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ICU中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易感病原菌特性的对比分析

冯应华

关键词:早产儿, 新生儿, 病原菌, 耐药性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NICU中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易感病原菌的特性.方法:NICU住院的患儿100例,按孕龄分为:足月组与早产组,均为50例.常规分离、培养及鉴定病原菌,并应用K-B法行药敏试验.比较两组间的易感病原菌种类发布及相关药敏试验差异.结果:足月组共检出病原菌225株,以G-菌为主,而早产组病原菌302株,以G+菌为主.两组检出前5位病原菌均不同,且与早产组相比,足月组易感病原菌的耐药率明显较低(P均<0.05).结论:NICU中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易感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有差异.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142例宫颈炎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根据对在本院妇科进行诊治的宫颈炎患者,通过实施临床观察、检测,依照严重程度的不同,对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此次妇科医学研究活动所抽选的对象为我院2011年01月份至2012年01月份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宫颈炎患者共计88例,根据其原始病例资料作为本次医学实验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医护人员通过对这88例宫颈炎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发现急性宫颈炎48例,慢性宫颈炎40例;存在白带增多,小腹疼痛,外阴瘙痒并带有异味,月经不调等现象.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医学妇科检测,对病灶部位和宫颈炎程度进行确诊.按照患者年龄、宫颈炎程度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三个治疗小组,分别为:轻度宫颈炎组:35例,在治疗中主要采用普通用药方式进行治疗;中度宫颈炎组:36例,在治疗中主要采用微波和药物联合治疗的方式;重度宫颈炎组:17例,在治疗中采用LEEP刀技术实施手术治疗.结果:通过上述三种不同的治疗方式,轻度宫颈炎组:35例,治愈27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28%.;中度宫颈炎组:36例,治愈24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89%;重度宫颈炎组:17例,治愈11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2.35%.结论:在宫颈炎疾病的治疗中,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病症的程度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实施治疗.

    作者:林少敏;张女娟;林楚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从联合用药角度谈药学服务的必要性

    目的:探讨从联合用药角度看药物服务的必要性.方法:对临床上治疗患者疾病时采用联合用药的情况进行分析,以阐明加强药学服务的必要性.结果:在联合用药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药物对患者的副作用增强,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病情的改善,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结论:临床在对患者进行联合用药的过程中,导致患者出现副作用的机率增加,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改善,对此要加强对患者的药学服务,以减少患者疾病治疗的不良反应.

    作者:吴莲波;吴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卧-站一体化行走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对应用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A1(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卧-站一体化行走训练,观察该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从而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选取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平均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不进行应用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A1训练;研究组除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外,采取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A1进行卧-站一体化行走训练.结果:研究组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活动能力(包括转移、行走、上下楼梯)评分比对照组变化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A1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活动能力,降低致残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改善行走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

    作者:王汉明;李伟杰;梁镇宏;唐金普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以问卷方式调查其生活质量,并监测其血压控制情况,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护理干预实施前、后患者血压、卫生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物质生活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和社会功能维度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合理膳食、坚持锻炼、定期监测、遵医用药、心理平衡方面与干预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值、控制率与干预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血压水平、提高血压控制率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赢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医患沟通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医患沟通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以寻求良好的医患沟通方式,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医疗纠纷案件中医患沟通问题及医患矛盾原因.结果:研究报道的医患关系紧张案例中医患沟通不当或不及时占很重要的部分,良好的医患沟通方式是取得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结论:医疗服务人员从服务理念、沟通方式、沟通内容、沟通渠道以及沟通技巧等方面综合改善医患关系,建立良好的医疗服务模式,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

    作者:刘喜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教育与护理指导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教育的相关问题与护理指导.方法:对本院2009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211例精神病患者均进行系统的临床监测与具体的心理分析,同时进行生活行为技能的训练、社会交往技能训练、常规工娱治疗活动、学习行为训练、职业技能训练等综合康复训练,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与指导工作.结果:211例患者均经系统的抗精神病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后,出现了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自杀的危险43例(20.38%);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74例(35.07%);知识的匮乏102例(48.34%),且均给予康复教育与心理护理指导,精神症状改善,自制力恢复.结论:精神疾病患者需要加强康复教育与相关护理指导,如出现问题,及时了解并给予处理.

    作者:何清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加减黄连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加减黄连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选择于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治疗,以40mg泮托拉唑肠溶胶囊,1次/d,10mg多潘立酮片,3次/d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本院自制加减黄连汤治疗,将药材以1200ml水浸泡30min,煎煮500ml,一日内分3次服用,1剂/d;两组患者均医嘱节制饮食、清淡饮食、禁食肥腻辛辣食物、禁止烟酒,于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复查胃镜.结果:4周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其中对照组痊愈13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治愈率36.1%(13/36),有效率83.3%(30/36),治疗组痊愈25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治愈率69.4%(25/36),有效率97.2%(35/36),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加减黄连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良好,且无不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艳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

    目的:研究探讨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岁,男患者35例,女患者2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0%,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10%,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0%,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在为其护理的时候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靳凤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80例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探讨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的妊娠分娩方式及相应的母婴结局.方法:分析本院自2008年10月-2011年5月共收治的8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母婴的情况.结果:上述80例中32例阴道试产,成功27例,成功率达84.4%.剖宫产有53例,占66.3%.阴道分娩组产妇在术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均好于剖宫产组(P<0.05).两种中新生儿情况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别(P>0.05).结论:瘢痕子宫不是绝对的剖宫产的指征,只要遵循阴道分娩的适应症,阴道分娩优于再次剖宫产.

