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
  • 国际刊号:1671-8801
  • 国内刊号:44-1540/R
  • 影响因子:
  • 创刊:2002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护理学
健康之路杂志   2012年12期文献
  •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猝死型冠心病79例患者的作用

    目的:采取措施对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猝死型冠心病79例患者的作用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方法:本组所研究的79例猝死型冠心病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40例,女性有39例,他们的年龄在55-80岁之间.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有39例患者,观察组有40例患者.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主要是给予常规性抢救治疗,比如说心肺复苏与相关药物治疗以及1毫克的肾上腺素静脉注射.而对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则是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与肾上腺素的药物治疗.利用统计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性分析,并对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猝死型冠心病患者的作用进行系统性研究(P<0.05).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缓解与控制,观察组患者的心肌酶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清丙二醛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较好.结论:利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猝死型冠心病患者,具有有效抑制心肌损伤,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作者:王明理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瘢痕子宫产妇72例分娩方式指征观察分析

    作为产科工作者,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应从多方面综合考虑,认真评估,严格掌握试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于估计可能阴道分娩的孕妇,要做好心理指导,增强患者自信心,解除患者对阴道分娩的恐惧心理,提供阴道试产机会,此外要提高产科医护人员的阴道助产技术,这样才能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再次剖宫产率.

    作者:王雪冬;朱莉;张晶;梁庆华;李云鹏;袁晓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有关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的探讨

    目的:总结44例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2003年~2011年收治甲状腺癌患者44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经病理诊断,甲状腺癌44例,其中乳头状癌42例,滤泡性癌1例,髓样癌1例,合并桥甲炎9例,合并原发性甲亢1例,二次手术5例,病理证实4例为炎性肉芽肿,残癌1例.结论:通过总结资料,旨在提高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

    作者:李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传统解剖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传统解剖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26例患者临床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传统解剖钢板治疗,而观察组主要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结果:本组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但是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手术时间为(47.4±6.4)min,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1.3±3.5)min,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0.9±0.5)周,对照组患者为(17.5±0.5)周,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而且具有较为确切的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良好.

    作者:任宗凯;王鹏;肖尚领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54例临床诊治疗效分析

    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是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终末期的表现,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考虑不周、治疗措施不力或治疗不当所致,对这部分患者,经过努力调整治疗方案和悉心治疗后,有可能挽回患者生命,变难治为可治;左卡尼汀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内的特殊氨基酸,其主要功能是促进脂类代谢,将长链脂肪酸带进线粒体基质,并促进其氧化分解为细胞提供能量;左卡尼汀是肌肉细胞尤其是心肌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能提高丙酮酸脱氢酶、细胞色素C还原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加速ATP的产生,有效地为心肌提供能量,有效改善老年心衰患者的左室射血功能.

    作者:钟志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口腔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

    口腔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且预后效果较差,治愈后复发率较高,治愈后5年生存率为60%左右,口腔癌早期一般采取手术切除治疗,晚期采取综合治疗方式,虽然口腔癌的治疗技术在不断提高,但生存率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口腔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非常重要.

    作者:王芳;张爱萍;孙慧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妇科手术并发症及处理措施探讨

    手术后并发症可直接发生在伤口,也可在手术部位周围的器官或远离手术的部位或体腔内.并发症可能于术后立即发生或迟些时间发生.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可能导致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就妇科手术的感染因素、妇科手术中及术后出血的防治、妇科手术后泌尿系并发症、妇科手术同时切除阑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春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血清中叶酸和维生素B12测定在妊娠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中的应用

    由于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的缺少,主要是以叶酸的缺少为主所导致的妊娠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又可以叫做叶酸缺乏性贫血.只是维生素B12的缺乏所导致贫血较为少见.该病在临床上又可以叫做妊娠恶性贫血,其表现较为严重,更严重的是有可能引起白细胞缺少症和(或)血小板缺少症.在婴儿的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上,由于叶酸的缺乏也会使其增加,如果叶酸的缺乏含量增加的时候,更为严重的还会导致在怀孕期间,出现早产现象、流产等现象胎儿宫内发育异常、孕妇会出现妊娠高血压症状等,严重的会导致孕妇和胎儿的死亡.当前,基层的卫生组织还是用较为传统的外周血象来作为诊断的依据,主要是通过骨髓血片分析,表现出巨幼红细胞增多,并且其体积增大,还有核染色质疏松.或者是通过大细胞正常血红蛋白性贫血,红细胞的平均血红蛋白(MCH)>32pg,其平均体积(MCV)>94fl,还有中粒细胞分叶过多现象,而网织红细胞却正常,这样就可以做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诊断.我们对妊娠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发生与孕妇的叶酸和维生素B12在身体内的不同含量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综合数据得出了妊娠妇女产前检查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含量是必要的这一结论.该结论的得出主要依靠于美国2000MMULITE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我们运用该仪器测定了MGA血清中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含量,同时运用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了RBC计数(RBC)、RBC比积(HCT)、血红蛋白(Hb)、RBC平均血红蛋白(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血细胞进行了详细的指标分析,得出以上成果.

    作者:马琪;王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改变特点及意义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改变特点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心电图改变的特点及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意义.结果:60例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中,58例(96.67%)患儿出现心电图异常,其中50例患儿心律失常,9例患儿伴ST改变,4例患儿伴T波低位,4例患儿伴T波倒置,5例患儿伴Q-T间期延长;11例患儿ST改变,6例患儿T波低位,6例患儿T波倒置,7例患儿Q-T间期延长.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改变主要以心律失常为主,少数患儿表现为ST改变、T波低位、T波倒置、Q-T间期延长.心电图改变是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重要依据.

    作者:朱晓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对胎儿和新生儿慎用麻醉药

    目的:探讨临床诊疗中麻醉药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临床资料回顾法.结论:所有的麻醉性和镇痛性药物都能快速透过胎盘,所以用药要合理和谨慎.

    作者:孙林;王作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临床诊治疗效观察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和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硬化.他汀类药物除有明显调脂作用外,还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改善内皮功能,稳定斑块的特性,抑制血小板血栓的形成以及抗炎症反应,故有很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任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口腔恶性肿瘤并发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

    本文就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时念珠菌病感染口腔的可能机制、致病念珠菌的特征和种类,以及其防治方法三方面展开,介绍一些国内外研究的结果和值得讨论的问题.

    作者:乔金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中进行子宫肌瘤剔除的临床案例.方法:选取某医院2010年1月-12月这一年里施行剖宫产手术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的产妇共126例,这126例产妇与同时期在某医院产科单一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进行对比,对手术中的情况和手术后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将手术中产妇的出血量、手术后产妇体温所需时间恢复正常体温、术后24小时阴道流血量、术后产妇肛门排气所需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和单纯剖宫产手术进行对比,都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进行手术所需要的时间和手术中使用缩宫素剂量与单纯只是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文两组的对比,得出在剖宫产手术中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是比较安全和可行的方式.

    作者:刘晓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老年急性胆囊炎60例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有手术条件者应争取早期手术,对于一部分患者应在积极抗休克、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同时争取手术治疗,因为有些患者保守治疗常会失败或加重病情,甚至使其发展到一定程度不及时手术就难以逆转.因此术前准备的充分,手术时机选择的及时,手术方式选择的恰当,同时应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是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申和真;陈雨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老年人肺栓塞临床诊治疗效观察

    老年人肺栓塞的易患因素较多,血液凝聚能力增加,肌肉松弛,静脉血流减慢促成血拴形成.血栓形成肺栓塞常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合并症.栓子通常来源于下肢和骨盆的深静脉,通过循环到肺动脉引起栓塞;如果只有间接征象,可以不溶栓但一定要抗凝,低分子肝素安全有效.心超,CT和MRI如有直接征象应该溶栓治疗.可用多巴胺升高血压抗休克,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可用氨茶碱改善气道痉挛,反射性的冠脉痉挛和右室做功增加造成的心肌缺血可用硝酸甘油.

    作者:杨春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机用TWISTED FILES镍钛器械用于根管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TWISTED FILES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科就诊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患者128例138颗患牙156个根管,72颗患牙76个根管为实验组.66颗患牙80个根管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TWISTED FILES机用镍钛器械使用根向预备技术进行根管预备.对照组采用国际标准不锈钢锉,使用传统的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两组均使用EDTA凝胶,先锋锉,疏通根管,H2O2,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根管,CP棉棯消毒根管,ZNO暂封一周后,采用侧压法充填根管.比较临床操作时间,治疗前后的X线片评价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结果:实验组的临床平均操作时间为8分钟,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0分钟.实验组术后疼痛,根管欠填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应用镍钛器械TWISTED FILES用于根管预备,省时高效,根管成形及根充效果好,术后的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仍要十分注意器械的折断[1].

    作者:佘恩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预后情况.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羊水过少)和对照组50例(羊水正常),对两组的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阴道产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围生儿的胎儿窘迫率与羊水Ⅲ度污染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晚期同时羊水量较少不仅会对胎儿产生影响,还会对母体形成制约,若被确诊,要马上停止分娩.

