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安全管理

王桂霞

关键词:手术室管理, 综合性医院, 管理的质量, 治疗效果, 急诊手术, 管理措施, 差错事故, 普外科, 泌尿科, 诊断, 胸科, 脑科, 科室, 救治, 患者, 骨科, 妇科, 场所, 病人, 安全
摘要: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是以手术手段为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救治的场所.其安全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安危和治疗效果.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接受着普外科、妇科、骨科、胸科、脑科、泌尿科以及急诊手术.近年来,医院在强化手术室管理措施方面坚持不懈,平均每年手术近千例,从未发生差错事故,下面对强化手术室管理谈几点体会.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负压吸宫术后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780例分析

    为了观察负压吸宫术即刻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的可接受性及临床避孕效果,我们对780例负压吸宫术后自愿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育龄妇女进行追踪随访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何晓红;赵红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1536份临床标本细菌培养与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本医院2006年度部分临床标本的细菌感染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情况.方法 按照临床致病菌的培养与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方法,对我院2006年门诊及住院病人的血液、分泌物、胆汁、中段尿共计1536份常见标本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培养、分离、鉴定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共分离出致病菌503株,其中血液标本1025份,分泌物143份,中段尿193份,胆汁标本175份,检出率分别为10.6%、87.4%、76.0%、70.5%.药敏试验显示阿米卡星对革兰阴性菌为敏感,其敏感率为89.9%,其次为头孢他啶,敏感率为85.3%,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菌的敏感率高达98.4%,其次为环丙沙星,敏感率达86.6%.结论 了解常见致病菌的分布与检出及药敏情况,结合临床,达到合理、安全指导临床选用抗生素,确保治疗的目的.

    作者:何学贤;杨妤;廖勇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

    异位妊娠是妇科急腹症,其破裂流产大出血常导致休克,若不及时诊断和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遵医行为的建立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现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旭光;高英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69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停用其他降压药.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每次2.5mg,每日1次,疗程8周,出现不良反应即停药.如用2周后,血压下降不理想,将剂量增至每次5mg.结果 经过8周治疗患者坐位血压明显下降,血压降压显效率73%,有效率为20.6%,总有效率为93.6%.治疗过程中血压变化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心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降压效果确切、持续平稳、作用时间长.

    作者:刘洋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养血润燥法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

    便秘是临床常见症状,对中老年患者来说习惯性便秘更为常见.针对这类人群的发病特点,根据辨证论治的结果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可以从根本上解除由此带来的痛苦.

    作者:姜树坤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分析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因子(VEGF)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运用双抗体夹心ELISA的方法检测了3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VEGF、IL-6、IL-17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者(60.82±13.42)相比,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52.36±25.61)高表达VEGF(P<0.01).结论 VEGF表达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

    作者:孙伟娜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运用护理程序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其血糖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全面有效地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十分必要.本科应用护理程序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丛佩兰;刘福岩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Mammotome在乳腺良性病变活检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通过利用Mammotome(麦墨通)对146例乳腺良性病变的治疗经验,体会到Mammotome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方法,同时认为该技术定位准确、恢复快、疗效好、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谈景东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多点法抬体预防压疮的临床应用

    1 技术方案的验证传统的预防褥疮翻身方法是平卧与左右侧身交替,在许多病人身上都不适用,如骨牵引病人、股骨头置换术后病人、骨盆骨折病人、肋骨骨折、胸腔引流管的病人、左右侧重度创伤的病人、脊柱损伤病人(除医务人员帮助外禁止自行左右侧身)等等.

    作者:谢琳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罕见少年儿童多灶性脑梗死2例临床诊断治疗分析

    1 临床资料1.1 患儿,男,15岁,因在球场上打篮球时,突感头痛、失语、左侧肢体活动受限2h 入院.病前无咳嗽气紧及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病后无呕吐及抽搐.既往体健,无同类病史.入院时查体:T37.8℃,P 82次/分,BP 120/80mmHg,体重75 kg.

    作者:陈胜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多巴酚丁胺联合黄芪、沐舒坦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观察

    目的 观察多巴酚丁胺联合黄芪、沐舒坦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联合黄芪、沐舒坦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变、转归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多巴酚丁胺联合黄芪、沐舒坦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明显优于对照常规治疗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建国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临终病人关怀护理

    临终阶段,以医疗为主转变为对症照料为主,从治疗疾病转变为关怀病人,此时护士成为主要角色.

    作者:阮丽英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术前超声定位在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疾病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在患者群体中又以青年女性多见,大多数的甲状腺疾病既往必须依靠开放手术,但传统开放手术在颈部留下一条终生的疤痕,使青年女性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随着腔镜技术的兴起,这一技术便迅速被引入甲状腺手术领域,并进行了有益探索,现笔者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林建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将66例患者根据个人意愿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时照组36例.观察组于入院后3~5d给予肠内营养(EN),定时冲洗管腔,保持通畅,观察不良反应;对照组给予静脉营养(PN)至进食.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重症胰腺炎早期行肠内营养可降低并发症,减少住院费用.给予合理营养配方,掌握输注方法,密切观察肠内营养反应,做好管道护理及心理护理是早期肠内营养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

    作者:张晓玮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测定25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指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检测25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指数(RI),结果表明,RI与PaO2呈负相关,与PaCO2及P(A-a)O2呈正相关.RI对呼吸衰竭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子书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1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评估经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优越性和安全性.方法 150例患者术前均接受Allen试验,选择右侧桡动脉作为穿刺插管的部位,血管途径建立以后置入造影导管进行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造影成功145例,成功率为96.67%;5例失败,改为右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获得成功,未出现穿刺部位血肿、桡动脉闭塞、术后局部皮下出血及死亡等并发症.结论 与股动脉入路相比桡动脉入路冠脉造影有相似的成功率,桡动脉穿刺技术和有效处理桡动脉痉挛是造影成功的关键,经桡动脉径路冠脉造影是安全、可行的造影方法.

    作者:宋小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出院病人电话随访在医院服务中的作用

    通过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随访,与出院病人及家属进行再沟通,既可以对出院病人进行强化康复指导,又可以进一步发现在医院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不断改进,提高医疗服务及满意度,打造和谐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医院.

    作者:黄德勤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健康教育

    1 临床资料2007年1月~2008年3月本科经过明确诊断为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115例,男58例,女57例,年龄14~85 ,成年人居多,平均年龄42岁.其中经口服农药89例,防护不当21例,误服5例.

    作者:孔凡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流行性出血热误诊为消化道出血2例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例1 男,30岁.因头痛、发热、上腹痛,伴恶心、柏油样便于当地乡卫生院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出血合并感染,给予抗酸、抗感染、止血及支持治疗4d无效,于21307年10月6日转入我院.

    作者:闫俊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氧氟沙星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抗菌药,不仅有抗革兰阳性菌的活性,而且对葡萄球菌也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同时还扩大了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谱.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出现了各种不良反应,现将笔者收集的40例氧氟沙星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爱连;王晖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