.
作者:李颖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维生素D缺乏性晚发性佝偻病是发生在婴幼儿之后,成人之前的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3~14岁儿童不明原因的关节肌肉疼痛,夜间明显且反复发作.
作者:杨月美;张诚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葛根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母婴结局和血压及尿蛋白的变化.方法 将44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治疗组(22例)和应用硫酸镁注射液作为对照组(22例);观察两组平均动脉压、尿蛋白、胎心率异常、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羊水混浊等情况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25.5±13.3)mmHg和(103.0±15.4)mmHg.血压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为(123.0±12.3)mmHg和(119.0±13.7)mmHg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改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母婴结局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葛根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能有效的降低平均动脉压,改善患者蛋白尿,对患者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金兰;付士才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超早期血肿抽吸术加冰盐水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通过CT定位穿刺血肿抽吸术加冰盐水循环灌洗治疗老年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6例;超早期26例,早期30例,同时加术后灌洗的动态观察及护理.结果 56例患者中存活26例,死亡30例(超早期9例,早期21例).结论 超早期血肿抽吸术加冰盐水循环灌洗治疗老年危重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优于早期,说明超早期清除血肿,配合灌洗引流,达到早期减压的目的 ,提高了生存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吉友;陈方焘 刊期: 2008年第20期
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以下简称PD)是焦虑症的一个亚型,患者有显著的躯体化症状,据美国精神卫生研究院流行病学规划区的调查,PD终生患病率是1.6%,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作者:王继文 刊期: 2008年第20期
自1982年Khodadouse[1]首次报道2例原因不明的角膜内皮炎以来,国内外文献陆续有记载.本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角膜实质内皮异常反应,以深层角膜实质及内皮水肿为特征伴晨光、流泪、异物感及疼痛和视力减退.
作者:张绍君 刊期: 2008年第20期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介入放射学的范畴,该方法具有定位准确、并发症少、穿刺成功率高等优点,为肺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取得可靠的细胞和组织学依据提供了技术支持.
作者:谢胜利 刊期: 2008年第20期
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病程短(仅数月)、病情发展迅速,骨髓及周围血中以原始及早期幼稚细胞为主,原始细胞一般不超过30%.因此,其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李爱萍;崔海燕;王洁 刊期: 2008年第20期
抗青光眼手术的目的是使眼压维持在正常或安全范围内,阻止视乳头病理凹陷继续扩大,视野继续收缩和视力进行性下降,在抗青光眼于术步骤中,分在麻醉后先行上直肌吊线再做结膜瓣及先做结膜瓣再行上直肌吊线这两种不同步骤,我科自从2005年以来对这两种不同步骤所产生手术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发现不同步骤术后患者前房形成稳定比率不同,从而影响到患者视功能及视野的恢复,术后前房不能形成或长期低眼压都能产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失明,因此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旭庭;王元贵 刊期: 2008年第20期
肺结核是由于结核杆菌累积到肺部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结核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引起结核病,其传染途径是通过带菌的飞沫或尘埃经呼吸道侵入.
作者:赵戈辉;董轩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预防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方法.方法 对本组82例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998年~2008年施行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82例,未发生胆道损伤.结论 思想上高度重视、规范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在传统胆囊切除术熟练的基础上开展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是预防胆道损伤的关键.
作者:韦民;陈晓峰;张丙贵 刊期: 2008年第20期
胃溃疡穿孔是外科常见病,往往造成严重感染,危及生命,需紧急处理.穿孔多位于胃窦近幽门处,手术方法 有单纯修补和胃大部切除术两种,前者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随着内科药物治疗溃疡效果的明显改善,有必要重新评价单纯缝合在胃溃疡急性穿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后者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而且基层医院医师操作技术不熟练.我科自2002~2008年采用修补加OB胶网膜贴补术治疗胃溃疡穿孔160例,患者恢复顺利,效果良好.
作者:韦民;陈晓峰;张丙贵 刊期: 200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