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肿瘤晚期病人舒适的中医护理体会

张淑娥

关键词:肿瘤晚期, 舒适, 中医护理, 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讨论肿瘤晚期患者在住院期间,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舒适度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自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肿瘤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2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技术,包括按摩,中药灌肠,中药泡洗,针灸注射,艾灸,耳穴埋豆等,对比两组患者在满意度、舒适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舒适度高,生活质量评分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肿瘤晚期患者,在正常的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舒适度,符合以人为本的医学理念,应在临床推广.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脑外伤所致的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3月到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20例由于脑外伤导致的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存活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针对脑外伤所致的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合理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明显的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作者:薛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不同形态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视觉质量的临床评价

    目的:分析不同形态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视觉质量的临床评价.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78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发病形态差异,分为三组:核性白内障组、皮质性白内障组、后囊膜下白内障组,每组各26例.检查各组患者的年龄、佳矫正远视力、眼内散射光、对比敏感度,并采用VF-14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患者的主观视觉质量.另外选择26例健康者对比.结果:健康组的佳矫正远视力、对比敏感度以及眼内散射光和其他三组有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的佳矫正远视力没有明显差异(P>0.05);后囊膜下白内障组的年龄、眼内散射光以及对比敏感度与皮质性白内障组、核性白内障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皮质性白内障组与和核性白内障组的年龄、眼内散射光以及对比敏感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单纯靠视力检查,是很难预估其对视觉质量的影响,还需要通过眼内散射光以及对比敏感度等综合检查,才能正确评估患者的视觉质量.

    作者:金龙亭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预防性护理在神经外科ICU中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措施在神经外科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80例神经外科ICU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实施预防性护理为分界点,实施以前为对照组,实施以后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神经外科ICU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吴荣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口服米索前列醇配合利多卡因宫颈麻醉在早期妊娠人工流产中的效果观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为创伤性手术,宫颈条件直接影响手术操作及并发症的发生[1].人们对人工流产引起的疼痛有惧怕心理,因为疼痛引发人工流产综合症,影响手术的操作的效果,有时因为宫颈条件差易导致宫颈损伤、子宫穿孔[2].为了减轻和消除并发症和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我院采用宫颈局部麻醉的方法来减轻疼痛,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本观察选取早期妊娠人工流产200例健康妇女,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单纯用利多卡因宫颈麻醉(简称单纯用药法),另一组是口服米索前列醇配合利多卡因宫颈麻醉(简称联合用药法),两组均取得很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范立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阿托品点眼与渐进多焦点眼镜控制儿童近视增长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阿托品凝胶和青少年渐进镜对青少年儿童近视的控制效果.方法:将视力门诊就诊的207例近视青少年随机分成三组,分别采取1%阿托品凝胶滴眼、渐进多焦点眼镜佩戴和普通框架镜佩戴进行干预,定期观察屈光度并随访一年.结果:阿托品治疗组、渐进多焦点眼镜与普通框架眼镜组球镜和等效球镜子增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在柱镜增长方面三组并无统计学差异(P=0.060).阿托品组与渐进多焦点眼镜一年的等效球镜控制效应分别为1.13D和0.71D.结论:与普通框架眼镜相比,渐进多焦点眼镜与1%阿托品凝胶治疗均具有明显抑止青少年近视的进展,但后者效果更佳.

    作者:吴燕宁;王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ICU病房真菌性医院感染检查研究报告

    目的:为了防止ICU病房真菌性医院感染,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医院内真菌感染病原学调查,抽取700例ICU病房送检的患者标本进行检验.结果:真菌引起医院感染64例,患者主要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病原体的26%,发生率为9%.医院感染对氟康唑(FCA)、伊曲康唑(ITR)存在较低敏感率,而对5-氟胞嘧啶(5-FC)、两性霉素B(AMB)敏感率较高.低水平的耐药率比较突出,ICU病房真菌性医院感染对药物的抵抗力明显提高.结论:必须加强对真菌的细菌检测,杜绝滥用抗生素.真菌治疗必须要根据病情的严重性按照说明书用药,防止耐药菌株产生.

    作者:毕咏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医患之间牙体牙髓疾病诊疗过程中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临床实践

    在牙体牙髓疾病诊疗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加强牙体牙髓疾病诊疗的质量控制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前提,“椅旁交流3分钟”是与患者建立和睦、信任关系的有效途径,患者知情同意书是尊重患者知情权的重要表现,以电话回访为主的医患信息沟通平台的建立是增进医患和谐的重要方法.

    作者:刘志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药微量元素与药效关系初探

    分析了近几年中药中微量元素的研究进展,结合中药配住学说的知识,来推测以微量元素为切入点,通过对已知微量元素的作用来初探中药中微量元素与药效之间的关系.

