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潇;马鑫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58例呼吸衰竭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吸氧、化痰以及解除支气管痉挛等方面的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结果:本组患者中,5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气分析以及临床表现明显好转,顺利脱机后康复出院,余下2例因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在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中,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全面细致的护理工作是提高无创呼吸机疗效的关键.
作者:刘永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前从相关数据统计得出,肺炎已经是影响婴幼儿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并且其病情发展迅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将会危及婴幼儿的生命.特别是在冬季或者是气候骤变的时候,婴幼儿感染肺炎的情况更为严重.本文将围绕婴幼儿肺炎的常见护理问题进行探索,为婴幼儿的健康做出一点贡献.
作者:毛旭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治疗子宫肌瘤合适的手术方法,同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2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可从体内肌瘤位置、数目、大小以及病理类型等方面进行.结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20例患者中无临床症状5占总数的25%,伴有子宫肌瘤相关症状者有15例占到75%.其中有13例患者进行了全子宫切除手术,占到65%.手术均成功.结论:子宫肌瘤患者的年龄、有无生育要求是医者选择手术方式的前提条件,在手术过程中,应当尽量保留患者的卵巢.并非所有子宫肌瘤患者在早期均有相关症状,为早期诊断,在佳时期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应当定期体检.同时,加强术后观察、随访是预防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月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结构简单、给药方便等优点[1].氟喹诺酮类中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有诺氟沙星(Norfloxac in)、培氟沙星(Pefloxac in)、依诺沙星(Enox acin)、氧氟沙星(O floxacin)、环丙沙星(C ipro floxac in)、洛美沙星(Lom eflox acin)等,第4代主要有司帕沙星(Sparfloxac in)、妥舒沙星(To sufloxacin)、氟罗沙星(Fleroxac in)等.由于其使用量的不断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可在人体的多个系统、器官和组织中表现出来.现综述如下.
作者:吴建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头面部烧伤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经验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11月我科收入的54例头面部烧伤患者给予相关临床护理,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积极护理,本组54例患者中一期愈合41例,二期愈合13例;头面部色素沉着者4例,无死亡患者.结论:加强头面部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曾凡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产生的影响以及术后心理护理干预的可行性.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8月收治的骨科患者146名,随机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0例术后采取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76例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分值.结果:通过对比,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施行骨科手术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减患者因心理障碍产生的术后疼痛感,心理护理干预手段在骨科术后施行,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焦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介绍关于干细胞的研究以及干细胞治疗外周血管闭塞症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国内外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结果: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更新、高度增生及多向分化能力的特殊原始细胞.相关研究显示干细胞移植治疗外周血管闭塞症已经取得了成功.结论:肢体周围血管闭塞缺血性疾病需要靠新生血管才能达到终的治疗目的,移植相关干细胞治疗相关疾病将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带来疾病治疗的新变革.
作者:姚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人工流产率的上升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生活方式和观念的重大变化和人口流动的不断增长,人工流产的社会经济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在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未婚妇女的人工流产出现显著增长.总的说来,计划生育政策仍然对人工流产有很大影响,但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者:陈海翔;吉木森高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继发性脑损害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60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回顾性总结其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功能恢复均有显著疗效,观察组疗效更佳.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外伤后遗症恢复有一定帮助.
作者:朱俊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恢复期中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住院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根据患者不同的病症做针对性护理.结果:219例患者经过1~3个月的警醒护理和康复训练,14例患者基本痊愈,162例明显好转,33例好转.结论:护理干预对恢复期中风患者的恢复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桂慧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析早孕合并高危因素人工流产患者手术效果及合并症.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收入的早孕实施人工流产手术患者91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1例患者伴发高危因素主要有:人工流产3次以上、3月内施行人工流产3次以上、剖宫产术6个月以内、哺乳期孕妇、带器妊娠、盆腔肿物、子宫肌瘤、瘢痕子宫、子宫高度前屈、子宫高度后屈、子宫畸形等.结论:早孕伴高危人工流产手术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术后发生并发症.同时对适龄妇女加强卫生保健知识宣教,提高科学避孕知识,保证年轻已婚女性身心健康.
作者:邓井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采取措施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伴出血休克型的56例临床疗效进行有效性观察与研究.方法:本组所研究的56例宫外孕伴出血休克型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她们的年龄在20-43岁之间.这些患者经过CT与B超检查以及病理学理论的研究均符合宫外孕伴出血休克型的临床症状.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腹腔镜手术治疗56例宫外孕伴出血休克型患者的手术方式、时间、并发症以及出血量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研究,56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手术,术后没有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利用腹腔镜手术的方式治疗宫外孕伴出血休克型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痛苦小等优势,具有极强的临床研究与应用价值.
