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穿刺抽血致皮下淤血175例护理体会

莫少琼

关键词:静脉穿刺抽血, 皮下淤血, 护理体会, 妇产科, 报告
摘要:2002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妇产科共静脉穿刺抽血3762余人次,发生皮下淤血175例,占4.7%.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肝硬化腹水对血清白蛋白影响的30例观察

    腹水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往多采用腹穿放腹水治疗,但此方法存在丢失体内大量白蛋白、并发感染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

    作者:李仁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如何做好护患沟通

    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中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是现代护士的必备的基本功,在很多教学报告中将护患沟通能力列为现代护理人才的一项必备核心能力,无效的沟通不但给患者的护理带来了不利影响,而且导致了护患沟通时的紧张和压力.

    作者:鹿占春;刘艳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浅谈医院合理应用抗生素及其意义

    随着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出现了严重的不合理使用现象,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引起过敏反应﹑毒性反应﹑二重感染﹑细菌耐药性及其它不良反应等严重后果,同时又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浪费.由于抗生素普遍而严重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很多细菌耐药,使我们面对许多严重感染而束手无策.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一个导致疾病和死亡的社会问题,中国每年有8万人死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已成为世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严重的国家之一,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迫在眉睫.以下正文从多方面阐述了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和意义.

    作者:王学信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辛伐他汀对高龄老年血脂的影响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在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134例住院有动脉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患者并随机分成3组:40mg组50例,20mg组44例,对照组40例.3组患者在正常饮食、继续原发病的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每晚服用辛伐他汀40mg或20mg,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调脂药物.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的第6wk、3mo、6mo抽血查血脂、肝功能、肾功能、肌酶,并同时观察有无肌痛、肌无力、肌炎、肌溶解、头晕、恶心等临床症状.结果 40mg与20mg治疗组均降低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P<0.05或<0.01),对照组的血脂水平改变无统计学意义;40mg治疗组、20mg治疗组的治疗前后四项血脂指标改变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6mo后,两个治疗组TC、LDL-C达标率为80%~96%,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前后ALT、AST、CK和C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出现肌肉疼痛或无力,未见褐色尿和肌红蛋白尿.结论 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用40、20mg剂量辛伐他汀均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且两剂量疗效和安全性相近.

    作者:徐月玲;徐红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接种狂犬病疫苗后抗体情况调查分析

    为观察富裕县被犬咬伤的人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免疫效果,在2003年10月~2006年10月对本县接收了5针全程狂犬病疫苗的1956人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姜淑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浅析护士心理素质与行为表现在心理护理中的作用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稳步推进,特别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与护理学的交叉渗透,使护理心理学在整个护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者:康克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心理咨询门诊青少年就诊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青少年精神障碍的发病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120例心理咨询门诊12~25岁青少年就诊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青少年精神障碍求医方式、诊断、主诉、诱因等各有不同.结论 青少年精神障碍种类很多,诱因明显,学校和家长应重视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

    作者:聂所成;严冬梅;张钰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城市已婚妇女妇女病调查

    为做好妇女保健工作,现将我院体检的3150人的妇女病患病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张桂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卒中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初同型半胱氨酸首次在尿中被发现,1969年Kilmer Mecully首次提出同型半胱氨酸(HCY)理论,随着研究的深入,现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在脑卒中的致病因素中受到了极大关注,现已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是脑卒中的一种独立风险因子[1].

    作者:王宝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面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面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60例面痛患者,其中男18例,女42例;年龄40~70岁之间;病程3d~2a不等.所有患者均采用针刺阿是穴、合谷及疼痛部位的相应俞穴作为主穴,根据证型的不同而选用俞穴作为配穴.针刺完成后给予穴位注射.5次为一疗程,达到缓解标准后结束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所有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症状都得到改善.其中第1个疗程结束时症状缓解人数为12人,占20.0%;显效20人,占33.3%;有效26人,占43.3%;无效2人,占3.3%.第2疗程48人参加治疗,缓解人数为20人,占41.7%;显效21人,占43.8%;有效7人,占14.6%;无效0人.第3疗程28人参加治疗,缓解人数为25人,占89.3%;显效2人,占7.1%;有效1人,占3.6%;无效0人.总有效率为100%.疗程越长,效果越佳.结论 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面痛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成本低廉.既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又体现了西医封闭治疗的用药原则.不失为中西结合、标本兼顾治疗面痛的一种好方法.

    作者:李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脑电图改变与意识的心理活动关系探讨

    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脑电图反映脑功能的改变.脑、心理活动是脑电图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任何疾病对大脑不同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都可能引起正常心里活动的改变,同时也可能反映在脑电图上.

    作者:胡伟;任景艳;商显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2001年3月~2007年5月应用重建钢板手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87例.结果 术后随访4~18mo,平均7mo.骨折愈合时间12~19wk,平均15.6wk.并发症6例,螺钉松动2例,皮肤钢板刺激2例,感染1例,不愈合1例,治疗结果按庄起昌等评价标准,优63例,良19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94.2%.结论 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郑永红;闫伟;赵彩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拆除角膜缝线患者的护理

    角膜显微手术缝线适时和正确的拆除对确保角膜手术终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术后的拆除工作则是门诊治疗室护士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现将我们进行角膜拆线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传玲;刘翠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浅谈成人表浅静脉输液固定法

    静脉内治疗是近代医学的组成部分,约50%患者接受此治疗,而输液程序中的胶布固定是主要的一个环节.胶布的固定效果关系到输液顺利与否.

    作者:王丽萍;吴玉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创伤急诊的诊治思路

    社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机动车辆的普及,高层、超高层建筑物的涌现,各项建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与国家的建设相比,配套的管理机制都相对滞后,致使交通事故和工业创伤的发生率有增无减[1].

    作者:李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心摆药对药品质量的影响及对策

    目的 探讨中心摆药与药品质量的关系,保证病人的用药质量及用药安全.方法 调查、分析中心摆药对药品质量的影响.结果 中心摆药对药品质量虽带来一些影响,但通过工作中不断总结和积极改进,终确保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路元珍;王翠娥;初海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4例临床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一种类型,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危及患者生命,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54例,取得了显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清杰;闻留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谈新生儿病房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的意义

    目的 总结和探讨新生儿病房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的制度的意义,分析在新生儿院内感染中所占的比例.以便采取切实的预防措施,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新生儿科2006年1月~2007年1月53例出院患儿发生的院内感染,采取整体回顾性调查.结果 新生儿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与无菌操作不严格、物品消毒、医护人员双手卫生、住院环境不合格均有关,感染部位多见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结论 应加强新生儿病房内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意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作者:陈静;杨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微柱凝胶手工法在ABO HDN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柱凝胶手工法检测围产期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手工法:西班牙DianaFuge离心机、Diana孵育器及微柱凝胶Coombs卡.取围产期夫妻血型不合,O型孕妇2533例全血2ml进行检测,预测新生儿ABO HDN的发病情况.结果 IgG抗A、B抗体效价≥1∶ 64者有703例,占27.75%,则提示有27.75%的胎儿有ABO HDN发生的可能.结论 微柱凝胶手工法检测围产期孕妇产前抗体效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叶琴;江凡;张修发;祝爱霞;邹建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隙出血预后的影响

    目的 为探讨心理护理对蛛网膜下隙出血(SAH)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1年3月~2005年3月我科住院的50例SAH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16例,对观察组病人有计划地实施护理干预并贯穿于整个住院治疗过程,对照组病人均接受常规护理和治疗.结果 提示观察组的病人治愈率明显提高,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提示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和病死率.

    作者:刘二梅;杨玉叶;李慧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