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金平;苑广杰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以问卷方式调查其生活质量,并监测其血压控制情况,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护理干预实施前、后患者血压、卫生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物质生活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和社会功能维度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合理膳食、坚持锻炼、定期监测、遵医用药、心理平衡方面与干预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值、控制率与干预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血压水平、提高血压控制率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赢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行剖宫产的2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进行全方位干预护理,然后进行两组剖宫产产妇术后母乳喂养情况的比较.结果:剖宫产术后第3天乳汁分泌充足率观察组(84%)高于对照组(5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纯母乳喂养率观察组(86%)也明显高于对照组(6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上对行剖宫产的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母乳喂养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陈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本文主要讲述近几年新疆库尔勒市在开展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主要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作者:柴新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脑血栓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起效时间,统计两组患者实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7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1%.结论:纳洛酮治疗脑血栓起效快,痊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海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研究导致神经内科病房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因素,来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目标检测的手段,对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内8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同时进行护理干预与控制.结果:在88例神经内科患者中,有20例发生了医院感染,其中有16例尿路感染,感染率达18.1%,留置尿管大于7天的患者易发生尿路感染,感染率达48%.结论:为有效地控制尿道感染的发生,必须对导致产生尿路感染的因素进行探讨,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加强护理监管.
作者:魏玉叶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正骨牵引配颈肌训练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颈椎病(其中神经根型28例、椎动脉型8例、交感型2例、混合型22例)随机按各型平均分为治疗组(采用正骨牵引配颈肌训练)与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各30例.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正骨牵引配颈肌训练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优于传统疗法.
作者:陈礼杰;叶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螺环酮对难治性强迫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难治性的强迫症患者32例,采取螺环酮治疗,疗程10W,运用强迫量表BOCS、焦虑量表HAMA与抑郁量表HAMD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不良反应评定,每2W实施一次评定.结果:强迫症患者治疗2W后,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AMD分数下降显著P<0.05,强迫症起效时间为2W,多数为4W,10W后,强迫患者治疗有效例数20例,总有效率为62.5%,有头晕、口干、恶心、出汗及失眠等轻微不良反应.结论:螺环酮对难治性的强迫症治疗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轻.
作者:黄文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对头痛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回顾分析了不同辩证分型的中药、推拿、针灸治疗方法.方法:对1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回顾分析,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了类型分析.结果:160例患者可以分为气血瘀滞型60例,痰湿型患者32例,肝阳上亢型患者30例,气血虚弱型患者25例,肾阳虚型患者13例.对不同类型的患者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经过对患者的随访,痊愈患者115例,有效患者为37例,无效患者8例.结论:采取中医治疗头痛时应当辨证施治,恰当应用针灸、推拿和中药治疗,这样才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曲睿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探讨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岁,男患者35例,女患者2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0%,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10%,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0%,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在为其护理的时候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靳凤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喉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喉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干预后观察两组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对喉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地应对疾病,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星贵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监护仪应用于临床,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护理质量;了解测量原理,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做好日常保养,能处理简单的故障,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孙孝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头面部烧伤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经验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11月我科收入的54例头面部烧伤患者给予相关临床护理,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积极护理,本组54例患者中一期愈合41例,二期愈合13例;头面部色素沉着者4例,无死亡患者.结论:加强头面部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曾凡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内心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服药护理对策和效果.方法:通过对122例患者口服药物进行观察,保证患者能够正确准时的服药.对护理干预前后进行对比得出安全服药的效果.结果:通过对122例患者进行护理干涉有116例患者的服药准确率与方法与护理干预前相比有很好的效果.结论:同归对内科住院患者的药物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服用药物的准确率,并且也减少了由于药物使用不当而带来的并发症,使药物更加安全.
作者:龚中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解剖学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剖学中的实验课作为医学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教学,对验证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积累临床经验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从教经验,总结了高职解剖实验教学中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
作者:傅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找出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正确护理方式.方法:回顾分析44例患儿的病情发展情况和运用的护理方法,结合患儿的转归分析有效地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精心护理,44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42人痊愈出院,2例因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有效的护理能够及时发现患儿生命体征的异常减少并发症加快痊愈的速度.
作者:黄春燕;刘捷;罗秀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总结44例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2003年~2011年收治甲状腺癌患者44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经病理诊断,甲状腺癌44例,其中乳头状癌42例,滤泡性癌1例,髓样癌1例,合并桥甲炎9例,合并原发性甲亢1例,二次手术5例,病理证实4例为炎性肉芽肿,残癌1例.结论:通过总结资料,旨在提高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
作者:李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应激性溃疡是指机体在各种应激状态下发生的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损害,这些损害包括黏膜多发性糜烂、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之一.本文现就应激性溃疡的诊断、治疗的进展及其预防性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林钊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功能异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选取35例肝性身免疫性肝功能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观察患者CEA、AFP、SF三项指标的检查结果.结果:经免疫分析发现,在AIHⅢ者中AFP的含量显著高于PBC患者(P<0.05),其中AIHⅠ以及AIHⅡ中AFP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但PBC与之相比,AFP的含量较低(P<0.05),在AIH者中SF的含量显著高于PBC患者(P<0.05),其中AIHⅡ以及AIHⅢ中AFP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但AIHⅠ与AIHⅡ以及AIHⅢ相比,SF的含量较高(P<0.05),不同等级AIH患者CEA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PBC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功能异常的肝病患者进行自身抗体检测,能有效查出肝性病变的原因,对早期的分型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郑小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传统解剖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26例患者临床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传统解剖钢板治疗,而观察组主要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结果:本组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但是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手术时间为(47.4±6.4)min,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1.3±3.5)min,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0.9±0.5)周,对照组患者为(17.5±0.5)周,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而且具有较为确切的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良好.
作者:任宗凯;王鹏;肖尚领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在高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科2012年7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高热(口腔温度≥39℃)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在4h、6h、8h时的体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洛芬退热效果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尤忞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