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荣霞
超声雾化吸入疗法(简称吸入)是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的重要手段.通过观察发现人为因素可引发或加重吸入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适,使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危重患者表现尤甚.笔者对我院ICU病房三年来收治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感染和大手术后病人的吸入过程进行分析,以探讨避免或减轻人为因素导致的不适,达到理想治疗效果的方法.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氨溴索、舒喘灵强力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治疗组34例,两组给予抗感染、解痉、止咳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氨溴索15mg、舒喘灵滴液0.25ml加入生理盐水1.75ml中,强力雾化吸入10min,疗程5~7d.结果 治疗组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及平均治疗天数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氨溴索、舒喘灵强力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桂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血清胆碱酯酶(ChE)是由肝细胞合成的水解酶,当肝脏发生实质性损害时,ChE合成减少,因此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对估计肝脏的储备功能、了解病情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为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ChE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笔者对40例肝硬化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ChE活性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立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在发生或可疑发生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在发生或可疑发生的RD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7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采用固尔苏治疗,用药后给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辅助呼吸;对照组除不予固尔苏治疗外,余治疗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PaO2、PaCO2、pH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并发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用CPAP时间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应用PS治疗RDS,可以减少用药次数,减少机械通气,减轻病人的负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聂树禄;樊黎明;王娟;刘海娜;李凯;李慧娟;白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掌握和了解有哪些因素影响老年肺癌的治疗.通过调查和分析老年肺癌的病理分型、治疗及复发情况,让医生和病人了解老年肺癌的治疗现状.方法 按照选例标准,随机抽取35份病历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结果 35例患者中,初次就诊20人,复发15人,有37.14%未进行治疗.在复发的患者中,有86.67%的病人在1a内复发,13.33%的病人治疗后1a复发.老年肺癌以鳞癌多见,但22.9%的病人不能得到病理诊断.结论 老年肺癌的治疗现状不容乐观,其病理诊断获得难,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易复发.
作者:王国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行为训练对癔症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50例癔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予以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行为训练.采用SCL-90分别于一周、两周、三周时进行评估.结果 住院三周时两组患者的均有好转,但观察组25例痊愈21例,对照组痊愈14例;观察组患者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5个因子在入院第二周、第三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行为训练有助于促进癔症病人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崔秀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大系统的一个分支,主要由护士进行,针对病人或健康人群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是实现整体护理的主要措施,是现代护理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主要职责.随着护理健康教育的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受到行业和社会广泛关注,现将护理健康教育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及影响综述如下:
作者:王燕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外周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目正常或增多并伴有成熟障碍,皮肤、粘膜或其它部位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性疾病,是一种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造成的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的30%.欧美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该病年发病率为5/10万~10/10万人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和成年人各半,6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呈上升趋势,我国尚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是由于自身抗体介导的巨核细胞数量和质量异常,细胞毒T细胞直接溶解血小板和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失耐受等发病机制的新见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方面尽管临床排除性诊断和非特异性治疗的现状尚未改变,但诊断理念已有重大更新.应引起学者的重视,许多疾病也有血小板减少,应当注意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鉴别.
作者:付振艳;孙彦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额部脑挫裂伤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选择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33例额部脑挫裂伤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半年,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GOS):康复良好24例(72.73%),中度残废6例(18.18%),重度残废2例(6.06%),死亡1例(3.03%).结论 应重视患者病情变化、复查头颅CT、掌握其较独特的手术时机,不可仅以意识是否丧失或中线移位或血肿量的多少来确定手术指征,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作者:徐裕;徐伟东;周新民;冯东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不同年龄阵发性室上速患者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患者在短时间内均转为窦性心律,无1例失败.结论 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佳.
作者:丁淑婧;张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以下简称TMJDS),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之一,在颞下颌关节疾病中,此病为多见.长期以来,对TMJDS的发病原因和机理的讨论多围绕成人患者.近年来,学者们已经注意到从少年儿童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入手,可以使TMJDS的病因研究,尤其是合因素研究得以深入,同时可以对TMJDS进行预防和早期治疗.[1]笔者统计分析了我院口腔科诊治的200例少年儿童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病因、发病情况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讨论,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平;贺庆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采用鸡蛋内膜贴补爆震性鼓膜穿孔35例(45耳),结果显示35例中小穿孔直径≤5mm)24例,一次贴补愈合22例,占小穿孔91.67%,二次贴补愈合2例,占小穿孔的8.33%;大穿孔11例(穿孔直径>5mm),一次贴补均未愈,两次以上贴补愈合7例,占大穿孔的63.64%;贴补愈合后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提高达10~15dbHL.鸡蛋内膜贴补外伤性鼓膜穿孔,材料易得、简单、快捷,并可及早封闭鼓室,提高听力,减少化脓性感染的发生;但对于鼓膜穿孔达整个鼓环者.蛋膜贴补效果不佳,须行鼓膜成形术.
作者:李冬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引入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必将全面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保证医疗工作正常开展,精确医院各级经济成本核算,促进国有财产的保值增值.
作者:杨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对42例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42例患者均行下颌骨折内固定术.根据手术部位、合理选择手术入路和手术方法.结果 38例骨折愈合正常.除1例多发骨折手术后恢复欠佳外,其余均满意愈合.结论 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聂信胜;杰恩斯;刘新建;徐庆丰;詹义兵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闭合性股血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989~2005年17例闭合性股血管损伤病例进行分析,其中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34.5岁,均采用显微外科治疗.结果 1例死亡,2例截肢,3例残留缺血性肌挛缩,9例效果满意.结论 对闭合性股血管损伤尽早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保存肢体即恢复功能的关键.
作者:刘国强;刘泽;陈著学;吴新涛;吴文元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实验动物模型的制作是医学实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动物模型的质量对实验研究的结果有着重要影响.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制作死亡率较高,通过总结以往的经验,得到了点滴体会,供同行参考.
作者:张晶;张晓昀;王丽;王旭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在已知的危险因素方面,早期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可使发病率降低,治疗的预后决定于脑血流的改善应用血管扩张剂、溶栓剂、扩容及血液稀释,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脑水肿,维持正常的心、肺、肾功能,防止并发症发生,早期进行康复治疗高压氧治疗,做到预防复发获得康复.
作者:张健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断脐后,脐带脱落早、并发症少的脐带处理方法.方法 2005年3月~2007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正常新生儿893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气门芯结扎脐带法,B组脐带二次剪切法,C组缩短脐带残端法.设C组为实验组,与A、B两组进行脐带脱落和修复时间、脐炎、脐出血和脐疝发生率比较.结果 实验组和A组比较脐带脱落时间P值<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三组脐部修复时间P值>0.05,差异无显著性;三组脐出血、脐疝、脐炎发生率比较P值<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采用缩短脐带残端处理法,脐带脱落早,脐炎、脐出血和脐疝的发生率低.
作者:王美丽;高淑丽;冯丽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1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 两组病例分别应用干扰素α-1b及干扰素α-1b加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组生化指标及病毒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干扰素α-1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与单用α-1b干扰素组比较,ALT复常率高(P<0.05);HBeAg及NBV-DNA阴转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干扰素α-1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能增强抗病毒作用,但对于肝脏损伤较重者,可考虑两者合用.
作者:任建勋;马锋;王剑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老年人肺炎发病率高、并发症较多、死亡率高,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为了探讨老年人肺炎临床特点[1,3],以及早诊断、早治疗,笔者收集我院2003~2006年住院的364例老年人肺炎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张大昌;于呈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