    作者:梁雅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老年人肺部真菌感染预防与诊治效果观察

    老年肺部感染起病隐匿,并发症多,因此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时,应早期、足量、联合、适当延长疗程,并注意真菌类感染,厌氧菌感染;本文采用小剂量的氟康唑与抗生素合用,疗程结束后停用抗生素及氟康唑后,病情亦无反复.氟康唑对人类肝毒性小,不影响肝功能,小剂量氟康唑短期应用不良反应少;老年肺部感染症状,体征有的不典型,因此,对于老年人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应予重视,及时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可有助于老年肺部感染的确诊,以免延误早期治疗.

    作者:任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与舒利迭序贯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与舒利迭序贯治疗用于COPD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3d后,序贯使用舒利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1周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4%,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与舒利迭序贯治疗用于COPD急性发作期,可迅速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肺功能,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勇;杨梅;刘洪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38例CAP患者,治疗以抗生素为主.结果:38例CAP患者的诊断方式有:病史采集、临床体征诊断、病原菌检测、血常规、X线检查.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了94.7%.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起病较急,病情较重,死亡率高,临床应早期明确诊断,积极治疗.

    作者:袁登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电视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自发性气胸手术探析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采用电视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将14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依据手术方式随机分为行电视腹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手术的观察组76例和行常规后外侧切口手术的对照组70例.对比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自发性气胸均有效,但电视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时间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作为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刘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伴出血休克型的56例临床分析

    目的:采取措施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伴出血休克型的56例临床疗效进行有效性观察与研究.方法:本组所研究的56例宫外孕伴出血休克型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她们的年龄在20-43岁之间.这些患者经过CT与B超检查以及病理学理论的研究均符合宫外孕伴出血休克型的临床症状.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腹腔镜手术治疗56例宫外孕伴出血休克型患者的手术方式、时间、并发症以及出血量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研究,56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手术,术后没有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利用腹腔镜手术的方式治疗宫外孕伴出血休克型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痛苦小等优势,具有极强的临床研究与应用价值.

    作者:朱玉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肠结核的外科治疗(附36例分析)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肠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4月至2012年4月手术治疗36例肠结核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肠结核病人术前确诊率低,本组为22.2%.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其中有8例患者在医院进行了单纯的淋巴结的活检检查,另外有20例患者在医院进行了肠切除吻合手术合并淋巴结的活检的检查,在这些患者中还有8例患者进行了腹腔镜的探查检查.结论:手术是针对肠结核病的并发症而进行的;抗结核治疗对肠结核病人有良好治疗效果;术前明确诊断可使部分肠结核病人免于手术.

    作者:金利平;张松旺;杜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颈部入路治疗胸骨后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胸骨后良性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从2002年至2010年在我院就诊的20例胸骨后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20例患者均采用颈部手术,无1例出现手术死亡,无需劈开胸骨病例,1例出现术后暂时性声音嘶哑,没有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在术前结合影像学检查有利于对手术方案的设计.经颈部低位切口切除这一方案对治疗胸骨后良性甲状腺肿瘤安全性高,损伤小,手术操作简单,而且带来的并发症少.

    作者:李昌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粘性绷带用于休克病人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

    外周静脉留置针技术在我院开展十多年来,由于操作简便、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保持静脉输液的通畅、为患者的抢救及治疗提供有力的保障等诸多优点,其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部分休克患者常表现为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大汗淋漓、皮肤湿冷等,应用传统的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是无效的.因为无菌透明敷贴和胶布遇到汗液时其粘性明显降低甚至失去粘性,不能有效地将留置针固定在皮肤上,常常会导致留置针的脱出,液体外渗,影响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重点探讨对此类患者留置针进行有效固定的方法.

    作者:杜翠娴;郝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高热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在高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科2012年7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高热(口腔温度≥39℃)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在4h、6h、8h时的体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洛芬退热效果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尤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目的:对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研究.方法:择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到我院就诊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可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5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对实验1组予以阿奇霉素医治,实验2组予以红霉素医治.经临床治疗,对照研究其治疗效果,统计相关资料.结果:实验1组(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显著于实验2组(红霉素)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中,阿奇霉素的总体治疗效果比红霉素显著,值得广泛运用.

    作者:王同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治疗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至2011年收治的36例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病例资料.结果:左半结肠急诊一期切除吻合手术25例,另11例经肛门插入型肠梗阻导管减压去污后在实行一期手术.术后感染2例,未有吻合口瘘出现,未有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在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致治疗中,对于患者进行综合的评价,一期肠切除吻合术的实行是安全可靠的,充分把握好手术的适应症状,进行一期切除肿瘤,肠吻合术时安全有效的.

    作者:韩海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青年人急性下颌智齿冠周炎的诊治效果分析

    智齿冠周炎常以急性炎症形式出现,急性智齿冠周炎的初期,一般全身无明显反应;病情继续发展,局部可呈自发性跳痛或沿耳颞神经分布区产生放射性痛,全身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及大便秘结、白细胞总数稍有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在急性期应以消炎、镇痛、切开引流、增强全身抵抗力的治疗为主,当炎症转入慢性期后,若为不可能萌出的阻生牙则应尽早拔除,以防感染再发.

    作者:刘国华;王瑞芹;殷忠平;王铁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观察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我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分为舒利迭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舒利迭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李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正骨牵引配颈肌训练治疗颈椎病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正骨牵引配颈肌训练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颈椎病(其中神经根型28例、椎动脉型8例、交感型2例、混合型22例)随机按各型平均分为治疗组(采用正骨牵引配颈肌训练)与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各30例.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正骨牵引配颈肌训练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优于传统疗法.

    作者:陈礼杰;叶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皮内注射部位及方法与疼痛关系的探讨

    皮内注射是临床上多种药物使用之前的前驱手段之一,但皮内注射疼痛却一直困扰着广大患者并造成了许多不良生理、心理反应,影响了治疗效果、护患关系.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无痛注射已成为临床护理操作的目标之一.为减轻病人的痛苦,又达到做皮试的目的,我社区中心于2012年1月-2012年6月,在门诊输液患者中,按随机原则选择600例需做皮内试验的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注射部位及方法进行疼痛对照,以探讨皮内试验的佳部位,为临床护理操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俞渊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治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2例,并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82例患儿中6~13岁学龄儿童占主体,主要症状为持续发热和刺激性咳嗽.外周血白细胞多数正常,少数有所上高.痰培养支原体阳性者7例.肺片主要呈现出一侧大片絮状阴影,且右侧多于左侧.26例患儿存在有肺外合并症,主要为渗出性胸膜炎.所有患儿均基于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均痊愈出院.讨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多发于学龄期儿童,当出现持续性发热并伴有刺激性咳嗽时,可依据X胸片检查结果以及血清学检验结果进行判断,确诊后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

    作者:吴庆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急性脑梗死80例临床诊治效果观察

    急性脑梗死灶的中央区为坏死脑组织,周围为水肿区.在梗死的早期脑水肿明显,梗死面积大者,水肿也明显,相反梗死面积小者,水肿面积相对较小,水肿区脑回变平、脑沟消失.当梗死面积大,整个脑半球水肿时,中线结构移位,严重病例可有脑疝形成;奥扎格雷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作用,能抑制大脑血管痉挛,增加大脑血流量,改善大脑内微循环障碍和能量代谢异常.银杏达莫中银杏总黄酮具有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动脉供血的作用;双嘧达莫可阻止血栓素A2的形成,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具有明显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奥扎格雷钠与银杏达莫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可有效地促使病变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可明显减少病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淑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在脑梗塞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脑梗塞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治疗前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切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质量评分及神经功能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塞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加快病情康复进程,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六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微波疗法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观察

    慢性肥厚性鼻炎一般由慢性单纯性鼻炎发展而来,黏膜上皮纤毛脱落,变为复层立方上皮,黏膜下层由水肿继而发生纤维组织增生而使黏膜肥厚,久之,可呈桑椹状或息肉样变,骨膜及骨组织增生,鼻甲骨骨质也可呈肥大改变;微波疗法具有治疗范围明确,对周围组织累及少,视野清楚,掌握剂量准确等优点;术前适当应用表面麻醉剂,以减轻患者治疗后的痛苦.微波治疗不存在手术出血问题,继发感染的机会极少,其物理作用比较好,发挥杀菌效力比较大.

    作者:王金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醒脑静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

    引起脑炎常见的病毒有肠道病毒、单纯胞疹病毒、粘液病毒和其他一些病毒.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和颅内高压征,如发热、头痛、呕吐、抽搐,严重者出现昏迷.醒脑静注射液具有退热、改善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减轻脑缺血后炎症反应及自由基损伤等作用,可增进大脑功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大脑微循环血流;醒脑静注射液可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有效地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减低颅内压,改善脑缺氧,增强脑细胞耐缺氧能力,尽可能减轻脑炎所造成神经细胞的损害.

    作者:张磊;张玉华;刘杰;于振斌;苏洪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80例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探讨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的妊娠分娩方式及相应的母婴结局.方法:分析本院自2008年10月-2011年5月共收治的8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母婴的情况.结果:上述80例中32例阴道试产,成功27例,成功率达84.4%.剖宫产有53例,占66.3%.阴道分娩组产妇在术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均好于剖宫产组(P<0.05).两种中新生儿情况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别(P>0.05).结论:瘢痕子宫不是绝对的剖宫产的指征,只要遵循阴道分娩的适应症,阴道分娩优于再次剖宫产.

