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娥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60例动脉瘤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手术配合度.结果:观察组术前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配合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动脉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手术配合度,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向飞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喉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喉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干预后观察两组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对喉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地应对疾病,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星贵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分析、总结102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穿刺引流血肿清除术的护理过程.结果:引流效果满意,无颅内感染或低颅压综合征发生.结论:护士掌握正确的引流方法和要求,做好引流管护理及基础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护理,可提高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治疗的成功率和愈后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陶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本文就护士层级管理科学模式,探讨了如何有效开展层级管理,做好连续排班,对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潜能,优化护理服务效率、质量,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妮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提高临床科学、合理、安全输血理念.方法:严格执行临床输血规范,以科为单位实行量化考核.结果: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做到能不输血就不输,能少输血就不多输;一血多用,缺什么补什么,改变了输血观念,提高输血诊治水平.讨论:只要各级管理部门重示,职能部门加强监督检查管理、输血科严格把关,提高临床输血工作人员思想观念;量化管理是当前临床输血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法.
作者:王友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总结16例急性颈脊髓中央管损伤综合征患者的观察与护理经验,提高对同类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护理的重点是及时巡视、严密观察,早期充分补液,加强呼吸道管理及呼吸功能锻炼指导,加强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针对患者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处理.结果:经积极治疗及护理,16例均康复出院.结论:急性颈脊髓中央管损伤早期若能正确及时的诊治,合理周全的护理,可减少其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生活质量.
作者:黄惠芬;李金兰;包凌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内心科老年患者在治疗阶段的不同心理反应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来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用精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面对每位患者.结果:消除患者心理障碍,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结论:及时掌握心内科老年患者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王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内、外固定结合治疗合并髁部骨折的股骨干复杂骨折的有效临床方案.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0月期间接受住院治疗的80例股骨干复杂骨折合并髁部骨折患者进行内、外固定结合治疗,包括术前准备、清创处理、手术固定、术后护理等四个步骤.结果:本次接受内、外固定结合治疗的所有患者中有72例获得痊愈,占总数90.00%;6例延迟愈合,占总数7.50%;其余2例由于在治疗过程中引发感染,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开展治疗工作,占总数2.50%.结论:有机结合内、外固定治疗形式不仅可以减轻手术创伤,在简单医疗设备下迅速完成骨折固定,而且能够同时满足关节内骨折复位理想要求,弥补了单纯内固定及保守治疗方式存在的部分缺陷,只要遵循相关要求正确进行使用,就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侯俊峰;芦勐;赵书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采用微柱凝胶技术以及经典抗人球试验进行新生儿ABO溶血病血型血清学检测,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对363例有黄疸症状的新生儿进行血型血清学分析包括:母婴血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红细胞抗体放散及测定试验、ABO血型系统以外的抗体鉴定试验.结果:363例病例中确诊为ABO-HDN的有291例,可疑ABO-HDN为37例,排除ABO-HDN为35例.微柱凝胶技术以及经典抗人球试验镜下结果完全相符.结论:微柱凝胶技术在检测新生儿溶血病时可以完全取代经典抗人球试验.
作者:章霞;林琼琳;郭雅春;彭燕;段琼琼;徐晶心;吴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的病理病因、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阴道不规则出血提供一定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独一味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消炎止血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独一味胶囊治疗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阴道出血持续时间,缩短患者的病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许琼;胡登平;曾建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根据对患有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肺功能检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临床治疗的实际效果展开分析和研究.方法:此次肺部病症医学临床试验活动所抽选的研究对象为2011年04月份至2012年04月份期间,来院进行诊治的获得性肺炎患者共有84例,以其肺炎原始病例资料作为此次医学实验活动的基础数据来院.通过对这84例获得性肺炎的患者进行病症观察,主要表现为出现发热症状41例,慢性咳嗽34例,胸闷气短32例,痰量增多52例等等.根据临床表现症状,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了相应的肺部医学检查,包括胸部X片、血常规、肺功能检测等等,通过检查对患者获得性肺炎进行确诊.按照患者性别、年龄以及肺炎程度的不同,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医学实验组,分别为:治疗组:患者42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42例,在基础治疗中,采用了左氧氟沙星进行诊治.结果:通过常规疗程治疗,得出以下结果,治疗组:42例患者,完全治愈28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7%;对照组:42例患者中,完全治愈23例,有效13,无效6例,总有效率:85.71%.同时药物安全性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获得性肺炎进行诊治时,加用莫西沙星药物,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同时药物安全性较高,建议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作者:江桂华;方卫松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诊疗中麻醉药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临床资料回顾法.结论:所有的麻醉性和镇痛性药物都能快速透过胎盘,所以用药要合理和谨慎.
