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刚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是近几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护理工作理念,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佳的护理,其核心是强凋实证.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分娩时测量和收集失血量存在一定的困难,估计失血量偏少,实际产后出血发病率更高.产后出血又以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为常见,而且大多发生于产后2h内,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在产科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助产技术,加强责任心,高质量的观察及护理,对预防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印建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宫颈鳞状细胞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持续感染相关,主要感染皮肤粘膜上皮,导致不同病变;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尿激酶与鳞状细胞抗原呈高表达,提示其可能是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特征之一,有待成为术后监测、术后随访及是否追加放疗的参考指标,为判断预后、评估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王雪冬;王茜;周春娜;张晶;李云鹏;梁庆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并评价多普勒血管超声和血管造影检查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疑似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均行血管造影及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血管造影和超声检查在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特别是对闭塞动脉和颈动脉高度狭窄的诊断过程中;多普勒血管超声的动脉斑块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血管造影检查,特别是对位于颈动脉交叉出的斑块.结论:多普勒血管超声和血管造影对于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作用较一致,在动脉斑块的检查方面超声检查具有优势.
作者:刘远昌;刘国东;易松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吉西他滨对非小细胞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09年9月-2011年9月门诊及住院患者50例,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药物吉西他滨进行临床治疗.治疗结束后对其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50例患者有效率42%,一年的生存率41.9%,肿瘤中位缓解时间为6.7个月,肿瘤中住进展时间为6.1个月,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1.6个月.结论:药物吉西他滨在临床上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地抑制了肿瘤发展的速度,使患者的生命得到了延长,而且患者在使用药物期间不良反应较轻,安全可靠,应该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新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脑外伤所致的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3月到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20例由于脑外伤导致的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存活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针对脑外伤所致的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合理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明显的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作者:薛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方式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6月于我院儿内科进行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模式.治疗、护理结束后记录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性,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统计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依从性、家长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要高于观察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应用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效果显著,相比于其他护理模式而言具有很大优势,帮助患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春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特点、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0例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0例患者中有160选择手术治疗,其中130例患者开颅清除血肿,30例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治疗,10例患者选择非手术治疗.根据GCS标准评定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良好100例,一般40例,中残6例,重残4例,死亡20例.结论:正确的诊断和积极的治疗能够减少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以及老年患者的脑萎缩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谭启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持续血液净化)和对照组49例(常规血液透析),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PLT、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PLT、APTT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宋佳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对视知觉学习疗法治疗弱视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弱视患者病例39例(66眼)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视知觉学习疗法进行治疗,而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统计发现,本组患者失访3例,其余36例中35例患者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占97.2%),患者矫正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30例,占83.3%,提高1行者5例,占13.9%,矫正视力提高至0.8及以上的有8例(占22.2%),近立体视功能测量有提高的有10例(占27.8%).结论:视知觉学习法对于弱视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仅能提高弱视儿童矫正视力,而且有助于立体视恢复.
作者:吴来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衰竭患儿共76例,随机将所有忠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安溴索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7.34%,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1.5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研究组患儿的辅助通气时间、机械通气需求率、并发症人数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可有效降低患儿的机械通气需求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闫寒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它可引起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腰骶部疼痛以及不孕等症状.因其感染后不易彻底清除,疾病顽固而经久不愈,是长期慢性过程,也是宫颈癌主要诱因之一.目前临床上采用多种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但效果不理想,我院妇科自2000年起使用微波治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全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对消化道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4月收治的消化道手术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通过两组患者术后食欲情况、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出院后体力恢复等一般情况来评价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消化道手术后患者进行营养支持,能够使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显著地改善,并且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丁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对老年胆结石手术治疗的临床情况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136例老年胆结石患者,其中男性62例,女性74例;年龄为60-83岁,平均年龄为(66.2±7.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给予对照组患者保守治疗,治疗组患者中有42例行择期手术,26例行急症手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4.1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患者中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出现,治疗组出现了T管引流不畅、切口感染等6例并发症.结论:对老年胆结石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由于老年人群的特殊性,行关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避免出现医疗事故.
作者:邓正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率及其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我院明确诊断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2例,分析其复发的年龄、性别以及复发的可能因素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52例患者中,10例患者失访,失访率为19.2%,42例进行了随访.其中1年复发率为15.3%,2年复发率为30.7%.随访发现,性别、民族、超敏C反应蛋白(CRP)与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有一定相关性,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部位、血沉与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无明显相关性,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维持治疗时间0~53(15.3±3.4)个月;复发患者维持治疗中,维持治疗方案复发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口服5一氨基水杨酸组(52.6%)、局部治疗组(49.6%)、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组(1 7.6%)和口服免疫抑制剂组(12.1%).结论:女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率高于男性,性别、民族、CRP及维持治疗方案与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相关.
作者:肖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民航空勤人员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治疗及航空医学鉴定,增进航空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加强空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方法:回顾4例民航空勤人员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结合临床特点,作出分析讨论.各级体检合格证申请人如有半月板损伤、踝关节扭伤、大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经治疗后功能良好、无并发症,经地面观察至少30日后可评定为合格[1].结果:4例均为青壮年,男性3例,女性1例,为运动中受伤,经MRI检查确诊,于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关节功能回复后体检鉴定合格恢复飞行工作.结论:膝关节为人体活动多的负重关节,损伤后会影响到生活工作质量,重视预防膝关节的损伤意义重大.
作者:李海峰;陈欣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05.08-2011.08运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共74例98椎,均为椎体后壁完整的脊椎压缩性骨折.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复住情况、并发症发性情况等.结果:7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椎体高度恢复情况满意.除5例有不同程度的骨水泥渗漏外,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作为治疗脊椎压缩性骨折的一种新型微创技术,只要选择好适应证,严格按照规程操作,能迅速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并恢复脊柱序列,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谭云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血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卒中量表评分、Barthel改善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和磷脂酸(PA)改善水平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舒血宁能够显著改善脑部供血,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其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杜桂芳;屈秋民;张娟;郭晓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讨论顺尔宁在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小儿哮喘患儿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治疗组用顺尔宁治疗,对照组用普米克和博利康尼治疗,15天后比较两组的疗程疗效以及不良反应;随访一年,观察两组一年期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6%,且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更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5.4%,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8.9%,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一年复发率为0,对照组一年复发率为10.8%,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应用顺尔宁治疗小儿哮喘,疗效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可以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丁忠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长是科室护理工作的带头人,既是组织者又是管理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实践者.如何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大程度发挥全科护士的积极性,为患者提供更有效、更适合个体、更标准的护理服务,是每一位护士长值得深思的问题.
作者:饶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胸腺五肽联合氟脲嘧啶对于外阴白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外阴白斑患者共50例,随机性分为2组,观察组使用胸腺五肽联合氟脲嘧啶进行治疗,而对照组仅单纯使用氟脲嘧啶进行治疗.对比一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病情复发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可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胸腺五肽联合氟脲嘧啶对外阴白斑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许菊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