    作者:陈新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18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将CEA级,择期剖宫产18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60例,麻醉方法为CSEA,腰麻分别给等容量、近似相对密度布比卡因:A组10.0mg,B组7.5mg,C组6.0mg,观察效果.结果:A、B组麻醉效果相近,但A组低血压发生率高,运动恢复慢,C组麻醉效果不佳.各组新生儿阿氏评分均在7分以上.结论:CSEA用于剖宫产,起效快,效果确切,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可供临床选用.

    作者:康莲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早孕合并高危因素人工流产术临床体会

    目的:探析早孕合并高危因素人工流产患者手术效果及合并症.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收入的早孕实施人工流产手术患者91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1例患者伴发高危因素主要有:人工流产3次以上、3月内施行人工流产3次以上、剖宫产术6个月以内、哺乳期孕妇、带器妊娠、盆腔肿物、子宫肌瘤、瘢痕子宫、子宫高度前屈、子宫高度后屈、子宫畸形等.结论:早孕伴高危人工流产手术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术后发生并发症.同时对适龄妇女加强卫生保健知识宣教,提高科学避孕知识,保证年轻已婚女性身心健康.

    作者:邓井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8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3)和对照组(n=37),两组均给予一般常规扩容、抗血小板聚集及溶栓治疗,治疗组加用尤瑞克林0.15PNA/天,7~14天为一疗程.评定住院期间治疗效果,并进行30天及90天随访,统计脑梗死治疗统计致残率及接近完全恢复率的比例.结果: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64.9%,治疗组为88.4%,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90天后随访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相比,脑梗死致残率及接近完全恢复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全部P<0.05);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孟秋萍;董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内、外固定结合治疗合并髁部骨折的股骨干复杂骨折临床探析

    目的:探讨内、外固定结合治疗合并髁部骨折的股骨干复杂骨折的有效临床方案.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0月期间接受住院治疗的80例股骨干复杂骨折合并髁部骨折患者进行内、外固定结合治疗,包括术前准备、清创处理、手术固定、术后护理等四个步骤.结果:本次接受内、外固定结合治疗的所有患者中有72例获得痊愈,占总数90.00%;6例延迟愈合,占总数7.50%;其余2例由于在治疗过程中引发感染,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开展治疗工作,占总数2.50%.结论:有机结合内、外固定治疗形式不仅可以减轻手术创伤,在简单医疗设备下迅速完成骨折固定,而且能够同时满足关节内骨折复位理想要求,弥补了单纯内固定及保守治疗方式存在的部分缺陷,只要遵循相关要求正确进行使用,就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侯俊峰;芦勐;赵书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142例宫颈炎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根据对在本院妇科进行诊治的宫颈炎患者,通过实施临床观察、检测,依照严重程度的不同,对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此次妇科医学研究活动所抽选的对象为我院2011年01月份至2012年01月份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宫颈炎患者共计88例,根据其原始病例资料作为本次医学实验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医护人员通过对这88例宫颈炎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发现急性宫颈炎48例,慢性宫颈炎40例;存在白带增多,小腹疼痛,外阴瘙痒并带有异味,月经不调等现象.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医学妇科检测,对病灶部位和宫颈炎程度进行确诊.按照患者年龄、宫颈炎程度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三个治疗小组,分别为:轻度宫颈炎组:35例,在治疗中主要采用普通用药方式进行治疗;中度宫颈炎组:36例,在治疗中主要采用微波和药物联合治疗的方式;重度宫颈炎组:17例,在治疗中采用LEEP刀技术实施手术治疗.结果:通过上述三种不同的治疗方式,轻度宫颈炎组:35例,治愈27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28%.;中度宫颈炎组:36例,治愈24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89%;重度宫颈炎组:17例,治愈11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2.35%.结论:在宫颈炎疾病的治疗中,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病症的程度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实施治疗.

    作者:林少敏;张女娟;林楚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析莫西沙星在获得性肺炎中的治疗的临床体验

    目的:根据对患有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肺功能检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临床治疗的实际效果展开分析和研究.方法:此次肺部病症医学临床试验活动所抽选的研究对象为2011年04月份至2012年04月份期间,来院进行诊治的获得性肺炎患者共有84例,以其肺炎原始病例资料作为此次医学实验活动的基础数据来院.通过对这84例获得性肺炎的患者进行病症观察,主要表现为出现发热症状41例,慢性咳嗽34例,胸闷气短32例,痰量增多52例等等.根据临床表现症状,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了相应的肺部医学检查,包括胸部X片、血常规、肺功能检测等等,通过检查对患者获得性肺炎进行确诊.按照患者性别、年龄以及肺炎程度的不同,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医学实验组,分别为:治疗组:患者42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42例,在基础治疗中,采用了左氧氟沙星进行诊治.结果:通过常规疗程治疗,得出以下结果,治疗组:42例患者,完全治愈28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7%;对照组:42例患者中,完全治愈23例,有效13,无效6例,总有效率:85.71%.同时药物安全性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获得性肺炎进行诊治时,加用莫西沙星药物,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同时药物安全性较高,建议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作者:江桂华;方卫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乳腺良性肿物切除术的应用与改进

    目的:探讨使用乳晕切口对乳腺良性肿物切除的效果,以供参考和借鉴.方法:以2010年1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物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5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实验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实验组采用乳晕切口的手术方法,对比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术后残留、血肿发生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切口长度较小且术后瘢痕小且不明显,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良性肿物切除术采用乳晕切口的方法,效果较好,且瘢痕小不明显,较好地满足了女性的审美需求,是临床治疗乳腺良性肿物的较好方法.

    作者:赵新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偏瘫后并发症压疮的康复理疗紫外线照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理疗紫外线照射在治疗偏瘫后出现的并发症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8年5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偏瘫合并并发症压疮患者174例临床治疗过程,其中脑出血偏瘫患者102例,男性65例,女性37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为62.1岁,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龄为42-78岁,平均年龄为66.5岁,174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压疮,在我院康复理疗科均进行2周时间的紫外线患处照射.结果:155例患者压疮愈合,15例患者结痂,4例患者压疮分泌物消失,总有效率100%.结论:压疮患者早期进行紫外线照射可在短时间内使压疮愈合,促使偏瘫患者早日恢复康复训练,因此紫外线理疗在康复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冯建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预防老年人发生骨折的干预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老龄化,老年人视力减退,四肢协调,反应敏捷性下降,而且骨质疏松,尤其容易发生骨折.因此,老年人骨折的问题愈未愈突出,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日益退化,代谢水平逐渐下降,一旦发生骨折,并发症较多,预后较差.因此,对降低骨折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旻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NICU中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易感病原菌特性的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NICU中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易感病原菌的特性.方法:NICU住院的患儿100例,按孕龄分为:足月组与早产组,均为50例.常规分离、培养及鉴定病原菌,并应用K-B法行药敏试验.比较两组间的易感病原菌种类发布及相关药敏试验差异.结果:足月组共检出病原菌225株,以G-菌为主,而早产组病原菌302株,以G+菌为主.两组检出前5位病原菌均不同,且与早产组相比,足月组易感病原菌的耐药率明显较低(P均<0.05).结论:NICU中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易感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有差异.

    作者:冯应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临床探究

    目的:探讨单纯性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1年收治的40例采取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总结分析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的3个月、6个月以及1年后的溃疡愈合情况.结果:40例患者在手术中均常规取组织活检,38例为单纯溃疡,1例为胃癌晚期,术后对症处理,1例为胃癌中期,术中腹腔污染重,行修补术后一个月行胃癌根治手术.手术结束后的第3个月进行了胃镜检查并取组织活检,检查结果表明,38例患者中有35例患者的溃疡愈合,其愈合率高达92.11%,未愈合的3例,未愈合率为7.89%;晚期胃癌恢复尚好,中期胃癌吻合口正常.手术结束后第6个月进行了胃镜检查并取组织活检,结果表明,38例患者的溃疡全部愈合,其愈合率为100%;晚期胃癌患者死亡,中期胃癌恢复良好.手术结束后1年的时间,38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幽门梗阻再手术,2例患者出现了溃疡复发现象,其溃疡复发率为5.26%,2例复发患者中没有1例需要进行胃大部切除手术的,中期胃癌患者生存.结论: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范吉民;张治中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思密达、西瓜霜喷剂联合甲硝唑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思密达、西瓜霜喷剂联合甲硝唑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8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给予西瓜霜喷剂联合甲硝唑,对照组给予思密达糊剂,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溃疡大直径小于对照组,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1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西瓜霜喷剂联合甲硝唑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优于思密达.

