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亭民
急性阑尾炎属常见病,诊断看似简单,但仍有一定的难度.传统的诊断方法即麦氏点反跳痛,白细胞计数升高的病例也只有不到80%的确诊率.
作者:朱春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国产左旋卡尼汀和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以及对红细胞生成素用量的影响.方法 将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应用红细胞生成素的同时静脉补充左旋卡尼汀,对照组单用红细胞生成素,治疗12wk,两组红细胞生成素初始用量均为150U/(kg·wk),当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压积≥30%时,红细胞生成素逐渐减量至维持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5),治疗组提高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且治疗组红细胞生成素的维持用量更少(P<0.01).结论 国产左旋卡尼汀能显著提高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减少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
作者:黄曼;吴武忠;张翔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作者:张向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碘伏和微波联合使用对感染伤口愈合的效果.方法 选择伤口感染者5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6例)和对照组(31例),实验组采用碘伏与微波进行换药,对照组采用我院传统的方法进行换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3.35d和27.64d,平均换药次数分别为10.45次和21.32次.结论 采用碘伏与微波有助于感染伤口的愈合.
作者:王晓平;崔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骨盆外固定支架在急诊处理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9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建立多路静脉通道,快速输血输液纠正休克,血压仍得不到稳定时,2例作骼动脉造影,1例作剖腹探查,全部急诊行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结果 18例存活,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随访1.5~3a,除1例C3型骨折行二期手术内固定治疗外,17例单纯应用骨盆外固定架治疗的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随访10.5mo,根据骨折复位、疼痛、步态、肢体长度、髋关节活动度等分为优、良、可、差4级,优良率为88.9%.结论 骨盆外固定架急诊处理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操作简单,有利于抗休克治疗,其临床疗效确切,早期稳定血流动力学,多种外科手段干预,可提高重度骨盆骨折的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
作者:陈仲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2002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妇产科共静脉穿刺抽血3762余人次,发生皮下淤血175例,占4.7%.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莫少琼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消化性溃疡(PU)是消化系一慢性常见疾病,有自然缓解与反复发作的倾向,且易复发,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症状,促进愈合,防止复发.
作者:董来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降低褥疮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评估建立易发褥疮病人登记本;建立翻身卡;消除各种诱发因素;做好健康指导;严格交接班制度和奖惩制度.结果 褥疮发生率为零.提高了基础护理质量.结论 只要规范管理,落实到位,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和陪护人员的积极性,褥疮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郭利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一种类型,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危及患者生命,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54例,取得了显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清杰;闻留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羊水及脐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EPO)与胎儿窘迫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剖宫产分娩的足月孕妇205例,所有研究对象要求无其他妊娠合并症,剖宫产术前诊断有胎儿窘迫者为研究组,共112例,以头盆不称、臀位等无胎儿窘迫者为对照组,共93例.在剖宫产时抽取5ml羊水,胎儿娩出后抽取脐血4ml,采用放免法(RIA法)检测羊水及脐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值.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羊水、脐血EPO的检测结果及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体重的比较,研究组的羊水、脐血中EPO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体重的比较(P>0.0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羊水及脐血中的EPO浓度是胎儿缺氧的标记.
作者:卢海英;郭晓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感染问题已逐步被人们所重视,它不仅反映医院的护理质量,而且影响着医院的声誉.妇幼保健院较综合医院来讲预防医院感染比较单纯,但非常重要.
作者:赵晓霞;庞丽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输血传播疾病已引起人们的日益关注,输全血、血液成分或血制品,均有传播疾病的危险.理论上凡发生病原血症的疾病,均能通过输血传播.
作者:毕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背景音乐与指导语对麻醉前病人心理应激影响.方法 将75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麻醉前给予音乐与指导语干预30min,对照组于麻醉前只聆听单纯背景音乐30min.观察两组病人术前、入手术室、麻醉开始前的焦虑评分、血压、心率、血糖和血皮质醇水平.结果 (1)音乐干预30min后与干预前比较,实验组焦虑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焦虑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干预后病人焦虑评分较干预前有所下降.(2)干预后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两组音乐干预不同时间点之间心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4)干预前后血糖、皮质醇水平比较,实验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音乐与指导语的干预方法较单纯音乐更有助于减轻麻醉前病人焦虑心理,且能稳定血压和心率,并对麻醉前病人血糖和血皮质醇水平的波动调节有积极影响.
作者:杨晓莹;潘小美;石恒林;朱翠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鼻咽癌由于其解剖和病理学的特点,首选根治性放射治疗,但因放射剂量大(一般DT>70Gy),放疗时间长(7wk以上),易使颞颌关节及咀嚼肌发生退行性变和纤维化、肌肉萎缩、关节硬化而引起张口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致残;部分患者被迫中断放疗.因此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鼻咽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后张口困难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26例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在放疗的同时采取早期穴位注射复合液及康复训练.对照组单纯接受鼻咽癌放射治疗.在放射治疗后,及治疗半年,一年半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门齿间距进行测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放疗后张口缩小的发生率为12.7%,其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为30.7%.半年后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47.6%,一年半后观察组为7.9%,对照组为49.2%(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早期穴位药物注射,同时配合康复训练),有助于降低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张口困难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朱清菊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出现了严重的不合理使用现象,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引起过敏反应﹑毒性反应﹑二重感染﹑细菌耐药性及其它不良反应等严重后果,同时又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浪费.由于抗生素普遍而严重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很多细菌耐药,使我们面对许多严重感染而束手无策.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一个导致疾病和死亡的社会问题,中国每年有8万人死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已成为世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严重的国家之一,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迫在眉睫.以下正文从多方面阐述了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和意义.
作者:王学信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人工流产术临床应用多年,多不使用麻醉剂.但人工流产术中部分病人疼痛较严重,不能配合手术,甚至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无痛治疗已成为生活水准日渐提高的患者及家属的迫切要求.
作者:贲红;张桂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武汉市狂犬病流行状况,预测发展趋势并探讨控制措施和重点.方法 通过分析1993~2006年狂犬病流行特征,揭示武汉市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状况.结果 2004年开始,狂犬病报告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以武汉市东北部山区及丘陵地区报告发病率较高,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患病多为活动能力强的青中年男性农民.结论 狂犬病防治必须强调综合防治,尽早制订出台犬类管理规定或条例,以北部山区及丘陵地区,特别是黄陂为防治重点,暴露前后及时到正规卫生部门接受临床处置并注射狂犬血清或/和狂犬疫苗.
作者:张亚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女性生殖道临床感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分布及抗生素的药敏谱现状,为临床诊疗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2100例疑为支原体感染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分型,并测定其对10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2100例可疑病例中支原体培养阳性1155例(55%),其中单纯Uu阳性者940例,占44.8%,单纯Mh感染者67例,占3.2%,Uu与Mh混合感染148例,占7%.药敏结果表明,支原体对10种抗生素敏感率较高的是交沙霉素(95.5%)、克拉霉素(93.6%)、阿奇霉素(91.7%)、而耐药高为环丙沙星(61.1%),其次为氧氟沙星(59.4%).结论 本地区女性宫颈口临床感染支原体主要为解脲支原体Uu;交沙霉素等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首选药物,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高.
作者:龙辉;肖淑君;崔艳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产科是一个病情瞬息万变,且关系着两条性命的高风险专业,而产后出血为产妇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临床工作中笔者观察到分娩过程中的胎盘因素又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刘丽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眼外肌增粗是眼外肌病变常见的表现,我们回顾了我院几年来20例眼外肌增粗的病例,就其MRI表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赵克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