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井连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和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硬化.他汀类药物除有明显调脂作用外,还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改善内皮功能,稳定斑块的特性,抑制血小板血栓的形成以及抗炎症反应,故有很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任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现如今也已成为对人类危害性较大的常见病之一.据统计,在糖尿病人中,有90%以上的人都是属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手段,通过对饮食的控制,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含量,改善脂类的代谢过程,尤其对于老年人和病情比较轻的人更为适用.本文通过探究饮食治疗的方法,提出饮食治疗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希望对相关人士能够有所帮助.
作者:李锦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我国传统医学中一个关键部分就是中药炮制.很多的药物只有在经过炮制后才能够显示其药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增强临床治疗.本文主要对医院中药饮片炮制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熊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老龄化,老年人视力减退,四肢协调,反应敏捷性下降,而且骨质疏松,尤其容易发生骨折.因此,老年人骨折的问题愈未愈突出,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日益退化,代谢水平逐渐下降,一旦发生骨折,并发症较多,预后较差.因此,对降低骨折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旻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提高临床科学、合理、安全输血理念.方法:严格执行临床输血规范,以科为单位实行量化考核.结果: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做到能不输血就不输,能少输血就不多输;一血多用,缺什么补什么,改变了输血观念,提高输血诊治水平.讨论:只要各级管理部门重示,职能部门加强监督检查管理、输血科严格把关,提高临床输血工作人员思想观念;量化管理是当前临床输血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法.
作者:王友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面对经济日益增长的城市新特点,对计划生育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幸福家庭关爱工程就是在这一契机和人口专家的指导下而实施的,寻求人口素质和经济增长的平衡点,既能加快经济的增长,又促进了人口适度发展,尝试少生快富的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建立.
作者:冯银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比较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穿刺硬化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以期为临床选择单纯性肾囊肿的治疗方式提供一定依据.方法:纳入80例直径≥4cm单纯性肾囊肿患者,随机均分为硬化组和腹腔镜组,硬化组采取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穿刺硬化法治疗,腹腔镜组采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手术前后采外周血检测血清尿素氮和肌酐,统计并发症.术后1年B超随访.结果:硬化组出现并发症4例,3例出现醉酒反应,均为酒精耐受力差,1例一过性血尿,复发6例,其中4例由于囊肿位于肾上极,2例原因不明.腹腔镜组出现并发症4例,其中肾周血肿1例,皮下气肿2例,1例一过性血尿,没有复发.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肾功能不全者手术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腹腔镜组优于硬化组(P<0.05).结论: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穿刺硬化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均能够改善肾功能,但前者复发率高,酒精耐受力差、囊肿位于肾上极可以优先选择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
作者:余德泳;赵立波;孙后超;覃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对我国乙型肝炎疫苗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分析探讨.现状:对15周岁以下的儿童实行免费接种,于2010年开展15周岁以下未接种乙肝疫苗儿童人群的补种工作.常使用的是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和蛋白乙型肝炎疫苗,主要接种人群是新生儿和乙肝易感者.展望:进一步加强对新生儿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更好展开对高危人群的接种工作,研发新型疫苗,并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动员.
作者:赵久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结构简单、给药方便等优点[1].氟喹诺酮类中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有诺氟沙星(Norfloxac in)、培氟沙星(Pefloxac in)、依诺沙星(Enox acin)、氧氟沙星(O floxacin)、环丙沙星(C ipro floxac in)、洛美沙星(Lom eflox acin)等,第4代主要有司帕沙星(Sparfloxac in)、妥舒沙星(To sufloxacin)、氟罗沙星(Fleroxac in)等.由于其使用量的不断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可在人体的多个系统、器官和组织中表现出来.现综述如下.
作者:吴建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在微生物检验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实验过程中的可变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评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比较结果和具体设定的目标之间的差距,保证结果的真实、可靠和可重复性,是质量控制的主要目的.实验室质量控制包含三部分内容,即室内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室间质量控制.
