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不同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四项的结果比较

詹正坤;刘芳

关键词:两种不同生化分析仪, 检测血脂四项, 结果比较
摘要:目的:对贝克曼AU680和东芝TBA-40FR两种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项目进行比对实验,研究其测定结果是否一致.方法: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文件,取患者新鲜血清,在两台生化仪上对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四个生化项目进行检测,用回归统计法分析两组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和偏差.结果:贝克曼AU680和东芝TBA-40FR两种检测系统结果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r≥0.99),并且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系统上的血脂四项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面神经麻痹康复护理工作要点分析

    面神经麻痹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都具有很大的危害,有效的护理工作能够配合有效的治疗加快病人康复的过程,对于病患而言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面神经麻痹康复护理工作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分析中可以看出,要达到护理的作用,必须从各个方面全方位开展护理工作,并且针对病理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保证病症的有效控制.

    作者:郭晓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疫苗安全接种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疫苗安全接种的护理干预.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观察组对象共2000人次,均为本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2012年5月至10月收集的疫苗接种者,实施全面整体的安全接种护理干预,就相关资料与2012年1月6月收集的未行相关安全护理的2000人次接种者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接种知识知晓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疫苗安全接种的护理干预,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医护质量,确保受种者生命安全.

    作者:罗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造影剂肾病与肾损伤分子1的相关分析

    随着现代医学介入及放射技术的发展,造影剂诱发的肾病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目前通常以肌酐升高为主要诊断造影剂肾病的方法,但是肌酐的变化与多个因素相关,其敏感性较差,患者出现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但是肌酐可能正常,因此,肾损伤分子1作为新的诊断造影剂肾病的生物学指标需要进一步研究其敏感性及特异性,为能更快更好的对造影剂肾病做出诊断.

    作者:李潇;马鑫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计划生育幸福家庭关爱工程实施探究

    面对经济日益增长的城市新特点,对计划生育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幸福家庭关爱工程就是在这一契机和人口专家的指导下而实施的,寻求人口素质和经济增长的平衡点,既能加快经济的增长,又促进了人口适度发展,尝试少生快富的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建立.

    作者:冯银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复方丹参制剂对小鼠缺氧及氧化应激的作用

    目的:研究丹参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小麦胚芽复方制剂对缺氧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复方制剂低、中、高剂量组,通过常压密闭缺氧实验、KCN中毒缺氧实验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观察复方制剂对缺氧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复方制剂可以明显延长小鼠常压密闭缺氧情况下的存活时间,并且可以改善小鼠KCN中毒状况,避免小鼠死亡,还可以明显增加小鼠断头后的呼吸次数(P<0.05).结论:丹参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小麦胚芽组成的复方能有效地提高小鼠耐缺氧的能力.

    作者:饶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电视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自发性气胸手术探析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采用电视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将14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依据手术方式随机分为行电视腹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手术的观察组76例和行常规后外侧切口手术的对照组70例.对比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自发性气胸均有效,但电视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时间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作为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刘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老年人肺部真菌感染预防与诊治效果观察

    老年肺部感染起病隐匿,并发症多,因此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时,应早期、足量、联合、适当延长疗程,并注意真菌类感染,厌氧菌感染;本文采用小剂量的氟康唑与抗生素合用,疗程结束后停用抗生素及氟康唑后,病情亦无反复.氟康唑对人类肝毒性小,不影响肝功能,小剂量氟康唑短期应用不良反应少;老年肺部感染症状,体征有的不典型,因此,对于老年人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应予重视,及时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可有助于老年肺部感染的确诊,以免延误早期治疗.

    作者:任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卧-站一体化行走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对应用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A1(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卧-站一体化行走训练,观察该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从而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选取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平均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不进行应用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A1训练;研究组除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外,采取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A1进行卧-站一体化行走训练.结果:研究组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活动能力(包括转移、行走、上下楼梯)评分比对照组变化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A1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活动能力,降低致残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改善行走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

    作者:王汉明;李伟杰;梁镇宏;唐金普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口腔恶性肿瘤并发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

    本文就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时念珠菌病感染口腔的可能机制、致病念珠菌的特征和种类,以及其防治方法三方面展开,介绍一些国内外研究的结果和值得讨论的问题.

    作者:乔金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压疮的治疗护理

    为了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压疮的治愈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阐述了压疮的预防方法,分析了压疮的物理疗法和中西药物疗法,还着重论述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临床护理、一般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压疮护理方法.

