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荣;程国勤;丁心敏
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TRIO)又称Graves眼病[1,2],也有人将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者称为Graves病眼眶病变,而甲状腺功能正常者为眼型Graves病[1].
作者:林瑶敏;孟悛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幼儿言语障碍与耳聋发病情况.方法对78例言语障碍患儿进行病因问卷调查并行ABR听阈测试.结果被调查患儿中先天性耳聋23例、家族耳聋遗传史15例、CT确诊大脑发育不全13例、有核黄疸史3例、窒息史8例、高热抽搐史2例、有明确使用过耳毒性药物史5例、不明原因9例.ABR检测反应阈升高62例(79.5%)124只耳,大脑发育不全引起的言语障碍患儿ABR多为正常.结论言语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听力下降,若反应阈为重度和极重度,应及早选配助听器.
作者:陈健梅;刘晓华;冼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用99锝m-奥曲肽(99Tcm-octreotide)显像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1例临床拟诊乳腺癌患者术前进行乳腺99Tcm-octreotide显像及B超检查,并与术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乳腺内或/和腋窝淋巴区域内见局部异常放射性浓聚为99Tcm-octreotide显像阳性.结果21例患者中16例手术证实为乳腺癌,5例为良性病变.99Tcm-octreotide显像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8%、80.0%和90.5%,其诊断特异性明显高于B超检查(P<0.01),但灵敏度和准确性二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99Tcm-octreotide显像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于乳腺肿瘤手术方案的制定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金山;邓念英;张家云;李舜;黄桂敏;林炎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椎管及椎间孔内容物SCT三维成像的技术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本组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20~65岁,平均34岁.方法将33例不同部位脊椎进行椎管及椎间孔内容物SCT三维成像.结果正常改变5例、椎间孔狭窄7例、单纯椎管狭窄2例、爆裂性骨折15例、神经鞘瘤1例、脊椎侧弯2例、脊髓病变1例(MRI证实).结论椎管及椎间孔内容物SCT三维成像的技术可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观察方法,增加了影像诊断的信息.
作者:麦远锋;孙海兴;邝健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和掌握新生儿消化道穿孔不同体位的各种X线征,提高X线诊断的准确性并对其发病原因及预后评估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5例新生儿消化道穿孔的临床X线及病理资料、复习有关文献报告.结果X线检查发现气腹59例,其中大量19例,中量20例,少量20例.在不同体位发现膈下游离气体55例.此外,卧位片中还可见到提示气腹的如下征象:足球征25例,廉状韧带征36例,铅笔征27例.气腹以外的其他征象是胃泡征消失18例,肠壁积气征11例,肠间隔增宽28例,肠壁与充气肠管距离增宽34例,其中18例可见梳状影.外围肠管可见气粪混合征8例.穿孔原因有:胃壁先天性肌层缺损11例,小肠各种先天性畸形11例,先天性巨结肠8例,闭肛2例,胎粪性腹膜炎5例,坏死性小肠炎结肠炎24例,其他4例.结论X线检查仍是诊断新生儿消化道穿孔的极为重要的手段,也是首选方法,并对穿孔的原因及预后的评估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周少毅;刘立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数字胃肠造影和CT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数字胃肠和CT分别对42例胃癌进行检查,并对二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2例胃癌中,数字胃肠造影的特征为胃粘膜破坏40例,胃腔狭窄12例,恶性溃疡10例,充盈缺损12例,蠕动异常36例.CT检查特征为胃壁增厚30例,胃腔内肿块36例,胃腔狭窄36例,周围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19例,幽门梗阻4例.结论数字胃肠造影能清楚显示胃腔内变化,照片清楚细致.CT对胃腔外的肿块范围、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的诊断和手术适应证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万向荣;程国勤;丁心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男性,59岁.腰背部疼痛、进行性加重3个月入院.体查:无发热,右腹股沟有多个肿大的淋巴结,无压痛.体查:胸腰段稍后凸,轻叩痛,无下肢放射痛,腹部反射、提睾反射减弱.既往史:上消化道溃疡30年病史,于1987年、2001年行两次手术,2001年术后出现真菌感染性菌血症,在外院治愈.
作者:胡美玉;邝健谊;邹齐慧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回顾分析了5例脑裂头蚴病患者的CT和MRI表现,并结合文献提出了影像学诊断的初步意见.方法5例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伴一侧肢体无力等,且病程多在半年以上.患者均接受了CT、MRI、血清免疫学(比色ELISA法)检查,以及CT引导下的立体定向切除术.结果CT和MRI平扫均显示病变区域脑组织为大片不规则的低密度或混杂信号改变,且占位效应轻微,增强检查示病灶内小结节状、小环状或粗细不均的条带状显著强化灶.患者血清免疫检查均显示裂头蚴抗体阳性,血及脑脊液常规则无异常.手术切除了孟氏裂头蚴活幼虫和包裹着的变性虫体各一条,5例病变组织术后病理均显示了嗜酸细胞性脓肿并外围肉芽肿形成.结论脑裂头蚴病的CT和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其中MR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血清免疫学检查及立体定向手术,则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彻底根治脑裂头蚴病.
