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日红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产生的影响以及术后心理护理干预的可行性.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8月收治的骨科患者146名,随机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0例术后采取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76例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分值.结果:通过对比,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施行骨科手术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减患者因心理障碍产生的术后疼痛感,心理护理干预手段在骨科术后施行,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焦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介绍关于干细胞的研究以及干细胞治疗外周血管闭塞症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国内外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结果: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更新、高度增生及多向分化能力的特殊原始细胞.相关研究显示干细胞移植治疗外周血管闭塞症已经取得了成功.结论:肢体周围血管闭塞缺血性疾病需要靠新生血管才能达到终的治疗目的,移植相关干细胞治疗相关疾病将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带来疾病治疗的新变革.
作者:姚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比较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穿刺硬化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以期为临床选择单纯性肾囊肿的治疗方式提供一定依据.方法:纳入80例直径≥4cm单纯性肾囊肿患者,随机均分为硬化组和腹腔镜组,硬化组采取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穿刺硬化法治疗,腹腔镜组采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手术前后采外周血检测血清尿素氮和肌酐,统计并发症.术后1年B超随访.结果:硬化组出现并发症4例,3例出现醉酒反应,均为酒精耐受力差,1例一过性血尿,复发6例,其中4例由于囊肿位于肾上极,2例原因不明.腹腔镜组出现并发症4例,其中肾周血肿1例,皮下气肿2例,1例一过性血尿,没有复发.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肾功能不全者手术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腹腔镜组优于硬化组(P<0.05).结论: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穿刺硬化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均能够改善肾功能,但前者复发率高,酒精耐受力差、囊肿位于肾上极可以优先选择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
作者:余德泳;赵立波;孙后超;覃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由于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的缺少,主要是以叶酸的缺少为主所导致的妊娠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又可以叫做叶酸缺乏性贫血.只是维生素B12的缺乏所导致贫血较为少见.该病在临床上又可以叫做妊娠恶性贫血,其表现较为严重,更严重的是有可能引起白细胞缺少症和(或)血小板缺少症.在婴儿的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上,由于叶酸的缺乏也会使其增加,如果叶酸的缺乏含量增加的时候,更为严重的还会导致在怀孕期间,出现早产现象、流产等现象胎儿宫内发育异常、孕妇会出现妊娠高血压症状等,严重的会导致孕妇和胎儿的死亡.当前,基层的卫生组织还是用较为传统的外周血象来作为诊断的依据,主要是通过骨髓血片分析,表现出巨幼红细胞增多,并且其体积增大,还有核染色质疏松.或者是通过大细胞正常血红蛋白性贫血,红细胞的平均血红蛋白(MCH)>32pg,其平均体积(MCV)>94fl,还有中粒细胞分叶过多现象,而网织红细胞却正常,这样就可以做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诊断.我们对妊娠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发生与孕妇的叶酸和维生素B12在身体内的不同含量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综合数据得出了妊娠妇女产前检查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含量是必要的这一结论.该结论的得出主要依靠于美国2000MMULITE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我们运用该仪器测定了MGA血清中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含量,同时运用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了RBC计数(RBC)、RBC比积(HCT)、血红蛋白(Hb)、RBC平均血红蛋白(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血细胞进行了详细的指标分析,得出以上成果.
作者:马琪;王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分析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经护理观察发现,对照组患者40.0%对自身所患疾病了解,55.0%对自身所患疾病不完全了解,5.0%对自身所患疾病完全不了讲解,25.0%的患者遵医嘱用药,75.0%的患者不遵医嘱用药;观察组患者65.0%对自身疾病了解,35.0%对自身疾病不完全了解,无1例完全不了解,此外,观察组70.0%的患者遵医嘱用药,仅有30.0%未遵医嘱用药,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值得护理过程中借鉴使用[1].
作者:梁美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跨伤椎内固定和经伤椎内固定治疗屈曲压缩型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跨伤椎内固定、经伤椎内固定手术治疗无明显神经症状的胸腰段屈曲压缩型骨折各20例患者,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主要诊断、合并疾病、手术方式、手术日期、手术用时、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影像学随访结果等,并对患者手术疗效进行总结.结果:经伤椎内固定治疗组术后六个月时复位丢失率小于跨伤椎内固定组,经伤椎内固定治疗组失败率低于跨伤椎内固定组.结论:两种术式都是后路治疗脊柱胸腰段屈曲压缩型骨折的有效手术治疗措施,但经伤椎椎弓根的6钉内固定术式对脊柱骨折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应优先采用.
