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芬
老年肺部感染起病隐匿,并发症多,因此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时,应早期、足量、联合、适当延长疗程,并注意真菌类感染,厌氧菌感染;本文采用小剂量的氟康唑与抗生素合用,疗程结束后停用抗生素及氟康唑后,病情亦无反复.氟康唑对人类肝毒性小,不影响肝功能,小剂量氟康唑短期应用不良反应少;老年肺部感染症状,体征有的不典型,因此,对于老年人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应予重视,及时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可有助于老年肺部感染的确诊,以免延误早期治疗.
作者:任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采取措施对高龄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有效性研究.方法:本组所研究的50例高龄晚期肿瘤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35例,女性有15例,他们的年龄在60-80岁之间.运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高龄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与身体感受进行调查,并利用资料收集方法与呼吸困难的评估方法对引发呼吸困难的原因与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科学性研究.结果:利用统计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对高龄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系统化研究发现,引发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原因包括心理与生理两个主要层面.结论:在对高龄晚期肿瘤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症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的护理,逐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活质量.
作者:赵金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采用微柱凝胶技术以及经典抗人球试验进行新生儿ABO溶血病血型血清学检测,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对363例有黄疸症状的新生儿进行血型血清学分析包括:母婴血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红细胞抗体放散及测定试验、ABO血型系统以外的抗体鉴定试验.结果:363例病例中确诊为ABO-HDN的有291例,可疑ABO-HDN为37例,排除ABO-HDN为35例.微柱凝胶技术以及经典抗人球试验镜下结果完全相符.结论:微柱凝胶技术在检测新生儿溶血病时可以完全取代经典抗人球试验.
作者:章霞;林琼琳;郭雅春;彭燕;段琼琼;徐晶心;吴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有手术条件者应争取早期手术,对于一部分患者应在积极抗休克、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同时争取手术治疗,因为有些患者保守治疗常会失败或加重病情,甚至使其发展到一定程度不及时手术就难以逆转.因此术前准备的充分,手术时机选择的及时,手术方式选择的恰当,同时应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是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申和真;陈雨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正骨牵引配颈肌训练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颈椎病(其中神经根型28例、椎动脉型8例、交感型2例、混合型22例)随机按各型平均分为治疗组(采用正骨牵引配颈肌训练)与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各30例.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正骨牵引配颈肌训练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优于传统疗法.
作者:陈礼杰;叶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根据对患有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肺功能检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临床治疗的实际效果展开分析和研究.方法:此次肺部病症医学临床试验活动所抽选的研究对象为2011年04月份至2012年04月份期间,来院进行诊治的获得性肺炎患者共有84例,以其肺炎原始病例资料作为此次医学实验活动的基础数据来院.通过对这84例获得性肺炎的患者进行病症观察,主要表现为出现发热症状41例,慢性咳嗽34例,胸闷气短32例,痰量增多52例等等.根据临床表现症状,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了相应的肺部医学检查,包括胸部X片、血常规、肺功能检测等等,通过检查对患者获得性肺炎进行确诊.按照患者性别、年龄以及肺炎程度的不同,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医学实验组,分别为:治疗组:患者42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42例,在基础治疗中,采用了左氧氟沙星进行诊治.结果:通过常规疗程治疗,得出以下结果,治疗组:42例患者,完全治愈28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7%;对照组:42例患者中,完全治愈23例,有效13,无效6例,总有效率:85.71%.同时药物安全性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获得性肺炎进行诊治时,加用莫西沙星药物,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同时药物安全性较高,建议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作者:江桂华;方卫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的诊治方法,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人急性胆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与转归.结果:本组64例老年人急性胆道感染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黄疸、白细胞升高,并多伴有基础病(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及糖尿病);其中保守治疗38例,手术治疗26例(急诊手术20例,择期手术6例).结论: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症状可不典型,诊断应结合临床及辅助B超检查,减少延误诊治,在积极抗感染,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尽量采取恰当有效的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处理,以减少并发症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徐奕强;管爱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对于鹤膝风,我国古代医学早有记载,对其发病原理、病候分类等都做了说明.虽然说辨证外治、内治的方法都不尽相同,但是很一个病人的表现都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查明病因,然后根据不同的症候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作者:冯广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影响足月妊娠产妇心理反应的相关因素及对应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86例我院足月妊娠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咨询交谈,以此分析相关因素,并总结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影响足月妊娠产妇心理反应因素主要为疼痛耐受程度、了解分娩知识程度、婴儿性别期待程度、亲人陪伴程度,通过针对性的心理合理措施能显著改善孕妇的不良心理反应.结论:给予足月妊娠孕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稳定情绪.
作者:吕珍妹;张划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分析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经护理观察发现,对照组患者40.0%对自身所患疾病了解,55.0%对自身所患疾病不完全了解,5.0%对自身所患疾病完全不了讲解,25.0%的患者遵医嘱用药,75.0%的患者不遵医嘱用药;观察组患者65.0%对自身疾病了解,35.0%对自身疾病不完全了解,无1例完全不了解,此外,观察组70.0%的患者遵医嘱用药,仅有30.0%未遵医嘱用药,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值得护理过程中借鉴使用[1].
