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贝
目的探讨提高实习生静脉穿刺技能的方法.方法对12名实习生分别采用模具练习和常规练习.结果采用模具练习的实习生和采用常规练习的实习生穿刺技能有显著性差异;病人的疼痛感也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模具练习的实习生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成功率和穿刺疼痛程度均比常规练习组好.
作者:聂陆娥;李小英;黄金香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央监护网络系统在手术后护理中的临床作用.方法总结658例手术后应用中央监护网络系统的效果.结果应用中央监护网络系统可随时、连续、长时间地监测患者的重要生命体征参数,提高护理质量.结论中央监护网络系统实现多床位集中监护,是手术后病人安全的可靠保证,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廖月鲜;陆梅;陆爱金;陆迎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收入中年男性超重者与体重正常者的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的差异,为中年男性超重者提供减重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04年3月~2005年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特需门诊查体的254例35~50岁男性患者询问病史,根据BMI分为2组,BMI 25.0~29.9kg/m2为超重组(n=127),BMI 18.5~24.9 kg/m2为正常组(n=127).结果超重组的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超重的中年男性,必须采取相应的减重对策,减轻体重,预防肥胖相关的疾病发生.
作者:王秀明;聂道海;曾强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手术前、后的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方法掌握术前宣教、指导患者呼吸功能的锻炼、加强呼吸道的护理、胸腔引流管的护理、呼吸功能的锻炼、加强肢体功能锻炼、注意饮食护理等,促使患者早期活动、对预防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意义.结果通过对35例肺癌患者术后进行以上护理,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患者的病情、心理特点、术前、术后要注意和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从而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薇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减少儿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儿、家长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方法分析我院2004~2005年度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从护理风险识别、衡量与评价、处理及效果评价等方面论述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结果儿科护理风险发生率高,患儿家长反应强烈.以院内意外伤害、用药错误为主.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减少和消除护理风险对患儿的危害,保障患儿安全,同时能保证医院的声誉和护理人员的士气,持续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琳琪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了解乳腺癌与鼻咽癌患者情感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对策.方法应用抑郁、焦虑测评量表等(SDS、SAS、HAMD、HAMA)和影响因素调查表,对56例乳腺癌和65例鼻咽癌患者进行评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乳腺癌与鼻咽癌患者SDS、SAS、HAMD、HAMA均值和阳性率均高于正常人群,但2组癌症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影响因素调查显示,2组患者在治疗费用、治疗效果、家庭责任方面均占较高比例,乳腺癌组在家庭责任、自理能力、自尊丧失、不知病情、死亡威胁及夫妻感情方面的影响明显高于鼻咽癌组(P<0.05).结论乳腺癌与鼻咽癌患者由于性别、病种、治疗手段及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导致情感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建议在常规抗肿瘤治疗的同时,应根据不同病种、不同个体给予针对性的情感和社会支持,以促进癌症患者病体和心理的同期康复.
作者:黄华兰;王逸茹;王妙君;江敏霞;陈秀容;黄少容;张华凌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本文主要针对活血化瘀中药的药理特征及其在感音神经性聋(Sensorineural Deafness,简称SND)临床应用中的护理、观察要点进行阐述.指出活血化瘀中药其在SND临床应用中,配合适当的护理对于SND患者的听力恢复常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曹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术前健康教育对适宜做射频消融术的住院患者知识和行为的影响.方法由专业护士对276例适宜做射频消融术的住院患者实施个体化术前健康教育,评估教育前、后患者对射频消融术的相关知识掌握及对该手术的接受程度两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教育前后患者对射频消融术的相关知识掌握及对该手术的接受程度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术前健康教育对适宜做射频消融术的住院患者知识和行为指标改善有着积极的影响,显示了不可忽略的重要性.
作者:姜利;杨晓渝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中国已经跨入老龄社会,心血管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介入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有效地降低了心血管病的病死率,但是在术中或术后出现的低血压却是极为危险的,可威胁病人生命,故及时发现及时正确处理此急症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就此问题发生的原因及护理进行分析.
作者:苏宝香;金世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分泌性中耳炎(SOM)为儿童多发病,并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儿童听力损失的常见病因.这种发育期间的听力损失将导致儿童的语言、教育及心理上的发育障碍[1].其发病因素复杂,与细菌感染、免疫反应有关.我科于2002年4月~2003年10月收治分泌性中耳炎患儿59例,采用腺样体摘除术加鼓膜切开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欣;韩秋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28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正确实施全环境保护工作经验,促进心脏移植术后监护工作的发展.方法2000年始至今成功完成心脏移植手术28例,术后1年存活率74%,长存活时间5年6个月.监护小组开展全环境保护隔离措施,使心脏移植术后监护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结果通过全环境保护隔离措施的实施,大限度地降低了心脏移植术后感染率.仅2例曲霉菌感染,1例经救治存活,1例曲霉菌血液感染死亡.术后早期感染率仅为7%,感染死亡率3.6%.结论目前,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已不再是心脏移植手术本身,而是对手术成功后围术期并发症的防治.开展全环境保护隔离措施保护患者,隔离病源,切断交叉感染途径,有效地控制感染.
