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影;王启明
目的 回顾性分析136例胆石症术前超声诊断,总结漏误诊情况.方法 术前诊断胆石症病例共136例,以手术探查作为金标准,与术前超声诊断做对比性分析.结果 术前超声诊断胆石症正确率96.3%(131/136),漏诊率1.5%(2/136),误诊率2.2%(3/136),其中漏诊胆囊结石及胆管结石各1例,误诊胆囊结石1例,胆管结石2例.结论 超声诊断胆石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诊断胆总管结石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张艳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因以及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 对254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因良性疾病引起的出血占62.20%,非器质性疾病占27.95%,恶性肿瘤占9.84%.结论 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病因是生殖器炎症、出血年龄大、绝经年限长、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作者:毕玉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通过不合理用药分析,促进和提高医院用药水平.对临床中重复用药、联用增大毒性、降低药效、选药不合理、用法、用量、疗程不合理等情况分析.在临床用药中医、药师共同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全面掌握常用药物相关知识,做到合理、科学、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
作者:刘萍;刘尔坡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初步探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 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10例,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1片,每日一次,口服.对照组10例,前列腺2片,每日两次,口服.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前列腺症状评分表,进行B超检查,直肠指检.结果 实验组服药后下尿路症状改善,平均IPSS评分降低11.2%,平均前列腺体积缩小16.7%,与对照组比较下尿路症状改善明显.结论 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能改善前列腺增生症状,缩小前列腺体积,降低残余尿量.
作者:吴浚清;刘丽娜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可促进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智能发育和降低脑性瘫痪的发生率.方法 将66例患有中重度缺氧缺血的患儿分为早期干预组(36例)和常规育儿组(30例),干预组自出院开始除接受常规育儿指导外,还由其家长对其进行认知、语言、情感和交往能力培养,并重点进行按摩等主动运动训练,出现运动异常者做相应康复训练,常规组只接受与干预组相同的常规育儿指导.结果 两组在性别、母亲文化、环境条件及体格发育方面无明显区别,1.5岁智能测试结果显示干预组精神发育指数比常规育儿组平均高,有显著性差异,干预组有脑性瘫痪3例(8.33%),对照组9例(30%),干预组脑性瘫痪轻度2例,中度1例,而常规组中轻度3例,中度6例.结论 早期干预可促进HIE惠儿的智能发育,有利于防治其智能低下以及降低脑性瘫痪的发生率.
作者:陈冠华;梁春杰;黄大鸣;林文朝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探讨老年期痴呆心理行为异常的中医辨证问题,分析中医现有辨证理论的不足,提出心理行为异常五神辨证的问题,挖掘中医古籍总曾经零散存在的五神辩证思想,初步还原五神辨证的雏形,为老年期痴呆心理行为异常的辨证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作者:肖长国;刘志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临床综合治疗的模式.方法 对我院综合治疗200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随访结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结果 原发性胆囊癌好发50岁以上女性(84.0%),高危人群均应行胆囊切除术.72例原发性胆囊癌的Ⅰ、Ⅱ和Ⅲ期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较好,达36.0%.81例原发性胆囊癌的Ⅳ、Ⅴ期患者姑息性治疗,达64.0%.53例行根治或扩大根治术,根治切除率为26.5%. 128例行姑息性手术治疗,患者的生存时间、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提高和改善,尤其是完成了原发性胆囊癌根治术的患者明显优越姑息性治疗的患者.结论 原发性胆囊癌患者无论是早期或中晚期都要持积极的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对部分Ⅳ、Ⅴ期胆囊癌患者行扩大根治术是有益的.同时,要尽可能的清扫淋巴结,做到无残留癌的根治性切除.这样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房克敬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抗组织胺药、氨茶碱、黄芪红参组方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治疗中行之有效,并且如果能长期应用,甚至能达到治愈哮喘的目的.