    作者:陈鸿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会阴侧切皮内缝合与皮外缝合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皮内缝合与皮外缝合的方法及疗效对比,总结佳缝合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将2010年2月-2012年于我科经阴道分娩并行会阴侧切的1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皮内缝合、传统皮外缝合,记录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切口疼痛轻、愈合优、感染率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会阴侧切皮内缝合临床疗效确切,且较美观,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兰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及预后

    高血压和以往有脑血管病史为卒中后痴呆独立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小动脉硬化,血流量减小,白质缺血,致脑卒中后痴呆的发生.而多次卒中发作形成多灶损害,使不同区域脑血流反复阻断,局部血流量减少而产生痴呆症状.对脑卒中患者来说,预防即是佳的治疗,临床上对各种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对于降低脑卒中患者的复发和病死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阿托品的临床应用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我们基层急诊科常见的疾病,其来势猛、发展快、死亡率高,因此必须争分夺秒的抢救,有机磷中毒的有效对抗药物是阿托品,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笔者认为阿托品的应用是否得当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成败的关键,本文将结合临床体会,具体谈阿托品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丛福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卧-站一体化行走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对应用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A1(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卧-站一体化行走训练,观察该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从而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选取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平均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不进行应用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A1训练;研究组除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外,采取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A1进行卧-站一体化行走训练.结果:研究组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活动能力(包括转移、行走、上下楼梯)评分比对照组变化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A1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活动能力,降低致残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改善行走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

    作者:王汉明;李伟杰;梁镇宏;唐金普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LAPTM4B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细胞生长的研究

    目的:探讨LAPTM4B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影响及其具体的分子机制.方法:①通过RT-PCR、WesternBlot实验观察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LAPTM4B;②MTT实验分析,转染质粒后,SMMC-7721的细胞增殖状态;③流式细胞实验检测转染质粒后,SMMC-7721的细胞周期变化;④WesternBlot实验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cyclinE的表达量的变化.结果:①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LAPTM4B;②转染LAPTM4B后,促进了SMMC-7721细胞的生长;③流式细胞检测发现,转染LAPTM4B后,S期细胞数显著增多,而G0~G1期细胞数减少;④WesternBlot实验发现,转染LAPTM4B后,周期蛋白cyclinD1、cyclinE表达量显著提高.结论:LAPTM4B通过上调周期蛋白cyclinD1、cyclinE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周焕城;彭广福;宋越;张彩云;温治强;徐继威;温苑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造影剂肾病与肾损伤分子1的相关分析

    随着现代医学介入及放射技术的发展,造影剂诱发的肾病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目前通常以肌酐升高为主要诊断造影剂肾病的方法,但是肌酐的变化与多个因素相关,其敏感性较差,患者出现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但是肌酐可能正常,因此,肾损伤分子1作为新的诊断造影剂肾病的生物学指标需要进一步研究其敏感性及特异性,为能更快更好的对造影剂肾病做出诊断.

    作者:李潇;马鑫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总结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对我院半年多来收治的6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及诊疗体会.结果:6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冰冻切片提示恶性肿瘤,术后石蜡及免疫组化结果为B细胞性淋巴瘤.5例术后行放、化疗,1例术后未行放、化疗,2月后复发.结论: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主要为B细胞来源淋巴瘤,多种手段综合诊断及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可有助于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提高疗效.

    作者:罗迤;程晓明;陈静;曾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前列腺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

    目的:通过对我院多年来对257例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的总结,从而更进一步改进护理技能,使手术过程顺利,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感染率,达到100%临床痊愈出院.方法:全体护理人员齐心合力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25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通过对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前列腺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术后感染,达到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的目的.

    作者:杨淑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理疗分析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理疗措施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理疗实施方法,观察临床效果,指导临床治疗实践.结果: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综合康复理疗治疗8周后,痊愈2例,显效26例,有效12,无效2例,骨科JOA肢体功能评分12±2(分),临床总有效率达95.23%.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正确诊断及分型后,康复理疗能显著改善后外侧方突出型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肖绿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两种术式治疗屈曲压缩型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跨伤椎内固定和经伤椎内固定治疗屈曲压缩型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跨伤椎内固定、经伤椎内固定手术治疗无明显神经症状的胸腰段屈曲压缩型骨折各20例患者,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主要诊断、合并疾病、手术方式、手术日期、手术用时、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影像学随访结果等,并对患者手术疗效进行总结.结果:经伤椎内固定治疗组术后六个月时复位丢失率小于跨伤椎内固定组,经伤椎内固定治疗组失败率低于跨伤椎内固定组.结论:两种术式都是后路治疗脊柱胸腰段屈曲压缩型骨折的有效手术治疗措施,但经伤椎椎弓根的6钉内固定术式对脊柱骨折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应优先采用.

    作者:冯小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铵与单独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讨论克拉霉素与噻托溴铵联合用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作出指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基础上单独使用噻托溴铵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CRP和FEV1、FEV1/FVC%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FVC)下降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铵使用较单独使用噻托溴铵临床疗效更好,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郭敏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甘精胰岛素与诺和灵N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对比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与诺和灵N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10年4月~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诺和灵N,观察组给予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FPG、2h-PG、HbAlc等指标的变化,并比较治疗期间两组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FPG、2h-PG、HbAlc等指标均下降,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较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甘精胰岛素与诺和灵N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均可达到满意的降糖效果,其中甘精胰岛素作用更加稳定,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舒琬清;杨水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穿刺硬化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穿刺硬化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以期为临床选择单纯性肾囊肿的治疗方式提供一定依据.方法:纳入80例直径≥4cm单纯性肾囊肿患者,随机均分为硬化组和腹腔镜组,硬化组采取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穿刺硬化法治疗,腹腔镜组采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手术前后采外周血检测血清尿素氮和肌酐,统计并发症.术后1年B超随访.结果:硬化组出现并发症4例,3例出现醉酒反应,均为酒精耐受力差,1例一过性血尿,复发6例,其中4例由于囊肿位于肾上极,2例原因不明.腹腔镜组出现并发症4例,其中肾周血肿1例,皮下气肿2例,1例一过性血尿,没有复发.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肾功能不全者手术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腹腔镜组优于硬化组(P<0.05).结论: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穿刺硬化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均能够改善肾功能,但前者复发率高,酒精耐受力差、囊肿位于肾上极可以优先选择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

    作者:余德泳;赵立波;孙后超;覃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外源性血小板凝胶治疗压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外源性血小板凝胶在压疮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来自广州市正骨医院脊柱骨科脊髓损伤的患者13例,共有16处压疮,压疮的计数方法以压疮个数而不是患者人数为准,13例患者一共有16处压疮分为2组,治疗组以外源性血小板凝胶为治疗手段(A组),对照组采取目前佳的压疮治疗方法(B组),治疗时间持续6个月.结果:在治疗结束时有15例压疮达到显著的临床治愈疗效,两组压疮体积改变统计学没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血管凝胶在起初的2周内治疗压疮的效果非常好,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它和目前佳的治疗压疮的方法效果并没有显著的差异性.

    作者:何晓明;余锦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临床治疗探析

    目的:探讨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的病理病因、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阴道不规则出血提供一定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独一味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消炎止血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独一味胶囊治疗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阴道出血持续时间,缩短患者的病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许琼;胡登平;曾建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急性炎症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探析

    目的:探讨在急性炎症期采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腹腔镜对4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44例患者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41例,另外3例中转开腹手术治疗.患者平均手术时间(80.4±32.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7.8±31.2)mL,术后平均进食时间(1.6±0.5)d,平均留置引流时间(2.0±0.7)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7±1.1)d.术后有5例出现并发症,占12.10%,其中出现有3例为切口感染,2例为胆漏.均接受保守的抗菌之力治疗以及相应的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采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并且术后预后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胡登平;许琼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不同术式安全性的评价

    目的:探讨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不同手术方式的安全性.方法:按不同手术方式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术、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及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将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分为3组,术后对各组术眼进行眼底镜、裂隙灯检查.结果:3组术眼术后检查所有手术眼眼底检查未见玻璃体疝、黄斑囊样水肿或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术后早期角膜水肿3眼,前房渗出1眼经治疗后好转.Ⅰ组、Ⅱ组出现的后发障影响视力者共10眼,Ⅲ组视区中央无增殖膜形成.结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中采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均安全有效,并可有效地预防儿童中央视区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作者:崔哲;邢立臣;丰亚丽;张雷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扣背排痰对老年慢支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扣背排痰对老年慢支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老年慢支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叩背排痰,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3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扣背排痰法可提高老年慢支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许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脑血管病治疗药物丁苯酞注射液的药理与临床应用

    目的:采取措施对脑血管病治疗药物丁苯酞注射液的药理与临床应用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方法:本组所研究的60例脑血管病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36例,女性有24例,他们的年龄在35-62岁之间.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一组有30例患者.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主要采取常规性药物治疗的方法.而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则是在常规性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的治疗.利用统计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对脑血管病治疗药物丁苯酞注射液的药理与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有效性研究.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缓解.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具有预防血小板聚集与脑保护的药理作用.

    作者:杨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按摩结合运动疗法对痉挛型脑瘫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按摩结合运动疗法对痉挛型脑瘫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0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进行运动、针灸、电疗、中药蒸气浴等康复治疗.观察组在运动治疗前和运动治疗中进行按摩治疗,治疗前后由专人用修订Ashworth痉挛评定表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对患儿肌张力和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治疗后修订Ashworth痉挛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GMFM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按摩结合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肌张力,提高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可以作为小儿痉挛型脑瘫综合康复治疗有效手段.

