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志强
目的:观察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将CEA级,择期剖宫产18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60例,麻醉方法为CSEA,腰麻分别给等容量、近似相对密度布比卡因:A组10.0mg,B组7.5mg,C组6.0mg,观察效果.结果:A、B组麻醉效果相近,但A组低血压发生率高,运动恢复慢,C组麻醉效果不佳.各组新生儿阿氏评分均在7分以上.结论:CSEA用于剖宫产,起效快,效果确切,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可供临床选用.
作者:康莲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找出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正确护理方式.方法:回顾分析44例患儿的病情发展情况和运用的护理方法,结合患儿的转归分析有效地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精心护理,44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42人痊愈出院,2例因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有效的护理能够及时发现患儿生命体征的异常减少并发症加快痊愈的速度.
作者:黄春燕;刘捷;罗秀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皮内缝合与皮外缝合的方法及疗效对比,总结佳缝合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将2010年2月-2012年于我科经阴道分娩并行会阴侧切的1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皮内缝合、传统皮外缝合,记录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切口疼痛轻、愈合优、感染率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会阴侧切皮内缝合临床疗效确切,且较美观,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兰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探讨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岁,男患者35例,女患者2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0%,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10%,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0%,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在为其护理的时候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靳凤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慢性肥厚性鼻炎一般由慢性单纯性鼻炎发展而来,黏膜上皮纤毛脱落,变为复层立方上皮,黏膜下层由水肿继而发生纤维组织增生而使黏膜肥厚,久之,可呈桑椹状或息肉样变,骨膜及骨组织增生,鼻甲骨骨质也可呈肥大改变;微波疗法具有治疗范围明确,对周围组织累及少,视野清楚,掌握剂量准确等优点;术前适当应用表面麻醉剂,以减轻患者治疗后的痛苦.微波治疗不存在手术出血问题,继发感染的机会极少,其物理作用比较好,发挥杀菌效力比较大.
作者:王金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致呼吸肌麻痹的抢救方法.方法:通过我院急诊收治的的1例重度酒精中毒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早期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纳洛酮及血管活性药物的正确使用,该患者抢救5小时后意识逐渐转清,呼吸恢复正常,撤离呼吸机,1周后病愈出院.结论:当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征兆时,应尽早积极使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积极扩容,维持各脏器的灌注,同时正确使用纳洛酮,改善乙醇中毒所致的意识障碍、呼吸抑制、休克等症状,有时可避免血透,减少二次创伤及血透风险.
作者:李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诊疗中麻醉药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临床资料回顾法.结论:所有的麻醉性和镇痛性药物都能快速透过胎盘,所以用药要合理和谨慎.
作者:孙林;王作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采取措施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整体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有效性研究.方法:本组所研究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55例,女性有45例,他们的年龄在24-86岁之间.在对这些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全过程中施行整体的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所有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其中患者的心理状况、营养状况、自我健康意识等有了较大程度上的改善.结论:对慢型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整体性的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活质量.
作者:杨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医患沟通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以寻求良好的医患沟通方式,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医疗纠纷案件中医患沟通问题及医患矛盾原因.结果:研究报道的医患关系紧张案例中医患沟通不当或不及时占很重要的部分,良好的医患沟通方式是取得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结论:医疗服务人员从服务理念、沟通方式、沟通内容、沟通渠道以及沟通技巧等方面综合改善医患关系,建立良好的医疗服务模式,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
作者:刘喜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比较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穿刺硬化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以期为临床选择单纯性肾囊肿的治疗方式提供一定依据.方法:纳入80例直径≥4cm单纯性肾囊肿患者,随机均分为硬化组和腹腔镜组,硬化组采取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穿刺硬化法治疗,腹腔镜组采用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手术前后采外周血检测血清尿素氮和肌酐,统计并发症.术后1年B超随访.结果:硬化组出现并发症4例,3例出现醉酒反应,均为酒精耐受力差,1例一过性血尿,复发6例,其中4例由于囊肿位于肾上极,2例原因不明.腹腔镜组出现并发症4例,其中肾周血肿1例,皮下气肿2例,1例一过性血尿,没有复发.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肾功能不全者手术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腹腔镜组优于硬化组(P<0.05).结论: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穿刺硬化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均能够改善肾功能,但前者复发率高,酒精耐受力差、囊肿位于肾上极可以优先选择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
作者:余德泳;赵立波;孙后超;覃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不同手术方式的安全性.方法:按不同手术方式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术、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及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将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分为3组,术后对各组术眼进行眼底镜、裂隙灯检查.结果:3组术眼术后检查所有手术眼眼底检查未见玻璃体疝、黄斑囊样水肿或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术后早期角膜水肿3眼,前房渗出1眼经治疗后好转.Ⅰ组、Ⅱ组出现的后发障影响视力者共10眼,Ⅲ组视区中央无增殖膜形成.结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中采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均安全有效,并可有效地预防儿童中央视区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作者:崔哲;邢立臣;丰亚丽;张雷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的妊娠分娩方式及相应的母婴结局.方法:分析本院自2008年10月-2011年5月共收治的8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母婴的情况.结果:上述80例中32例阴道试产,成功27例,成功率达84.4%.剖宫产有53例,占66.3%.阴道分娩组产妇在术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均好于剖宫产组(P<0.05).两种中新生儿情况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别(P>0.05).结论:瘢痕子宫不是绝对的剖宫产的指征,只要遵循阴道分娩的适应症,阴道分娩优于再次剖宫产.
