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绿萍
目的:探讨头面部烧伤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经验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11月我科收入的54例头面部烧伤患者给予相关临床护理,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积极护理,本组54例患者中一期愈合41例,二期愈合13例;头面部色素沉着者4例,无死亡患者.结论:加强头面部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曾凡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讨论并分析30例的高龄产妇进行剖腹产手术的护理情况.方法:被调查患者为2008年~2012年间来进行剖腹产手术的30例左右的高龄产妇,年龄在30~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5岁,其中合并内科病,糖尿病的患者1例,运气高血压的患者2例,初次生产患者为4例,高龄经产妇为8例,产道异常的患者3例,单胎患者8例,骨盆异常患者4例.利用新式剖腹产手术方式进行手术,即是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下子宫下段横切口或纵切口剖宫产术.结果:30例患者产后恢复良好,无明显的并发症,1例前置胎盘术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再次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后痊愈出院,1例糖尿病人因术后咳嗽刀口裂开,经过二次缝合,愈合出院.结论:对高龄孕产妇剖宫产术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对提高母婴生命质量、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护理工作是一门职业道德与业务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工作,精神科护理工作更是医疗业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夜班护理是整个精神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精神科夜班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因为精神科夜班常规的护理模式是以关闭式护理为主.即接班后就督促病人洗漱、睡眠,然后巡视病房,保证本班不发生事故,这种方式延用很长时间,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存在很多弊病,由于夜班时间长,特别是晚饭后病人生活单调因无聊,易萌发一些消极观念,病人多有冲动、焦虑、忧郁、思念家庭等心理反应,造成病房秩序混乱,容易发生不安全事件.我院从1991年以来,在夜班开展了组织病人的管理方式,经临床护理观察效果较好,对病人治疗护理有益,下面将我们的做法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卢生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的护理管理,并分析其效果.方法:主要针对健康保健教育和母乳喂养两方面进行科学指导,严格执行医院的感染管理制度,执行规范性医疗操作技术.结果:患者住院后感觉身体有保障,满意度较高.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的感染率在规定标准范围内.结论:严格执行母婴同室制度,预防医院感染,能够促进产妇产后恢复,降低护患纠纷,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何巧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的诊治方法,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人急性胆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与转归.结果:本组64例老年人急性胆道感染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黄疸、白细胞升高,并多伴有基础病(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及糖尿病);其中保守治疗38例,手术治疗26例(急诊手术20例,择期手术6例).结论:老年急性胆道感染症状可不典型,诊断应结合临床及辅助B超检查,减少延误诊治,在积极抗感染,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尽量采取恰当有效的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处理,以减少并发症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徐奕强;管爱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析早孕合并高危因素人工流产患者手术效果及合并症.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收入的早孕实施人工流产手术患者91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1例患者伴发高危因素主要有:人工流产3次以上、3月内施行人工流产3次以上、剖宫产术6个月以内、哺乳期孕妇、带器妊娠、盆腔肿物、子宫肌瘤、瘢痕子宫、子宫高度前屈、子宫高度后屈、子宫畸形等.结论:早孕伴高危人工流产手术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术后发生并发症.同时对适龄妇女加强卫生保健知识宣教,提高科学避孕知识,保证年轻已婚女性身心健康.
作者:邓井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以问卷方式调查其生活质量,并监测其血压控制情况,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护理干预实施前、后患者血压、卫生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物质生活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和社会功能维度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合理膳食、坚持锻炼、定期监测、遵医用药、心理平衡方面与干预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值、控制率与干预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血压水平、提高血压控制率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赢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的病理病因、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阴道不规则出血提供一定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独一味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消炎止血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独一味胶囊治疗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阴道出血持续时间,缩短患者的病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许琼;胡登平;曾建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讨论克拉霉素与噻托溴铵联合用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作出指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基础上单独使用噻托溴铵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CRP和FEV1、FEV1/FVC%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FVC)下降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铵使用较单独使用噻托溴铵临床疗效更好,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郭敏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探讨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岁,男患者35例,女患者2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0%,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10%,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0%,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在为其护理的时候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靳凤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外周静脉留置针技术在我院开展十多年来,由于操作简便、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保持静脉输液的通畅、为患者的抢救及治疗提供有力的保障等诸多优点,其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部分休克患者常表现为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大汗淋漓、皮肤湿冷等,应用传统的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是无效的.因为无菌透明敷贴和胶布遇到汗液时其粘性明显降低甚至失去粘性,不能有效地将留置针固定在皮肤上,常常会导致留置针的脱出,液体外渗,影响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重点探讨对此类患者留置针进行有效固定的方法.