    作者:刘璨;王跑球;刘跃琴;丁玉莲;龙亚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纳络酮治疗脑血栓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脑血栓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起效时间,统计两组患者实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7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1%.结论:纳洛酮治疗脑血栓起效快,痊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海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青年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

    目的:研究并总结青年肺栓塞的临床特点与诊治体会,以不断提高此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我院2007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一共收治了19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对其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方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19例患者中,治愈11例(占57.89%),好转7例(占36.84%),死亡1例(占5.26%).结论:实验室和X线是检查青年肺栓塞的主要手段,运用溶栓和抗凝相结合的临床治疗方法不仅效果显著,且预后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陈丹;范惠明;魏海龙;魏茂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整体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提高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采取措施对整体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提高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系统性探讨.方法:从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中选取54例,其中男性有28例,女性有26例,他们的年龄在25-60岁之间.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一组有27例患者.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主要是利用传统常规性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而对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则是在传统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整体性的护理.利用统计学的理论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与自我保健意识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整体护理的模式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探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功能异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功能异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选取35例肝性身免疫性肝功能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观察患者CEA、AFP、SF三项指标的检查结果.结果:经免疫分析发现,在AIHⅢ者中AFP的含量显著高于PBC患者(P<0.05),其中AIHⅠ以及AIHⅡ中AFP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但PBC与之相比,AFP的含量较低(P<0.05),在AIH者中SF的含量显著高于PBC患者(P<0.05),其中AIHⅡ以及AIHⅢ中AFP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但AIHⅠ与AIHⅡ以及AIHⅢ相比,SF的含量较高(P<0.05),不同等级AIH患者CEA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PBC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功能异常的肝病患者进行自身抗体检测,能有效查出肝性病变的原因,对早期的分型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郑小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螺环酮对难治性强迫症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螺环酮对难治性强迫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难治性的强迫症患者32例,采取螺环酮治疗,疗程10W,运用强迫量表BOCS、焦虑量表HAMA与抑郁量表HAMD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不良反应评定,每2W实施一次评定.结果:强迫症患者治疗2W后,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AMD分数下降显著P<0.05,强迫症起效时间为2W,多数为4W,10W后,强迫患者治疗有效例数20例,总有效率为62.5%,有头晕、口干、恶心、出汗及失眠等轻微不良反应.结论:螺环酮对难治性的强迫症治疗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轻.

    作者:黄文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加减黄连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加减黄连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选择于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治疗,以40mg泮托拉唑肠溶胶囊,1次/d,10mg多潘立酮片,3次/d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本院自制加减黄连汤治疗,将药材以1200ml水浸泡30min,煎煮500ml,一日内分3次服用,1剂/d;两组患者均医嘱节制饮食、清淡饮食、禁食肥腻辛辣食物、禁止烟酒,于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复查胃镜.结果:4周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其中对照组痊愈13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治愈率36.1%(13/36),有效率83.3%(30/36),治疗组痊愈25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治愈率69.4%(25/36),有效率97.2%(35/36),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加减黄连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良好,且无不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艳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复方丹参制剂对小鼠缺氧及氧化应激的作用

    目的:研究丹参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小麦胚芽复方制剂对缺氧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复方制剂低、中、高剂量组,通过常压密闭缺氧实验、KCN中毒缺氧实验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观察复方制剂对缺氧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复方制剂可以明显延长小鼠常压密闭缺氧情况下的存活时间,并且可以改善小鼠KCN中毒状况,避免小鼠死亡,还可以明显增加小鼠断头后的呼吸次数(P<0.05).结论:丹参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小麦胚芽组成的复方能有效地提高小鼠耐缺氧的能力.

    作者:饶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龟鹿二仙汤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体会

    卵巢早衰是指妇女青春期发育后在40岁前发生闭经、卵巢萎缩、体内雌激素水平低落、促性腺激素水平高达绝经期水平的现象.是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本文就中医对卵巢早衰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的认识进行了概述,并阐述了以龟鹿二仙汤加减从肾论治该病的体会.

    作者:陈莉莉;罗娟珍;帅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辩证外治鹤膝风

    对于鹤膝风,我国古代医学早有记载,对其发病原理、病候分类等都做了说明.虽然说辨证外治、内治的方法都不尽相同,但是很一个病人的表现都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查明病因,然后根据不同的症候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作者:冯广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名老中医赵宇川治疗出血性中风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

    目的:四川著名中医赵宇川赵老通过近30年对中医理论的深入研究,对出血性中风的治疗自成一家,他提出了络损血溢之论点;并对急性期出血性中风从重逐瘀痰内结以及水毒滞留做为切入点,使瘀散痰化水利毒解,从而达至神机复明,令病患得以康复.笔者之幸,可随诊赵老左右,耳濡目染、受益甚丰.仅将赵老在出血性中风学术思想以及在诸多临证经验进行浅显阐述.

    作者:刘中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桃红四物汤促进外伤性胫腓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桃红四物汤在促进外伤性胫腓骨折愈合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6例外伤性胫腓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10天.以骨折愈合时间、总有效率为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9.6%(47/48)、89.6%(43/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56,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1±0.4)周、(8.5±0.6)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3,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能够缩短外伤性胫腓骨折的愈合时间,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毅;黄朝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医治疗头痛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对头痛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回顾分析了不同辩证分型的中药、推拿、针灸治疗方法.方法:对1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回顾分析,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了类型分析.结果:160例患者可以分为气血瘀滞型60例,痰湿型患者32例,肝阳上亢型患者30例,气血虚弱型患者25例,肾阳虚型患者13例.对不同类型的患者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经过对患者的随访,痊愈患者115例,有效患者为37例,无效患者8例.结论:采取中医治疗头痛时应当辨证施治,恰当应用针灸、推拿和中药治疗,这样才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曲睿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11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前瞻性平行对照试验,将220例患有乳腺增生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12例,口服步长消乳散结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108例,口服安康正大乳康片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51.8%,显效率33.9%,总有效率94.6%;对照组痊愈率39.8%,显效率25%,总有效率7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显著.

    作者:范小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通经活利汤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分析和研究通经活利汤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们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膝关节滑膜炎患者108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口服药物蔡丁美酮胶囊;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口服中药通经活利汤剂.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通经活利汤剂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效果比较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功能,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映较轻微,安全可靠,应该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杨晓华;叶青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健康管理对控制高血脂等慢性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对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了2010年7月-2012年7月间450例被确诊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以及对其行为进行干预,进行一年的健康管理后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行1年的健康管理后,了解健康知识的人数由126升至420人,其中吸烟、饮酒的人数显著降低,而健身活动以及低盐饮食的人数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血糖水平都有所降低,血压也有明显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病的出现了患者日常的行为习惯以及知识水平等息息相关,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以及有效的行为干预等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慢性病的发生率.

    作者:吴勇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医患沟通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医患沟通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以寻求良好的医患沟通方式,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医疗纠纷案件中医患沟通问题及医患矛盾原因.结果:研究报道的医患关系紧张案例中医患沟通不当或不及时占很重要的部分,良好的医患沟通方式是取得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结论:医疗服务人员从服务理念、沟通方式、沟通内容、沟通渠道以及沟通技巧等方面综合改善医患关系,建立良好的医疗服务模式,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

    作者:刘喜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士层级管理及连续排班探讨

    本文就护士层级管理科学模式,探讨了如何有效开展层级管理,做好连续排班,对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潜能,优化护理服务效率、质量,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妮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新疆库尔勒市-开展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主要讲述近几年新疆库尔勒市在开展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主要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作者:柴新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新形势下如何不断改善人工流产的发生现状

    人工流产率的上升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生活方式和观念的重大变化和人口流动的不断增长,人工流产的社会经济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在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未婚妇女的人工流产出现显著增长.总的说来,计划生育政策仍然对人工流产有很大影响,但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者:陈海翔;吉木森高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计划生育幸福家庭关爱工程实施探究

    面对经济日益增长的城市新特点,对计划生育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幸福家庭关爱工程就是在这一契机和人口专家的指导下而实施的,寻求人口素质和经济增长的平衡点,既能加快经济的增长,又促进了人口适度发展,尝试少生快富的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建立.

    作者:冯银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临床输血中的量化管理

    目的:提高临床科学、合理、安全输血理念.方法:严格执行临床输血规范,以科为单位实行量化考核.结果: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做到能不输血就不输,能少输血就不多输;一血多用,缺什么补什么,改变了输血观念,提高输血诊治水平.讨论:只要各级管理部门重示,职能部门加强监督检查管理、输血科严格把关,提高临床输血工作人员思想观念;量化管理是当前临床输血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法.

    作者:王友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监护仪在临床的使用与维修保养

    监护仪应用于临床,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护理质量;了解测量原理,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做好日常保养,能处理简单的故障,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孙孝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教育与护理指导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教育的相关问题与护理指导.方法:对本院2009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211例精神病患者均进行系统的临床监测与具体的心理分析,同时进行生活行为技能的训练、社会交往技能训练、常规工娱治疗活动、学习行为训练、职业技能训练等综合康复训练,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与指导工作.结果:211例患者均经系统的抗精神病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后,出现了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自杀的危险43例(20.38%);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74例(35.07%);知识的匮乏102例(48.34%),且均给予康复教育与心理护理指导,精神症状改善,自制力恢复.结论:精神疾病患者需要加强康复教育与相关护理指导,如出现问题,及时了解并给予处理.

    作者:何清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高职解剖实验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解剖学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剖学中的实验课作为医学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教学,对验证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积累临床经验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从教经验,总结了高职解剖实验教学中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

    作者:傅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原因及预防策略

    本文通过对手术治疗的4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对其住院期间手术部位刀口情况进行观察,探讨了对于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发现普通外科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患者与年龄、性别、切口类别、手术性质、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因素有关.

    作者:曾启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微生物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在微生物检验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实验过程中的可变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评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比较结果和具体设定的目标之间的差距,保证结果的真实、可靠和可重复性,是质量控制的主要目的.实验室质量控制包含三部分内容,即室内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室间质量控制.

