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洁;高东文;李茂芳
目的 探讨既不影响母儿健康,又能减轻疼痛的分娩方法.方法 将71例单胎足月,头位,无头盆不称,临产后腰痛明显的36例设为观察组,同等条件35例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两组产程活跃期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产后出血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围产儿预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水针减痛是简单易行,且对母儿无不良影响的一种镇痛分娩方法.
作者:闫莉萍;龙艳芬;张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头面部复合外伤合并视神经损害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头面部复合外伤病例,早期检查瞳孔光反应,详细检查眼底,同时作视觉电生理检查,并结合眼眶CT.给予脱水、皮质激素、抗生素、维生素等营养神经药物及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结果 经早期诊断治疗后视力得到较好的恢复.结论 头面部复合外伤的病例应早期检查瞳孔光反应,详细检查眼底,并结合视觉电生理检查,以早期发现视神经损害,早期治疗,减少视力损害.
作者:冯宝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急性有机磷中毒反跳现象是指有机磷农药中毒者在积极抢救治疗,中毒症状缓解或基本控制后,病情突然加重且进一步恶化.是有机磷中毒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死亡的第二高峰,现对临床12例反跳病例资料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窦爱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胎儿娩出后产妇臀部肌肉或静脉注射催产素的方法,以缩短第三产程和预防产后出血.国内外有应用脐静脉注射催产素缩短第三产程及处理胎盘粘连的报道.[1]为进一步控讨不同途径注射催产素对第三产程的影响,我们对90例产妇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通过对不合理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安全用药策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夏安广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静脉输液的优劣,直接反映医院的护理质量.近年来,在儿科输液中发现在个别环节中直接影响输液病人的满意度.儿科病人病情变化快,特别是婴幼儿对口服给药不合作,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医生往往选择静脉给药,为此使儿科门诊输液量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为了确保输液安全,对输液患儿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笔者通过医务人员集思广益、献计献策,采纳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临床实践与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具体介绍如下.
作者:姜爱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CRP在儿童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免疫透射浊度法测定血清的CRP值.结果 细菌,支原体肺炎CRP值>8mg/L,病毒性肺炎CRP值<8mg/L;对于临床诊断不符的病例作动态分析,康复前后差别显著的以细菌或支原体为主,而差别不显著的以病毒为主.结论 CRP的监测及动态分析对早期诊断儿科疾病,判断感染病原、感染程度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曲红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阴道出血的原因,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2007年1月~2007年10月以来共收治的26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观察前置胎盘阴道出血情况,采取必要的心理护理、预防感染、应急处理等几方面的护理.结论 通过对前置胎盘出血的用药观察、精心护理,使前置胎盘孕妇的阴道出血量减少,提高了围产儿的成活率.
作者:王乐;李觅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哺乳期早孕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3年来235例哺乳期妊娠药流及随机选择的同期初次药流2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药物流产效果、近期并发症及副作用.结果 重复药流组完全流产率低、阴道流血量多、时间长,但重复药物流产完全流产仍可达86.8%,其出血量仅相当一次月经量,盆腔感染及转经时间与初次药流者无差异,副作用少,能耐受.结论 哺乳期妊娠药物流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实际操作中应注意掌握适应证、加强流产后的管理.另外长期安全性问题尚不清楚,应加强避孕的指导,预防非意愿妊娠.
作者:谭昌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胆囊炎分为急性、慢性,慢性胆囊炎多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不适,可放散至右肩胛和背部,疼痛时轻时重,可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急性胆囊炎发作时可出现剧烈的绞痛,持续数小时或1~2d,阵发性加重,伴高热、寒战、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
作者:胡学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分析球形肺炎的X线平片、CT的表现.与结核瘤、周围型肺癌、肺转移瘤、肺部良性肿瘤、盘状肺不张等进行鉴别.方法 收集16例经临床证实为球形肺炎的X线平片、CT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球形肺炎的主要表现为团块形致密影,团块影内见有空气支气管征,大小为4~8cm.6例密度均匀,10例密度不均匀,示有小蜂窝状透亮影;6例有支气管充气征;12例边缘部分清晰部分模糊,见有粗长毛刺影;4例边缘清晰.结论 胸部X线平片、CT检查观察球形肺炎,对球形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作者:李昱洁;高东文;李茂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人们对健康的概念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将传统卫生保健服务是患病时才到医院看病和诊疗转观念变为每年定期体检,提早发现隐患.健康体检正成为人们一种新的消费需求.
作者:薛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1 干扰素的分类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一类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微量(分子量2~16万)调节蛋白质,具有广谱抗病毒、抗细胞增殖和免疫调节作用,根据其生理性质和抗原特性分为α、β、γ三大类:α-干扰素(IFNα)又称人白细胞干扰素,由于其蛋白分子的变异和肽类氨基酸序列第23位和34位的不同,又可分为α-2a(23位为赖氨酸、34位为组氨酸)、α-2b(23位为精氨酸、34位为组氨酸)、α-2c(23位及34位均为为精氨酸)3种;β-干扰素(IFNβ)又称人纤维母细胞干扰素(成纤维细胞干扰素),其结构与IFNα相似.
作者:王延虹;冯国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简称SAP)又称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是常见外科急腹症.其临床过程非常凶险,病死率达50%~70%,治疗十分困难.手术仍为目前治疗SAP的主要方法,但其死亡率高达18%~44%.为探索SAP非手术治疗的效果,笔者对36例SAP患者的治疗效果做了细致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凤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普外科常见病之一.我院自2003年以来治疗21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全斌;袁广超;周慧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膀胱白斑通常被认为是慢性膀胱炎的一种镜下表现形式,临床资料报道不多,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膀胱白斑病人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清;王海云;关光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病人同时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整体的健康教育,从病人入院至出院后半年内采取追踪调查、健康评定并记录.结果 出院半年后,实验组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有利于帮助其恢复健康.
作者:朱宏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平衡针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7例原发性痛经患者行平衡针针刺治疗.结果 痊愈41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本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孙东华;李晓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静脉采血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属于一种能使采血对象产生疼痛的有创操作.如何有效减轻健康体检人群采血引起的疼痛,提高采血速度和质量,是体检中心静脉采血护理人员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于2007年4月针对高考学生2000例健康体检进行穿刺角度与疼痛程度的比较,找出有效减轻疼痛甚至无痛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雅文;张迎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的B超诊断价值与特点.方法 收集弥渡县人民医院2001年9月至2003年9月三年来的子宫肌瘤患者资料,并对118例子宫肌瘤患者B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B超对子宫肌瘤的诊断正确率达87%,其中肌壁间肌瘤的发生率占90%,并通过手术及病理检查得到证实.
作者:李光翠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