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振艳;孙彦平
目的 探讨闭合性股血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989~2005年17例闭合性股血管损伤病例进行分析,其中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34.5岁,均采用显微外科治疗.结果 1例死亡,2例截肢,3例残留缺血性肌挛缩,9例效果满意.结论 对闭合性股血管损伤尽早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保存肢体即恢复功能的关键.
作者:刘国强;刘泽;陈著学;吴新涛;吴文元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如不积极防治,可致多种并发症,有极高致残、致死率,而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对该病的健康知识和危险因素不足,笔者针对80例住院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社会地位不同,采取不同的健康宣教方式和多方面的健康宣教内容,如饮食指导、休息与运动,控制情绪,药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冉孟兰;胡萍;赵敏;刘桂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 对58例老年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患者及30例老年单纯高血压患者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其心功能情况.结果 HLVH组反映左室功能障的LVEF、CI明显减低;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E峰)、E/A、舒张早期减速度显著减低.结论 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力衰竭密切相关,积极改善左心室重塑有助于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
作者:刘志远;肖培育;李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笔者自2004年2月~2007年10月,共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207例,除肌瘤过大的49例采取常规的手术操作方法外,其余的均采用改良式全子宫切除术.笔者根据改良式方法进行手术操作,具有损伤少、出血少、缩短手术操作时间的特点.因此笔者根据解剖特点进行总结分析,说明本文处理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
作者:王杏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早产儿(Preterm infant)是指胎龄28wk~<37wk,各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的活产婴儿.其发生率中国为5%~10%,香港7.45%,美国7.1%~17.9%.死亡率在12.7%~20.8%,死亡率与体重有关,体重<1000g者死亡率56%~35%,体重1000g~2500g者死亡率15%~3%,临床处理中存在较多问题,现就早产儿处理中的几个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段捷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笔者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统计了1999年以来国内有关网络计量学研究的论文94篇.从发表论文的期刊分布、年度分布、论文著者的角度进行了归类和分析.网络计量学研究论文分布的学科相对集中在图书情报学方面,总发文量78篇,分布在21种期刊上.这些期刊是网络计量学研究的主要来源期刊;国内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人员大多集中在图书情报界,证实了该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
作者:潘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例1:患者男,46岁,于2007年2月凌晨骑摩托车不慎坠于深沟里,将左耳郭撕脱,同时,伴颜面部皮肤和全身软组织挫伤后2h送入我科,急诊局麻下行清创缝合术.
作者:李淑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前临床常用的抗胆碱药阿托品和东莨碱硷,对毒蕈碱(M)受体亚型均无明显选择性,因此当用于治疗某种疾病和麻醉前给药时,常常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故了解药物对亚型受体的选择性,从而采用具有不同选择性的药物治疗相应的疾病,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其治疗效应,而且可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或副作用发生.
作者:钟恒凡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1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 两组病例分别应用干扰素α-1b及干扰素α-1b加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组生化指标及病毒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干扰素α-1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与单用α-1b干扰素组比较,ALT复常率高(P<0.05);HBeAg及NBV-DNA阴转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干扰素α-1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能增强抗病毒作用,但对于肝脏损伤较重者,可考虑两者合用.
作者:任建勋;马锋;王剑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为了解瓦房店市城乡中学集体用餐卫生现状,2006年3月~10月,我们组织卫生监督员对全市56所中学食堂卫生状况进行了监督检查.
作者:王永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额部脑挫裂伤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选择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33例额部脑挫裂伤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半年,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GOS):康复良好24例(72.73%),中度残废6例(18.18%),重度残废2例(6.06%),死亡1例(3.03%).结论 应重视患者病情变化、复查头颅CT、掌握其较独特的手术时机,不可仅以意识是否丧失或中线移位或血肿量的多少来确定手术指征,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作者:徐裕;徐伟东;周新民;冯东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它是心跳突然急剧加快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心律平属IC类抗心律失常药,具有减低传导速度,延长有效不应期及降低兴奋性,消除折返性心律失常的作用.能有效的抑制该心律失常的的临床症状,并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卢美丽;刘彩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本院自2005年~2007年8月在临床上采用硬膜外封闭,行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昌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笔者5年来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发现的高血压病人,根据其年龄、家庭背景、职业、既往病史、饮食习惯等,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崔洪英;倪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笔者报告无痛型老年心肌梗死124例占同期急性心肌梗死406例的30.5%.男女之比为2.3∶ 1,无痛型老年,心肌梗死主要临床症状是呼吸困难占41.9%,上腹部或其它部位痛占30.6%,其次是胃肠道症状和突然心悸等,主要体征是心音低钝、肺部湿啰音、心动过速等,结合动态心电图和血清酶学检查,对于无痛型老年心肌梗死则不难作出诊断.
作者:路胜昔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男,7个月.以咳嗽半个月为主诉来我院检查,心前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值所示:右房大小约20mm×35mm、右室前后径21mm、左房内径16mm、左室舒张末内径21mm、室间隔厚度5mm、肺动脉内径14mm、主动脉内径14mm.
作者:时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重组干扰素α-1b残余液对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疗效.方法 将96例病人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锡类散粉末局部治疗;治疗组56例,给予重组干扰素α-1b残余液局部涂抹,每天6~8次,7d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29%(50/56),优于对照组55.00%(22/40),P<0.0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重组干扰素α-1b残余液局部涂抹治疗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的方法简单且经济,疗效优于传统方法,可作为化疗引起的口腔粘膜炎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莉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1~2007年收治的120例小儿肠梗阻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手术治疗89例,非手术治疗31例,死亡6例(5.0%).死于中毒性休克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心衰1例,低钾酸碱平衡失调1例.结论 外科手术仍是治疗小儿肠梗阻的重要手段,因此,早期的诊断、有效的手术、术后严密监测、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加上及时的营养支持,死亡率还是可以降低的.
作者:王青;吴远林;王家海;周德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大系统的一个分支,主要由护士进行,针对病人或健康人群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是实现整体护理的主要措施,是现代护理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主要职责.随着护理健康教育的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受到行业和社会广泛关注,现将护理健康教育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及影响综述如下:
作者:王燕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纳洛酮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5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纳洛酮持续静脉滴注,连续3d,3d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苏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氨浓度复常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纳洛酮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能显著促进患者清醒及提高患者存活率,且无毒副作用.
作者:凡一丁;樊秀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