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岗;赵作君
目的 探讨高血压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93例,按白蛋白排泄率分成4组,将每组中的血压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各组间的血压值有显著性差异,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每组间的血压值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时,患病各组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高血压虽不是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因素,但高血压对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相互影响仍不可小视,其具体影响作用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艾红梅;陈克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是前列腺素E1的类似物,对子宫有较强、较频的收缩作用,与米非司酮配伍终止早孕的完全流产率达90%以上.由于本方法安全方便,痛苦小,已在临床普遍应用.但药流后出血一直是临床探讨的问题,其中妊娠产物残留是出血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法是采用清宫术,常给患者带来痛苦.为避免药物流产后行清宫术,本文就不同时期再次给予米索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进行了观察.
作者:宫殿英;朱希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小儿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近几年对饮食、贫血、生长迟缓等治疗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笔者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角度及饮食、贫血、蛋白尿、高血压、生长迟缓、肾性骨病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此领域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爱云;边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我们重用白术治疗气虚性便秘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7例,女39例,年龄23~82岁,病程6mo~3a,其中3~4d排便1次39例,4~6d排便1次14例,7d排便1次3例.
作者:吴俊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重组干扰素α-1b残余液对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疗效.方法 将96例病人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锡类散粉末局部治疗;治疗组56例,给予重组干扰素α-1b残余液局部涂抹,每天6~8次,7d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29%(50/56),优于对照组55.00%(22/40),P<0.0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重组干扰素α-1b残余液局部涂抹治疗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的方法简单且经济,疗效优于传统方法,可作为化疗引起的口腔粘膜炎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莉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自1937年Rees首先报告手部高压注射伤以来,国外已有一百多例病例报告.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我国近年来亦有20多例手部高压注射伤报告,但其致伤物均为高压液体.近我们收治一例手部高压气体注射伤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冀振亮;崔和平;常富军;邵磊;王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TG-Ab和TM-Ab滴度测定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ITF)作TG-Ab、TM-Ab检测.结果 3种甲状腺疾病均有TG-Ab、TM-Ab的滴度增高,甲减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甲亢患者,而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TG-Ab、TM-Ab均有增高.结论 TG、TM抗体滴度的高低与疾病的预后呈负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重要依据.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左室肥厚是典型的高血压性心脏病表现,它可导致心室肥厚与僵硬,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同时降低冠脉储备能力,加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因此,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逆转左室肥厚,是高血压处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为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我们试加用了心肌能量代谢药物曲美他嗪,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且简便易行,价格低廉,病人易于接受.
作者:毕贞水;方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高分辨力超声检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对于比较表浅的结构,超声显示率高、诊断准确,已成为首选检查方法.笔者通过对我院诊断的腹壁下子宫内膜异位包块3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芝;孙柏林;张树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32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结果 32例病人中,10例出现并发症,无1例死亡、流产及胎儿死亡,均痊愈出院.结论 掌握妊娠合并阑尾炎的临床特点,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有意义.
作者:李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肥厚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以左心室(或)右心室肥厚为特征,常为不对称肥厚并累及室间隔,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的心肌病[1].其临床表现多样,从无症状到心脏性猝死.其心电图(ECG)及心脏超声心动图(UCG)所见与其他疾病有重叠,因此临床上易误诊.笔者回顾1999~2006年间遇到的50例HCM的诊治过程,总结如下.
作者:胡青山;刘广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髌下小切口闭合或小切口切开复位逆行锁式髓内针治疗股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本组11例,闭合复位4例,小切口复位7例.均采用髌下小切口逆行锁式髓针内固定,术后12~14日拆线,均早期负重.结果 随访6~24mo,平均术后6wk已有明显骨痂形成,平均愈合时间12wk(8~24wk).无畸形愈合和感染情况发生,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本方法具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股骨下段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王文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有效的和常用的方法,但令临床医生感到棘手的是,在根管治疗的过程中或充填根管后,患者常感觉到不同程度的疼痛,有的甚至肿胀等,这些症状常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称为根管治疗期间急症.近年来许多临床医生在探索减少这种急症的方法.笔者利用奥硝唑复合根充糊剂进行根管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魏绍莲;程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植入性胎盘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一种较少见的病因,多在手取胎盘过程中发现.笔者报道用甲氨蝶呤肌注加米非司酮口服成功治疗植入性胎盘1例,并讨论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雷快;匡体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为探讨慢性酒精中毒形成的心理原因,对54例慢性酒精中毒者(研究组)和54例正常者(对照组)进行MMPI调查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人格偏离等分量表分数明显增高,MMPI剖析图为4.7.1图形,而对照组则呈常态分布.研究发现慢性酒精中毒者具有较明显的人格特征方面的异常.
作者:周云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引入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必将全面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保证医疗工作正常开展,精确医院各级经济成本核算,促进国有财产的保值增值.
作者:杨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修复是指组织中新的细胞和基质取代损害或丢失的细胞和基质.关节软骨组织内没有血管和神经,缺乏血供和未分化细胞,使得自我修复后的软骨组织不能恢复正常关节软骨原有的结构和功能.正是由于这种自然修复过程的局限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成为近年来风湿、骨科临床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临床以及实验中人们研究各种方法以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大体有:软骨下骨打孔术,降低关节面应力及保持关节活动;软组织移植术;软骨/骨软骨移植;细胞移植;组织工程软骨;基因治疗软骨缺损等方法.
作者:汪福东;王志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老年人肺炎发病率高、并发症较多、死亡率高,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为了探讨老年人肺炎临床特点[1,3],以及早诊断、早治疗,笔者收集我院2003~2006年住院的364例老年人肺炎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张大昌;于呈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手术前临床医生给每一位患者检测凝血指标,目的 是为了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对老年组手术患者118例,青年组手术患者129例手术前凝血指标的检测,结果手术后患者DD、vWF显著高于手术前.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凝血指标检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左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闭合性股血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989~2005年17例闭合性股血管损伤病例进行分析,其中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34.5岁,均采用显微外科治疗.结果 1例死亡,2例截肢,3例残留缺血性肌挛缩,9例效果满意.结论 对闭合性股血管损伤尽早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保存肢体即恢复功能的关键.
作者:刘国强;刘泽;陈著学;吴新涛;吴文元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