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ICC管的临床应用和护理进展

付春华;于莹;赵淑燕;沈红梅

关键词:PICC, 临床, 应用, 护理, 进展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现状及护理进展.方法PICC置管方法,置管后并发症静脉炎的预防与处理,导管堵塞的原因、预防及再通方法,导管液的选择,带管回家的护理,拔管的护理等几个方面综述.结果笔者认为PICC的临床应用,无论是抢救危重病人,还是肿瘤病人的化疗,手术及烧伤病人的静脉高营养等,均解决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化疗药物外渗的后顾之忧及高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损害,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方便输入各种药物,且操作简单,直观,费用可以接受.结论在未来的输液理念中,护理工作者们将在PICC的应用领域中不断探索预防各种并发症的方法,使用将更得心应手.PICC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静脉穿刺模具提高临床实习生静脉穿刺技能的探讨

    目的探讨提高实习生静脉穿刺技能的方法.方法对12名实习生分别采用模具练习和常规练习.结果采用模具练习的实习生和采用常规练习的实习生穿刺技能有显著性差异;病人的疼痛感也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模具练习的实习生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成功率和穿刺疼痛程度均比常规练习组好.

    作者:聂陆娥;李小英;黄金香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腺样体摘除及鼓膜切开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分泌性中耳炎(SOM)为儿童多发病,并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儿童听力损失的常见病因.这种发育期间的听力损失将导致儿童的语言、教育及心理上的发育障碍[1].其发病因素复杂,与细菌感染、免疫反应有关.我科于2002年4月~2003年10月收治分泌性中耳炎患儿59例,采用腺样体摘除术加鼓膜切开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欣;韩秋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2例飞行员患强直性脊柱炎的整体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周身性疾病,和HLA-B27强相关,发病年龄在10~40岁,以男性多见.一般先侵犯骶髂关节,其后由于病变发展逐渐累及腰、胸、颈椎,出现小关节间隙模糊、融合消失及椎体骨质疏松破坏、韧带骨化,终致脊柱强直或驼背固定.主要症状为腰背部僵硬或疼痛,活动受限,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常见病.

    作者:李洁;王惠贤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简易计步仪的制作及应用

    中老年人或某些慢性病人在进行慢跑或散步锻炼时,常需根据医嘱,计算行进速度或计算活动量,这时如果有一台可以计算行进步数的仪器就非常有用了.我们参考相关仪器的工作电路图,自制了一台简易计步仪,可满足上述要求,并取得很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克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术前健康教育对适宜做射频消融术的住院患者知识和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健康教育对适宜做射频消融术的住院患者知识和行为的影响.方法由专业护士对276例适宜做射频消融术的住院患者实施个体化术前健康教育,评估教育前、后患者对射频消融术的相关知识掌握及对该手术的接受程度两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教育前后患者对射频消融术的相关知识掌握及对该手术的接受程度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术前健康教育对适宜做射频消融术的住院患者知识和行为指标改善有着积极的影响,显示了不可忽略的重要性.

    作者:姜利;杨晓渝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长发育的先天性畸形,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以往外科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对本病的治疗已从外科手术修补方法逐步转为采用介入封堵ASD.介入治疗不仅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更主要的是它较外科手术有许多优势,患者痛苦小,损伤少,不遗留任何疤痕,且住院时间短.

    作者:李晓彤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50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笔运用情况及相关知识教育的调查与评价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运用情况及相关知识的教育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胰岛素笔注射的相关知识调查评价表,评价5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注射操作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教育.结果88%的糖尿病患者连续使用注射针头>6次,超常时间、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针头的问题突出;72%的糖尿病患者没有掌握正确的皮肤消毒方法;近88%的糖尿病患者对自己所注射的胰岛素的剂型、作用时间等缺乏了解;62%的患者存在胰岛素笔的保存不当;86%的患者不重视或不知道出门携带救助卡.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后,患者对注射胰岛素技术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显著提高,P<0.05或P<0.01.结论糖尿病教育工作中,对胰岛素注射的技能性操作,指导要更细致、具体、全面、重复、示教与反示教结合,同时重视相关知识的强化教育,确保胰岛素注射更安全、有效.

