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雷
淤血是指未能及时从体内排除和消散的离经之血,淤血停留在体内会造成血行不畅、壅遏经脉或者长期瘀积在脏腑组织和器官之中.因为瘀血阻滞的位置不同,因此不同部位的淤血会表现出不同的病证,血瘀和血瘀证属于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一种独特的知识体系[1].形成血瘀的原因有很多,临床上的很多疾病也都还是由于血瘀引起的,在中医中治疗血瘀的重要方法就是活血化瘀治疗,本文中笔者就肾脏病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法在肾脏病中的治疗运用作相关探讨.
作者:苟定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在牙体牙髓疾病诊疗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加强牙体牙髓疾病诊疗的质量控制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前提,“椅旁交流3分钟”是与患者建立和睦、信任关系的有效途径,患者知情同意书是尊重患者知情权的重要表现,以电话回访为主的医患信息沟通平台的建立是增进医患和谐的重要方法.
作者:刘志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2011年间收治的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观察组患者另外加用氯吡格雷,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39例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3%,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为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景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的特点,提高护理配合质量.方法:对我院2012年32例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进行评估,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防治并发症,观察护理疗效.结果:本组32例患者,术后5例出现并发症,经进一步处理后均好转出院,无死亡患者.结论:对直肠癌患者行积极的围术期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防治并发症,可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甲荣;王丽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8例,进行随机性分组,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对照组心理焦虑情况为(71.21±3.23)分,观察组为(71.19±3.19)分;干预后,对照组心理焦虑情况为(70.98±3.21)分,观察组为(50.32±2.98)分.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心理焦虑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干预后心理焦虑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降低其心理焦虑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泌尿外科造成感染的主要原因及防止感染的对策.方法:对4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培养致病原细菌,总结发生感染的原因.结果:造成泌尿外科感染的前几住位主要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式阳性杆菌和真菌,分别占58.41%、24.56%和17.03%;具有优势的有益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占有量分别是20.65%、13.28%、10.57%和8.33%.结论:从住院环境到病房、病人、医护人员,医疗动作的操作流程全面进行防控布控,是控制泌尿外科感染的关键.
作者:雷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老年肺心病引起肺动脉高压,反复的气道感染和低氧血症,是导致一系列的体液因子,肺血管以及血液的变化,使右心室射血阻力增加,右心室为克服已增高的肺循环阻力,加强收缩,产生肺动脉高压;由于心肺缺氧、感染使血小板活化,导致血栓形成,引起肺微循环障碍,更加重肺心病的病理变化;而硫酸镁中的镁离子通过与钙拮抗、减少乙酰胆碱释放、β2受体激动效应、舒张因缺氧而痉挛的肺毛细血管和小动脉及镇静作用,使肺循环得到改善;血塞通是从三七叶中分离提取三七总甙制剂的注射剂,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粘度及纤维蛋白含量,从而降低肺动脉高压,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力衰竭.因此,临床上对老年肺心病失代偿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和血塞通是一种经济、安全、效果好的方法,尤其便于基层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探讨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效果及作用.方法:我院的152例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从入院至出院全程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一般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具有可比性.结论:实施正确的心理干预,对预防和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郑丽馨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4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每天1次,每次10 mg,研究组每天1次,每次20mg.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IMT均比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同时研究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比治疗前有明显缩小(P<0.05),同时研究组的缩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Cr、BUN、AST、ALT和CK与治疗前相比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讨论:采用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并讨论门冬胰岛素30与人普通胰岛素诺和灵R,诺和灵N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方法: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40例,将其作为本组研究的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处理,即门冬胰岛素30组:120例,诺和灵组:120例,分别运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来进行治疗,并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门冬胰岛索30组患者在治疗之后血糖下降较为明显,无论在患者早晚餐后2小时的血糖下降方面,还是在低血糖的发生例数方面均优于人普通胰岛素组患者,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人普通胰岛素强化治疗相比,门冬胰岛素30的临床疗效明显较好,安全性高,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高.
作者:刘婉贞;潘玉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循证护理是现代护理学发展的方向.在教学中应用循证护理是现代护理学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本文从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调整与补充,诱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对新知识的应用四个方面论述了教学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柳卫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动脉内急诊栓塞治疗妇产科继发性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09年12月到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妇产科继发性出血患者20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101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经动脉内栓塞治疗,并给与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良率97.03%,对照组疗效优良率88.1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8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12±6.12)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3.23±3.12)分.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经动脉内急诊栓塞治疗妇产科继发性出血患者系统、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止血效果,降低感染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采取措施对产前的健康教育对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影响进行有效性研究.方法: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择29例患者,她们的平均年龄在25-41岁之间.从孕妇的生活、心理、胎儿的监护等多个方面对孕妇进行产前的教育工作.结果:利用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对产前的健康教育对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孕妇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有效性研究.其中有2例孕妇顺利分娩,有27例孕妇适时地采取了手术分娩,新生儿没有一个死亡.结论:在产前对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进行健康教育,对于母婴的生命安全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作者:郑允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C反应蛋白是组织炎性反应的标志物,是在人体肝脏中合成的一种典型急性期反应蛋白,在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后6-12h,血浆中C反应蛋白浓度即明显升高,且几乎成正比关系;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房颤动负荷、临床类型及抽血时间有关,随着C反应蛋白浓度阶梯样的升高,其心房颤动负荷也逐渐增高.说明心房颤动的持续与心房结构的改变有关,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反映炎性反应可能导致心房结构的重构,对心房颤动的持续产生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微波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2例盆腔炎妇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抗生素联合微波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取抗生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91.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36%,P<0.05.结论:采用抗生素联合微波治疗盆腔炎,操作简单,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韦兰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内科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我院内科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护理满意度、临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救治成功率,快速止血,为患者生命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刘再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是近几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护理工作理念,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佳的护理,其核心是强凋实证.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分娩时测量和收集失血量存在一定的困难,估计失血量偏少,实际产后出血发病率更高.产后出血又以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为常见,而且大多发生于产后2h内,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在产科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助产技术,加强责任心,高质量的观察及护理,对预防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印建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摘要目的:了解新的护理模式对消化性溃疡病人治疗的影响.方法:在内科治疗的同时,通过以服药指导、消毒、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新的护理方法护理消化性溃疡患者.结果:7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72例治愈,复发率从以前的60%降为5%.结论:建立全新的护理观念,改变以往以饮食护理为重点的护理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作者:张建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我院所提出的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在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前不良情绪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4月间收治的84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比较为: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之前,两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不大,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之后,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对于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前的不良情绪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赵建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宫颈鳞状细胞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持续感染相关,主要感染皮肤粘膜上皮,导致不同病变;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尿激酶与鳞状细胞抗原呈高表达,提示其可能是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特征之一,有待成为术后监测、术后随访及是否追加放疗的参考指标,为判断预后、评估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王雪冬;王茜;周春娜;张晶;李云鹏;梁庆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