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对高位肛瘘的疗效分析

钟道明;施志国;骆彪

关键词:高位, 肛瘘, 引流挂线
摘要:目的:探讨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高位肛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4月~2012年4月收入我院的8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采用切割挂线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低住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结果: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肛门检查时的疼痛和首次排便疼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组Wexner评分和肛管静息压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肛管锁眼畸形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愈33例,复发5例.实验组治愈36例,复发1例.结论:采用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高住肛瘘可以促进患者恢复,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对73例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辩证治疗观察

    消化性溃疡(peptic vlcer)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粘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因此得名.酸性胃液的任何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空肠以及具有异住胃粘膜的Meckel憩室.绝大多数的溃疡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笔者总结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住院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3例以中医辩证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现归纳如下.

    作者:杨文灿;周新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循证护理在患者压疮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患者压疮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09年10月-2011年11月期间收治的手术后压疮患者116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58例,观察组5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恢复情况和具体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效果优良率89.66%,对照组效果优良率70.69%;观察组治愈时间为(9.21±2.07)天,对照组治愈时间为(15.32±3.21)天;观察组治疗费用为(67.32±4.14)元,对照组治疗费用为(209.21±10.21)元.两组患者在应用效果、治愈时间、局部护理时间以及治疗费用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在患者压疮预防和治疗上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以显著缩短愈合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小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椎压缩性骨折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05.08-2011.08运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共74例98椎,均为椎体后壁完整的脊椎压缩性骨折.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复住情况、并发症发性情况等.结果:7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椎体高度恢复情况满意.除5例有不同程度的骨水泥渗漏外,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作为治疗脊椎压缩性骨折的一种新型微创技术,只要选择好适应证,严格按照规程操作,能迅速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并恢复脊柱序列,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谭云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内科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内科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我院内科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护理满意度、临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救治成功率,快速止血,为患者生命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刘再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探究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衰竭患儿共76例,随机将所有忠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安溴索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7.34%,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1.5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研究组患儿的辅助通气时间、机械通气需求率、并发症人数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可有效降低患儿的机械通气需求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闫寒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对2011年4月-2012年4月住我院的共80例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患者全部使用微波治疗.结果:全部患者通过微波治疗后,术后2个月复查,痊愈41例,占51.2%,显效30例,占37.5%,有效6例,占7.5%,无效3例,占3.8%,总有效率为96.2%,3-6个月均痊愈.结论:采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显著,止血作用强,术后均无不良反应,具有经济、安全、创伤少的特点,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吴艳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局麻下行小切口修补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在局麻状态下接受小切口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0例在局麻状态下接受小切口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5例.通过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通过综合护理模式对于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结果:手术实际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在局麻状态下接受小切口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曹静;邱顺英;周淑娟;黄志坚;黄玫芬;林思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ICU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中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0例颅脑损伤的患者以优质护理服务为分界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自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风险事故的发生率、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神经外科ICU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潘远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经动脉内急诊栓塞治疗妇产科继发性出血患者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经动脉内急诊栓塞治疗妇产科继发性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09年12月到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妇产科继发性出血患者20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101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经动脉内栓塞治疗,并给与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良率97.03%,对照组疗效优良率88.1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8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12±6.12)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3.23±3.12)分.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经动脉内急诊栓塞治疗妇产科继发性出血患者系统、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止血效果,降低感染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32例胆囊癌的CT影像诊断分析

    目的:研究胆囊癌疾病在CT影像中的表现与诊断意义.方法:在本文研究中将收集整理32例胆囊癌疾病患者的临床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文32例病例经过CT扫描后,其临床结果显示:肿块型19例,结节型5例,浸润型胆囊癌8例.结论:通过采用螺旋CT诊断胆囊癌,其可强效的扫描技术能够清晰显示胆囊癌的基本特性,进而为临床诊断提高准确依据.

    作者:王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静脉镁剂治疗老年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镁剂治疗老年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集到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静脉滴注门冬酸钾镁进行治疗,两组均以连续治疗15d为一个疗程.结果:观察组的病患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了10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35%,两组在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两方面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静脉镁剂治疗老年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阿托品在窦性心动过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究

    目的:对阿托品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科学剂量进行前瞻性临床探究.方法:所有参与研究病例共计84人首先在注射药物前进行5分钟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并进行记录,而后为其进行阿托品药物0.5毫克的静脉推注,再在推注药物之后5分钟为其进行5分钟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并进行记录.后比对两组心电图监测结果的变化.结果:患者在接受注射之后其心率逐渐回升,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大都在注射药物后症状缓解或治愈,室性自主心律患者在注射药物后大都症状缓解或治愈,大多数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接受注射后痊愈,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注射后血压逐渐回升.初次小剂量注射不良反应者较少.结论:注射阿托品可以有效增强心律,遏制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回升血压,且副反应小,但需在初次注射时严格控制剂量,且单位时间内注射剂量需严格控制.

