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交感型颈椎病发病机理、症状与针刀疗法

焦智华;黄巧华

关键词:交感型颈椎病, 发病机理, 症状, 交感神经, 缺血性改变, 分布区域, 动脉痉挛, 神经丛, 横突孔, 增生, 压迫, 退变, 患者, 骨质
摘要:交感型颈椎病,作为颈椎病常见一型,近年有患者数量逐渐上升的趋势.发病机理是颈椎骨质退变增生时,压迫横突孔内的椎神经,使椎神经丛内的交感神经受到激惹,发生动脉痉挛、分布区域缺血性改变.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二联疗法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13例

    眼睑痉挛是由于各种原凶导致的眼轮匝肌痉挛,眼睑不自主地跳动,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继发性眼睑痉挛多可查到一些明确的病因,如角膜炎、某些颅内疾患等,原发性是指没有查到任何原因所致的,又称特发性眼睑痉挛.我科自2004年5月~2007年7月间,采用眼轮匝肌局部封闭联合超短波理疗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13例(15眼),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千凯;陈文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儿科药物的合理应用

    我国现有14周岁以下儿童占人口总数的30%,儿科疾病占所有疾病就诊人数的20%,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32%,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高于成人的6.9%,新生儿ADR的发生率高达24.4%,每年约有3万儿童因不合理用药而导致耳聋及其它不良反应,约有70%的聋哑儿童是因不合理用药所导致[1].小儿合理用药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就如何安全、合理使用儿科药物作一探讨.

    作者:张振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PICC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其护理方法.方法 62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病人在X线监视下接受PICC.结果 60例均穿刺成功,2例穿刺失败.导管留置时间长162d,短16d,平均123.2d.其中5例为停止化疗主动拔管,2例为病人不小心导致自动脱管,3例因导管堵塞而拔管.化疗过程中共发生静脉炎2例,穿刺点出血3例,无1例出现皮下硬肿.较传统方法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 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长时间接受化疗时PICC是较好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旭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药物保留灌肠对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46例腹泻惠儿运用参麦注射液,每次接1ml/kg加入2/3张液体中静滴,具体输液量根据脱水性质和电解质紊乱程度而定.灌肠药物为思密达及654-2注射波,<1岁思密达1.5g;1~2岁思密达3.0g,654~2注射液每次按0.5mg/kg,混合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保留灌肠,每日1~2次,疗程2~6d.结果 46例病例中,痊愈15例,占32.6%,有效28例,占印.9%,无效3例,占6.5%,总有效率为93.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确切.

    作者:庄五兵;柳朝平;袁学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的护理措施

    颅内血肿为颅脑外伤常见的继发性损伤,它起病急、变化快,常伴有意识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危及病人生命.严密细致的护理观察和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病人的预后及减少后遗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PDCA循环法在科研启动基金管理中的应用

    自2003年以来,我院为促进博士尽快开展科研工作,特设立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因无合同监督其进度,为加强其管理,我们结合IS09001:2000标准的思想,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应有的效应.

    作者:代旭东;李德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牵引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随着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给医疗护理t作提出了新的课题.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因为老年人股骨颈骨质疏松脆弱,髋周肌群退变,加上局部应力多变,轻度间接外力即可导致骨折.

    作者:彭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手术治疗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 对31例手术治疗的SA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均在病程不同阶段进行手术.23例治愈.8例死亡,病死率为25.8%.结论 SAP早期应采用非手术治疗为主,对于一些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而病情仍不断加重的病例必须果断的早期手术治疗,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加腹腔引流术是SAP的有效疗法.

    作者:俞良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ST段呈墓碑型改变者的QT离散度观察

    墓碑型ST段改变(Tombstonmg of ST Segment)是 STEMI患者心电图ST段改变的一种类型,有此改变者预后极差.

    作者:胡青山;刘广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在普外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腹腔镜手术日趋成熟,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李梅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从循证医学信息源的增长看其趋势发展

    循证医学(evidente-based nursing,EBN)从20世纪90年代末引入我国后,引起了医务人员的关注,并且作为研究热点问题在医学领域广泛开展.笔者拟就所拜读的有关循证医学文献计量学文献对其发展状况加以简析,旨在了解循证医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作者:潘卫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脊柱骨折的X线与CT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X线平片、CT平扫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作用及优势与不足.方法 对56例经临床确诊为脊柱骨折的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T在显示椎体、椎板、小关节、椎管狭窄及骨折分类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X线平片在显示椎体压缩程度、椎体后突成角及椎体移位方面有优势.结论 X线平片是基础,CT检查是主要手段,两者相结合才能提高对椎体损伤的正确诊断.

    作者:赵正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123名哈萨克族人血脂检测分析

    对自愿参加体检的哈萨克族人和汉族人血脂检测做了对照分析,结果报告,哈萨克族人的TC、TG、HDL-C和LDL-C均显著高于汉族人(P<0.01).这与我们阿勒泰地区地处新疆西北高寒地带及哈萨克族同胞民俗风情、生活饮食有密切关系.

    作者:左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救治顽固性产后大出血浅析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从监测资料显示,产后出血仍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之首位,提高对产后出血的救治水平,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石淑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肺真菌感染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恶性肿瘤、血液病、器官移植等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但由于细胞毒性药物、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及各种侵袭性诊疗手段的广泛应用,使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随之增高,现将我们在这方面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海英;张志强;曾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近年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ELLP综合征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发病率为8.3%.参考Sibai的诊断标准,I型HELLP综合征7例,Ⅱ型HELLP综合征5例.治疗方法为在严密监护母儿情况下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尽快终止妊娠.结论 早期诊断、综合性治疗、适时适式终止妊娠,可改善HELLP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作者:赵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腮腺部分切除术在多形性腺瘤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腮腺部分切除术在腮腺多形性腺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8例位于腮腺浅叶直径小于3.0cm的腺瘤行腮腺部分切除术,在肿瘤边缘外0.5~1.0cm的正常腺体组织中切除肿瘤.结果 35例经门诊随访至今未见肿瘤复发,患侧腮腺区凹陷畸形不明显,腮腺导管口唾液分泌流畅.结论 腮腺部分切除术在治疗体积较小的多形性腺瘤中能够确保手术的安全缘,而且能保存腺体功能,预防面部凹陷畸形,降低暂时性面瘫、Frey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尹忠;周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老年肺结核50例分析

    近些年来由于国家非常重视防痨工作,以及各种防痨药物的使用,使肺结核发病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但对老年群体,其发病率相对上升,且误诊率偏高.为了提高对老年肺结核的认识,笔者将我院自2000年~2006年的50例老年肺结核进行分析.

    作者:姜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盐酸米托蒽醌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目的 讨论盐酸米托蒽醌(MTZ)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用米托蒽醌12rag进行膀胱灌注,随访6~30mo.结果 20例患者均未见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无复发病例.结论 米托蒽醌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作者:吴俊清;刘丽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三种镇痛人流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通过临床三种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疗效对比,选择临床人流中既方便又安全实惠的镇痛方法.方法 ①安定针术前5分钟静脉注射+宫旁神经阻止麻醉;②异丙酚针静脉注射;③安定针+杜冷丁针静脉滴注+宫旁神经阻止麻醉.结果 方法2、方法3与方法1比较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方法2与方法3比较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且方法3较方法2临床风险显著较少.结论 在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或医院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方法建议使用第三种方案.定针+杜冷丁针静脉滴注+宫旁神经阻止麻醉

    作者:孙仪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