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展管理年活动铸造北医品牌

苏坚

关键词:医学管理年, 主要做法, 铸造品牌
摘要:医学通过开展三个周期的医院管理年活动,通过改进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意识,加强财务管理和行风建设,促进了医院的发展,铸造了北医品牌.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注重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

    医院开展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础,以病人和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和增进健康知识,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1],我们针对骨折病人长期卧床、恢复缓慢、易出现并发症等特点,在工作中注重骨折病人的健康教育,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菅朝梅;田英;杨咏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58例婴儿肺炎并心衰的护理体会

    婴儿肺炎起病急骤,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科常见病,易并发心衰,如救治不当会危害患儿的健康乃至生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近三年来共收治肺炎并心衰婴儿58例,其中新生儿6例,约占10%.

    作者:李春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利培酮与奎硫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液免疫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目的 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及体液免疫因子与精神症状、治疗敏感度的关系.方法 患者组(43例)分为利培酮治疗组和奎硫平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末和第8周末测定IgA、IgM、IgG及补体C3、C4.对测定结果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患者组(维思通组和舒思组)IgG、补体C4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补体C3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4周末患者组IgG、补体C4的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而补体C3的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8周末,这种差别消失.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G)、补体(C3、C4)含量异常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8周后,这种差别消失,且与PANSS量表评分无明显相关性.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存在异常且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恢复可能有帮助.

    作者:马俊国;徐富玲;谭余龙;高树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肺癌患者的心理与护理

    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的上皮细胞,又称支气管肺癌,在肺的原发性肿瘤中为多见,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男女比例为4.28:1),右侧多于左侧,上肺多于下肺,其发病率,尤其是大、中城市里的发病人数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对于未非化癌、鳞癌、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单纯治疗3年生存率约为10%.

    作者:郝鲁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浅谈小儿股静脉采血技能

    婴幼儿患病后,静脉血检验值在诊断和治疗疾病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因小儿血管细小,故股静脉常用于静脉采血,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笔者认为要做到股静脉穿刺成功,须做好如下3个环节:1 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患儿怕打针,一看到穿白大衣的护士就有恐惧感,哭闹,就连家属也因心疼孩子难以配合,因此在穿刺前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讲清股静脉采血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作者:杨丽娟;赵淑玲;冀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浅议医学管理年中的医院图书馆工作

    2007年是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第三年,按照卫生部部署,此项活动还将继续深入开展.随着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深入,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将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同时,也给医院图书馆的工作提出新内涵和新要求.

    作者:李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六磨汤在麻醉性肠麻痹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六磨汤对麻醉性肠麻痹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9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六磨汤组36例,病人返回病房后即口服六磨汤.对照组33例,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对比观察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 六磨汤组肠功能恢复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六磨汤治疗麻醉性肠麻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作者:张俊林;孙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岷县2007年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结果报告

    根据国家<学校卫生管理条例>和卫生部<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在教体局、卫生局领导下,在各学校的配合下,为了我县学生的身体健康,防治学生各种常见疾病,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预防保健服务,我中心承担了此项工作,并顺利的完成城区中小学生预防性健康体检工作.

    作者:郑继玄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测定计算填充法研制肌苷口服胶囊

    肌苷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活化丙酮酸氧化酶,并能使细胞在缺氧状态下继续进行代谢.临床用于治疗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症,各种急慢性肝脏疾病,肺源性心脏病以及心脏病,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等多种疾病.

    作者:武淑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本人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语言交流技巧在门诊输液患者心理护理中所起到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强调在做好门诊输液患者心理工作时,要灵活恰当地进行语言交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

    作者:曹会锦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CELL-DYN 3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性能评价

    目的 了解CELL-DYN3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主要性能,对其作初步评价.方法 使用新鲜抗凝全血及质控品,对几项主要参数按ICSH推荐的血液分析仪评价方案作评价.结果 全血样品的WBC、RBC、HGB、PLT、MCV的总重复性、精密度、携带污染率均在厂家允许的范围内,线性好,两种进样方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白细胞五分类及网织红细胞分析与显微镜镜检结果 具有可比性.结论 CELL-DYN3700是一台性能优良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适于大中型医院使用.

    作者:艾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急诊科护士慎独意识和行为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物质生活的不断富足,人们对医院的要求不仅限于医疗的结果,而更注重医疗的整个过程.希望获得高质量、全方位的医疗和护理服务,希望医护人员有高尚的医德,能够关心、同情、帮助他们.急诊科如何能够满足病人的需求,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满足病人一切合理的需求,除要有良好的医德、精湛的技术外,还必须有良好的慎独修养.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用传统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

    目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医骨伤科临床上为常见的病种之一,也是腰腿痛的发病原因之一,其治疗手段众多.方法 主要分手术和非手术两类,笔者采用硬膜外药物封闭加中医推拿牵引治疗并与单纯物理治疗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疗效评定标准和随访,优良率87%,治愈6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目前治疗手段众多,笔者采用中医传统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蒋益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临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不合理用药处方的情况,提高药师指导医生和病人合理用药的能力.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及病房处方16780张,从中挑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498张,不合格率为2.96%.不合理用药发生频率较高的是药物配方不合理、药物用法不合理及选药不合理等.结论 我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是由临床医生的专业知识缺陷引起的,药师应具备药学综合性知识,加强用药指导.随着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用于临床的各类药物日益增多,合理地使用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合理用药,既影响了药物疗效又使不良反应增加,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笔者现就我院处方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目的 在于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刘阳英;刘嫣妮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

    机械通气(MV)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而有效的气道管理是保证MV成功的必要条件,是能否撤机的先决条件.若护理不当,常可引起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作者:孙华;杜淑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食物中毒预防之我见

    生活中经常见到有些人因饮食习惯不健康,不注意饮食卫生,或对饮食的搭配不注意,或误食了过期变质的食品而出现的中毒现象.轻者,给中毒者代来身体伤害;重者,会让人们付出生命的代价.现将常见食物中毒的种类、危害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吴晓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危重症病人的监护

    1 急危重症观察方法1.1 问 了解病人的既往史与现病史,及本次发病经过,诱导问诊有可能得到有价值的临床资料与主诉.1.2 看用眼睛直接观察,注意病人的神智是否清楚、面色有无苍白、发绀、颈静脉有无怒张、双侧瞳孔是否等大同圆、反应是否灵敏等等.

    作者:于美红;王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大承气汤口服治疗小儿肠套叠20例

    目的 观察大承气汤口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方法 用大承气汤口服在彩超机上动态观察肠道的蠕动,以及套叠部位的缓解情况.结果 有效率为90%.结论 大承气汤治疗小儿肠套叠有肯定效果.

    作者:王纪岗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聘用护士的管理

    我院于1952年成立,现是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床位250张,面对医院的发展,缺少护理人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为解决这一矛盾,医院5年内先后招收50名临时护士,使我院的临时护士与正式护士比达1:1.

    作者:李玲;刘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头孢哌酮双硫仑醒样反应3例报告

    近几年来,随着头孢哌酮的临床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越来越多,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头孢哌酮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特点为抗菌谱广,杀菌力强,毒性低等.

    作者:丁燕;王琦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