作者:王凤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人工流产率的上升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生活方式和观念的重大变化和人口流动的不断增长,人工流产的社会经济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在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未婚妇女的人工流产出现显著增长.总的说来,计划生育政策仍然对人工流产有很大影响,但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者:陈海翔;吉木森高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应激性溃疡是指机体在各种应激状态下发生的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损害,这些损害包括黏膜多发性糜烂、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之一.本文现就应激性溃疡的诊断、治疗的进展及其预防性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林钊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功能异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选取35例肝性身免疫性肝功能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观察患者CEA、AFP、SF三项指标的检查结果.结果:经免疫分析发现,在AIHⅢ者中AFP的含量显著高于PBC患者(P<0.05),其中AIHⅠ以及AIHⅡ中AFP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但PBC与之相比,AFP的含量较低(P<0.05),在AIH者中SF的含量显著高于PBC患者(P<0.05),其中AIHⅡ以及AIHⅢ中AFP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但AIHⅠ与AIHⅡ以及AIHⅢ相比,SF的含量较高(P<0.05),不同等级AIH患者CEA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PBC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功能异常的肝病患者进行自身抗体检测,能有效查出肝性病变的原因,对早期的分型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郑小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行剖宫产的2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进行全方位干预护理,然后进行两组剖宫产产妇术后母乳喂养情况的比较.结果:剖宫产术后第3天乳汁分泌充足率观察组(84%)高于对照组(5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纯母乳喂养率观察组(86%)也明显高于对照组(6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上对行剖宫产的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母乳喂养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陈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羊水栓塞的临床早期确诊,通过对1例不典型羊水栓塞病例的救治经过的回顾和分析,掌握羊水栓塞患者的早期识别,从而提高临床诊断和救治能力.方法:回顾2012年9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例羊水栓塞患者的病史和救治过程,总结在救治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结果:1例拟诊羊水栓塞者,经过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症状和体征很快消失,患者恢复良好,产后追踪无异常.结论:少数羊水栓塞临床表现不明显,症状较轻,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以便及时发现,及早处理.
作者:李文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监护仪应用于临床,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护理质量;了解测量原理,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做好日常保养,能处理简单的故障,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孙孝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是一种急危重症,并发症较多,对其治疗和护理都十分重要,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一般哮喘经过急性期治疗后,症状得到控制,但哮喘的慢性炎症病理生理改变仍然存在,因此必须制定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做好本病的健康教育甚为重要,使病人及家属共同面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到少发作甚至不发作.总之,对本病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密切医护关系,做好护理工作,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付金平;苑广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致呼吸肌麻痹的抢救方法.方法:通过我院急诊收治的的1例重度酒精中毒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早期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纳洛酮及血管活性药物的正确使用,该患者抢救5小时后意识逐渐转清,呼吸恢复正常,撤离呼吸机,1周后病愈出院.结论:当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征兆时,应尽早积极使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积极扩容,维持各脏器的灌注,同时正确使用纳洛酮,改善乙醇中毒所致的意识障碍、呼吸抑制、休克等症状,有时可避免血透,减少二次创伤及血透风险.
作者:李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丹参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小麦胚芽复方制剂对缺氧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复方制剂低、中、高剂量组,通过常压密闭缺氧实验、KCN中毒缺氧实验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观察复方制剂对缺氧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复方制剂可以明显延长小鼠常压密闭缺氧情况下的存活时间,并且可以改善小鼠KCN中毒状况,避免小鼠死亡,还可以明显增加小鼠断头后的呼吸次数(P<0.05).结论:丹参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小麦胚芽组成的复方能有效地提高小鼠耐缺氧的能力.
作者:饶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对肺结核杆菌有所了解,并改善家庭环境和支持,提高病人自身心理素质,促进康复,改善社会功能,预防复发,得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张小红;刘良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