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辛伐他汀对高龄老年血脂的影响及安全性观察

徐月玲;徐红玲

关键词:老年人, 80岁以上, 辛伐他汀, 治疗结果, 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在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134例住院有动脉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患者并随机分成3组:40mg组50例,20mg组44例,对照组40例.3组患者在正常饮食、继续原发病的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每晚服用辛伐他汀40mg或20mg,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调脂药物.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的第6wk、3mo、6mo抽血查血脂、肝功能、肾功能、肌酶,并同时观察有无肌痛、肌无力、肌炎、肌溶解、头晕、恶心等临床症状.结果 40mg与20mg治疗组均降低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P<0.05或<0.01),对照组的血脂水平改变无统计学意义;40mg治疗组、20mg治疗组的治疗前后四项血脂指标改变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6mo后,两个治疗组TC、LDL-C达标率为80%~96%,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前后ALT、AST、CK和C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出现肌肉疼痛或无力,未见褐色尿和肌红蛋白尿.结论 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用40、20mg剂量辛伐他汀均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且两剂量疗效和安全性相近.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附棱丸治疗肝纤维化46例临床观察

    肝纤维化是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过程,也是向肝硬化发展的主要中间环节,因此阻断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尤为重要.我们自1998年来采用附棱丸治疗肝纤维化收到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为生;王茂堂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4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之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而产后出血又以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为常见.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助产技术、对预防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现将46例确诊为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美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或心源性猝死,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邵勇;任景艳;胡伟;郭美华;任景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研究与应对措施

    当今社会,小儿是家庭的重要成员,小儿患病牵动着全家人的心,所以患儿家属对医院各临床诸多方面的服务及治疗有着更多的要求.

    作者:梁桂梅;郭静;王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徒手纠正胎头位置异常降低头位难产发生率

    发生于头先露的难产称头位难产.胎头位置异常是头位难产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处理头位难产,多以剖宫产手术结束分娩.

    作者:冯艳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产褥期访视对护理婴儿的效果评价

    关爱产褥期妇女、关爱婴儿是关系到我国创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的重要问题.

    作者:骆建华;李雪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92例宫外孕的急救与护理

    宫外孕是指孕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发育者,也称异位妊娠,其中以输卵管妊娠为多见,约占95%以上.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发展快而凶猛,若不及时诊断和积极抢救,会造成出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作者:李玉波;王鑫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61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资料分析

    剖宫产术是产科常见手术之一,它是一种创伤性手术,故有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一旦发生,轻者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花费,影响床位周转,重者发生子宫切口裂开,继发出血、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孙洪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中间综合征20例诊治体会

    通过对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中间综合征的诊治体会,进一步提高其早期诊断、早期呼吸支持的必要性,胆碱酯酶复能剂的准确及时应用,以进一步降低误诊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苗淑芳;刘爱莲;王新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浅谈成人表浅静脉输液固定法

    静脉内治疗是近代医学的组成部分,约50%患者接受此治疗,而输液程序中的胶布固定是主要的一个环节.胶布的固定效果关系到输液顺利与否.

    作者:王丽萍;吴玉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Martin-Gruber吻合支对肘部尺神经损伤诊断的影响

    目的 探讨Martin-Gruber 吻合支对肘部尺神经损伤临床及电生理诊断的影响.方法 总结了5例存在Martin-Gruber吻合支的肘部损伤病例,就其临床表现、电生理表现进行讨论分析.结果 因为前臂段存在Martin-Gruber吻合支,肘部尺神经完全损伤的患者原尺神经支配的手内肌功能可以部分保留,导致临床及电生理表现与实际神经受损程度不符.结论 充分认识和了解MGA的解剖及电生理特点对于临床医师及电生理医师均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对上肢正中、尺神经损伤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赵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围产期妇女心电图结果227例临床分析

    世纪以来,国家专门颁布了<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来保证妇女儿童事业的持续发展,其中孕产妇安全则是重点,也是我们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黎玲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全面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

    目的 全面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方法 完善医院感染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做到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监测,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结果 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实施规范化管理,严格工作质量检查,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夏安广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心摆药对药品质量的影响及对策

    目的 探讨中心摆药与药品质量的关系,保证病人的用药质量及用药安全.方法 调查、分析中心摆药对药品质量的影响.结果 中心摆药对药品质量虽带来一些影响,但通过工作中不断总结和积极改进,终确保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路元珍;王翠娥;初海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静脉穿刺抽血致皮下淤血175例护理体会

    2002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妇产科共静脉穿刺抽血3762余人次,发生皮下淤血175例,占4.7%.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莫少琼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也是老年人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关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系统地对老年冠心病者实施整体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谢轶娜;贾红丽;周晓弘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隙出血预后的影响

    目的 为探讨心理护理对蛛网膜下隙出血(SAH)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1年3月~2005年3月我科住院的50例SAH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16例,对观察组病人有计划地实施护理干预并贯穿于整个住院治疗过程,对照组病人均接受常规护理和治疗.结果 提示观察组的病人治愈率明显提高,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提示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和病死率.

    作者:刘二梅;杨玉叶;李慧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术中保温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术中保温对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低温性寒战的效果.方法 将6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随机分为保温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不采用任何升温措施,使用室温灌洗液进行膀胱冲洗;保温组患者术中采用输液加温及上身加盖毛毯保温,选用加温至37℃的灌洗液进行膀胱冲洗.测定术前和术后核心温度,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发生寒战情况.结果 保温组患者术中体温稳定,手术前后体温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术中体温显著下降.保温组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TURP采用术中保温措施可维持体温恒定、降低寒战发生率.

    作者:朱翠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硝酸甘油伍用立其丁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60例

    笔者自2000年12月~2005年12月应用小剂量硝酸甘油和立其丁辅助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60例,与同期单用硝酸甘油或立其丁比较,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苗海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9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90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病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单用甲氨蝶呤,B组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2组均用药后记录患者自觉症状和一般情况,每周检测血β-HCG、血常规、肝肾功能及B超了解子宫及附件情况.结果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甲氨蝶呤.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治疗异位妊娠具有起效快、保守治疗成功率高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悦菊;乔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