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石龙清血颗粒治疗轻症脑出血30例临床观察

陈晓玲;方伟

关键词:轻症脑出血, 石龙清血颗粒,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石龙清血颗粒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60例轻症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每日用石龙清血颗粒口服;对照组用20%甘露醇250ml,每日一次静点,两组疗程均为2wk.结果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对比无显著差异(t=1.623,P>0.05).结论 石龙清血颗粒治疗轻症脑出血疗效确切.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心理及护理

    目的 减轻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痛苦,提高手术和生存质量.方法 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心理护理.结果 利于手术的进行和术后的康复.结论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应用相应方式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改变消极态度,从而更好地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王凤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术中保温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术中保温对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低温性寒战的效果.方法 将6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随机分为保温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不采用任何升温措施,使用室温灌洗液进行膀胱冲洗;保温组患者术中采用输液加温及上身加盖毛毯保温,选用加温至37℃的灌洗液进行膀胱冲洗.测定术前和术后核心温度,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发生寒战情况.结果 保温组患者术中体温稳定,手术前后体温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术中体温显著下降.保温组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TURP采用术中保温措施可维持体温恒定、降低寒战发生率.

    作者:朱翠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大型活动中食品卫生安全保障措施探讨

    重大活动、节日庆典,餐饮业定点接待单位的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是以防止群众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肠道传染病为主要目标.其基本思想是:在对食品制售的各个环节作危害性(HA)的基础上,对关键环节(CCP)采取控制措施.

    作者:李劲楠;冯化梅;李可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观察及护理

    近年来,对急性脑梗死进行再灌注治疗成为脑血管病研究的热点,溶栓治疗作为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措施被临床所接受.我科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取得明显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佟丽华;张志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综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2例临床观察

    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患病率高达60%~90%[1],而且目前尚无绝对特异和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兵;王洪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全牙列颌垫用于无明显移位下颌骨骨折的研究

    目的 探讨全牙列颌垫用于无明显移位下颌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无明显移位的下颌骨非粉碎性骨折病人,恢复其正常颌关系后取模,制作全牙列颌垫,让病人戴用三月后去除.结果 X线全口曲面断层片显示骨折断端对位良好,骨折线已变模糊.临床检查骨折线断端无松动,颌关系恢复良好.结论 对于简单的下颌骨前牙区单线骨折,能手法复位正确颌关系的情况下,可采用下颌全牙列颌垫法治疗.本法简单、方便、创伤小、效果确实可靠,为下颌骨骨折治疗方法的有益补充.

    作者:单保忠;刘同军;马锋;房建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子宫腺肌病18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及诊治特点.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2月18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随机抽取同期180例子宫肌瘤病例与之相对照.结果 18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中宫腔手术史≥3次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诊断率65.6%,误诊率34.4%,B超诊断率51.6%.结论 子宫腺肌病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B超作出诊断,多次的宫腔操作、炎症与疾病的发生有关,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疾病的病因可能有一定的同源性,手术治疗是首选.

    作者:谢红岩;谢秋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后入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

    肱骨中下段骨折由于手法复位困难,无法保守治疗,常规行手术治疗,采用前外侧入路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

    作者:陈春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初探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是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的一种良性子宫疾病.从青春期至绝经后均有发病,但以育龄妇女多见.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根据不同分析角度统计的发病率不同,总的文献报道为5%~70%[1].因该病发生所涉及的疾病因素较多,所以其病因与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笔者结合国内外近期文献将子宫腺肌病发病所涉及的内分泌学、免疫学、凋亡以及遗传学等各方面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作者:代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思密达、妈咪爱联合治疗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思密达、妈咪爱与酶诱导剂治疗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48例用思密达、妈咪爱配蓝光治疗,另外48例予酶诱导剂和蓝光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9.2%)高于对照组(43.8%),P<0.01.结论 思密达与妈咪爱联合治疗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优于酶诱导剂.

    作者:朱明辉;李淑先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低蛋白血症与药物不良反应

    低蛋白血症病人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尤其对于蛋白结合率高,安全范围小的药物.本文通过对低蛋白血症与药物不良反应关系的分析,提醒医务人员在使用此类药物时,要注意补充蛋白质及调整药物的剂量,尽可能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马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心理咨询门诊青少年就诊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青少年精神障碍的发病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120例心理咨询门诊12~25岁青少年就诊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青少年精神障碍求医方式、诊断、主诉、诱因等各有不同.结论 青少年精神障碍种类很多,诱因明显,学校和家长应重视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

    作者:聂所成;严冬梅;张钰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心理疗法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心理疗法治疗疼痛从古至今在治疗效果上是不容质疑的.心理治疗是医学科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手段,心理治疗同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及外科治疗同等重要,笔者长年从事颈腰肢痛的治疗工作,对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疼痛病人在治疗的同时均采取不同的心理疗法,均收到良好的疗效,具体应作到如下几方面.

    作者:杨喜红;孟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4例临床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一种类型,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危及患者生命,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54例,取得了显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清杰;闻留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稽留流产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

    稽留流产是指胚胎或胎儿死亡、滞留于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者.稽留流产胎盘机化,胎盘与胎膜紧密黏附于子宫壁,造成刮宫困难,甚至子宫穿孔,亦可导致机体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大出血,严重影响了妇女的生活质量及正常生育水平.

    作者:蔡敬一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青霉素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观察及护理

    青霉素抗菌药是治疗细菌感染不可缺少的药物,疗效快、价格低、毒性小.随着青霉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迟发性过敏反应时有发生.

    作者:刘国芬;李波;赵淑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护理配合

    鼻内镜鼻窦手术(ESS)将传统根治性、破坏性手术,变为根据病变的程度,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正常粘膜和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促使鼻腔、鼻窦粘膜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恢复的微创手术.

    作者:张红伟;杨丽敏;袁艳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龄妇女乳腺肿瘤切除后合并糖尿病的家庭护理

    笔者熟悉的一位年近8旬老人因乳腺肿瘤入住青岛海慈医院,作了一侧乳房切除手术,术后因血糖偏高,在引流管撤除之后,刀口迟迟不能愈合,临床给予降糖并控制饮食加静脉滴注的治疗方案,45d后,基本痊愈出院.

    作者:张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如何做好护患沟通

    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中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是现代护士的必备的基本功,在很多教学报告中将护患沟通能力列为现代护理人才的一项必备核心能力,无效的沟通不但给患者的护理带来了不利影响,而且导致了护患沟通时的紧张和压力.

    作者:鹿占春;刘艳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隙出血预后的影响

    目的 为探讨心理护理对蛛网膜下隙出血(SAH)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1年3月~2005年3月我科住院的50例SAH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16例,对观察组病人有计划地实施护理干预并贯穿于整个住院治疗过程,对照组病人均接受常规护理和治疗.结果 提示观察组的病人治愈率明显提高,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提示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和病死率.

    作者:刘二梅;杨玉叶;李慧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