    作者:王凤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两种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

    目的:采用微柱凝胶技术以及经典抗人球试验进行新生儿ABO溶血病血型血清学检测,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对363例有黄疸症状的新生儿进行血型血清学分析包括:母婴血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红细胞抗体放散及测定试验、ABO血型系统以外的抗体鉴定试验.结果:363例病例中确诊为ABO-HDN的有291例,可疑ABO-HDN为37例,排除ABO-HDN为35例.微柱凝胶技术以及经典抗人球试验镜下结果完全相符.结论:微柱凝胶技术在检测新生儿溶血病时可以完全取代经典抗人球试验.

    作者:章霞;林琼琳;郭雅春;彭燕;段琼琼;徐晶心;吴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医院中药饮片炮制的问题及措施

    我国传统医学中一个关键部分就是中药炮制.很多的药物只有在经过炮制后才能够显示其药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增强临床治疗.本文主要对医院中药饮片炮制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熊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从联合用药角度谈药学服务的必要性

    目的:探讨从联合用药角度看药物服务的必要性.方法:对临床上治疗患者疾病时采用联合用药的情况进行分析,以阐明加强药学服务的必要性.结果:在联合用药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药物对患者的副作用增强,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病情的改善,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结论:临床在对患者进行联合用药的过程中,导致患者出现副作用的机率增加,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改善,对此要加强对患者的药学服务,以减少患者疾病治疗的不良反应.

    作者:吴莲波;吴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结构简单、给药方便等优点[1].氟喹诺酮类中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有诺氟沙星(Norfloxac in)、培氟沙星(Pefloxac in)、依诺沙星(Enox acin)、氧氟沙星(O floxacin)、环丙沙星(C ipro floxac in)、洛美沙星(Lom eflox acin)等,第4代主要有司帕沙星(Sparfloxac in)、妥舒沙星(To sufloxacin)、氟罗沙星(Fleroxac in)等.由于其使用量的不断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可在人体的多个系统、器官和组织中表现出来.现综述如下.

    作者:吴建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两种不同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四项的结果比较

    目的:对贝克曼AU680和东芝TBA-40FR两种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项目进行比对实验,研究其测定结果是否一致.方法: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文件,取患者新鲜血清,在两台生化仪上对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四个生化项目进行检测,用回归统计法分析两组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和偏差.结果:贝克曼AU680和东芝TBA-40FR两种检测系统结果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r≥0.99),并且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系统上的血脂四项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作者:詹正坤;刘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3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在治疗小儿支气管炎中的诊断和疗效.方法:通过对本院收治38例小儿支气管患者实施各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总结分析上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表现,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临床改善.结果:经积极治疗后,患儿症状明显得到改善.痊愈患儿29例,显效患儿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高达97.4%.结论:我院结合小儿自身特点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小儿支气管肺炎合理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胡升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成功抢救1例不典型羊水栓塞的体会

    目的:进一步探讨羊水栓塞的临床早期确诊,通过对1例不典型羊水栓塞病例的救治经过的回顾和分析,掌握羊水栓塞患者的早期识别,从而提高临床诊断和救治能力.方法:回顾2012年9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例羊水栓塞患者的病史和救治过程,总结在救治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结果:1例拟诊羊水栓塞者,经过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症状和体征很快消失,患者恢复良好,产后追踪无异常.结论:少数羊水栓塞临床表现不明显,症状较轻,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以便及时发现,及早处理.

    作者:李文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大肠癌126例临床、肠镜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大肠癌的临床、肠镜及病理特点,旨在加深对大肠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结肠镜及病理证实,对其肠镜下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26例大肠癌患者病理类型中腺癌15例,粘液腺癌10例,乳头状腺癌6例.结论: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大肠癌好发于直肠,且大部分分化程度较好,生长缓慢,病理仍以腺癌为主.结肠镜联合病理检查是临床诊断大肠癌可靠、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日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子宫肌瘤20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子宫肌瘤合适的手术方法,同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2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可从体内肌瘤位置、数目、大小以及病理类型等方面进行.结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20例患者中无临床症状5占总数的25%,伴有子宫肌瘤相关症状者有15例占到75%.其中有13例患者进行了全子宫切除手术,占到65%.手术均成功.结论:子宫肌瘤患者的年龄、有无生育要求是医者选择手术方式的前提条件,在手术过程中,应当尽量保留患者的卵巢.并非所有子宫肌瘤患者在早期均有相关症状,为早期诊断,在佳时期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应当定期体检.同时,加强术后观察、随访是预防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月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老年人急性胆道感染6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的诊治方法,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人急性胆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与转归.结果:本组64例老年人急性胆道感染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黄疸、白细胞升高,并多伴有基础病(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及糖尿病);其中保守治疗38例,手术治疗26例(急诊手术20例,择期手术6例).结论: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症状可不典型,诊断应结合临床及辅助B超检查,减少延误诊治,在积极抗感染,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尽量采取恰当有效的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处理,以减少并发症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徐奕强;管爱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急性酒精中毒致呼吸肌麻痹抢救成功1例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致呼吸肌麻痹的抢救方法.方法:通过我院急诊收治的的1例重度酒精中毒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早期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纳洛酮及血管活性药物的正确使用,该患者抢救5小时后意识逐渐转清,呼吸恢复正常,撤离呼吸机,1周后病愈出院.结论:当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征兆时,应尽早积极使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积极扩容,维持各脏器的灌注,同时正确使用纳洛酮,改善乙醇中毒所致的意识障碍、呼吸抑制、休克等症状,有时可避免血透,减少二次创伤及血透风险.

    作者:李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84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发病率2-3%.回顾性分析我院84例产后出血病例,探索产后出血原因及防治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闫蓓蓓;刘秋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2011年-2012年1904例肺结核患者痰检结果分析——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为例

    目的:分析研究2011年-2012年1904例肺结核患者痰检结果.方法:选取我县肺结核病门诊就诊且X线透视结果异样的患者,严格按照<中国结合病控制项目>工作手册规范执行检验.结果:各年龄组共检查1904例患者的痰标本,抗酸杆菌染色痰菌阳性207例,阳性率10.9%.各年龄组间阳性分布没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状的痰标本1904份,其中脓性痰阳性率高为81.5%血样痰次之,阳性率为53.7%;干酪样痰阳性率也很高为47.0%;粘液样痰阳性率为11.1%;水样痰仅为2.9%.可以看出不同性状的痰标本阳性检出率有显著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了更好的保证肺结核患者痰检质量效果,本人认为认真指导患者留好痰标本是我们疾控系统提高痰菌阳性检出率的关键.

    作者:杨金兰;郝双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原地区1018名城乡中学生生殖健康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青海省部分城乡中学生对生殖健康的认识以及生殖健康的需求.方法:对青海省的部分中学生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01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城乡中学生对生殖健康知识、性知识的理解率在80%以下,尤其是农村中学生对生殖健康认识及性知识的理解率比城市中学生低,知识来源较为单一.结论:城乡中学生对生殖健康的认识有差异,对农村中学生的健康教育局有待加强.

    作者:张莲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不同年龄、性别献血者乙肝、丙肝感染的对比分析

    目的:采取措施对不同年龄、性别献血者乙肝、丙肝感染状况进行对比性分析.方法:从献血站记录的无偿献血者中选取1000人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从不同的年龄段、性别方面对感染乙肝、丙肝的状况进行对比性分析,利用HBsAg金标法对这些检验对象进行初步筛选,在进行复检的过程中选择ELISA法.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分析发现,本组所研究的对象中,HBsAg携带者伴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抗HCV阳性集中在28-39岁之间,在性别上的差异性表现为抗HCV阳性是男性小于女性,而HBsAg携带者是男性大于女性.结论:乙肝与丙肝同类属于经血液传播的一种肝炎病毒的传染病,但乙肝与丙肝在病理学与流行病学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这两种病毒在人体中的转归与致病因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作者:贾一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怀化市2007-2011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湖南省怀化市2007至2011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怀化市近5年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7年以来,怀化市乙型肝炎发病5年平均发病率为13.91/10万,发病1、3月较多,年龄主要集中在15~45岁,占发病总数76.27%,15岁以下发病人数仅占发病总数的4.26%,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以农民为主,其次为工人和学生.结论: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措施.

    作者:廖少江;赵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郏县农村地区子宫颈癌筛查认知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影响郏县农村妇女子宫颈癌筛查顺应性的相关因素,提高该县农村妇女的宫颈癌防治意识,为推广农村地区妇女子宫颈癌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来分析郏县农村地区子宫颈癌筛查认知现状.结果:除第三组外,第一组和第二组研究对象对子宫颈癌的认知率及对筛查目的的认知率均超过70%,而且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认知率也随之增加(P<0.05).结论:提高农村及偏远山区广大妇女对子宫颈癌的认知程度是提高子宫颈癌早诊早治率的关键因素.