作者:谭秀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交通工具的广泛应用,车祸的频繁发生,股骨髁上及髁间骨折已经成比较常见的骨折.自2000~2005年,我院应用股骨髁支撑钢板治疗股骨髁上及髁间骨折23例,骨折全部愈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众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32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经胆管壁修补、胆.管对端吻合或胆肠内引流,29例痊愈.结论 胆囊切除术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确认后当即行修补或胆肠吻合,置管支撑、引流.
作者:金波宁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米力农对顽固性心衰(RHF)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RHF患者76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米力农组加用米力农,治疗7天后比较NYHA心功能分级及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值.结果 与治疗组前相比,左室舒张功能、收缩功能有显著显著改善(P<0.05),临床总有效率84.2%.结论 米力农治疗RHF患者有益于改善心功能,并且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王建勋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介绍髋臼后壁骨折的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25例,应用重建钢板或髋臼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6~36个月,临床结果优19例,良6例,无一例出现创伤性骨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髋臼后壁骨折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可获较好疗效.
作者:余涛;叶文胜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腕掌侧浅静脉血管移植在拇指挤压旋转撕脱性离断伤再植修复患者的术后护理及对再植指成活的影响.方法 加强心理护理,促进静脉回流,保温,创造无烟环境,止痛,及时应用扩血管药物等预防血管危象发生.结果 12例拇指,坏死1指,成活11个指,随访4~16个月,伤指远端血运良好,大部分功能恢复.结论 应用腕掌侧浅静脉血管移植修复存在血管缺损的拇指挤压旋转撕脱性离断伤是保全拇指提高再植成活率的有效方法.而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并排除内外因素的刺激,正确处理术后问
作者:李明华;李晓敏;黄立新;夏立伟 刊期: 2008年第18期
2005年10月~2006年10月,我们对全市902例病残儿进行了医学鉴定.现对其中病历资料完整的698例进行较为系统的回顾性分析,并从优生、优育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新惠 刊期: 2008年第18期
主动脉夹层(AD)是发病极为凶险的心血管病急症,突发剧烈的疼痛为发病时常见的症状,常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另一方面,当夹层剥离累及冠状时亦可引起AMI.
作者:张建华;丁淑婧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不育症患者与Mpe、Mf、Mpi、Mg的感染相关性.方法 取不育症患者女性宫颈管分泌物182例,男性94例尿道分泌物或精液,接种于改良SP-4培养基,分离纯阳性菌株进行生化鉴定、聚合酶链反应和核酸序列鉴定.结果 女性标本培养出阳性支原体16株,其阳性率8.8%.男性标本培养出阳性支原体13株,其阳性率13.9%.在男女标本中分别有2例标本同时检测出两种支原体.结论 不育症患者与四种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临床在诊治中应给予足够关注.
作者:刘跃;吴智娟;祝爱霞;缪小佟;邹建话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笔者收集了我院收治资料较完整、治疗失败的34例老年性肺心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符合:1988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诊断标准.
作者:熊向群;李春煌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心功能不全是缺血性心肌病发展的后阶段,是常见的临床表现,常以左心衰为主,治疗较为困难,预后差.我院用川芎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梁秀纯;彭梅;王占峰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穴位敷贴佐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2例符合喘息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膏敷贴肺俞、脾俞、天突穴位治疗.1d敷1次,每次1~2h,至症状缓解,肺部体征消失.结果 治疗组在气喘消失时间、肺部喘呜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中药穴位敷贴是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有效的辅佐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黎碧婵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农村人群致盲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按照天津眼科医院编写的<眼科普查分类标准>时3291例受检人群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受检农村人群眼病发生率依次为屈光不正(2.2%)、翼状胬肉(0.9%)、角膜浑浊(0.9%)、白内障(0.8%)、视网膜病(0.6%),盲目率为0.43%.结论 加强农村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农民防盲治盲的认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降低眼病患病率及致盲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淼;王品 刊期: 200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