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铅中毒研究进展

刘芳

关键词:铅中毒, 儿童
摘要:铅中毒主要影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而且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已成为重要的医学问题.笔者主要分析铅中毒的原因、机制、临床表现以及诊断与治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临床治疗体会

    本院自2005年~2007年8月在临床上采用硬膜外封闭,行推拿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昌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频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异位至腹壁下的临床价值分析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高分辨力超声检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对于比较表浅的结构,超声显示率高、诊断准确,已成为首选检查方法.笔者通过对我院诊断的腹壁下子宫内膜异位包块3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芝;孙柏林;张树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 对58例老年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患者及30例老年单纯高血压患者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其心功能情况.结果 HLVH组反映左室功能障的LVEF、CI明显减低;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E峰)、E/A、舒张早期减速度显著减低.结论 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力衰竭密切相关,积极改善左心室重塑有助于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

    作者:刘志远;肖培育;李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操作的临床分析

    笔者自2004年2月~2007年10月,共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207例,除肌瘤过大的49例采取常规的手术操作方法外,其余的均采用改良式全子宫切除术.笔者根据改良式方法进行手术操作,具有损伤少、出血少、缩短手术操作时间的特点.因此笔者根据解剖特点进行总结分析,说明本文处理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

    作者:王杏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小肠出血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7年6月期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肠出血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肠出血病因以小肠肿瘤和憩室为主,炎性息肉及血管病变少见.7例和6例患者经小肠气钡双重造影,B超与CT检查确诊,17例剖腹探查确诊.均采用手术治疗,30例随访1a以上均无复发.结论 剖腹探查和术中内镜检查是诊断隐匿性小肠出血病因的重要手段,对短期内出血大、有休克表现及原因不明的反复出血应行诊断性剖腹探查,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作者:张向东;张晓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够使患者明确手术治疗的意义,消除其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心里反应,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后精心护理,使患者减少痛苦,早日康复.方法 认真细致地做好术前、术后护理.结果 经过耐心细致的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一般护理等,使许多患者消除了种种顾虑,能积极配合手术,达到了预期效果.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对减少或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喜莲;张钰;张润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应用经阴道超声进行妇科健康体检的结果分析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腔内超声及介入超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经阴道超声检查(Trans vagincal ultras ound TVUS)已经逐渐成为妇科疾病检查中的常规方法.笔者对2006年3月~2007年10月我院应用TVUS对1417例妇科健康体检者的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王淑清;龚丽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35例老年肺癌临床现状分析

    目的 掌握和了解有哪些因素影响老年肺癌的治疗.通过调查和分析老年肺癌的病理分型、治疗及复发情况,让医生和病人了解老年肺癌的治疗现状.方法 按照选例标准,随机抽取35份病历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结果 35例患者中,初次就诊20人,复发15人,有37.14%未进行治疗.在复发的患者中,有86.67%的病人在1a内复发,13.33%的病人治疗后1a复发.老年肺癌以鳞癌多见,但22.9%的病人不能得到病理诊断.结论 老年肺癌的治疗现状不容乐观,其病理诊断获得难,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易复发.

    作者:王国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制作浅析

    实验动物模型的制作是医学实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动物模型的质量对实验研究的结果有着重要影响.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制作死亡率较高,通过总结以往的经验,得到了点滴体会,供同行参考.

    作者:张晶;张晓昀;王丽;王旭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浅议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科技时代,创新是整个世界发展的动力,图书馆只有抓住机遇,进行服务创新,才能开拓医院图书馆工作的新局面,推动事业的不断进步.

    作者:李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纳洛酮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5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纳洛酮持续静脉滴注,连续3d,3d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苏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氨浓度复常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纳洛酮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能显著促进患者清醒及提高患者存活率,且无毒副作用.

    作者:凡一丁;樊秀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比较

    目的 评价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泌尿系感染患者随机分2组,左氧氟沙星组为30例,0.2~0.4g静脉滴注,qd或bid;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为30例,3.0~6.0g静脉静滴注,qd或bid,疗程均为7~14d.结果 左氧氟沙星有效率为93.3%,细菌清除率为93.3%,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有效率为90.0%,细菌清除率为92.9%.结论 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铜钠舒巴坦钠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二者均为治疗泌尿系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陈洁;吉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自发性拇长伸肌腱断裂的治疗

    自发性拇长伸肌腱的断裂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手外科疾病,但由于部分的基层医生缺乏手外科的知识,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不清楚,常因漏诊、误诊为软组织损伤、腱鞘炎等而延误治疗,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我院自2004年4月~2007年4月收治自发性拇长伸肌腱的患者25例,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参芎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为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全部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梗死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证实.60例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40~75岁,平均为(62±4)岁,采用随机方法将60例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两组治疗前的性别、年龄、梗死部位、肾功、梗死面积大小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作者:李旭;倪朝雯;景淑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与治疗原则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观察临床用药.结果 糖尿病的诊治所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结论 通过对2型糖尿病的深入研究及药物临床评价会使患者获得痊愈.

    作者:夏安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肺动脉栓塞是指体静脉或右心栓子脱落,随血流漂流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以往临床对于此病的正确诊断比较困难,经常发生漏诊和误诊.因此,对于肺动脉栓塞的诊断越来越值得关注,尤其是对影像学的诊断方法更加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杜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创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在闭合性腹部损伤中,脾破裂是常见的脏器伤,其发生率约占腹腔脏器伤的30%[1].以往的治疗方法多为脾切除术.随着现代脾脏外科研究的深入,目前认为,脾脏是一个有着许多重要生理功能的器官,拥有强大的抗感染、抗肿瘤的免疫功能,对维持人的生命和健康有着重大价值[2],因而保脾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院自2000年12月~2006年12月对创伤性脾破裂进行选择性非手术治疗3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俊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长托宁临床研究进展

    目前临床常用的抗胆碱药阿托品和东莨碱硷,对毒蕈碱(M)受体亚型均无明显选择性,因此当用于治疗某种疾病和麻醉前给药时,常常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故了解药物对亚型受体的选择性,从而采用具有不同选择性的药物治疗相应的疾病,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其治疗效应,而且可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或副作用发生.

    作者:钟恒凡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逆行锁式髓内针治疗股骨下段骨折11例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髌下小切口闭合或小切口切开复位逆行锁式髓内针治疗股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本组11例,闭合复位4例,小切口复位7例.均采用髌下小切口逆行锁式髓针内固定,术后12~14日拆线,均早期负重.结果 随访6~24mo,平均术后6wk已有明显骨痂形成,平均愈合时间12wk(8~24wk).无畸形愈合和感染情况发生,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本方法具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股骨下段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王文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并进一步探讨突发性聋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65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均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的临床恢复疗效,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法作为治疗突发性聋的一种综合疗法,效果显著.

    作者:李俞晓;韩丽慧;吴红;田希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