    作者:张利恒;高彩红;徐俊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土源性线虫蛔虫调查结果与分析——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为例

    目的:调查分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土源性线虫蛔虫情况.方法:随机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14岁以下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分析研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土源性线虫蛔虫情况.结果:本次调查实查人数1128人,蛔虫感染者1例.城镇的589例均为阴性.乡村的639例查出1例蛔虫感染者.从感染率来看,城镇与乡村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土源性线虫感染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卫生状况密切相关,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卫生状况总体比较乐观,乡村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杨金兰;张春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2010年寿光市手足口病发病分析

    目的:了解寿光市手足口病发病特点,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手足口病数据库数据对寿光市2010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333例,报告发病128.40/10万.轻症病例1329例,重症4例.采集57例患者粪便,送潍坊市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化验结果是:感染COAX16病毒7例,占12.28%;感染EV71病毒12例,占21.05%;合并感染COAX16和EV713例,占5.26%;感染其它肠道病毒25例,占43.86%.结果阴性10例,占17.54%.全年共报告聚集性病例55起,共193例,占总发病的14.48%.1333例病例中,男性882例,女性451例,男女之比为1.96∶1.男女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以0~3岁组为主(占82.52%),4~5岁组占15.83%.散居儿童占报告发病总数的78.68%;幼托儿童占报告发病总数的19.47%;5~7月份为发病高峰(占67.58%);普通病例中,病程主要分布在4~8天(占90.37%),重症病例病程全部分布在7~11天.结论:2010年寿光市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0~3岁、散居儿童是高发人群.

    作者:崔珍;李晓静;李秋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2012年永宁县人民政府民生计划包虫病普查结果与分析

    目的:开展包虫病普查工作,详细了解2012年永宁县人民包虫病情况.方法:从包虫病的血清学诊断以及犬类包虫抗原检测调查出发,按照<201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民生计划包虫病普查工作技术方案>要求在我县四镇一乡全面开展了包虫病的血清学检测以及犬类棘球蚴绦虫检测普查工作.结果:各乡镇间儿童包虫病感染率有显著特性(P<0.01)成集中感染趋势.结论:在经后的宣传教育方面应该多加强包虫病的科技宣教工作,以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农村居民.

    作者:陈卫东;杨金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乙型肝炎疫苗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展望

    目的:对我国乙型肝炎疫苗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分析探讨.现状:对15周岁以下的儿童实行免费接种,于2010年开展15周岁以下未接种乙肝疫苗儿童人群的补种工作.常使用的是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和蛋白乙型肝炎疫苗,主要接种人群是新生儿和乙肝易感者.展望:进一步加强对新生儿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更好展开对高危人群的接种工作,研发新型疫苗,并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动员.

    作者:赵久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局部复发鼻咽癌临床研究进展

    鼻咽癌(NPC)是我国常见的头颈部肿瘤,在病理学、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对放化疗的敏感性等各个方面均有其独特的表现,在亚洲尤以我国南方为常见,全球发病率为0.5~20/10万[1].

    作者:杨爱玲;徐学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干细胞在周围血管闭塞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关于干细胞的研究以及干细胞治疗外周血管闭塞症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国内外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结果: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更新、高度增生及多向分化能力的特殊原始细胞.相关研究显示干细胞移植治疗外周血管闭塞症已经取得了成功.结论:肢体周围血管闭塞缺血性疾病需要靠新生血管才能达到终的治疗目的,移植相关干细胞治疗相关疾病将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带来疾病治疗的新变革.

    作者:姚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应激性溃疡诊治新进展

    应激性溃疡是指机体在各种应激状态下发生的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损害,这些损害包括黏膜多发性糜烂、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之一.本文现就应激性溃疡的诊断、治疗的进展及其预防性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林钊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干细胞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肝硬化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其治疗效果欠佳,失代偿期肝硬化临床缺乏特异的治疗方案,患者多死于并发症.近年来对肝干细胞的研究为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提供了新思路.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深入,有望实现肝病细胞治疗的新突破.本文就干细胞的分类、来源及在肝硬化门脉高压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王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对喉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喉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喉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干预后观察两组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对喉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地应对疾病,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星贵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疗效.方法:就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住院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实施生活指导、功能锻炼、心理、饮食护理四个方面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达到96.9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确切,疼痛减轻,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陈闵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以问卷方式调查其生活质量,并监测其血压控制情况,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护理干预实施前、后患者血压、卫生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物质生活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和社会功能维度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合理膳食、坚持锻炼、定期监测、遵医用药、心理平衡方面与干预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值、控制率与干预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血压水平、提高血压控制率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赢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支气管哮喘的日常护理与预防措施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着人们身心健康.治疗不及时、不规范,哮喘可能致命,而规范化治疗可使大多数哮喘患者疾病得到非常好的控制,工作生活几乎不受疾病的影响;支气管哮喘要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健康的精神心理状态;规范治疗;合理用药;科学地做好日常生活护理,是解除患者病痛,早日康复的有效途径.

    作者:经丽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乳腺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乳腺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7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围手术期中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观察组:针对每位患者的个性差异,制定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方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实验组.实验组患者疼痛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乳腺癌围手术期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作者:蒋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恢复期中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恢复期中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住院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根据患者不同的病症做针对性护理.结果:219例患者经过1~3个月的警醒护理和康复训练,14例患者基本痊愈,162例明显好转,33例好转.结论:护理干预对恢复期中风患者的恢复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桂慧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婴幼儿肺炎常见护理问题探究

    目前从相关数据统计得出,肺炎已经是影响婴幼儿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并且其病情发展迅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将会危及婴幼儿的生命.特别是在冬季或者是气候骤变的时候,婴幼儿感染肺炎的情况更为严重.本文将围绕婴幼儿肺炎的常见护理问题进行探索,为婴幼儿的健康做出一点贡献.

    作者:毛旭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疫苗安全接种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疫苗安全接种的护理干预.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观察组对象共2000人次,均为本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2012年5月至10月收集的疫苗接种者,实施全面整体的安全接种护理干预,就相关资料与2012年1月6月收集的未行相关安全护理的2000人次接种者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接种知识知晓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疫苗安全接种的护理干预,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医护质量,确保受种者生命安全.

    作者:罗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母婴同室的护理及管理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的护理管理,并分析其效果.方法:主要针对健康保健教育和母乳喂养两方面进行科学指导,严格执行医院的感染管理制度,执行规范性医疗操作技术.结果:患者住院后感觉身体有保障,满意度较高.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的感染率在规定标准范围内.结论:严格执行母婴同室制度,预防医院感染,能够促进产妇产后恢复,降低护患纠纷,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何巧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对59例宫外孕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并发育称异位妊娠(ectopic,preghancy),习称宫外孕(extravteine pregnancr),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根据受精卵在宫腔外种植部位可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阔韧带妊娠及腹腔妊娠等.以输卵管妊娠多见,约占95%以上,其中又以壶腹部妊娠多.其结局有输卵管妊娠流产、输卵管妊娠破裂、陈旧性宫外孕及继发性腹腔妊娠,前两种若不及时抢救、护理,后果极其严重,可致孕妇在短时间内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甚至死亡,正确的护理对患者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蒋忠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有效的护理措施

    目的:找出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正确护理方式.方法:回顾分析44例患儿的病情发展情况和运用的护理方法,结合患儿的转归分析有效地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精心护理,44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42人痊愈出院,2例因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有效的护理能够及时发现患儿生命体征的异常减少并发症加快痊愈的速度.

    作者:黄春燕;刘捷;罗秀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继发性脑损害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继发性脑损害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60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回顾性总结其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功能恢复均有显著疗效,观察组疗效更佳.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外伤后遗症恢复有一定帮助.

    作者:朱俊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龄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采取措施对高龄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有效性研究.方法:本组所研究的50例高龄晚期肿瘤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35例,女性有15例,他们的年龄在60-80岁之间.运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高龄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与身体感受进行调查,并利用资料收集方法与呼吸困难的评估方法对引发呼吸困难的原因与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科学性研究.结果:利用统计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对高龄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系统化研究发现,引发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原因包括心理与生理两个主要层面.结论:在对高龄晚期肿瘤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症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的护理,逐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活质量.

    作者:赵金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无创呼吸机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58例呼吸衰竭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吸氧、化痰以及解除支气管痉挛等方面的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结果:本组患者中,5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气分析以及临床表现明显好转,顺利脱机后康复出院,余下2例因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在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中,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全面细致的护理工作是提高无创呼吸机疗效的关键.

    作者:刘永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54例脑出血患者行康复护理对改善肢体功能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54例脑出血患者行康复护理对改善肢体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脑出血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护理30d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65.31±10.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29±11.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下患肢肌力分级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功能训练,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上下患肢肌力分级,以此改善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潘莹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综合护理对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玉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肺结核恢复期的护理

    目的: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对肺结核杆菌有所了解,并改善家庭环境和支持,提高病人自身心理素质,促进康复,改善社会功能,预防复发,得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张小红;刘良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12例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及时抢救和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有机磷农药中毒知识预防和宣教,使病人与医护人员相互配合治疗,促进早日康复出院.方法:掌握有机磷农药中毒原理及中毒的临床症状、洗胃方法、阿托品的使用原则、病情变化观察.结果:经过积极救护1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中毒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是保证患者护理效果的关键.

    作者:杨娟;杨福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论饮食治疗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现如今也已成为对人类危害性较大的常见病之一.据统计,在糖尿病人中,有90%以上的人都是属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手段,通过对饮食的控制,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含量,改善脂类的代谢过程,尤其对于老年人和病情比较轻的人更为适用.本文通过探究饮食治疗的方法,提出饮食治疗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希望对相关人士能够有所帮助.