作者:孙林;王作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中进行子宫肌瘤剔除的临床案例.方法:选取某医院2010年1月-12月这一年里施行剖宫产手术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的产妇共126例,这126例产妇与同时期在某医院产科单一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进行对比,对手术中的情况和手术后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将手术中产妇的出血量、手术后产妇体温所需时间恢复正常体温、术后24小时阴道流血量、术后产妇肛门排气所需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和单纯剖宫产手术进行对比,都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进行手术所需要的时间和手术中使用缩宫素剂量与单纯只是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文两组的对比,得出在剖宫产手术中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是比较安全和可行的方式.
作者:刘晓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慢性肥厚性鼻炎一般由慢性单纯性鼻炎发展而来,黏膜上皮纤毛脱落,变为复层立方上皮,黏膜下层由水肿继而发生纤维组织增生而使黏膜肥厚,久之,可呈桑椹状或息肉样变,骨膜及骨组织增生,鼻甲骨骨质也可呈肥大改变;微波疗法具有治疗范围明确,对周围组织累及少,视野清楚,掌握剂量准确等优点;术前适当应用表面麻醉剂,以减轻患者治疗后的痛苦.微波治疗不存在手术出血问题,继发感染的机会极少,其物理作用比较好,发挥杀菌效力比较大.
作者:王金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肠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4月至2012年4月手术治疗36例肠结核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肠结核病人术前确诊率低,本组为22.2%.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其中有8例患者在医院进行了单纯的淋巴结的活检检查,另外有20例患者在医院进行了肠切除吻合手术合并淋巴结的活检的检查,在这些患者中还有8例患者进行了腹腔镜的探查检查.结论:手术是针对肠结核病的并发症而进行的;抗结核治疗对肠结核病人有良好治疗效果;术前明确诊断可使部分肠结核病人免于手术.
作者:金利平;张松旺;杜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教育的相关问题与护理指导.方法:对本院2009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211例精神病患者均进行系统的临床监测与具体的心理分析,同时进行生活行为技能的训练、社会交往技能训练、常规工娱治疗活动、学习行为训练、职业技能训练等综合康复训练,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与指导工作.结果:211例患者均经系统的抗精神病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后,出现了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自杀的危险43例(20.38%);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74例(35.07%);知识的匮乏102例(48.34%),且均给予康复教育与心理护理指导,精神症状改善,自制力恢复.结论:精神疾病患者需要加强康复教育与相关护理指导,如出现问题,及时了解并给予处理.
作者:何清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采取措施对高龄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有效性研究.方法:本组所研究的50例高龄晚期肿瘤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35例,女性有15例,他们的年龄在60-80岁之间.运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高龄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与身体感受进行调查,并利用资料收集方法与呼吸困难的评估方法对引发呼吸困难的原因与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科学性研究.结果:利用统计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对高龄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系统化研究发现,引发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原因包括心理与生理两个主要层面.结论:在对高龄晚期肿瘤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症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的护理,逐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活质量.
作者:赵金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与舒利迭序贯治疗用于COPD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3d后,序贯使用舒利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1周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4%,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与舒利迭序贯治疗用于COPD急性发作期,可迅速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肺功能,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勇;杨梅;刘洪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探讨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岁,男患者35例,女患者2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0%,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10%,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0%,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在为其护理的时候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靳凤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前从相关数据统计得出,肺炎已经是影响婴幼儿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并且其病情发展迅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将会危及婴幼儿的生命.特别是在冬季或者是气候骤变的时候,婴幼儿感染肺炎的情况更为严重.本文将围绕婴幼儿肺炎的常见护理问题进行探索,为婴幼儿的健康做出一点贡献.
作者:毛旭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