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女性外阴瘙痒的临床分析

都永冰

关键词:女性患者, 外阴瘙痒, 现报告如下, 诊治分析, 门诊患者, 妇产科, 主诉, 症状, 临床
摘要:近两年来,在妇产科门诊患者中,以外阴瘙痒为首要症状来就诊的女性患者越来越多.笔者对我院2006年12月~2007年12月以来以外阴瘙痒为主诉的女性患者92例进行临床诊治分析,现报告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运用药物经济学理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提出药物经济学应作为临床药师的工作职能纳入医院临床药学管理内容.临床合理用药应从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经济入手,将药物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用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的结果评价.应从药物经济学角度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刘尔坡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庆大霉素与雷尼替丁合用治疗消化性溃疡24例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而消化性溃疡是在慢性胃炎的基础上发生的,庆大霉素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HP感染,有效而且安全.雷尼替丁可有效地抑制基础和夜间胃酸的分泌.为此,我院自2004~2007年,用庆大霉素与雷尼替丁合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尹光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不同途径注射催产素对第三产程的影响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胎儿娩出后产妇臀部肌肉或静脉注射催产素的方法,以缩短第三产程和预防产后出血.国内外有应用脐静脉注射催产素缩短第三产程及处理胎盘粘连的报道.[1]为进一步控讨不同途径注射催产素对第三产程的影响,我们对90例产妇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举元煎加味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70例体会

    举元煎出自<景岳全书>,方用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升麻组成.主治气虚下陷、血崩血脱之亡阳垂危等症,血崩血脱之症妇产科现代临床多年采用手术治疗.笔者近十年来,对于不愿手术、功能性子宫出血多的女性,采用举元煎加味,临床疗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书红;白玉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胃息肉的诊断与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胃息肉的临床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分析了经胃镜和胃双对比造影检查证实的36例胃息肉病变.结果 36例胃息肉病变,单发27例,多发9例;共49个病灶,小于1cm 32个,大于1cm 15个,大于2cm 5个.增生性息肉32例,腺瘤性息肉2例;5例胃息肉并发胃癌.讨论胃息肉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和胃双对比造影检查确诊.胃息肉与胃癌的关系密切,腺瘤性息肉有癌变的倾向被称为癌前病变;特别对病变大于2cm形态不规则并伴有萎缩及肠化的老年患者要高度重视,应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癌或恶变的可能.

    作者:刘尊清;胡育松;程诗军;庞菊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浅析小儿眼睛护理

    生活中如何保护眼睛,应该从孕期保健开始做起.母亲孕期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胎儿发育和健康.不少先天性眼病,就是由于母亲在孕期的营养不良或患某种疾病所致.比如怀孕期间患风疹时,可致婴儿发生先天性白内障.所以,妊娠妇女要保证充足的营养,特别是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于家族中有先天性畸型或遗传性眼病以及本人曾经生育过畸型或患有遗传性眼病婴儿的孕妇,可在妊娠第14~20wk期间,用羊膜穿刺取羊水进行化验分析和染色体检查,以便及早发现胎儿某些遗传病,并终止妊娠,以防止遗传性眼病和先天性眼病患儿的出生.

    作者:郑瑾;张建平;金祖慧;徐慧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诊治体会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普外科常见病之一.我院自2003年以来治疗21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全斌;袁广超;周慧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几种老药在输液反应中的应用

    目的 开发、挖掘老药新用途.方法 利用循证医学与临床观察.结果 达到药尽所用.

    作者:田琦;冯国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药泡浴+碘伏消毒液原液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疗效观察与心得体会

    新生儿脓疱疮是发生在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皮肤病,是一种周围红晕不显著的薄壁水脓疱,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祖国医学又称黄水疮.疱内含有脓液,其色呈混浊.疱破后形成糜烂,溢出脓液,结脓痂.多因湿热或热毒所致.反复发作者,邪毒久羁,可造成脾气虚弱.[2]本病发病急骤,传染性强,易在新生儿室、哺乳室造成流行,若不积极有效治疗,可并发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而危及生命.