    作者:邓玲;范丽凤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介绍一种简易的静脉加压输液法

    在临床医疗过程中,根据治疗的需要及某些药物的特性,常要求将药物快速滴入人体,如20%甘露醇等.为确保药液能在规定时间内快速输入人体,笔者经临床实践,摸索出新的加压输液法,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邹建;燕群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12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术前胃肠道及皮肤准备,术后患者回病房进行病情观察,术后活动指导,CO2气腹的护理,出院指导等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12例结、直肠癌患者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患者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预防并发症发生,减轻术后不适,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孙明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给药方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不同给药方法与临床治疗护理效果的关系.方法将18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B组、C组.静脉推注给药(A组)113例,微量泵给药(B组)26例,先静脉推注达阿托品化后微量泵给药(C组)47例,对3组进行比较.主要评价内容为阿托品化时间、给药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结果A组给药次数明显多于其他2组(P<0.05);B组阿托品化时间明显延长(P<0.05),且平均住院天数也延长(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静脉推注达阿托品化后微量泵给药,既能快速达到阿托品化,减少给药次数,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又能保持血药浓度稳定,生命体征波动范围小,有利于治疗与护理效果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金娥;王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舒心病房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的探讨与分析

    探讨了实现以人为本服务宗旨,深化整体护理内涵,创建舒心病房的制约因素,包括基础性、环境性、体制性、观念性和现实性等因素.提出了转变理念、规范管理、选准目标、配套制度等方面的对策措施.

    作者:王素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短时侧俯卧位机械通气改善重症胰腺炎并发ARDS病人氧合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侧俯卧位机械通气对重症胰腺炎并发ARDS病人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胰腺炎并发ARDS机械通气病人20例,采取侧卧位1h,半卧位1 h,侧俯卧位1 h,观察3个不同时段病人HR、SPO2、PaO2的变化.结果侧俯卧位病人的HR影响不大,SPO2、PaO2改变差异统计学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侧俯卧位机械通气能显著改善重症胰腺炎并发ARDS病人的氧合状态,从而降低FiO2和PEEP水平,且实施比较方便,加强护理和观察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彭小贝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重症监护病房相关性感染及护理措施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的主要科室之一,因其病人多来自院内各科室,且病情危重,病种复杂,致使医院感染发生率相对增高,一般在40%~80%[1].ICU医院感染问题是导致抢救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2],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影响医院的声誉,同时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和负担,现从护理角度对ICU医院感染因素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关护理措施.

    作者:陈雪妹;谈萍;黄海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应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引起横纹肌溶解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对他汀类降脂药引起横纹肌溶解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自2000年以来他汀类降脂药引起横纹肌溶解的护理体会.结果在临床中有0.6%的患者出现横纹肌的损伤,虽然数量小但引起的危害大.结论应重视他汀类降脂药的用药安全,及时发现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护理.

    作者:梁昕;宋丹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减少儿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儿、家长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方法分析我院2004~2005年度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从护理风险识别、衡量与评价、处理及效果评价等方面论述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结果儿科护理风险发生率高,患儿家长反应强烈.以院内意外伤害、用药错误为主.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减少和消除护理风险对患儿的危害,保障患儿安全,同时能保证医院的声誉和护理人员的士气,持续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琳琪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护理病案首页书写与应用

    病历书写中的护理文件是医生对患者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我院护理部自2004年7月,将护理病案正式纳入住院患者的病历中,提高了护士的观察能力和护理文件书写能力.我院护理病案的组成包括体温单、护理病案首页、一般护理记录单、危重褥疮护理记录单、介入治疗术观察表等均进入病历保存.护理病案首页在护理记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全院从2004年7月~2005年10月共书写护理病案首页3035份,现将护理病案首页的内容和应用做一简单的介绍.

    作者:张爱军;邓宝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眼眶蜂窝织炎的护理

    回顾总结55例眼眶蜂窝织炎患者的护理.尽早控制炎症,防止炎症扩散是治疗的关键.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的重点.

    作者:苏丽金;林婉意;刘荣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40℃雷佛奴尔溶液用于深部感染性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

    目的选择对伤口损伤小、疗效好、费时少的伤口换药冲洗液.方法将9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40℃0.1%雷佛奴尔溶液冲洗浸泡伤口+庆大霉素纱条引流;对照组用常温0.1%雷佛奴尔溶液冲洗浸泡伤口+庆大霉素纱条引流.结果观察组伤口显效快,换药次数与伤口愈合天数均较对照组少.结论采用40℃0.1%雷佛奴尔溶液冲洗浸泡伤口,可减少各类伤口的换药次数及缩短其愈合时间.

    作者:陈志珍;邓春龄;李亚轩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活血化瘀类中药在感音神经性聋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本文主要针对活血化瘀中药的药理特征及其在感音神经性聋(Sensorineural Deafness,简称SND)临床应用中的护理、观察要点进行阐述.指出活血化瘀中药其在SND临床应用中,配合适当的护理对于SND患者的听力恢复常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曹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提高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质量的方法初探

    随着医疗市场的发展,护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趋向多元化.本文着重从护理环境及师资建设方面阐述了提高护理本科临床实习质量的方法,对护理本科临床教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作者:张淑琴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