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萍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镁剂治疗老年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集到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静脉滴注门冬酸钾镁进行治疗,两组均以连续治疗15d为一个疗程.结果:观察组的病患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了10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35%,两组在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两方面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静脉镁剂治疗老年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CT引导计算机辅助的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对颅内病变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可靠性和正确性,总结手术操作方法和技术要点.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定位与CT引导立体定向技术相结合,进行脑部病变的活检手术共67例,应用计算机辅助的立体定向手术工作站,计算靶点和规划活检入路.结果:52例确诊为各种脑肿瘤,12例为炎性病理.3例未能提供可供确诊的病理,阳性诊断率为95.52%.并发症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计算机辅助CT引导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是颅内病变获得定性诊断的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作者:王勇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白内障指的是透明的晶状体变浑浊,阻挡光线通过,影响视力.它是眼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以其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手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我科自2009年开始此项手术以来,一共手术198例,手术后均效果良好,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如萍;武姝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损伤控制理念救治严重腹部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入院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遵循损伤控制理念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损伤控制理念对严重腹部创伤患者进行救治,可以获得理想疗效,有效的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和围手术期的死亡率.可以在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
作者:刘惠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阿托品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0例,根据患者阿托品化的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例.观察组患者在中毒后的4小时内达到阿托品化,对照组患者在中后的4小时后达到阿托品化.比较两组治愈率、死亡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0%(18/20),死亡率为10%(2/2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2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80%(16/20),死亡率为20%(4/2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20).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毒后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越早,患者的预后越好.
作者:庞艳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的特点,提高护理配合质量.方法:对我院2012年32例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进行评估,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防治并发症,观察护理疗效.结果:本组32例患者,术后5例出现并发症,经进一步处理后均好转出院,无死亡患者.结论:对直肠癌患者行积极的围术期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防治并发症,可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甲荣;王丽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β-阻滞剂对充血性心衰(CHF)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所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等.方法:将我院44例充血性心衰患者按随机数字方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各为22例.采取常规的充血性心衰治疗药物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联合β-阻滞剂进行治疗,分析β-阻滞剂对心衰患者的治疗作用以及患者的心功能等级改善等情况.结果:实验组心衰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同对照组相比有了明显改善,生存率得到了有效提高,两组间的差异十分明显,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阻滞剂对于心衰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尤其是在充血性心衰的治疗方面,效果更好,且副作用少,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使其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极为广泛.
作者:张晓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对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2008年6月~2012年6月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分别采取常规和降阶梯抗生素疗法.在治疗前后,医护人员会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以便为对比分析提供有效依据.结果:无论在病死率、治疗24、48h后呼吸衰竭指数和动脉血气分析,还是在C反应蛋白、动脉血氧分压等方面,治疗组都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杨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讨论肿瘤晚期患者在住院期间,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舒适度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自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肿瘤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2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技术,包括按摩,中药灌肠,中药泡洗,针灸注射,艾灸,耳穴埋豆等,对比两组患者在满意度、舒适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舒适度高,生活质量评分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肿瘤晚期患者,在正常的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舒适度,符合以人为本的医学理念,应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淑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8例,进行随机性分组,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对照组心理焦虑情况为(71.21±3.23)分,观察组为(71.19±3.19)分;干预后,对照组心理焦虑情况为(70.98±3.21)分,观察组为(50.32±2.98)分.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心理焦虑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干预后心理焦虑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降低其心理焦虑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合理用药的概念是指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剂量,按合理的时间间隔完成正确的疗程,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目前,对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原理的研究处于发展阶段,有些新药的不良反应还有待于临床的密切观察,为了尽可能避免药物应用的不合理现象,要求药剂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药物的药理知识,还要做到思想重视,精力集中,在调剂发放药品时要做到认真查对各种药品的配伍禁忌.熟练掌握药理学基础知识及临床合理配伍用药知识,积累临床用药经验也是一个药剂人员必须做到的.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重要的学习阶段,由于妇产科的特殊性,妇产科实习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妇产科带教经验,分析妇产科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法.
作者:关秀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内科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我院内科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护理满意度、临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救治成功率,快速止血,为患者生命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刘再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研究引导不规则出血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引导不规则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0例,治疗组给予针对性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止血、消炎治疗.治疗之后均进行3个月的随访,定期复查.结果:治疗组患者40例,经针对性方案治疗后,显效14例,有效2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患者40例,经常规止血与消炎治疗,显效5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7.5%.治疗组采用的针对性方案治疗法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的常规疗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针对性方案治疗阴道不规则出血效果显著,值得在妇科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莉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高嗜酸细胞综合征(HES)是以外周血及骨髓中嗜酸粒细胞(EOS)增高,多系统EOS浸润并造成器官功能损害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HES为一组异质性疾病,各种亚型差异大,多累及皮肤、消化道、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男性多于女性(9∶1),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1].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以胃肠道的嗜酸粒细胞浸润、胃肠道水肿增厚为特点,通常累及胃窦和近端空肠,其与HES的早期表现(仅累及胃肠道)难以完全区分,因而临床随访非常重要.
作者:晁园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硫酸镁联合盐酸利托君防治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85例先兆早产患者随机单盲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1例),在常规吸氧、应用糖皮质激素基础上,对照组静脉滴注硫酸镁抑制宫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利托君,观察两组妊娠与新生儿结局.结果:①观察组延长妊娠天数、剖宫产率、足月分娩构成比、药物副反应分别为21.5±4.6d、15.6%、88.6%、18.2%,对照组为18.7±4.3d、34.1%、73.2%、12.2%,其中两组延长妊娠天数与剖宫产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与对照组活产数分别为42例、36例;观察组新生儿平均体重(618.4±265.2g)、Apgar评分(9.1±1.8)、NRDS发生率(11.9%)与对照组(2494.7±228.6g、8.3±1.5、30.6)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7.1%VS.19.4%)、感染(9.5%VS,25.0%)构成比,两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盐酸利托君防治早产能明显的延长妊娠周数,改善新生儿预后;但要注意联合用药中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作者:吴晓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在局麻状态下接受小切口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0例在局麻状态下接受小切口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5例.通过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通过综合护理模式对于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结果:手术实际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在局麻状态下接受小切口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曹静;邱顺英;周淑娟;黄志坚;黄玫芬;林思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结果:观察组胚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宫外孕临床疗效较为明显,预后良好.
作者:周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通过对我院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中对于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历史回顾并做出现在的现状分析,找出解决的对策,保证以后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时的安全有效性.对于我院近年来在医疗器械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探讨,找出在监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找出了我院在关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为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性,制定了关于解决在监测管理中而存在的问题的方案对策.医疗器械在发挥基础正常功能之外也会出现一些不良事件,同时在对于医疗器械的监测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医疗器械的安全是保证临床药品用药安全有效的根本.
作者:吴永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TCMI)引起临床反应的原因和特点.为防止其发生和寻求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的方法对本院门诊用中药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分析,均表现有临床特点.结果:首次注射,空腹和滴速过快,病人过敏体质均为造成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应严格控制和采用有效的防范措施.结论:审慎用药,中药注射利(TCMI)不良反应是可以防止和大大减少的.
作者:樊双利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