    作者:李锦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整体护理措施及效果

    目的:采取措施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整体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有效性研究.方法:本组所研究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55例,女性有45例,他们的年龄在24-86岁之间.在对这些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全过程中施行整体的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所有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其中患者的心理状况、营养状况、自我健康意识等有了较大程度上的改善.结论:对慢型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整体性的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活质量.

    作者:杨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头面部烧伤54例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头面部烧伤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经验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11月我科收入的54例头面部烧伤患者给予相关临床护理,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积极护理,本组54例患者中一期愈合41例,二期愈合13例;头面部色素沉着者4例,无死亡患者.结论:加强头面部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曾凡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足月妊娠产妇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足月妊娠产妇心理反应的相关因素及对应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86例我院足月妊娠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咨询交谈,以此分析相关因素,并总结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影响足月妊娠产妇心理反应因素主要为疼痛耐受程度、了解分娩知识程度、婴儿性别期待程度、亲人陪伴程度,通过针对性的心理合理措施能显著改善孕妇的不良心理反应.结论:给予足月妊娠孕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稳定情绪.

    作者:吕珍妹;张划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后的心理问题探析

    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女性为恐惧的一种疾病,因此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后的心理问题备受关注.基于充分了解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后的心理特征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以期改善和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向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转变.

    作者:陈赛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关于老年病人股骨骨折手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股骨骨折手术后的护理.方法:本组86例患者,年龄69-88岁.全部患者都是股骨骨折,都行了手术治疗.结果:本组86例患者,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均取得了满意治疗效果,无1例发生并发症.

    作者:魏凤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外科急性腹痛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外科急性腹痛的观察与护理要点.对急性腹痛患者严密观察腹痛及伴随症状,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变化,鉴别是否为外科急腹症,可提供诊断依据,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对诊断未明确者禁用镇痛剂,重视身心整体护理及周密的术前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徐彩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在动脉瘤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手术配合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60例动脉瘤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手术配合度.结果:观察组术前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配合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动脉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手术配合度,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向飞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住院患者心内科服药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内心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服药护理对策和效果.方法:通过对122例患者口服药物进行观察,保证患者能够正确准时的服药.对护理干预前后进行对比得出安全服药的效果.结果:通过对122例患者进行护理干涉有116例患者的服药准确率与方法与护理干预前相比有很好的效果.结论:同归对内科住院患者的药物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服用药物的准确率,并且也减少了由于药物使用不当而带来的并发症,使药物更加安全.

    作者:龚中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面神经麻痹康复护理工作要点分析

    面神经麻痹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都具有很大的危害,有效的护理工作能够配合有效的治疗加快病人康复的过程,对于病患而言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面神经麻痹康复护理工作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分析中可以看出,要达到护理的作用,必须从各个方面全方位开展护理工作,并且针对病理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保证病症的有效控制.

    作者:郭晓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药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目的:医院药房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我院以深化优护理念、夯实基础护理、完善制度保障、规范护士行为、改进服务流程为基础,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结果:药房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及安全管理得到大幅提升,患者满意度得以进一步提高.结论:护士明确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内涵,掌握沟通技巧,充分发挥护士主观能动性,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刘彩清;王利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夜班护士对精神病人活动的组织、观察及护理

    护理工作是一门职业道德与业务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工作,精神科护理工作更是医疗业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夜班护理是整个精神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精神科夜班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因为精神科夜班常规的护理模式是以关闭式护理为主.即接班后就督促病人洗漱、睡眠,然后巡视病房,保证本班不发生事故,这种方式延用很长时间,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存在很多弊病,由于夜班时间长,特别是晚饭后病人生活单调因无聊,易萌发一些消极观念,病人多有冲动、焦虑、忧郁、思念家庭等心理反应,造成病房秩序混乱,容易发生不安全事件.我院从1991年以来,在夜班开展了组织病人的管理方式,经临床护理观察效果较好,对病人治疗护理有益,下面将我们的做法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卢生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分析、总结102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穿刺引流血肿清除术的护理过程.结果:引流效果满意,无颅内感染或低颅压综合征发生.结论:护士掌握正确的引流方法和要求,做好引流管护理及基础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护理,可提高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治疗的成功率和愈后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陶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

    众所周知,在多数国家和地区,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严重的病例之一,也是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疾病.在过去多年的冠心病治疗与护理调查中,对冠心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主要是通过对康复护理治疗、社区卫生教育护理、心理护理等,也有工作人员在对于高危个体目标采用跟踪方式来进行护理.在目前的冠心病治疗和护理中,通常都是通过将这三者相结合来形成一个有效的治疗监督措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就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提出了相关的治理模式和工作流程.

    作者:吴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快捷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快捷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传统要求及方法开展重型颅脑外伤抢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快捷护理程序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时间为17.50±8.21min,住院时间为26.34±6.30天,4例(10%)尿路感染,6例(15%)肺部感染,2例(5%)消化道出血,5例(12.5%)低氧血症;对照组患者抢救时间时间为32.81±11.35min,住院时间为34.95±6.79天,10例(25.0%)尿路感染,12例(30%)肺部感染,5例(12.5%)消化道出血,9例(22.5%)低氧血症;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快捷护理程序具有非常理想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引发合并症的机率也明显减少.

    作者:黄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儿童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儿童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7例儿童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结果:治疗后本组患儿平均住院46天,短22天,长71天.住院期间无1例出现感染及其它并发症.结论:做好基本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及康复指导,有利于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康复及预后.

    作者:岳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产生的影响以及术后心理护理干预的可行性.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8月收治的骨科患者146名,随机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0例术后采取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76例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分值.结果:通过对比,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施行骨科手术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减患者因心理障碍产生的术后疼痛感,心理护理干预手段在骨科术后施行,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焦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30例高龄产妇剖腹产手术的护理分析

    目的:讨论并分析30例的高龄产妇进行剖腹产手术的护理情况.方法:被调查患者为2008年~2012年间来进行剖腹产手术的30例左右的高龄产妇,年龄在30~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5岁,其中合并内科病,糖尿病的患者1例,运气高血压的患者2例,初次生产患者为4例,高龄经产妇为8例,产道异常的患者3例,单胎患者8例,骨盆异常患者4例.利用新式剖腹产手术方式进行手术,即是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下子宫下段横切口或纵切口剖宫产术.结果:30例患者产后恢复良好,无明显的并发症,1例前置胎盘术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再次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后痊愈出院,1例糖尿病人因术后咳嗽刀口裂开,经过二次缝合,愈合出院.结论:对高龄孕产妇剖宫产术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对提高母婴生命质量、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急性颈脊髓中央管损伤综合征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通过总结16例急性颈脊髓中央管损伤综合征患者的观察与护理经验,提高对同类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护理的重点是及时巡视、严密观察,早期充分补液,加强呼吸道管理及呼吸功能锻炼指导,加强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针对患者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处理.结果:经积极治疗及护理,16例均康复出院.结论:急性颈脊髓中央管损伤早期若能正确及时的诊治,合理周全的护理,可减少其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生活质量.

    作者:黄惠芬;李金兰;包凌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老年患者心内科心理护理临床体会

    目的:通过对内心科老年患者在治疗阶段的不同心理反应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来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用精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面对每位患者.结果:消除患者心理障碍,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结论:及时掌握心内科老年患者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王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

    目的:研究探讨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岁,男患者35例,女患者2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0%,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10%,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0%,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在为其护理的时候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靳凤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神经内科病房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目标监测及护理

    目的:分析研究导致神经内科病房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因素,来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目标检测的手段,对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内8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同时进行护理干预与控制.结果:在88例神经内科患者中,有20例发生了医院感染,其中有16例尿路感染,感染率达18.1%,留置尿管大于7天的患者易发生尿路感染,感染率达48%.结论:为有效地控制尿道感染的发生,必须对导致产生尿路感染的因素进行探讨,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加强护理监管.

    作者:魏玉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压疮的治疗护理

    为了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压疮的治愈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阐述了压疮的预防方法,分析了压疮的物理疗法和中西药物疗法,还着重论述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临床护理、一般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压疮护理方法.

    作者:吴旻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究分析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经护理观察发现,对照组患者40.0%对自身所患疾病了解,55.0%对自身所患疾病不完全了解,5.0%对自身所患疾病完全不了讲解,25.0%的患者遵医嘱用药,75.0%的患者不遵医嘱用药;观察组患者65.0%对自身疾病了解,35.0%对自身疾病不完全了解,无1例完全不了解,此外,观察组70.0%的患者遵医嘱用药,仅有30.0%未遵医嘱用药,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值得护理过程中借鉴使用[1].

    作者:梁美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剖宫产产妇术后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行剖宫产的2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进行全方位干预护理,然后进行两组剖宫产产妇术后母乳喂养情况的比较.结果:剖宫产术后第3天乳汁分泌充足率观察组(84%)高于对照组(5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纯母乳喂养率观察组(86%)也明显高于对照组(6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上对行剖宫产的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母乳喂养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陈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并发症及临床护理

    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是一种急危重症,并发症较多,对其治疗和护理都十分重要,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一般哮喘经过急性期治疗后,症状得到控制,但哮喘的慢性炎症病理生理改变仍然存在,因此必须制定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做好本病的健康教育甚为重要,使病人及家属共同面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到少发作甚至不发作.总之,对本病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密切医护关系,做好护理工作,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付金平;苑广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