作者:杜翠娴;郝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采取措施对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猝死型冠心病79例患者的作用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方法:本组所研究的79例猝死型冠心病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40例,女性有39例,他们的年龄在55-80岁之间.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有39例患者,观察组有40例患者.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主要是给予常规性抢救治疗,比如说心肺复苏与相关药物治疗以及1毫克的肾上腺素静脉注射.而对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则是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与肾上腺素的药物治疗.利用统计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性分析,并对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猝死型冠心病患者的作用进行系统性研究(P<0.05).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缓解与控制,观察组患者的心肌酶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清丙二醛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较好.结论:利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猝死型冠心病患者,具有有效抑制心肌损伤,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作者:王明理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及时抢救和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有机磷农药中毒知识预防和宣教,使病人与医护人员相互配合治疗,促进早日康复出院.方法:掌握有机磷农药中毒原理及中毒的临床症状、洗胃方法、阿托品的使用原则、病情变化观察.结果:经过积极救护1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中毒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是保证患者护理效果的关键.
作者:杨娟;杨福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38例CAP患者,治疗以抗生素为主.结果:38例CAP患者的诊断方式有:病史采集、临床体征诊断、病原菌检测、血常规、X线检查.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了94.7%.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起病较急,病情较重,死亡率高,临床应早期明确诊断,积极治疗.
作者:袁登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寿光市手足口病发病特点,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手足口病数据库数据对寿光市2010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333例,报告发病128.40/10万.轻症病例1329例,重症4例.采集57例患者粪便,送潍坊市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化验结果是:感染COAX16病毒7例,占12.28%;感染EV71病毒12例,占21.05%;合并感染COAX16和EV713例,占5.26%;感染其它肠道病毒25例,占43.86%.结果阴性10例,占17.54%.全年共报告聚集性病例55起,共193例,占总发病的14.48%.1333例病例中,男性882例,女性451例,男女之比为1.96∶1.男女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以0~3岁组为主(占82.52%),4~5岁组占15.83%.散居儿童占报告发病总数的78.68%;幼托儿童占报告发病总数的19.47%;5~7月份为发病高峰(占67.58%);普通病例中,病程主要分布在4~8天(占90.37%),重症病例病程全部分布在7~11天.结论:2010年寿光市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0~3岁、散居儿童是高发人群.
作者:崔珍;李晓静;李秋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女性为恐惧的一种疾病,因此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后的心理问题备受关注.基于充分了解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后的心理特征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以期改善和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向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转变.
作者:陈赛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疫苗安全接种的护理干预.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观察组对象共2000人次,均为本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2012年5月至10月收集的疫苗接种者,实施全面整体的安全接种护理干预,就相关资料与2012年1月6月收集的未行相关安全护理的2000人次接种者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接种知识知晓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疫苗安全接种的护理干预,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医护质量,确保受种者生命安全.
作者:罗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应激性溃疡是指机体在各种应激状态下发生的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损害,这些损害包括黏膜多发性糜烂、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之一.本文现就应激性溃疡的诊断、治疗的进展及其预防性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林钊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预后情况.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羊水过少)和对照组50例(羊水正常),对两组的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阴道产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围生儿的胎儿窘迫率与羊水Ⅲ度污染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晚期同时羊水量较少不仅会对胎儿产生影响,还会对母体形成制约,若被确诊,要马上停止分娩.
作者:梁雅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本文主要讲述近几年新疆库尔勒市在开展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主要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作者:柴新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