作者:冯小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综合护理对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玉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评价桃红四物汤在促进外伤性胫腓骨折愈合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6例外伤性胫腓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10天.以骨折愈合时间、总有效率为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9.6%(47/48)、89.6%(43/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56,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1±0.4)周、(8.5±0.6)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3,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能够缩短外伤性胫腓骨折的愈合时间,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毅;黄朝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治疗子宫肌瘤合适的手术方法,同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2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可从体内肌瘤位置、数目、大小以及病理类型等方面进行.结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20例患者中无临床症状5占总数的25%,伴有子宫肌瘤相关症状者有15例占到75%.其中有13例患者进行了全子宫切除手术,占到65%.手术均成功.结论:子宫肌瘤患者的年龄、有无生育要求是医者选择手术方式的前提条件,在手术过程中,应当尽量保留患者的卵巢.并非所有子宫肌瘤患者在早期均有相关症状,为早期诊断,在佳时期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应当定期体检.同时,加强术后观察、随访是预防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月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监护仪应用于临床,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护理质量;了解测量原理,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做好日常保养,能处理简单的故障,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孙孝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单纯性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1年收治的40例采取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总结分析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的3个月、6个月以及1年后的溃疡愈合情况.结果:40例患者在手术中均常规取组织活检,38例为单纯溃疡,1例为胃癌晚期,术后对症处理,1例为胃癌中期,术中腹腔污染重,行修补术后一个月行胃癌根治手术.手术结束后的第3个月进行了胃镜检查并取组织活检,检查结果表明,38例患者中有35例患者的溃疡愈合,其愈合率高达92.11%,未愈合的3例,未愈合率为7.89%;晚期胃癌恢复尚好,中期胃癌吻合口正常.手术结束后第6个月进行了胃镜检查并取组织活检,结果表明,38例患者的溃疡全部愈合,其愈合率为100%;晚期胃癌患者死亡,中期胃癌恢复良好.手术结束后1年的时间,38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幽门梗阻再手术,2例患者出现了溃疡复发现象,其溃疡复发率为5.26%,2例复发患者中没有1例需要进行胃大部切除手术的,中期胃癌患者生存.结论: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范吉民;张治中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人工流产率的上升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生活方式和观念的重大变化和人口流动的不断增长,人工流产的社会经济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在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未婚妇女的人工流产出现显著增长.总的说来,计划生育政策仍然对人工流产有很大影响,但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者:陈海翔;吉木森高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头面部烧伤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经验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11月我科收入的54例头面部烧伤患者给予相关临床护理,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积极护理,本组54例患者中一期愈合41例,二期愈合13例;头面部色素沉着者4例,无死亡患者.结论:加强头面部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曾凡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智齿冠周炎常以急性炎症形式出现,急性智齿冠周炎的初期,一般全身无明显反应;病情继续发展,局部可呈自发性跳痛或沿耳颞神经分布区产生放射性痛,全身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及大便秘结、白细胞总数稍有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在急性期应以消炎、镇痛、切开引流、增强全身抵抗力的治疗为主,当炎症转入慢性期后,若为不可能萌出的阻生牙则应尽早拔除,以防感染再发.
作者:刘国华;王瑞芹;殷忠平;王铁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影响郏县农村妇女子宫颈癌筛查顺应性的相关因素,提高该县农村妇女的宫颈癌防治意识,为推广农村地区妇女子宫颈癌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来分析郏县农村地区子宫颈癌筛查认知现状.结果:除第三组外,第一组和第二组研究对象对子宫颈癌的认知率及对筛查目的的认知率均超过70%,而且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认知率也随之增加(P<0.05).结论:提高农村及偏远山区广大妇女对子宫颈癌的认知程度是提高子宫颈癌早诊早治率的关键因素.
作者:张利恒;高彩红;徐俊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面对经济日益增长的城市新特点,对计划生育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幸福家庭关爱工程就是在这一契机和人口专家的指导下而实施的,寻求人口素质和经济增长的平衡点,既能加快经济的增长,又促进了人口适度发展,尝试少生快富的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建立.
作者:冯银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外源性血小板凝胶在压疮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来自广州市正骨医院脊柱骨科脊髓损伤的患者13例,共有16处压疮,压疮的计数方法以压疮个数而不是患者人数为准,13例患者一共有16处压疮分为2组,治疗组以外源性血小板凝胶为治疗手段(A组),对照组采取目前佳的压疮治疗方法(B组),治疗时间持续6个月.结果:在治疗结束时有15例压疮达到显著的临床治愈疗效,两组压疮体积改变统计学没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血管凝胶在起初的2周内治疗压疮的效果非常好,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它和目前佳的治疗压疮的方法效果并没有显著的差异性.
作者:何晓明;余锦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外周静脉留置针技术在我院开展十多年来,由于操作简便、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保持静脉输液的通畅、为患者的抢救及治疗提供有力的保障等诸多优点,其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部分休克患者常表现为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大汗淋漓、皮肤湿冷等,应用传统的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是无效的.因为无菌透明敷贴和胶布遇到汗液时其粘性明显降低甚至失去粘性,不能有效地将留置针固定在皮肤上,常常会导致留置针的脱出,液体外渗,影响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重点探讨对此类患者留置针进行有效固定的方法.
作者:杜翠娴;郝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丹参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小麦胚芽复方制剂对缺氧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复方制剂低、中、高剂量组,通过常压密闭缺氧实验、KCN中毒缺氧实验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观察复方制剂对缺氧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复方制剂可以明显延长小鼠常压密闭缺氧情况下的存活时间,并且可以改善小鼠KCN中毒状况,避免小鼠死亡,还可以明显增加小鼠断头后的呼吸次数(P<0.05).结论:丹参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小麦胚芽组成的复方能有效地提高小鼠耐缺氧的能力.
作者:饶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探讨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岁,男患者35例,女患者2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0%,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10%,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0%,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在为其护理的时候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靳凤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