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怀化市2007-2011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廖少江;赵宇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 流行特征, 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湖南省怀化市2007至2011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怀化市近5年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7年以来,怀化市乙型肝炎发病5年平均发病率为13.91/10万,发病1、3月较多,年龄主要集中在15~45岁,占发病总数76.27%,15岁以下发病人数仅占发病总数的4.26%,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以农民为主,其次为工人和学生.结论: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措施.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高职解剖实验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解剖学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剖学中的实验课作为医学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教学,对验证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积累临床经验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从教经验,总结了高职解剖实验教学中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

    作者:傅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早孕合并高危因素人工流产术临床体会

    目的:探析早孕合并高危因素人工流产患者手术效果及合并症.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收入的早孕实施人工流产手术患者91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1例患者伴发高危因素主要有:人工流产3次以上、3月内施行人工流产3次以上、剖宫产术6个月以内、哺乳期孕妇、带器妊娠、盆腔肿物、子宫肌瘤、瘢痕子宫、子宫高度前屈、子宫高度后屈、子宫畸形等.结论:早孕伴高危人工流产手术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术后发生并发症.同时对适龄妇女加强卫生保健知识宣教,提高科学避孕知识,保证年轻已婚女性身心健康.

    作者:邓井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治疗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至2011年收治的36例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病例资料.结果:左半结肠急诊一期切除吻合手术25例,另11例经肛门插入型肠梗阻导管减压去污后在实行一期手术.术后感染2例,未有吻合口瘘出现,未有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在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致治疗中,对于患者进行综合的评价,一期肠切除吻合术的实行是安全可靠的,充分把握好手术的适应症状,进行一期切除肿瘤,肠吻合术时安全有效的.

    作者:韩海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肠结核的外科治疗(附36例分析)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肠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4月至2012年4月手术治疗36例肠结核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肠结核病人术前确诊率低,本组为22.2%.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其中有8例患者在医院进行了单纯的淋巴结的活检检查,另外有20例患者在医院进行了肠切除吻合手术合并淋巴结的活检的检查,在这些患者中还有8例患者进行了腹腔镜的探查检查.结论:手术是针对肠结核病的并发症而进行的;抗结核治疗对肠结核病人有良好治疗效果;术前明确诊断可使部分肠结核病人免于手术.

    作者:金利平;张松旺;杜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新形势下如何不断改善人工流产的发生现状

    人工流产率的上升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生活方式和观念的重大变化和人口流动的不断增长,人工流产的社会经济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在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未婚妇女的人工流产出现显著增长.总的说来,计划生育政策仍然对人工流产有很大影响,但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者:陈海翔;吉木森高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甘精胰岛素与诺和灵N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对比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与诺和灵N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10年4月~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诺和灵N,观察组给予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FPG、2h-PG、HbAlc等指标的变化,并比较治疗期间两组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FPG、2h-PG、HbAlc等指标均下降,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较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甘精胰岛素与诺和灵N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均可达到满意的降糖效果,其中甘精胰岛素作用更加稳定,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舒琬清;杨水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健康管理对控制高血脂等慢性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对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了2010年7月-2012年7月间450例被确诊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以及对其行为进行干预,进行一年的健康管理后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行1年的健康管理后,了解健康知识的人数由126升至420人,其中吸烟、饮酒的人数显著降低,而健身活动以及低盐饮食的人数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血糖水平都有所降低,血压也有明显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病的出现了患者日常的行为习惯以及知识水平等息息相关,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以及有效的行为干预等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慢性病的发生率.

    作者:吴勇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恢复期中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恢复期中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住院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根据患者不同的病症做针对性护理.结果:219例患者经过1~3个月的警醒护理和康复训练,14例患者基本痊愈,162例明显好转,33例好转.结论:护理干预对恢复期中风患者的恢复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桂慧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38例CAP患者,治疗以抗生素为主.结果:38例CAP患者的诊断方式有:病史采集、临床体征诊断、病原菌检测、血常规、X线检查.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了94.7%.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起病较急,病情较重,死亡率高,临床应早期明确诊断,积极治疗.