作者:梁美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高血压和以往有脑血管病史为卒中后痴呆独立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小动脉硬化,血流量减小,白质缺血,致脑卒中后痴呆的发生.而多次卒中发作形成多灶损害,使不同区域脑血流反复阻断,局部血流量减少而产生痴呆症状.对脑卒中患者来说,预防即是佳的治疗,临床上对各种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对于降低脑卒中患者的复发和病死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内心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服药护理对策和效果.方法:通过对122例患者口服药物进行观察,保证患者能够正确准时的服药.对护理干预前后进行对比得出安全服药的效果.结果:通过对122例患者进行护理干涉有116例患者的服药准确率与方法与护理干预前相比有很好的效果.结论:同归对内科住院患者的药物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服用药物的准确率,并且也减少了由于药物使用不当而带来的并发症,使药物更加安全.
作者:龚中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着人们身心健康.治疗不及时、不规范,哮喘可能致命,而规范化治疗可使大多数哮喘患者疾病得到非常好的控制,工作生活几乎不受疾病的影响;支气管哮喘要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健康的精神心理状态;规范治疗;合理用药;科学地做好日常生活护理,是解除患者病痛,早日康复的有效途径.
作者:经丽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外周静脉留置针技术在我院开展十多年来,由于操作简便、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保持静脉输液的通畅、为患者的抢救及治疗提供有力的保障等诸多优点,其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部分休克患者常表现为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大汗淋漓、皮肤湿冷等,应用传统的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是无效的.因为无菌透明敷贴和胶布遇到汗液时其粘性明显降低甚至失去粘性,不能有效地将留置针固定在皮肤上,常常会导致留置针的脱出,液体外渗,影响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重点探讨对此类患者留置针进行有效固定的方法.
作者:杜翠娴;郝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总结外科急性腹痛的观察与护理要点.对急性腹痛患者严密观察腹痛及伴随症状,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变化,鉴别是否为外科急腹症,可提供诊断依据,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对诊断未明确者禁用镇痛剂,重视身心整体护理及周密的术前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徐彩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采取措施对不同年龄、性别献血者乙肝、丙肝感染状况进行对比性分析.方法:从献血站记录的无偿献血者中选取1000人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从不同的年龄段、性别方面对感染乙肝、丙肝的状况进行对比性分析,利用HBsAg金标法对这些检验对象进行初步筛选,在进行复检的过程中选择ELISA法.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分析发现,本组所研究的对象中,HBsAg携带者伴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抗HCV阳性集中在28-39岁之间,在性别上的差异性表现为抗HCV阳性是男性小于女性,而HBsAg携带者是男性大于女性.结论:乙肝与丙肝同类属于经血液传播的一种肝炎病毒的传染病,但乙肝与丙肝在病理学与流行病学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这两种病毒在人体中的转归与致病因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作者:贾一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采取措施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整体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有效性研究.方法:本组所研究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55例,女性有45例,他们的年龄在24-86岁之间.在对这些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全过程中施行整体的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所有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其中患者的心理状况、营养状况、自我健康意识等有了较大程度上的改善.结论:对慢型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整体性的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活质量.
作者:杨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分析NICU中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易感病原菌的特性.方法:NICU住院的患儿100例,按孕龄分为:足月组与早产组,均为50例.常规分离、培养及鉴定病原菌,并应用K-B法行药敏试验.比较两组间的易感病原菌种类发布及相关药敏试验差异.结果:足月组共检出病原菌225株,以G-菌为主,而早产组病原菌302株,以G+菌为主.两组检出前5位病原菌均不同,且与早产组相比,足月组易感病原菌的耐药率明显较低(P均<0.05).结论:NICU中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易感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有差异.
作者:冯应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采取措施对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猝死型冠心病79例患者的作用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方法:本组所研究的79例猝死型冠心病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40例,女性有39例,他们的年龄在55-80岁之间.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有39例患者,观察组有40例患者.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主要是给予常规性抢救治疗,比如说心肺复苏与相关药物治疗以及1毫克的肾上腺素静脉注射.而对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则是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与肾上腺素的药物治疗.利用统计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性分析,并对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猝死型冠心病患者的作用进行系统性研究(P<0.05).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缓解与控制,观察组患者的心肌酶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清丙二醛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较好.结论:利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猝死型冠心病患者,具有有效抑制心肌损伤,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作者:王明理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加减黄连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选择于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治疗,以40mg泮托拉唑肠溶胶囊,1次/d,10mg多潘立酮片,3次/d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本院自制加减黄连汤治疗,将药材以1200ml水浸泡30min,煎煮500ml,一日内分3次服用,1剂/d;两组患者均医嘱节制饮食、清淡饮食、禁食肥腻辛辣食物、禁止烟酒,于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复查胃镜.结果:4周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其中对照组痊愈13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治愈率36.1%(13/36),有效率83.3%(30/36),治疗组痊愈25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治愈率69.4%(25/36),有效率97.2%(35/36),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加减黄连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良好,且无不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艳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