作者:郭耀平;杨学良;汪文胜;李松涛;刘劲锋;王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单发的非功能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方法18例单发的非功能性甲状腺结节,实性3例,囊性变6例,囊内出血4例,纯囊性病变5例.在高频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出囊内液后注入无水酒精4~10 ml(抽出的液体量或实性结节体积的1/4).结果无效4例(22.2%),好转9例(50.0%),痊愈5例(27.8%),总有效率(77.8%).主要并发症为声嘶(1例).结论甲状腺单发结节硬化治疗的效果取决于肿块的物理性质,而与结节大小无明显相关.
作者:熊建群;李应华;黄季春;谌谨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对高KV摄影的概念从临床角度作新的评价.方法采用PHILIPS--500 mA、国产300mA~500mAX线机,2 mAs~8 mAs;KV则依据不同摄影部位的厚度结合平片摄影条件(PE值)并参照PHILIPS(E)量表换算确定.结果胸部(幼儿、小儿和成人)、头颅和四肢等部位照片质量均在良好以上.结论高KV摄影的新概念当是随着焦--片距(D)的不同将KV与mAs的转换,即提高KV、降低mAs,而不是以120 KVP以上直至350 KVP为定论值.
作者:万科晟;崔新建;吕晓丽;杨菁;时卫东;杨贞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心肌声学造影(MCE)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评价心肌血流灌注的新技术,这一技术主要用于心肌缺血的部位和程度的判定,该技术简单易行,不但能对心肌供血状况做出评估,还能对侧支循环和冠状动脉微循环做出评估,特别是对介入治疗的效果和预后能做出判定,而且对发现有无存活心肌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作者:赵毅兰;郭盛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40例脑卒中后出现癫痫发作的患者78例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为9.29%,其中早期发作癫痫(2周内)占61.54%,发作类型以部分发作及强直-阵挛发作为主,脑出血及病灶累及皮层者发病率高,对症治疗控制良好,但病死率比无癫痫发作者高(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多并发于皮层病灶,脑出血比脑梗死多见,控制良好,但预后欠佳.
作者:黄永光;曾惠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PTA后血管再狭窄既往研究集中于VSMCS的迁移、增殖,这一过程被认为是内膜增生和术后再狭窄的主要原因[1].
作者:王永利;贺能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静脉穿刺拔针3种不同压迫时间对预防穿刺部位皮下瘀血的效果,找出较为有效的压迫止血时间.方法将100例肝癌介入治疗静脉穿刺拔针的患者采用3种压迫时间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结果拔针按压2 min、3 min和4 min,不能说明穿刺拔针血管周围皮下瘀血发生的例数有差异;拔针按压2min、3 min和4 min,3组之问比较说明穿刺拔针血管周围皮下瘀血斑长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间两两比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拔针按压3 min和4 min,血管周围瘀血斑长径比按压2 min小;拔针按压3 min与4min之间血管周围皮下瘀血斑长径无差异.结论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时间3 min较为合适.
作者:刘幼方;龙腾;蔡丽娥;罗燕玲;朱丽玲;唐碧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电子技术及医学影像数字化成像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建立和发展数字化影像管理系统势在必行.我科使用医学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一年来,在图像显示、图像处理、图像存挡与传输等方面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在经济效益评估方面,CT及传统放射CR图像以可读写光盘存贮与传统胶片存底比较,每年可节省57万多元.
作者:杨泽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冠脉搭桥术前后左心功能进行评价.方法对99例冠脉搭桥术患者(男69例,女30例,年龄45~66岁)分别于术前术后测量其左室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二尖瓣口血流E/A波频谱和时相及观察二维室壁运动情况.结果79例(80%)术后EF值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59例(60%)CO值增加(P<0.01);93例(95%)E/A比例有术前倒置变为正常或变大(P<0.01),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彩色超声成像对冠脉搭桥术前术后左心功能及手术本身的评价,不失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无创性方法.
作者:陈芸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泌尿系水成像(MR urography,MRU)在显示输尿管梗阻部位和病灶,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颐性分析51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的术前MRU影像资料.结果定位诊断可达100%,良恶定性诊断可达91%以上.结论MRU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林时勖;吴先衡;曾向廷;林黛瑛;郑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乳癌的钼靶和CT主要表现,以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收集18例小乳癌(肿癌直径≤2.0 cm)的钼靶和CT的影像学资料,与手术病理作对照分析.结果小乳癌CT诊断的准确性为83%,钼靶为61%,CT明显高于钼靶.但萎缩型乳房的小乳癌钼靶与CT诊断结果相同;对微小钙化的发现,CT不如钼靶敏感.结论临床疑为小乳癌的患者应先行钼靶检查,必要时再行CT检查.二者结合可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伍尧泮;林浩皋;蔡培强;欧阳翼;张伟章;卢斌贵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女,32岁.因进行性鼻塞,张口呼吸3个月入院.既往史于1989年曾行隆鼻手术.专科检查:鼻部外观稍向右偏,鼻背部可见一约0.8 cm疤痕.
作者:徐凯峰;刘毅生;赵廉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通过CT导引穿刺活检结果对肺部肿块的X线-CT影像诊断的价值及再认识.方法选取资料完整的肺部肿块CT穿刺活检/抽吸引流18例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假阴性结果及影像表现.结果本组穿刺全部成功.其中出现少量气胸3例,少量肺出血2例,假阴性3例.结论薄层扫描技术有利于提高阳性率,活检结果关系到治疗方案的选择;肺结核基础上发生肿块应警惕肺癌的发生;巨块型肺癌坏死液化时其周壁可薄而均匀、非凹凸不平或厚壁空洞.
作者:胡加旺;胡建妙;牟虹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