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名老中医赵宇川治疗出血性中风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

刘中

关键词:名老中医, 赵宇川, 学术思想, 临证经验, 出血性中风
摘要:目的:四川著名中医赵宇川赵老通过近30年对中医理论的深入研究,对出血性中风的治疗自成一家,他提出了络损血溢之论点;并对急性期出血性中风从重逐瘀痰内结以及水毒滞留做为切入点,使瘀散痰化水利毒解,从而达至神机复明,令病患得以康复.笔者之幸,可随诊赵老左右,耳濡目染、受益甚丰.仅将赵老在出血性中风学术思想以及在诸多临证经验进行浅显阐述.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在脑梗塞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脑梗塞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治疗前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切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质量评分及神经功能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塞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加快病情康复进程,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六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对喉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喉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喉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干预后观察两组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对喉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地应对疾病,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星贵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关于老年病人股骨骨折手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股骨骨折手术后的护理.方法:本组86例患者,年龄69-88岁.全部患者都是股骨骨折,都行了手术治疗.结果:本组86例患者,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均取得了满意治疗效果,无1例发生并发症.

    作者:魏凤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析莫西沙星在获得性肺炎中的治疗的临床体验

    目的:根据对患有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肺功能检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临床治疗的实际效果展开分析和研究.方法:此次肺部病症医学临床试验活动所抽选的研究对象为2011年04月份至2012年04月份期间,来院进行诊治的获得性肺炎患者共有84例,以其肺炎原始病例资料作为此次医学实验活动的基础数据来院.通过对这84例获得性肺炎的患者进行病症观察,主要表现为出现发热症状41例,慢性咳嗽34例,胸闷气短32例,痰量增多52例等等.根据临床表现症状,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了相应的肺部医学检查,包括胸部X片、血常规、肺功能检测等等,通过检查对患者获得性肺炎进行确诊.按照患者性别、年龄以及肺炎程度的不同,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医学实验组,分别为:治疗组:患者42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42例,在基础治疗中,采用了左氧氟沙星进行诊治.结果:通过常规疗程治疗,得出以下结果,治疗组:42例患者,完全治愈28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7%;对照组:42例患者中,完全治愈23例,有效13,无效6例,总有效率:85.71%.同时药物安全性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获得性肺炎进行诊治时,加用莫西沙星药物,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同时药物安全性较高,建议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作者:江桂华;方卫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并发症及临床护理

    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是一种急危重症,并发症较多,对其治疗和护理都十分重要,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一般哮喘经过急性期治疗后,症状得到控制,但哮喘的慢性炎症病理生理改变仍然存在,因此必须制定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做好本病的健康教育甚为重要,使病人及家属共同面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到少发作甚至不发作.总之,对本病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密切医护关系,做好护理工作,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付金平;苑广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在动脉瘤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手术配合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60例动脉瘤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手术配合度.结果:观察组术前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配合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动脉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手术配合度,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向飞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偏瘫后并发症压疮的康复理疗紫外线照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理疗紫外线照射在治疗偏瘫后出现的并发症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8年5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偏瘫合并并发症压疮患者174例临床治疗过程,其中脑出血偏瘫患者102例,男性65例,女性37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为62.1岁,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龄为42-78岁,平均年龄为66.5岁,174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压疮,在我院康复理疗科均进行2周时间的紫外线患处照射.结果:155例患者压疮愈合,15例患者结痂,4例患者压疮分泌物消失,总有效率100%.结论:压疮患者早期进行紫外线照射可在短时间内使压疮愈合,促使偏瘫患者早日恢复康复训练,因此紫外线理疗在康复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冯建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急性脑梗死80例临床诊治效果观察

