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荣
高血压和以往有脑血管病史为卒中后痴呆独立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小动脉硬化,血流量减小,白质缺血,致脑卒中后痴呆的发生.而多次卒中发作形成多灶损害,使不同区域脑血流反复阻断,局部血流量减少而产生痴呆症状.对脑卒中患者来说,预防即是佳的治疗,临床上对各种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对于降低脑卒中患者的复发和病死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外周静脉留置针技术在我院开展十多年来,由于操作简便、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保持静脉输液的通畅、为患者的抢救及治疗提供有力的保障等诸多优点,其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部分休克患者常表现为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大汗淋漓、皮肤湿冷等,应用传统的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是无效的.因为无菌透明敷贴和胶布遇到汗液时其粘性明显降低甚至失去粘性,不能有效地将留置针固定在皮肤上,常常会导致留置针的脱出,液体外渗,影响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重点探讨对此类患者留置针进行有效固定的方法.
作者:杜翠娴;郝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分析胸骨后良性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从2002年至2010年在我院就诊的20例胸骨后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20例患者均采用颈部手术,无1例出现手术死亡,无需劈开胸骨病例,1例出现术后暂时性声音嘶哑,没有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在术前结合影像学检查有利于对手术方案的设计.经颈部低位切口切除这一方案对治疗胸骨后良性甲状腺肿瘤安全性高,损伤小,手术操作简单,而且带来的并发症少.
作者:李昌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鼻咽癌(NPC)是我国常见的头颈部肿瘤,在病理学、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对放化疗的敏感性等各个方面均有其独特的表现,在亚洲尤以我国南方为常见,全球发病率为0.5~20/10万[1].
作者:杨爱玲;徐学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在高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科2012年7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高热(口腔温度≥39℃)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在4h、6h、8h时的体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洛芬退热效果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尤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分析、总结102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穿刺引流血肿清除术的护理过程.结果:引流效果满意,无颅内感染或低颅压综合征发生.结论:护士掌握正确的引流方法和要求,做好引流管护理及基础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护理,可提高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治疗的成功率和愈后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陶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究54例脑出血患者行康复护理对改善肢体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脑出血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护理30d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65.31±10.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29±11.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下患肢肌力分级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功能训练,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上下患肢肌力分级,以此改善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潘莹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对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研究.方法:择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到我院就诊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可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5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对实验1组予以阿奇霉素医治,实验2组予以红霉素医治.经临床治疗,对照研究其治疗效果,统计相关资料.结果:实验1组(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显著于实验2组(红霉素)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中,阿奇霉素的总体治疗效果比红霉素显著,值得广泛运用.
作者:王同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60例动脉瘤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手术配合度.结果:观察组术前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配合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动脉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手术配合度,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向飞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我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分为舒利迭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舒利迭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李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应激性溃疡是指机体在各种应激状态下发生的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损害,这些损害包括黏膜多发性糜烂、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之一.本文现就应激性溃疡的诊断、治疗的进展及其预防性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林钊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分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土源性线虫蛔虫情况.方法:随机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14岁以下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分析研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土源性线虫蛔虫情况.结果:本次调查实查人数1128人,蛔虫感染者1例.城镇的589例均为阴性.乡村的639例查出1例蛔虫感染者.从感染率来看,城镇与乡村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土源性线虫感染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卫生状况密切相关,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卫生状况总体比较乐观,乡村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杨金兰;张春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引起脑炎常见的病毒有肠道病毒、单纯胞疹病毒、粘液病毒和其他一些病毒.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和颅内高压征,如发热、头痛、呕吐、抽搐,严重者出现昏迷.醒脑静注射液具有退热、改善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减轻脑缺血后炎症反应及自由基损伤等作用,可增进大脑功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大脑微循环血流;醒脑静注射液可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有效地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减低颅内压,改善脑缺氧,增强脑细胞耐缺氧能力,尽可能减轻脑炎所造成神经细胞的损害.
作者:张磊;张玉华;刘杰;于振斌;苏洪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产生的影响以及术后心理护理干预的可行性.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8月收治的骨科患者146名,随机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0例术后采取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76例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分值.结果:通过对比,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施行骨科手术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减患者因心理障碍产生的术后疼痛感,心理护理干预手段在骨科术后施行,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焦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讨论克拉霉素与噻托溴铵联合用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作出指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基础上单独使用噻托溴铵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CRP和FEV1、FEV1/FVC%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FVC)下降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铵使用较单独使用噻托溴铵临床疗效更好,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郭敏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丹参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小麦胚芽复方制剂对缺氧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复方制剂低、中、高剂量组,通过常压密闭缺氧实验、KCN中毒缺氧实验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观察复方制剂对缺氧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复方制剂可以明显延长小鼠常压密闭缺氧情况下的存活时间,并且可以改善小鼠KCN中毒状况,避免小鼠死亡,还可以明显增加小鼠断头后的呼吸次数(P<0.05).结论:丹参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小麦胚芽组成的复方能有效地提高小鼠耐缺氧的能力.
作者:饶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头面部烧伤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经验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11月我科收入的54例头面部烧伤患者给予相关临床护理,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积极护理,本组54例患者中一期愈合41例,二期愈合13例;头面部色素沉着者4例,无死亡患者.结论:加强头面部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曾凡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的妊娠分娩方式及相应的母婴结局.方法:分析本院自2008年10月-2011年5月共收治的8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母婴的情况.结果:上述80例中32例阴道试产,成功27例,成功率达84.4%.剖宫产有53例,占66.3%.阴道分娩组产妇在术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均好于剖宫产组(P<0.05).两种中新生儿情况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别(P>0.05).结论:瘢痕子宫不是绝对的剖宫产的指征,只要遵循阴道分娩的适应症,阴道分娩优于再次剖宫产.
作者:陈新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诊疗中麻醉药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临床资料回顾法.结论:所有的麻醉性和镇痛性药物都能快速透过胎盘,所以用药要合理和谨慎.
作者:孙林;王作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采取措施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整体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有效性研究.方法:本组所研究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55例,女性有45例,他们的年龄在24-86岁之间.在对这些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全过程中施行整体的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所有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其中患者的心理状况、营养状况、自我健康意识等有了较大程度上的改善.结论:对慢型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整体性的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活质量.
作者:杨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