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敏
手术后并发症可直接发生在伤口,也可在手术部位周围的器官或远离手术的部位或体腔内.并发症可能于术后立即发生或迟些时间发生.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可能导致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就妇科手术的感染因素、妇科手术中及术后出血的防治、妇科手术后泌尿系并发症、妇科手术同时切除阑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春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作为产科工作者,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应从多方面综合考虑,认真评估,严格掌握试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于估计可能阴道分娩的孕妇,要做好心理指导,增强患者自信心,解除患者对阴道分娩的恐惧心理,提供阴道试产机会,此外要提高产科医护人员的阴道助产技术,这样才能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再次剖宫产率.
作者:王雪冬;朱莉;张晶;梁庆华;李云鹏;袁晓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医患沟通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以寻求良好的医患沟通方式,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医疗纠纷案件中医患沟通问题及医患矛盾原因.结果:研究报道的医患关系紧张案例中医患沟通不当或不及时占很重要的部分,良好的医患沟通方式是取得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结论:医疗服务人员从服务理念、沟通方式、沟通内容、沟通渠道以及沟通技巧等方面综合改善医患关系,建立良好的医疗服务模式,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
作者:刘喜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3)和对照组(n=37),两组均给予一般常规扩容、抗血小板聚集及溶栓治疗,治疗组加用尤瑞克林0.15PNA/天,7~14天为一疗程.评定住院期间治疗效果,并进行30天及90天随访,统计脑梗死治疗统计致残率及接近完全恢复率的比例.结果: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64.9%,治疗组为88.4%,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90天后随访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相比,脑梗死致残率及接近完全恢复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全部P<0.05);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孟秋萍;董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采用电视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将14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依据手术方式随机分为行电视腹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手术的观察组76例和行常规后外侧切口手术的对照组70例.对比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自发性气胸均有效,但电视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时间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作为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刘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和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硬化.他汀类药物除有明显调脂作用外,还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改善内皮功能,稳定斑块的特性,抑制血小板血栓的形成以及抗炎症反应,故有很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任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人工流产率的上升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生活方式和观念的重大变化和人口流动的不断增长,人工流产的社会经济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在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未婚妇女的人工流产出现显著增长.总的说来,计划生育政策仍然对人工流产有很大影响,但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者:陈海翔;吉木森高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采取措施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整体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有效性研究.方法:本组所研究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55例,女性有45例,他们的年龄在24-86岁之间.在对这些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全过程中施行整体的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所有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其中患者的心理状况、营养状况、自我健康意识等有了较大程度上的改善.结论:对慢型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整体性的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活质量.
作者:杨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我院在治疗小儿支气管炎中的诊断和疗效.方法:通过对本院收治38例小儿支气管患者实施各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总结分析上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表现,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临床改善.结果:经积极治疗后,患儿症状明显得到改善.痊愈患儿29例,显效患儿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高达97.4%.结论:我院结合小儿自身特点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小儿支气管肺炎合理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胡升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丹参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小麦胚芽复方制剂对缺氧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复方制剂低、中、高剂量组,通过常压密闭缺氧实验、KCN中毒缺氧实验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观察复方制剂对缺氧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复方制剂可以明显延长小鼠常压密闭缺氧情况下的存活时间,并且可以改善小鼠KCN中毒状况,避免小鼠死亡,还可以明显增加小鼠断头后的呼吸次数(P<0.05).结论:丹参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小麦胚芽组成的复方能有效地提高小鼠耐缺氧的能力.
作者:饶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为了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压疮的治愈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阐述了压疮的预防方法,分析了压疮的物理疗法和中西药物疗法,还着重论述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临床护理、一般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压疮护理方法.
作者:吴旻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四川著名中医赵宇川赵老通过近30年对中医理论的深入研究,对出血性中风的治疗自成一家,他提出了络损血溢之论点;并对急性期出血性中风从重逐瘀痰内结以及水毒滞留做为切入点,使瘀散痰化水利毒解,从而达至神机复明,令病患得以康复.笔者之幸,可随诊赵老左右,耳濡目染、受益甚丰.仅将赵老在出血性中风学术思想以及在诸多临证经验进行浅显阐述.
作者:刘中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采用微柱凝胶技术以及经典抗人球试验进行新生儿ABO溶血病血型血清学检测,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对363例有黄疸症状的新生儿进行血型血清学分析包括:母婴血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红细胞抗体放散及测定试验、ABO血型系统以外的抗体鉴定试验.结果:363例病例中确诊为ABO-HDN的有291例,可疑ABO-HDN为37例,排除ABO-HDN为35例.微柱凝胶技术以及经典抗人球试验镜下结果完全相符.结论:微柱凝胶技术在检测新生儿溶血病时可以完全取代经典抗人球试验.
作者:章霞;林琼琳;郭雅春;彭燕;段琼琼;徐晶心;吴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传统解剖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26例患者临床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传统解剖钢板治疗,而观察组主要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结果:本组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但是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手术时间为(47.4±6.4)min,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1.3±3.5)min,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0.9±0.5)周,对照组患者为(17.5±0.5)周,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而且具有较为确切的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良好.
作者:任宗凯;王鹏;肖尚领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内心科老年患者在治疗阶段的不同心理反应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来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用精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面对每位患者.结果:消除患者心理障碍,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结论:及时掌握心内科老年患者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王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继发性脑损害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60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回顾性总结其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功能恢复均有显著疗效,观察组疗效更佳.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外伤后遗症恢复有一定帮助.
作者:朱俊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38例CAP患者,治疗以抗生素为主.结果:38例CAP患者的诊断方式有:病史采集、临床体征诊断、病原菌检测、血常规、X线检查.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了94.7%.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起病较急,病情较重,死亡率高,临床应早期明确诊断,积极治疗.
作者:袁登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采取措施对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猝死型冠心病79例患者的作用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方法:本组所研究的79例猝死型冠心病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40例,女性有39例,他们的年龄在55-80岁之间.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有39例患者,观察组有40例患者.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主要是给予常规性抢救治疗,比如说心肺复苏与相关药物治疗以及1毫克的肾上腺素静脉注射.而对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则是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与肾上腺素的药物治疗.利用统计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性分析,并对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猝死型冠心病患者的作用进行系统性研究(P<0.05).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缓解与控制,观察组患者的心肌酶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清丙二醛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较好.结论:利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猝死型冠心病患者,具有有效抑制心肌损伤,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作者:王明理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究54例脑出血患者行康复护理对改善肢体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脑出血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护理30d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65.31±10.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29±11.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下患肢肌力分级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功能训练,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上下患肢肌力分级,以此改善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潘莹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正骨牵引配颈肌训练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颈椎病(其中神经根型28例、椎动脉型8例、交感型2例、混合型22例)随机按各型平均分为治疗组(采用正骨牵引配颈肌训练)与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各30例.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正骨牵引配颈肌训练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优于传统疗法.
作者:陈礼杰;叶彬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