    作者:张方霞;崔西美;杨乐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门诊治疗急慢性胆囊炎353例疗效观察

    胆囊炎分为急性、慢性,慢性胆囊炎多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不适,可放散至右肩胛和背部,疼痛时轻时重,可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急性胆囊炎发作时可出现剧烈的绞痛,持续数小时或1~2d,阵发性加重,伴高热、寒战、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

    作者:胡学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常规放射治疗的处方剂量计算方法探讨

    目前,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方向是精确放射治疗,然而由于设备条件等的限制和治疗目的不同,常规的放射治疗仍然是常用的放疗方法.在常规的放射治疗中,放疗医生给患者模拟定位后,制定出治疗计划,在治疗单上设定出该患者各种参数,如放疗机型号、射野大小、靶区深度、靶区剂量等等之后,就要根据治疗机的各项参数,计算出处方剂量.计算处方剂量时,首先要知道用什么治疗机治疗,找出该治疗机的各项参数,再按公式计算出处方剂量.现在,治疗单上的处方剂量由物理室计算填写,作为放疗医生,对自己开的治疗单上的处方剂量亦应进行核对,这样就可以保证处方剂量的可靠性.

    作者:庄梅生;王继宇;刘孝景;林伟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月骨周围腕骨脱位误诊分析

    我院1999~2006年共收治6例月骨周围腕骨脱位患者,有3例首诊时误诊,分析如下:

    作者:刘明华;王再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CO2激光联合He-Ne激光治疗慢性颗粒性咽炎

    目的 探讨CO2激光联合He-Ne激光治疗慢性颗粒性咽炎(CP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997年11月~2007年6月对430例CPP患者行CO2激光治疗.治疗组260例,对照组170例.治疗组CO2激光烧灼汽化病变组织后再以He-Ne激光局部照射;对照组仅给予CO2激光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为6~10d,对照组为8~12d.两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效果和愈合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CO2激光联合He-Ne激光治疗CPP安全、有效.

    作者:李明凯;邓秀霞;胡倩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妊娠期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临床分析

    笔者对我院2002~2006年收治的5例妊娠期糖尿病并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分析,就酮症酸中毒的病因,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孕期的监测和控制,以确保母婴健康.

    作者:肖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实习护生临床焦虑原因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实习护生临床焦虑的原因.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非结构性访谈,获取引起护生临床焦虑的原因.对访谈所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从小组的访谈资料中总结出五个因素:师生关系、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学生自我准备、临床环境、科室氛围,这五个因素被护生认为是引起临床焦虑的重要因素.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临床实习的护生普遍存在着临床焦虑,需要广大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郭秀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丹栀逍遥片治疗月经病160例临床观察

    月经病是以月经的异常及伴随月经周期所出现的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生育年龄妇女常见,月经的异常包括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等的异常.我院2007年6月运用丹栀逍遥片治疗月经病160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蔡阳鸾;谢旭;胡亚萍;唐甲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谈医院麻醉药品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针对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和管理问题进行探讨,旨在达到麻醉药品能够合理使用,严格管理,使我院在麻醉药品管理方面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作者:李洪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防治产后出血观察

    产后出血仍然是目前产科主要的并发症及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成功地控制产后出血,降低其发病及死亡的关键,在于及早预防及制定适时、正确的治疗方案.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出生24h内,阴道出血超过500ml.以胎盘娩出至产后2h为多见.

    作者:孙启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枣庄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92例城乡原因对比分析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枣庄地区城乡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原因有何差异,并为枣庄地区新生儿保健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取2002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患儿中的492例按居住地分为城乡两组,对病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乡村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首发病因仍为感染,而城市组感染已降至第四位,构成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城市组围产期缺氧窒息己成为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的首发因素,而城乡两组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均为第三位,构成比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而溶血及其他疾病所致高胆红素血症发病比例相对较低.结论 乡村患儿感染仍是高胆红素血症的首发因素,而围产期缺氧窒息及母乳喂养已成为城乡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主要病因.

    作者:董兆华;隋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2128例硬膜外术后镇痛临床回顾分析

    目的 探讨硬膜外术后镇痛不良反应的发生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2128例硬膜外术后镇痛病人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记录不良反应的种类及发生率,分析发生原因,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结果 全部病例镇痛有效率达100%.共发生并发症998例(46.9%):其中皮肤瘙痒发生率较高(24.44%),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恶心、呕吐发生率7.05%,较文献报道的发生率低;尿潴留的发生率3.81%;过早脱管占8.41%;单侧下肢麻木或乏力占4.70%;呼吸抑制和椎体外系症状各占0.42%和0.94%;骶尾部硬肿0.14%,导管阻塞及机器故障占0.42%,全组病人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硬膜外镇痛并发症主要与镇痛药物有关,并与患者性别、置管部位有关.在临床实践中,合理选择用药、适时调整用药量、加强临床监测和护理,是提高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降低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黄杏琼;刘纳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