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教育与护理指导

何清华

关键词:精神疾病, 康复教育, 护理指导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教育的相关问题与护理指导.方法:对本院2009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211例精神病患者均进行系统的临床监测与具体的心理分析,同时进行生活行为技能的训练、社会交往技能训练、常规工娱治疗活动、学习行为训练、职业技能训练等综合康复训练,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与指导工作.结果:211例患者均经系统的抗精神病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后,出现了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自杀的危险43例(20.38%);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74例(35.07%);知识的匮乏102例(48.34%),且均给予康复教育与心理护理指导,精神症状改善,自制力恢复.结论:精神疾病患者需要加强康复教育与相关护理指导,如出现问题,及时了解并给予处理.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综合护理对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玉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螺环酮对难治性强迫症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螺环酮对难治性强迫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难治性的强迫症患者32例,采取螺环酮治疗,疗程10W,运用强迫量表BOCS、焦虑量表HAMA与抑郁量表HAMD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不良反应评定,每2W实施一次评定.结果:强迫症患者治疗2W后,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AMD分数下降显著P<0.05,强迫症起效时间为2W,多数为4W,10W后,强迫患者治疗有效例数20例,总有效率为62.5%,有头晕、口干、恶心、出汗及失眠等轻微不良反应.结论:螺环酮对难治性的强迫症治疗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轻.

    作者:黄文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老年人肺栓塞临床诊治疗效观察

    老年人肺栓塞的易患因素较多,血液凝聚能力增加,肌肉松弛,静脉血流减慢促成血拴形成.血栓形成肺栓塞常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合并症.栓子通常来源于下肢和骨盆的深静脉,通过循环到肺动脉引起栓塞;如果只有间接征象,可以不溶栓但一定要抗凝,低分子肝素安全有效.心超,CT和MRI如有直接征象应该溶栓治疗.可用多巴胺升高血压抗休克,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可用氨茶碱改善气道痉挛,反射性的冠脉痉挛和右室做功增加造成的心肌缺血可用硝酸甘油.

    作者:杨春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士层级管理及连续排班探讨

    本文就护士层级管理科学模式,探讨了如何有效开展层级管理,做好连续排班,对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潜能,优化护理服务效率、质量,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妮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新形势下如何不断改善人工流产的发生现状

    人工流产率的上升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生活方式和观念的重大变化和人口流动的不断增长,人工流产的社会经济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在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未婚妇女的人工流产出现显著增长.总的说来,计划生育政策仍然对人工流产有很大影响,但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者:陈海翔;吉木森高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微波疗法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观察

    慢性肥厚性鼻炎一般由慢性单纯性鼻炎发展而来,黏膜上皮纤毛脱落,变为复层立方上皮,黏膜下层由水肿继而发生纤维组织增生而使黏膜肥厚,久之,可呈桑椹状或息肉样变,骨膜及骨组织增生,鼻甲骨骨质也可呈肥大改变;微波疗法具有治疗范围明确,对周围组织累及少,视野清楚,掌握剂量准确等优点;术前适当应用表面麻醉剂,以减轻患者治疗后的痛苦.微波治疗不存在手术出血问题,继发感染的机会极少,其物理作用比较好,发挥杀菌效力比较大.

    作者:王金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监护仪在临床的使用与维修保养

    监护仪应用于临床,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护理质量;了解测量原理,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做好日常保养,能处理简单的故障,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孙孝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整体护理措施及效果

    目的:采取措施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整体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有效性研究.方法:本组所研究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55例,女性有45例,他们的年龄在24-86岁之间.在对这些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全过程中施行整体的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所有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其中患者的心理状况、营养状况、自我健康意识等有了较大程度上的改善.结论:对慢型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整体性的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活质量.

    作者:杨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口腔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

    口腔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且预后效果较差,治愈后复发率较高,治愈后5年生存率为60%左右,口腔癌早期一般采取手术切除治疗,晚期采取综合治疗方式,虽然口腔癌的治疗技术在不断提高,但生存率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口腔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非常重要.

    作者:王芳;张爱萍;孙慧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原因及预防策略

    本文通过对手术治疗的4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对其住院期间手术部位刀口情况进行观察,探讨了对于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发现普通外科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患者与年龄、性别、切口类别、手术性质、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因素有关.