    急性脑梗死灶的中央区为坏死脑组织,周围为水肿区.在梗死的早期脑水肿明显,梗死面积大者,水肿也明显,相反梗死面积小者,水肿面积相对较小,水肿区脑回变平、脑沟消失.当梗死面积大,整个脑半球水肿时,中线结构移位,严重病例可有脑疝形成;奥扎格雷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作用,能抑制大脑血管痉挛,增加大脑血流量,改善大脑内微循环障碍和能量代谢异常.银杏达莫中银杏总黄酮具有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动脉供血的作用;双嘧达莫可阻止血栓素A2的形成,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具有明显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奥扎格雷钠与银杏达莫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可有效地促使病变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可明显减少病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淑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高热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在高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科2012年7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高热(口腔温度≥39℃)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在4h、6h、8h时的体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洛芬退热效果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尤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功能异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功能异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选取35例肝性身免疫性肝功能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观察患者CEA、AFP、SF三项指标的检查结果.结果:经免疫分析发现,在AIHⅢ者中AFP的含量显著高于PBC患者(P<0.05),其中AIHⅠ以及AIHⅡ中AFP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但PBC与之相比,AFP的含量较低(P<0.05),在AIH者中SF的含量显著高于PBC患者(P<0.05),其中AIHⅡ以及AIHⅢ中AFP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但AIHⅠ与AIHⅡ以及AIHⅢ相比,SF的含量较高(P<0.05),不同等级AIH患者CEA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PBC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功能异常的肝病患者进行自身抗体检测,能有效查出肝性病变的原因,对早期的分型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郑小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分析、总结102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穿刺引流血肿清除术的护理过程.结果:引流效果满意,无颅内感染或低颅压综合征发生.结论:护士掌握正确的引流方法和要求,做好引流管护理及基础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护理,可提高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治疗的成功率和愈后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陶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甘精胰岛素与诺和灵N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对比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与诺和灵N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10年4月~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诺和灵N,观察组给予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FPG、2h-PG、HbAlc等指标的变化,并比较治疗期间两组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FPG、2h-PG、HbAlc等指标均下降,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较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甘精胰岛素与诺和灵N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均可达到满意的降糖效果,其中甘精胰岛素作用更加稳定,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舒琬清;杨水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54例脑出血患者行康复护理对改善肢体功能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54例脑出血患者行康复护理对改善肢体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脑出血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护理30d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65.31±10.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29±11.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下患肢肌力分级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功能训练,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上下患肢肌力分级,以此改善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潘莹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后的心理问题探析

    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女性为恐惧的一种疾病,因此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后的心理问题备受关注.基于充分了解乳腺癌患者乳房切除后的心理特征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以期改善和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向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转变.

    作者:陈赛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142例宫颈炎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根据对在本院妇科进行诊治的宫颈炎患者,通过实施临床观察、检测,依照严重程度的不同,对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此次妇科医学研究活动所抽选的对象为我院2011年01月份至2012年01月份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宫颈炎患者共计88例,根据其原始病例资料作为本次医学实验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医护人员通过对这88例宫颈炎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发现急性宫颈炎48例,慢性宫颈炎40例;存在白带增多,小腹疼痛,外阴瘙痒并带有异味,月经不调等现象.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医学妇科检测,对病灶部位和宫颈炎程度进行确诊.按照患者年龄、宫颈炎程度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三个治疗小组,分别为:轻度宫颈炎组:35例,在治疗中主要采用普通用药方式进行治疗;中度宫颈炎组:36例,在治疗中主要采用微波和药物联合治疗的方式;重度宫颈炎组:17例,在治疗中采用LEEP刀技术实施手术治疗.结果:通过上述三种不同的治疗方式,轻度宫颈炎组:35例,治愈27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28%.;中度宫颈炎组:36例,治愈24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89%;重度宫颈炎组:17例,治愈11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2.35%.结论:在宫颈炎疾病的治疗中,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病症的程度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实施治疗.

    作者:林少敏;张女娟;林楚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两种不同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四项的结果比较

    目的:对贝克曼AU680和东芝TBA-40FR两种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项目进行比对实验,研究其测定结果是否一致.方法: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文件,取患者新鲜血清,在两台生化仪上对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四个生化项目进行检测,用回归统计法分析两组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和偏差.结果:贝克曼AU680和东芝TBA-40FR两种检测系统结果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r≥0.99),并且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系统上的血脂四项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作者:詹正坤;刘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整体护理措施及效果

    目的:采取措施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整体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有效性研究.方法:本组所研究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55例,女性有45例,他们的年龄在24-86岁之间.在对这些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全过程中施行整体的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所有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其中患者的心理状况、营养状况、自我健康意识等有了较大程度上的改善.结论:对慢型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整体性的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活质量.

    作者:杨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伴出血休克型的56例临床分析

    目的:采取措施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伴出血休克型的56例临床疗效进行有效性观察与研究.方法:本组所研究的56例宫外孕伴出血休克型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她们的年龄在20-43岁之间.这些患者经过CT与B超检查以及病理学理论的研究均符合宫外孕伴出血休克型的临床症状.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腹腔镜手术治疗56例宫外孕伴出血休克型患者的手术方式、时间、并发症以及出血量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研究,56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手术,术后没有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利用腹腔镜手术的方式治疗宫外孕伴出血休克型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痛苦小等优势,具有极强的临床研究与应用价值.

    作者:朱玉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无创呼吸机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58例呼吸衰竭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吸氧、化痰以及解除支气管痉挛等方面的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结果:本组患者中,5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气分析以及临床表现明显好转,顺利脱机后康复出院,余下2例因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在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中,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全面细致的护理工作是提高无创呼吸机疗效的关键.

    作者:刘永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

    目的:研究探讨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岁,男患者35例,女患者2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0%,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10%,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0%,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在为其护理的时候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靳凤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