    作者:袁登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粘性绷带用于休克病人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

    外周静脉留置针技术在我院开展十多年来,由于操作简便、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保持静脉输液的通畅、为患者的抢救及治疗提供有力的保障等诸多优点,其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部分休克患者常表现为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大汗淋漓、皮肤湿冷等,应用传统的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是无效的.因为无菌透明敷贴和胶布遇到汗液时其粘性明显降低甚至失去粘性,不能有效地将留置针固定在皮肤上,常常会导致留置针的脱出,液体外渗,影响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重点探讨对此类患者留置针进行有效固定的方法.

    作者:杜翠娴;郝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干细胞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肝硬化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其治疗效果欠佳,失代偿期肝硬化临床缺乏特异的治疗方案,患者多死于并发症.近年来对肝干细胞的研究为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提供了新思路.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深入,有望实现肝病细胞治疗的新突破.本文就干细胞的分类、来源及在肝硬化门脉高压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王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医患沟通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医患沟通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以寻求良好的医患沟通方式,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医疗纠纷案件中医患沟通问题及医患矛盾原因.结果:研究报道的医患关系紧张案例中医患沟通不当或不及时占很重要的部分,良好的医患沟通方式是取得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结论:医疗服务人员从服务理念、沟通方式、沟通内容、沟通渠道以及沟通技巧等方面综合改善医患关系,建立良好的医疗服务模式,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

    作者:刘喜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原因及预防策略

    本文通过对手术治疗的4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对其住院期间手术部位刀口情况进行观察,探讨了对于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发现普通外科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患者与年龄、性别、切口类别、手术性质、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因素有关.

    作者:曾启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阿托品的临床应用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我们基层急诊科常见的疾病,其来势猛、发展快、死亡率高,因此必须争分夺秒的抢救,有机磷中毒的有效对抗药物是阿托品,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笔者认为阿托品的应用是否得当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成败的关键,本文将结合临床体会,具体谈阿托品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丛福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纳络酮治疗脑血栓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脑血栓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起效时间,统计两组患者实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7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1%.结论:纳洛酮治疗脑血栓起效快,痊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海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儿童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儿童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7例儿童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结果:治疗后本组患儿平均住院46天,短22天,长71天.住院期间无1例出现感染及其它并发症.结论:做好基本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及康复指导,有利于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康复及预后.

    作者:岳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

    众所周知,在多数国家和地区,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严重的病例之一,也是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疾病.在过去多年的冠心病治疗与护理调查中,对冠心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主要是通过对康复护理治疗、社区卫生教育护理、心理护理等,也有工作人员在对于高危个体目标采用跟踪方式来进行护理.在目前的冠心病治疗和护理中,通常都是通过将这三者相结合来形成一个有效的治疗监督措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就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提出了相关的治理模式和工作流程.

    作者:吴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84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发病率2-3%.回顾性分析我院84例产后出血病例,探索产后出血原因及防治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闫蓓蓓;刘秋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在脑梗塞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脑梗塞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治疗前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切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质量评分及神经功能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塞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加快病情康复进程,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六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穿刺硬化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穿刺硬化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以期为临床选择单纯性肾囊肿的治疗方式提供一定依据.方法:纳入80例直径≥4cm单纯性肾囊肿患者,随机均分为硬化组和腹腔镜组,硬化组采取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穿刺硬化法治疗,腹腔镜组采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手术前后采外周血检测血清尿素氮和肌酐,统计并发症.术后1年B超随访.结果:硬化组出现并发症4例,3例出现醉酒反应,均为酒精耐受力差,1例一过性血尿,复发6例,其中4例由于囊肿位于肾上极,2例原因不明.腹腔镜组出现并发症4例,其中肾周血肿1例,皮下气肿2例,1例一过性血尿,没有复发.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肾功能不全者手术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腹腔镜组优于硬化组(P<0.05).结论: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穿刺硬化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均能够改善肾功能,但前者复发率高,酒精耐受力差、囊肿位于肾上极可以优先选择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

    作者:余德泳;赵立波;孙后超;覃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