    作者:吴旻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两种术式治疗屈曲压缩型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跨伤椎内固定和经伤椎内固定治疗屈曲压缩型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跨伤椎内固定、经伤椎内固定手术治疗无明显神经症状的胸腰段屈曲压缩型骨折各20例患者,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主要诊断、合并疾病、手术方式、手术日期、手术用时、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影像学随访结果等,并对患者手术疗效进行总结.结果:经伤椎内固定治疗组术后六个月时复位丢失率小于跨伤椎内固定组,经伤椎内固定治疗组失败率低于跨伤椎内固定组.结论:两种术式都是后路治疗脊柱胸腰段屈曲压缩型骨折的有效手术治疗措施,但经伤椎椎弓根的6钉内固定术式对脊柱骨折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应优先采用.

    作者:冯小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在动脉瘤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手术配合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60例动脉瘤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手术配合度.结果:观察组术前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配合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动脉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手术配合度,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向飞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在脑梗塞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脑梗塞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治疗前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切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质量评分及神经功能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塞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加快病情康复进程,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六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对胎儿和新生儿慎用麻醉药

    目的:探讨临床诊疗中麻醉药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临床资料回顾法.结论:所有的麻醉性和镇痛性药物都能快速透过胎盘,所以用药要合理和谨慎.

    作者:孙林;王作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功能异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功能异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选取35例肝性身免疫性肝功能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观察患者CEA、AFP、SF三项指标的检查结果.结果:经免疫分析发现,在AIHⅢ者中AFP的含量显著高于PBC患者(P<0.05),其中AIHⅠ以及AIHⅡ中AFP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但PBC与之相比,AFP的含量较低(P<0.05),在AIH者中SF的含量显著高于PBC患者(P<0.05),其中AIHⅡ以及AIHⅢ中AFP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但AIHⅠ与AIHⅡ以及AIHⅢ相比,SF的含量较高(P<0.05),不同等级AIH患者CEA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PBC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功能异常的肝病患者进行自身抗体检测,能有效查出肝性病变的原因,对早期的分型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郑小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预防老年人发生骨折的干预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老龄化,老年人视力减退,四肢协调,反应敏捷性下降,而且骨质疏松,尤其容易发生骨折.因此,老年人骨折的问题愈未愈突出,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日益退化,代谢水平逐渐下降,一旦发生骨折,并发症较多,预后较差.因此,对降低骨折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旻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30例高龄产妇剖腹产手术的护理分析

    目的:讨论并分析30例的高龄产妇进行剖腹产手术的护理情况.方法:被调查患者为2008年~2012年间来进行剖腹产手术的30例左右的高龄产妇,年龄在30~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5岁,其中合并内科病,糖尿病的患者1例,运气高血压的患者2例,初次生产患者为4例,高龄经产妇为8例,产道异常的患者3例,单胎患者8例,骨盆异常患者4例.利用新式剖腹产手术方式进行手术,即是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下子宫下段横切口或纵切口剖宫产术.结果:30例患者产后恢复良好,无明显的并发症,1例前置胎盘术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再次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后痊愈出院,1例糖尿病人因术后咳嗽刀口裂开,经过二次缝合,愈合出院.结论:对高龄孕产妇剖宫产术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对提高母婴生命质量、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对59例宫外孕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并发育称异位妊娠(ectopic,preghancy),习称宫外孕(extravteine pregnancr),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根据受精卵在宫腔外种植部位可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阔韧带妊娠及腹腔妊娠等.以输卵管妊娠多见,约占95%以上,其中又以壶腹部妊娠多.其结局有输卵管妊娠流产、输卵管妊娠破裂、陈旧性宫外孕及继发性腹腔妊娠,前两种若不及时抢救、护理,后果极其严重,可致孕妇在短时间内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甚至死亡,正确的护理对患者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蒋忠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整体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提高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采取措施对整体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提高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系统性探讨.方法:从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中选取54例,其中男性有28例,女性有26例,他们的年龄在25-60岁之间.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一组有27例患者.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主要是利用传统常规性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而对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则是在传统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整体性的护理.利用统计学的理论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与自我保健意识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整体护理的模式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探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螺环酮对难治性强迫症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螺环酮对难治性强迫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难治性的强迫症患者32例,采取螺环酮治疗,疗程10W,运用强迫量表BOCS、焦虑量表HAMA与抑郁量表HAMD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不良反应评定,每2W实施一次评定.结果:强迫症患者治疗2W后,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AMD分数下降显著P<0.05,强迫症起效时间为2W,多数为4W,10W后,强迫患者治疗有效例数20例,总有效率为62.5%,有头晕、口干、恶心、出汗及失眠等轻微不良反应.结论:螺环酮对难治性的强迫症治疗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轻.

    作者:黄文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