    作者:蒋蔡滨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的含量测定方法

    目的:分析布洛芬片与布洛芬糖浆有效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不过滤而直接滴定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布洛芬片;将布洛芬糖浆加热到30℃时进行取样测定.结果:不过滤而直接滴定的含量测定方法与药典法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取30℃的布洛芬糖浆品溶液,进样前进行摇匀,这样含量测定结果会比较准确.结论:对于不同制剂的布洛芬应采取不同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王文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对高位肛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高位肛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4月~2012年4月收入我院的8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采用切割挂线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低住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结果: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肛门检查时的疼痛和首次排便疼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组Wexner评分和肛管静息压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肛管锁眼畸形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愈33例,复发5例.实验组治愈36例,复发1例.结论:采用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高住肛瘘可以促进患者恢复,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钟道明;施志国;骆彪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析舒适护理在老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舒适护理在老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对照组为单纯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疼痛等等.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术后疼痛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手术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术后疼痛,对患者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灵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探讨护理继续医学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护理继续医学教育成为了提高护理人员能力和促进护理工作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探究护理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的方法,保证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的顺利实施.

    作者:陈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新生儿烫伤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烫伤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2例新生儿烫伤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其护理资料.结果:经过护理后,2例患儿的病情持续稳定,趋向好方向发展.结论:针对新生儿烫伤,给予正确评估,加强护理干预,以确保内环境扎实稳固,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作者:刘湘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PCR法和液体培养法检测解脲支原体结果分析

    目的:比较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液体培养法在解脲支原体检测中的诊断价值和治愈判定价值.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液体培养法对164例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检测解脲支原体.结果:PCR法检测UU阳性71例,阳性率为43.3%,液体培养法阳性例数62例,阳性率为37.8%,PCR法阳性患者液体培养法有8例阴性,液体培养法阳性患者PCR法有2例阴性.结论:PCR法检测解脲支原体,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并且简便、快速,适合门诊初查病人,液体培养法虽然敏感性比PCR法低,但能区别病原菌是否存活,且对指导临床用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黄勇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β-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β-阻滞剂对充血性心衰(CHF)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所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等.方法:将我院44例充血性心衰患者按随机数字方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各为22例.采取常规的充血性心衰治疗药物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联合β-阻滞剂进行治疗,分析β-阻滞剂对心衰患者的治疗作用以及患者的心功能等级改善等情况.结果:实验组心衰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同对照组相比有了明显改善,生存率得到了有效提高,两组间的差异十分明显,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阻滞剂对于心衰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尤其是在充血性心衰的治疗方面,效果更好,且副作用少,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使其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极为广泛.

    作者:张晓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的体会

    中心静脉插管的历史较长,1945年Meye首先应用塑料导管进行输液,1952年法国的Aulanic报告了经锁骨下途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为战场伤员进行快速输液,1968年美国Dudrick等首先将锁骨下静脉导管技术应用于长期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治疗.对晚期恶性肿瘤,慢性衰竭,胃肠道不能进食,长期输入刺激性药物的病人建立一条理想的静脉通道更有其实用价值.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置管时间长、创伤少、痛苦小、合并症少等优点,尤其对长期依赖输液营养及静脉化疗病人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技术.深静脉穿刺主要途径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我院自1995年12月至2012年5月间共为1260名患者进行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效果满意.

    作者:靳凤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从中药药剂看中药酒制

    中药酒制是运用中药炮制制作而成的,在中药炮制中,结合了中医药理论以及现代中药化学知识,本文主要对中药酒制的历史以及相关的目的和原理进行阐述,并对中药酒制的改革和发展做比较深入的探讨.

    作者:黄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硫酸镁联合盐酸利托君防治早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硫酸镁联合盐酸利托君防治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85例先兆早产患者随机单盲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1例),在常规吸氧、应用糖皮质激素基础上,对照组静脉滴注硫酸镁抑制宫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利托君,观察两组妊娠与新生儿结局.结果:①观察组延长妊娠天数、剖宫产率、足月分娩构成比、药物副反应分别为21.5±4.6d、15.6%、88.6%、18.2%,对照组为18.7±4.3d、34.1%、73.2%、12.2%,其中两组延长妊娠天数与剖宫产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与对照组活产数分别为42例、36例;观察组新生儿平均体重(618.4±265.2g)、Apgar评分(9.1±1.8)、NRDS发生率(11.9%)与对照组(2494.7±228.6g、8.3±1.5、30.6)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7.1%VS.19.4%)、感染(9.5%VS,25.0%)构成比,两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盐酸利托君防治早产能明显的延长妊娠周数,改善新生儿预后;但要注意联合用药中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作者:吴晓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男性乳腺癌1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份于我院接受诊治的1例乳腺癌男性患者,经过患者同意,对该患者进行X线检查、彩超检查和病理检查,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要点,并根据病理结果和影像资料给与治疗.结果:该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是乳晕下出现无痛性包块,并伴乳头凹陷,无溢液或溢血,X线检查结果显示分叶状肿块阴影,密度不均,边缘呈毛刺状;彩超检查显示肿块位置偏向心脏,表现为无包膜的低回声团,回声不均,外形不规则;病理检查结果证实此例属浸润性导管癌,癌细胞大小不一,核呈椭圆或圆形,ER和PR检测呈阳性.结论:男性乳腺癌的诊断工作对该类疾病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需引起临床上的广泛重视.

    作者:韩玉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3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10月至2012年7月期间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3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治愈30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4.7%.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术腔粘连,通过医务人员及时处理后避免了二次手术.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同时,也要同时处理影响手术疗效的其他相关因素.

    作者:卢江洪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