作者:朱玉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螺环酮对难治性强迫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难治性的强迫症患者32例,采取螺环酮治疗,疗程10W,运用强迫量表BOCS、焦虑量表HAMA与抑郁量表HAMD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不良反应评定,每2W实施一次评定.结果:强迫症患者治疗2W后,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AMD分数下降显著P<0.05,强迫症起效时间为2W,多数为4W,10W后,强迫患者治疗有效例数20例,总有效率为62.5%,有头晕、口干、恶心、出汗及失眠等轻微不良反应.结论:螺环酮对难治性的强迫症治疗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轻.
作者:黄文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外周静脉留置针技术在我院开展十多年来,由于操作简便、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保持静脉输液的通畅、为患者的抢救及治疗提供有力的保障等诸多优点,其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部分休克患者常表现为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大汗淋漓、皮肤湿冷等,应用传统的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是无效的.因为无菌透明敷贴和胶布遇到汗液时其粘性明显降低甚至失去粘性,不能有效地将留置针固定在皮肤上,常常会导致留置针的脱出,液体外渗,影响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重点探讨对此类患者留置针进行有效固定的方法.
作者:杜翠娴;郝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寿光市手足口病发病特点,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手足口病数据库数据对寿光市2010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333例,报告发病128.40/10万.轻症病例1329例,重症4例.采集57例患者粪便,送潍坊市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化验结果是:感染COAX16病毒7例,占12.28%;感染EV71病毒12例,占21.05%;合并感染COAX16和EV713例,占5.26%;感染其它肠道病毒25例,占43.86%.结果阴性10例,占17.54%.全年共报告聚集性病例55起,共193例,占总发病的14.48%.1333例病例中,男性882例,女性451例,男女之比为1.96∶1.男女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以0~3岁组为主(占82.52%),4~5岁组占15.83%.散居儿童占报告发病总数的78.68%;幼托儿童占报告发病总数的19.47%;5~7月份为发病高峰(占67.58%);普通病例中,病程主要分布在4~8天(占90.37%),重症病例病程全部分布在7~11天.结论:2010年寿光市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0~3岁、散居儿童是高发人群.
作者:崔珍;李晓静;李秋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急性炎症期采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腹腔镜对4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44例患者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41例,另外3例中转开腹手术治疗.患者平均手术时间(80.4±32.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7.8±31.2)mL,术后平均进食时间(1.6±0.5)d,平均留置引流时间(2.0±0.7)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7±1.1)d.术后有5例出现并发症,占12.10%,其中出现有3例为切口感染,2例为胆漏.均接受保守的抗菌之力治疗以及相应的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采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并且术后预后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胡登平;许琼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有手术条件者应争取早期手术,对于一部分患者应在积极抗休克、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同时争取手术治疗,因为有些患者保守治疗常会失败或加重病情,甚至使其发展到一定程度不及时手术就难以逆转.因此术前准备的充分,手术时机选择的及时,手术方式选择的恰当,同时应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是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申和真;陈雨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采取措施对不同年龄、性别献血者乙肝、丙肝感染状况进行对比性分析.方法:从献血站记录的无偿献血者中选取1000人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从不同的年龄段、性别方面对感染乙肝、丙肝的状况进行对比性分析,利用HBsAg金标法对这些检验对象进行初步筛选,在进行复检的过程中选择ELISA法.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分析发现,本组所研究的对象中,HBsAg携带者伴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抗HCV阳性集中在28-39岁之间,在性别上的差异性表现为抗HCV阳性是男性小于女性,而HBsAg携带者是男性大于女性.结论:乙肝与丙肝同类属于经血液传播的一种肝炎病毒的传染病,但乙肝与丙肝在病理学与流行病学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这两种病毒在人体中的转归与致病因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作者:贾一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乳腺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7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围手术期中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观察组:针对每位患者的个性差异,制定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方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实验组.实验组患者疼痛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乳腺癌围手术期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作者:蒋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对应用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A1(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卧-站一体化行走训练,观察该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从而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选取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平均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不进行应用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A1训练;研究组除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外,采取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A1进行卧-站一体化行走训练.结果:研究组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活动能力(包括转移、行走、上下楼梯)评分比对照组变化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A1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活动能力,降低致残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改善行走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
作者:王汉明;李伟杰;梁镇宏;唐金普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