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芎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李旭;倪朝雯;景淑珍

关键词:参芎注射液, 治疗, 急性脑梗死
摘要: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为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全部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梗死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证实.60例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40~75岁,平均为(62±4)岁,采用随机方法将60例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两组治疗前的性别、年龄、梗死部位、肾功、梗死面积大小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高频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异位至腹壁下的临床价值分析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高分辨力超声检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对于比较表浅的结构,超声显示率高、诊断准确,已成为首选检查方法.笔者通过对我院诊断的腹壁下子宫内膜异位包块3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芝;孙柏林;张树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论如何作好新时期医院档案编研工作

    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医院档案工作者要作好档案编研工作,一要更新观念,二要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三要找准选题,四要搞联合编研,五要运用现代科技.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32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结果 32例病人中,10例出现并发症,无1例死亡、流产及胎儿死亡,均痊愈出院.结论 掌握妊娠合并阑尾炎的临床特点,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有意义.

    作者:李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手术病人的焦虑评估及心理护理

    目的 评估手术病人术前焦虑程度,进一步做好心理护理.方法 通过对56例不同病种的病人进行焦虑自量表评分测试(SAS)评价术前病人的焦虑程度.结果 56例病人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结论 评价术前焦虑程度,解除或减轻术前手术病人的焦虑情绪,说明开展术前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刘玉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未婚女青年乳腺癌2例

    1 临床资料病例1:王某,21岁,未婚,因洗澡发现乳房有包块就诊.彩超示:右乳房外上象限距乳头2.0cm处显现低弱回声团块2.4cm×2.2cm×1.8cm,形态欠规则,边缘毛刺.CDFI示肿块内部有少许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示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20cm/s,RI 0.7.右腋窝未见淋巴结肿大.彩超诊断:右乳腺癌.其它脏器辅助检查,未发现转移病灶.行右乳房全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右乳浸润性导管癌.术后正规的化疗,随访三年未见复发及转移病灶.

    作者:陈明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50例肥厚性心肌病的临床诊治体会

    肥厚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以左心室(或)右心室肥厚为特征,常为不对称肥厚并累及室间隔,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的心肌病[1].其临床表现多样,从无症状到心脏性猝死.其心电图(ECG)及心脏超声心动图(UCG)所见与其他疾病有重叠,因此临床上易误诊.笔者回顾1999~2006年间遇到的50例HCM的诊治过程,总结如下.

    作者:胡青山;刘广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益气养阴合活血祛瘀通络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36例

    笔者5年来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发现的高血压病人,根据其年龄、家庭背景、职业、既往病史、饮食习惯等,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崔洪英;倪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地芬诺酯中毒28例临床分析

    地芬诺酯又名复方苯乙哌啶,为白色无味片剂,有收敛和抑制肠蠕动作用.对腹泻的对症治疗,尤其是对结肠功能紊乱的腹泻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在诊所及基层医院对婴幼儿腹泻的患儿应用较多.但该药用量稍大,即可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笔者将我院2005年2月~2006年12月收治的地芬诺酯中毒28例进行临床分析报告.

    作者:鲁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与治疗原则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观察临床用药.结果 糖尿病的诊治所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结论 通过对2型糖尿病的深入研究及药物临床评价会使患者获得痊愈.

    作者:夏安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 对58例老年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患者及30例老年单纯高血压患者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其心功能情况.结果 HLVH组反映左室功能障的LVEF、CI明显减低;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E峰)、E/A、舒张早期减速度显著减低.结论 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力衰竭密切相关,积极改善左心室重塑有助于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

    作者:刘志远;肖培育;李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抗甲状腺微粒抗体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滴度测定在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TG-Ab和TM-Ab滴度测定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ITF)作TG-Ab、TM-Ab检测.结果 3种甲状腺疾病均有TG-Ab、TM-Ab的滴度增高,甲减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甲亢患者,而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TG-Ab、TM-Ab均有增高.结论 TG、TM抗体滴度的高低与疾病的预后呈负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重要依据.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溶栓治疗

    心肌梗死是严重损害机体健康且病死率较高的疾病,早期溶栓治疗是抢救患者生命的主要措施,而溶栓治疗又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我院自2000年1月~2006年5月共收治心肌梗死并室速、室颤5例病人,经心肺复苏术后溶栓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注意的问题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外周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目正常或增多并伴有成熟障碍,皮肤、粘膜或其它部位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性疾病,是一种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造成的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的30%.欧美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该病年发病率为5/10万~10/10万人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和成年人各半,6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呈上升趋势,我国尚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是由于自身抗体介导的巨核细胞数量和质量异常,细胞毒T细胞直接溶解血小板和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失耐受等发病机制的新见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方面尽管临床排除性诊断和非特异性治疗的现状尚未改变,但诊断理念已有重大更新.应引起学者的重视,许多疾病也有血小板减少,应当注意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鉴别.

    作者:付振艳;孙彦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88例肺结核病临床分析及防治

    近年来,随着全球结核病疫情不断回升,我国结核病疫情也日趋严重.我国是结核病高发国,也是高耐药结核国家.肺结核的耐药病人病程长,治疗效果差、痰菌不易转阴,已经成为难治、甚至不可治的疾病,对结核病控制规划的实现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笔者通过对2004~2006年的88例住院肺结核病患者的情况进行.

    作者:董丽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药源性角膜病变15例临床分析

    药源性角膜病变是全身和眼局部用药引起的角膜病变,也称毒性角膜病变,临床表现多样,易与其他角膜疾病混淆,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将严重威胁视力.近年来,随着眼局部用药种类增多,局部药物毒性所致的角膜病变也逐渐引起临床医师注意.

    作者:刘壮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创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在闭合性腹部损伤中,脾破裂是常见的脏器伤,其发生率约占腹腔脏器伤的30%[1].以往的治疗方法多为脾切除术.随着现代脾脏外科研究的深入,目前认为,脾脏是一个有着许多重要生理功能的器官,拥有强大的抗感染、抗肿瘤的免疫功能,对维持人的生命和健康有着重大价值[2],因而保脾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院自2000年12月~2006年12月对创伤性脾破裂进行选择性非手术治疗3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俊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技巧,以提高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切除率和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2006年10月成功施行的17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均顺利施行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切除术且手术效果良好,十二指肠乳头损伤、胰瘘或肠瘘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结论 恰当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技巧是提高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切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李景岗;赵作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浅议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科技时代,创新是整个世界发展的动力,图书馆只有抓住机遇,进行服务创新,才能开拓医院图书馆工作的新局面,推动事业的不断进步.

    作者:李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制作浅析

    实验动物模型的制作是医学实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动物模型的质量对实验研究的结果有着重要影响.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制作死亡率较高,通过总结以往的经验,得到了点滴体会,供同行参考.

    作者:张晶;张晓昀;王丽;王旭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护理

    我院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已成功实施2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28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3岁.其中:子宫肌瘤21例,子宫腺肌症3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例;手术时间60~100min,平均时间80min;术中出血量10~50ml,平均25ml;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手术顺利,麻醉效果好,术后5~6d出院.

    作者:郑荣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