    作者:陈新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38例CAP患者,治疗以抗生素为主.结果:38例CAP患者的诊断方式有:病史采集、临床体征诊断、病原菌检测、血常规、X线检查.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了94.7%.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起病较急,病情较重,死亡率高,临床应早期明确诊断,积极治疗.

    作者:袁登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子宫肌瘤20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子宫肌瘤合适的手术方法,同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2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可从体内肌瘤位置、数目、大小以及病理类型等方面进行.结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20例患者中无临床症状5占总数的25%,伴有子宫肌瘤相关症状者有15例占到75%.其中有13例患者进行了全子宫切除手术,占到65%.手术均成功.结论:子宫肌瘤患者的年龄、有无生育要求是医者选择手术方式的前提条件,在手术过程中,应当尽量保留患者的卵巢.并非所有子宫肌瘤患者在早期均有相关症状,为早期诊断,在佳时期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应当定期体检.同时,加强术后观察、随访是预防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月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瘢痕子宫产妇72例分娩方式指征观察分析

    作为产科工作者,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应从多方面综合考虑,认真评估,严格掌握试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于估计可能阴道分娩的孕妇,要做好心理指导,增强患者自信心,解除患者对阴道分娩的恐惧心理,提供阴道试产机会,此外要提高产科医护人员的阴道助产技术,这样才能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再次剖宫产率.

    作者:王雪冬;朱莉;张晶;梁庆华;李云鹏;袁晓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改变特点及意义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改变特点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心电图改变的特点及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意义.结果:60例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中,58例(96.67%)患儿出现心电图异常,其中50例患儿心律失常,9例患儿伴ST改变,4例患儿伴T波低位,4例患儿伴T波倒置,5例患儿伴Q-T间期延长;11例患儿ST改变,6例患儿T波低位,6例患儿T波倒置,7例患儿Q-T间期延长.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改变主要以心律失常为主,少数患儿表现为ST改变、T波低位、T波倒置、Q-T间期延长.心电图改变是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重要依据.

    作者:朱晓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30例高龄产妇剖腹产手术的护理分析

    目的:讨论并分析30例的高龄产妇进行剖腹产手术的护理情况.方法:被调查患者为2008年~2012年间来进行剖腹产手术的30例左右的高龄产妇,年龄在30~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5岁,其中合并内科病,糖尿病的患者1例,运气高血压的患者2例,初次生产患者为4例,高龄经产妇为8例,产道异常的患者3例,单胎患者8例,骨盆异常患者4例.利用新式剖腹产手术方式进行手术,即是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下子宫下段横切口或纵切口剖宫产术.结果:30例患者产后恢复良好,无明显的并发症,1例前置胎盘术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再次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后痊愈出院,1例糖尿病人因术后咳嗽刀口裂开,经过二次缝合,愈合出院.结论:对高龄孕产妇剖宫产术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对提高母婴生命质量、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醒脑静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

    引起脑炎常见的病毒有肠道病毒、单纯胞疹病毒、粘液病毒和其他一些病毒.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和颅内高压征,如发热、头痛、呕吐、抽搐,严重者出现昏迷.醒脑静注射液具有退热、改善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减轻脑缺血后炎症反应及自由基损伤等作用,可增进大脑功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大脑微循环血流;醒脑静注射液可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有效地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减低颅内压,改善脑缺氧,增强脑细胞耐缺氧能力,尽可能减轻脑炎所造成神经细胞的损害.

    作者:张磊;张玉华;刘杰;于振斌;苏洪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甘精胰岛素与诺和灵N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对比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与诺和灵N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10年4月~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诺和灵N,观察组给予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FPG、2h-PG、HbAlc等指标的变化,并比较治疗期间两组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FPG、2h-PG、HbAlc等指标均下降,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较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甘精胰岛素与诺和灵N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均可达到满意的降糖效果,其中甘精胰岛素作用更加稳定,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舒琬清;杨水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观察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我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分为舒利迭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舒利迭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李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思密达、西瓜霜喷剂联合甲硝唑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思密达、西瓜霜喷剂联合甲硝唑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8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给予西瓜霜喷剂联合甲硝唑,对照组给予思密达糊剂,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溃疡大直径小于对照组,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1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西瓜霜喷剂联合甲硝唑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优于思密达.

    作者:陈鸿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成功抢救1例不典型羊水栓塞的体会

    目的:进一步探讨羊水栓塞的临床早期确诊,通过对1例不典型羊水栓塞病例的救治经过的回顾和分析,掌握羊水栓塞患者的早期识别,从而提高临床诊断和救治能力.方法:回顾2012年9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例羊水栓塞患者的病史和救治过程,总结在救治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结果:1例拟诊羊水栓塞者,经过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症状和体征很快消失,患者恢复良好,产后追踪无异常.结论:少数羊水栓塞临床表现不明显,症状较轻,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以便及时发现,及早处理.

    作者:李文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面神经麻痹康复护理工作要点分析

    面神经麻痹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都具有很大的危害,有效的护理工作能够配合有效的治疗加快病人康复的过程,对于病患而言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面神经麻痹康复护理工作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分析中可以看出,要达到护理的作用,必须从各个方面全方位开展护理工作,并且针对病理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保证病症的有效控制.

    作者:郭晓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