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超华
目的:观察理气活血汤加减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理气活血汤加减治疗痛经108例.结果:总有效率98%.结论:本方治疗病经效果满意.
作者:刘小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措施在神经外科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80例神经外科ICU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实施预防性护理为分界点,实施以前为对照组,实施以后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神经外科ICU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吴荣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研究引导不规则出血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引导不规则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0例,治疗组给予针对性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止血、消炎治疗.治疗之后均进行3个月的随访,定期复查.结果:治疗组患者40例,经针对性方案治疗后,显效14例,有效2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患者40例,经常规止血与消炎治疗,显效5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7.5%.治疗组采用的针对性方案治疗法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的常规疗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针对性方案治疗阴道不规则出血效果显著,值得在妇科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莉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摘要目的:了解新的护理模式对消化性溃疡病人治疗的影响.方法:在内科治疗的同时,通过以服药指导、消毒、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新的护理方法护理消化性溃疡患者.结果:7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72例治愈,复发率从以前的60%降为5%.结论:建立全新的护理观念,改变以往以饮食护理为重点的护理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作者:张建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Ritratto低电压急诊介入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提高该项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我院2005年1月1日-2012年1月1日一共收治了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0例,将其进行分组处理后进行研究,对照组由100例研究对象组成,其运用传统的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同样由100例研究对象组成,其运用Ritratto低电压急诊介入治疗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1疗程之后,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者的100例研究对象中,治疗显效的为69例,治疗有效的为26例,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5%,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Ritratto低电压急诊介入治疗是现今临床中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手段,其不仅非常的安全,且疗效显著,受到广大患者与医务工作者的广泛认可.
作者:赵秋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心静脉插管的历史较长,1945年Meye首先应用塑料导管进行输液,1952年法国的Aulanic报告了经锁骨下途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为战场伤员进行快速输液,1968年美国Dudrick等首先将锁骨下静脉导管技术应用于长期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治疗.对晚期恶性肿瘤,慢性衰竭,胃肠道不能进食,长期输入刺激性药物的病人建立一条理想的静脉通道更有其实用价值.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置管时间长、创伤少、痛苦小、合并症少等优点,尤其对长期依赖输液营养及静脉化疗病人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技术.深静脉穿刺主要途径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我院自1995年12月至2012年5月间共为1260名患者进行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效果满意.
作者:靳凤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探讨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效果及作用.方法:我院的152例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从入院至出院全程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一般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具有可比性.结论:实施正确的心理干预,对预防和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郑丽馨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泌尿外科已进入内镜微创手术时代,成为拥有多种诊断和治疗内镜的专业学科.随着微创手术的广泛普及,对手术室泌外内镜护士的护理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泌外腔镜专科护理管理模式也成为值得探索的新问题.
作者:潘秀丽;耿文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2011年间收治的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观察组患者另外加用氯吡格雷,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39例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3%,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为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景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讨论中毒胎盘早剥的临床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收治的确诊为胎盘早剥的产妇共32例.回顾性分析对于重度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护理,其中包括病情监控,胎儿监控,急救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方面.结果:在32例患者中产妇出现失血性休克有8例,没有发生产妇死亡.其中围产儿死亡有2例,均为死胎.结论:及时发现胎盘早剥情况并且给予有效治疗,加强对于高住妊娠孕妇产前检查以及适当合适的护理能降低重度胎盘早剥新生儿的死亡率,以及产妇的失血性休克等发生.
作者:王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结果:观察组胚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宫外孕临床疗效较为明显,预后良好.
作者:周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脑外伤所致的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3月到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20例由于脑外伤导致的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存活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针对脑外伤所致的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合理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明显的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作者:薛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输血的治疗作用除了用以补给血量,维持血容量,提高血压以抗休克和防止出血性休克的措施外;输血前对受血者血液HBV、抗-HCV、抗-HIV、RPR检测,提醒医务工作者要加强自我保护,在术前、术中、术后注意操作规则,减少医疗损,避免交叉感染;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在用血方面开展成分输血,合理用血;同时开展自身输血以减少血液污染,为安全输血控制血源性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保证.
作者:傅广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新型基础护理服务模式在妇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在2007年12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100例妇科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这些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中,对患者采用新型的基础护理模式来进行护理,在对照组中,对患者采取一般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护理之后,基础护理的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在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基础护理服务模式在妇科临床护理中的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石新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片在肛肠手术后创缘水肿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进行痔疮手术后2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处理,实验组给予地奥司明片,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创缘水肿发生率低,水肿消失时间快,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地奥司明片在肛肠手术后应用可以降低创缘水肿发生率,有效缩短水肿,值得应用.
作者:邹桂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并评价多普勒血管超声和血管造影检查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疑似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均行血管造影及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血管造影和超声检查在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特别是对闭塞动脉和颈动脉高度狭窄的诊断过程中;多普勒血管超声的动脉斑块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血管造影检查,特别是对位于颈动脉交叉出的斑块.结论:多普勒血管超声和血管造影对于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作用较一致,在动脉斑块的检查方面超声检查具有优势.
作者:刘远昌;刘国东;易松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对老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方法的探讨.方法:抽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4月收治的134例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龄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途径,观察患者康复情况.结果: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状态,未发现并发症现象,均都完全康复出院.结论:对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龄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手段和康复指导,可加快患者关节功能的康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焦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是孕产妇的身体状况、胎位、高危妊娠,选择分娩的方式等;预防与抢救措施主要包括准确地测量产后出血量,重要环节在于严密观察产后2h内产妇的生命体征及阴道出血情况;根据临床患者生命体征实时采取以下措施:应用纱布条填塞宫腔;按摩失败或按摩半小时仍不能使子宫收缩恢复时,可实行经阴道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法;若上述处理仍无效,可分离出两侧髂内动脉起始点,以7号丝线结扎,结扎后一般可见子宫收缩良好;结扎血管或填塞宫腔仍无效时,应立即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不可犹豫不决而贻误抢救时机.
作者:于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通过对我院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中对于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历史回顾并做出现在的现状分析,找出解决的对策,保证以后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时的安全有效性.对于我院近年来在医疗器械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探讨,找出在监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找出了我院在关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为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性,制定了关于解决在监测管理中而存在的问题的方案对策.医疗器械在发挥基础正常功能之外也会出现一些不良事件,同时在对于医疗器械的监测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医疗器械的安全是保证临床药品用药安全有效的根本.
作者:吴永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对视知觉学习疗法治疗弱视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弱视患者病例39例(66眼)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视知觉学习疗法进行治疗,而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统计发现,本组患者失访3例,其余36例中35例患者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占97.2%),患者矫正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30例,占83.3%,提高1行者5例,占13.9%,矫正视力提高至0.8及以上的有8例(占22.2%),近立体视功能测量有提高的有10例(占27.8%).结论:视知觉学习法对于弱视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仅能提高弱视儿童矫正视力,而且有助于立体视恢复.
作者:吴来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