作者:苏洁;薛卫斌;郑霄;杨秀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烧伤休克是烧伤后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引起组织和器官缺血、缺氧和细胞代谢紊乱的结果[1].烧伤早期休克的复苏好坏,直接关系到大面积烧伤救治的成功率,而体液复苏是休克治疗的关键,其直接影响着休克的纠正,组织灌注关系到脏器功能的维持.自2002年1月~2004年1月间,我科对早期烧伤休克病人采用升温补液的方法进行体液复苏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琴芳;王芳;吴菊芬;吕国忠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国家法律、法制的健全,人们在就医过程中应用法律武器来衡量医疗、护理行为和后果的意识不断增强[1].护理纠纷的发生有各种原因和不可预测性,而护士长是科室护理工作开展的组织者、监督者和决策者,对及时阻止纠纷发生,化解矛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护理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提高了护士长防范护理纠纷的能力、减少了护患纠纷.
作者:孙孝芹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现状及护理进展.方法PICC置管方法,置管后并发症静脉炎的预防与处理,导管堵塞的原因、预防及再通方法,导管液的选择,带管回家的护理,拔管的护理等几个方面综述.结果笔者认为PICC的临床应用,无论是抢救危重病人,还是肿瘤病人的化疗,手术及烧伤病人的静脉高营养等,均解决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化疗药物外渗的后顾之忧及高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损害,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方便输入各种药物,且操作简单,直观,费用可以接受.结论在未来的输液理念中,护理工作者们将在PICC的应用领域中不断探索预防各种并发症的方法,使用将更得心应手.PICC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付春华;于莹;赵淑燕;沈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12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术前胃肠道及皮肤准备,术后患者回病房进行病情观察,术后活动指导,CO2气腹的护理,出院指导等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12例结、直肠癌患者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患者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预防并发症发生,减轻术后不适,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孙明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颈静脉孔位于颅后窝,内有舌咽神经、岩下窦、迷走神经、副神经、乙状窦末端及脑膜后动脉通过,周围毗邻乙状窦、内听道、第Ⅶ、Ⅷ颅神经、舌下神经、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该部位肿瘤患者病情重,手术风险大,手术时间长,术后可能因后组颅神经受累,咽反射减退,饮食水呛咳,咳嗽反射减弱,需要气管切开、鼻饲、损伤内听道可以出现面瘫,听力下降,如肿瘤侵犯岩骨可有脑脊液漏等[1].因此,术后护理对于患者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规范严谨的术后护理,能够有针对性的观察病情,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利于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及早恢复.
作者:张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运用莱宁格的文化关怀护理理论,在基础护理学教学过程中,以之为原则,以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与学生文化关怀素质为重点,将文化关怀与知识技能教学融为一体,对教学重点、教学方式等进行探索,启发引导护生转变角色,亲自去体验病人的痛苦,引导护生在操作全过程中主动去理解、关心、爱护、帮助病人,培养护生努力探索、积极奉献的人文关怀的情操,激发学生主动、刻苦学习及训练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丁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原发性肝癌(PH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80%合并肝硬化,一旦发现多为晚期,手术切除机会约为10%.对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0~2003年采用电化学疗法(Electrochemical therapy,EChT)治疗肝癌44例,效果显著,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内瘘闭塞的原因及溶栓方法.方法用2 500单位/毫升的尿激酶生理盐水溶液40~80 ml(含尿激酶10~20万单位)对闭塞的内瘘反复抽吸、推注.结果对16例内瘘闭塞的患者进行溶栓处理,12例效果良好,血流量恢复正常,完全满足血透需要,1例血流量不足,3例无效.结论尿激酶溶液瘘管内静脉注射,溶栓效果显著,内瘘闭塞患者应及早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
作者:伍丽珍;沈雪美;王维红;邱晶;黄云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长发育的先天性畸形,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以往外科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对本病的治疗已从外科手术修补方法逐步转为采用介入封堵ASD.介入治疗不仅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更主要的是它较外科手术有许多优势,患者痛苦小,损伤少,不遗留任何疤痕,且住院时间短.
作者:李晓彤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