    作者:刘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细节护理在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普外科100名住院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并进行计分评价.结果:从随机填写问卷结果来看,评价满意93份,占93%,评价较满意5份,占5%,评价不满意2份,占2%.结论:在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认真做好每个护理细节,有效避免了医患矛盾,实现优质、高效、全面的护理服务,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肿瘤晚期病人舒适的中医护理体会

    目的:讨论肿瘤晚期患者在住院期间,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舒适度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自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肿瘤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2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技术,包括按摩,中药灌肠,中药泡洗,针灸注射,艾灸,耳穴埋豆等,对比两组患者在满意度、舒适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舒适度高,生活质量评分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肿瘤晚期患者,在正常的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舒适度,符合以人为本的医学理念,应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淑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阿托品点眼与渐进多焦点眼镜控制儿童近视增长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阿托品凝胶和青少年渐进镜对青少年儿童近视的控制效果.方法:将视力门诊就诊的207例近视青少年随机分成三组,分别采取1%阿托品凝胶滴眼、渐进多焦点眼镜佩戴和普通框架镜佩戴进行干预,定期观察屈光度并随访一年.结果:阿托品治疗组、渐进多焦点眼镜与普通框架眼镜组球镜和等效球镜子增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在柱镜增长方面三组并无统计学差异(P=0.060).阿托品组与渐进多焦点眼镜一年的等效球镜控制效应分别为1.13D和0.71D.结论:与普通框架眼镜相比,渐进多焦点眼镜与1%阿托品凝胶治疗均具有明显抑止青少年近视的进展,但后者效果更佳.

    作者:吴燕宁;王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分期杂交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继发股动脉感染性动脉瘤形成的临床体会

    感染性心内膜炎继发股动脉感染性动脉瘤形成非常罕见.本文报道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继发股动脉感染性动脉瘤形成病例的诊治经过,结合相关文献回顾展开讨论.

    作者:俞册砚;姜力骏;倪一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0例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临床分析,其中有2例患者给予术前三烯高诺酮治疗,用锐性分离法切除病灶和周围正常组织1cm左右.12例腹壁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切除受害腹膜,术后愈合良好;8例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有2例涉及肛门括约肌,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治疗后伤口延期愈合,术后服用孕三烯酮3个月作为后续治疗,随访无复发症状.结果:20例患者术后检查均证实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且愈合良好,无恶变情况发生.术后随访1-5年无复发情况.结论: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应在确诊后尽快治疗,并尽量采取手术切除法进行治疗.

    作者:贾超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人文关怀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前的不良情绪的影响作用研究

    目的:进一步探讨我院所提出的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在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前不良情绪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4月间收治的84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比较为: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之前,两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不大,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之后,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对于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前的不良情绪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赵建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的体会

    中心静脉插管的历史较长,1945年Meye首先应用塑料导管进行输液,1952年法国的Aulanic报告了经锁骨下途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为战场伤员进行快速输液,1968年美国Dudrick等首先将锁骨下静脉导管技术应用于长期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治疗.对晚期恶性肿瘤,慢性衰竭,胃肠道不能进食,长期输入刺激性药物的病人建立一条理想的静脉通道更有其实用价值.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置管时间长、创伤少、痛苦小、合并症少等优点,尤其对长期依赖输液营养及静脉化疗病人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技术.深静脉穿刺主要途径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我院自1995年12月至2012年5月间共为1260名患者进行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效果满意.

    作者:靳凤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谈美容手术切口治疗阑尾炎的优点

    目的:总结采用美容切口治疗阑尾炎的适应症及优点,使这种手术方式得以推广,造福于患者.方法:从我院2005-2012年收治的783例阑做尾炎手术的患者资料中选取300例采用美容切口手术者为实验组,另选取300例采取传统切口手术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论:实验组的患者手术时间短,用药天数及用药量较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一年后实验组的患者在腹部几乎看不到手术切口,实验组的患者对本院的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满意度和信任度增加.由此可见这种手术方式正是当前医疗改革中需要的,也正是广大患者所需要的,值得推广.

    作者:郭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