作者:陈新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着人们身心健康.治疗不及时、不规范,哮喘可能致命,而规范化治疗可使大多数哮喘患者疾病得到非常好的控制,工作生活几乎不受疾病的影响;支气管哮喘要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健康的精神心理状态;规范治疗;合理用药;科学地做好日常生活护理,是解除患者病痛,早日康复的有效途径.
作者:经丽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肝硬化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其治疗效果欠佳,失代偿期肝硬化临床缺乏特异的治疗方案,患者多死于并发症.近年来对肝干细胞的研究为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提供了新思路.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深入,有望实现肝病细胞治疗的新突破.本文就干细胞的分类、来源及在肝硬化门脉高压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王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分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土源性线虫蛔虫情况.方法:随机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14岁以下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分析研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土源性线虫蛔虫情况.结果:本次调查实查人数1128人,蛔虫感染者1例.城镇的589例均为阴性.乡村的639例查出1例蛔虫感染者.从感染率来看,城镇与乡村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土源性线虫感染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卫生状况密切相关,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卫生状况总体比较乐观,乡村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杨金兰;张春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康复理疗紫外线照射在治疗偏瘫后出现的并发症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8年5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偏瘫合并并发症压疮患者174例临床治疗过程,其中脑出血偏瘫患者102例,男性65例,女性37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为62.1岁,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龄为42-78岁,平均年龄为66.5岁,174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压疮,在我院康复理疗科均进行2周时间的紫外线患处照射.结果:155例患者压疮愈合,15例患者结痂,4例患者压疮分泌物消失,总有效率100%.结论:压疮患者早期进行紫外线照射可在短时间内使压疮愈合,促使偏瘫患者早日恢复康复训练,因此紫外线理疗在康复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冯建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智齿冠周炎常以急性炎症形式出现,急性智齿冠周炎的初期,一般全身无明显反应;病情继续发展,局部可呈自发性跳痛或沿耳颞神经分布区产生放射性痛,全身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及大便秘结、白细胞总数稍有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在急性期应以消炎、镇痛、切开引流、增强全身抵抗力的治疗为主,当炎症转入慢性期后,若为不可能萌出的阻生牙则应尽早拔除,以防感染再发.
作者:刘国华;王瑞芹;殷忠平;王铁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采取措施对高龄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有效性研究.方法:本组所研究的50例高龄晚期肿瘤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35例,女性有15例,他们的年龄在60-80岁之间.运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高龄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与身体感受进行调查,并利用资料收集方法与呼吸困难的评估方法对引发呼吸困难的原因与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科学性研究.结果:利用统计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对高龄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困难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系统化研究发现,引发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原因包括心理与生理两个主要层面.结论:在对高龄晚期肿瘤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症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的护理,逐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活质量.
作者:赵金娥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外周静脉留置针技术在我院开展十多年来,由于操作简便、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保持静脉输液的通畅、为患者的抢救及治疗提供有力的保障等诸多优点,其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部分休克患者常表现为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大汗淋漓、皮肤湿冷等,应用传统的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是无效的.因为无菌透明敷贴和胶布遇到汗液时其粘性明显降低甚至失去粘性,不能有效地将留置针固定在皮肤上,常常会导致留置针的脱出,液体外渗,影响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重点探讨对此类患者留置针进行有效固定的方法.
作者:杜翠娴;郝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功能异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选取35例肝性身免疫性肝功能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观察患者CEA、AFP、SF三项指标的检查结果.结果:经免疫分析发现,在AIHⅢ者中AFP的含量显著高于PBC患者(P<0.05),其中AIHⅠ以及AIHⅡ中AFP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但PBC与之相比,AFP的含量较低(P<0.05),在AIH者中SF的含量显著高于PBC患者(P<0.05),其中AIHⅡ以及AIHⅢ中AFP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但AIHⅠ与AIHⅡ以及AIHⅢ相比,SF的含量较高(P<0.05),不同等级AIH患者CEA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PBC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功能异常的肝病患者进行自身抗体检测,能有效查出肝性病变的原因,对早期的分型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郑小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