    作者:曾启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对喉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喉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喉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干预后观察两组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对喉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地应对疾病,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星贵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并发症及临床护理

    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是一种急危重症,并发症较多,对其治疗和护理都十分重要,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一般哮喘经过急性期治疗后,症状得到控制,但哮喘的慢性炎症病理生理改变仍然存在,因此必须制定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做好本病的健康教育甚为重要,使病人及家属共同面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到少发作甚至不发作.总之,对本病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密切医护关系,做好护理工作,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付金平;苑广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正骨牵引配颈肌训练治疗颈椎病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正骨牵引配颈肌训练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颈椎病(其中神经根型28例、椎动脉型8例、交感型2例、混合型22例)随机按各型平均分为治疗组(采用正骨牵引配颈肌训练)与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各30例.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正骨牵引配颈肌训练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优于传统疗法.

    作者:陈礼杰;叶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从联合用药角度谈药学服务的必要性

    目的:探讨从联合用药角度看药物服务的必要性.方法:对临床上治疗患者疾病时采用联合用药的情况进行分析,以阐明加强药学服务的必要性.结果:在联合用药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药物对患者的副作用增强,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病情的改善,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结论:临床在对患者进行联合用药的过程中,导致患者出现副作用的机率增加,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改善,对此要加强对患者的药学服务,以减少患者疾病治疗的不良反应.

    作者:吴莲波;吴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造影剂肾病与肾损伤分子1的相关分析

    随着现代医学介入及放射技术的发展,造影剂诱发的肾病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目前通常以肌酐升高为主要诊断造影剂肾病的方法,但是肌酐的变化与多个因素相关,其敏感性较差,患者出现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但是肌酐可能正常,因此,肾损伤分子1作为新的诊断造影剂肾病的生物学指标需要进一步研究其敏感性及特异性,为能更快更好的对造影剂肾病做出诊断.

    作者:李潇;马鑫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郏县农村地区子宫颈癌筛查认知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影响郏县农村妇女子宫颈癌筛查顺应性的相关因素,提高该县农村妇女的宫颈癌防治意识,为推广农村地区妇女子宫颈癌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来分析郏县农村地区子宫颈癌筛查认知现状.结果:除第三组外,第一组和第二组研究对象对子宫颈癌的认知率及对筛查目的的认知率均超过70%,而且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认知率也随之增加(P<0.05).结论:提高农村及偏远山区广大妇女对子宫颈癌的认知程度是提高子宫颈癌早诊早治率的关键因素.

    作者:张利恒;高彩红;徐俊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名老中医赵宇川治疗出血性中风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

    目的:四川著名中医赵宇川赵老通过近30年对中医理论的深入研究,对出血性中风的治疗自成一家,他提出了络损血溢之论点;并对急性期出血性中风从重逐瘀痰内结以及水毒滞留做为切入点,使瘀散痰化水利毒解,从而达至神机复明,令病患得以康复.笔者之幸,可随诊赵老左右,耳濡目染、受益甚丰.仅将赵老在出血性中风学术思想以及在诸多临证经验进行浅显阐述.

    作者:刘中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2012年永宁县人民政府民生计划包虫病普查结果与分析

    目的:开展包虫病普查工作,详细了解2012年永宁县人民包虫病情况.方法:从包虫病的血清学诊断以及犬类包虫抗原检测调查出发,按照<201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民生计划包虫病普查工作技术方案>要求在我县四镇一乡全面开展了包虫病的血清学检测以及犬类棘球蚴绦虫检测普查工作.结果:各乡镇间儿童包虫病感染率有显著特性(P<0.01)成集中感染趋势.结论:在经后的宣传教育方面应该多加强包虫病的科技宣教工作,以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农村居民.

    作者:陈卫东;杨金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关于老年病人股骨骨折手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股骨骨折手术后的护理.方法:本组86例患者,年龄69-88岁.全部患者都是股骨骨折,都行了手术治疗.结果:本组86例患者,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均取得了满意治疗效果,无1例发生并发症.

    作者:魏凤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在脑梗塞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脑梗塞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治疗前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切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质量评分及神经功能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塞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加快病情康复进程,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六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