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营养支持对消化道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

丁涛

关键词:营养支持, 消化道手术,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对消化道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4月收治的消化道手术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通过两组患者术后食欲情况、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出院后体力恢复等一般情况来评价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消化道手术后患者进行营养支持,能够使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显著地改善,并且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老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及应用

    目的:对老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方法的探讨.方法:抽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4月收治的134例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龄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途径,观察患者康复情况.结果: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状态,未发现并发症现象,均都完全康复出院.结论:对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龄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手段和康复指导,可加快患者关节功能的康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焦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青春期保健

    青春期是儿童期发育到成年期的一段过渡时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此期女性生理、心理、社会方面发生很大的变化.医学上青春发育征象的开始到生殖功能完全发育成熟的这段时期称为青春期.进入青春期的年龄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说,女性青春期在10-14岁开始,17-18岁结束.进入青春期后,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节,卵巢内的卵泡开始发育并分泌激素.在性激素的作用下,身体及生殖器官迅速发育,月经来潮和第二性征发育.青春期的身心健康是决定女性一生体格、体质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加强青春期的保健.

    作者:杨慧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持续血液净化)和对照组49例(常规血液透析),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PLT、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PLT、APTT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宋佳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结果:通过对两组在接受康复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的比较,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患者术后康复应与治疗并进,药物治疗仍很重要;术后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对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冯亚芳;王翠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受血者输血前检测八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输血的治疗作用除了用以补给血量,维持血容量,提高血压以抗休克和防止出血性休克的措施外;输血前对受血者血液HBV、抗-HCV、抗-HIV、RPR检测,提醒医务工作者要加强自我保护,在术前、术中、术后注意操作规则,减少医疗损,避免交叉感染;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在用血方面开展成分输血,合理用血;同时开展自身输血以减少血液污染,为安全输血控制血源性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保证.

    作者:傅广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32例胆囊癌的CT影像诊断分析

    目的:研究胆囊癌疾病在CT影像中的表现与诊断意义.方法:在本文研究中将收集整理32例胆囊癌疾病患者的临床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文32例病例经过CT扫描后,其临床结果显示:肿块型19例,结节型5例,浸润型胆囊癌8例.结论:通过采用螺旋CT诊断胆囊癌,其可强效的扫描技术能够清晰显示胆囊癌的基本特性,进而为临床诊断提高准确依据.

    作者:王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小儿手足口病5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诊治的52例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资料,对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和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52例手足口病患儿通过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小儿易患手足口病,应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传染率.

    作者:杨付章;王翠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入住我院外科ICU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其中并发高钠血症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但血钠正常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予机械通气与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血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GCS评分3-5分者,观察组40例中有38例,对照组40例中有24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都无死亡患者,对照组有效率为95.0%,观察组有效率为75.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发病率比较高,病情多危急,能够影响预后,要积极加强对症治疗.

    作者:王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高嗜酸细胞综合征1例

    高嗜酸细胞综合征(HES)是以外周血及骨髓中嗜酸粒细胞(EOS)增高,多系统EOS浸润并造成器官功能损害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HES为一组异质性疾病,各种亚型差异大,多累及皮肤、消化道、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男性多于女性(9∶1),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1].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以胃肠道的嗜酸粒细胞浸润、胃肠道水肿增厚为特点,通常累及胃窦和近端空肠,其与HES的早期表现(仅累及胃肠道)难以完全区分,因而临床随访非常重要.

    作者:晁园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它可引起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腰骶部疼痛以及不孕等症状.因其感染后不易彻底清除,疾病顽固而经久不愈,是长期慢性过程,也是宫颈癌主要诱因之一.目前临床上采用多种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但效果不理想,我院妇科自2000年起使用微波治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全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谈谈中老年脑中风患者的家中护理

    脑中风是目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及致残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由于疾病造成的后遗症会给患者带来心理、生理上的障碍以及家庭护理方面的困难.合理的药物治疗对脑卒中的愈合只能起到一定的疗效,而长期系统的家中护理对病情的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和疾病的康复、心理的安慰起到较理想的改善作用.

    作者:付金平;苑广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到2011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治疗的患者120例,根据健康教育参与的情况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采用积极的对症治疗与分娩措施,在此基础上护理组采用积极的健康教育措施.结果:两组所有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都痊愈或者分娩后出院.随访6个月,护理组的躯体功能、生命活力、社交功能、心理健康得分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面对的患者属于医学问题也是健康问题,积极地健康教育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为妇产科健康方式的推广提供了实践依据.

    作者:朱祥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营养支持对消化道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对消化道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4月收治的消化道手术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通过两组患者术后食欲情况、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出院后体力恢复等一般情况来评价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消化道手术后患者进行营养支持,能够使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显著地改善,并且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丁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48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48例RVVC患者,根据患者的药敏情况可选择一种口服药配上一种阴道药进行治疗,第1疗程症状消失后需要巩固治疗2个疗程.结果:48例患者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45例治愈,治愈率为93.7%;待患者停药6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复发率为6.2%,对于复发的患者可进行药物调整后继续治疗.结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应用口服药物联合月经后阴道局部给药,可有效降低RVVC的复发率.

    作者:孙兰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静脉镁剂治疗老年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镁剂治疗老年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集到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静脉滴注门冬酸钾镁进行治疗,两组均以连续治疗15d为一个疗程.结果:观察组的病患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了10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35%,两组在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两方面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静脉镁剂治疗老年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特点、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0例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0例患者中有160选择手术治疗,其中130例患者开颅清除血肿,30例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治疗,10例患者选择非手术治疗.根据GCS标准评定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良好100例,一般40例,中残6例,重残4例,死亡20例.结论:正确的诊断和积极的治疗能够减少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以及老年患者的脑萎缩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谭启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儿外科患儿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儿外科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外科手术的儿科患者228例,随机性分成观察组114例,对照组11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情况.结果:经分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9.65%,对照组术后感染发生率28.07%;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1.54±2.12)日,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6.25±3.08)日;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评价为(92.43±3.23)分,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评价为(76.54±2.13)分.两组在术后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儿科患儿进行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环节患儿的紧张情绪,降低了术后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康复时间,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叶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Ritratto低电压急诊介入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Ritratto低电压急诊介入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提高该项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我院2005年1月1日-2012年1月1日一共收治了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0例,将其进行分组处理后进行研究,对照组由100例研究对象组成,其运用传统的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同样由100例研究对象组成,其运用Ritratto低电压急诊介入治疗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1疗程之后,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者的100例研究对象中,治疗显效的为69例,治疗有效的为26例,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5%,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Ritratto低电压急诊介入治疗是现今临床中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手段,其不仅非常的安全,且疗效显著,受到广大患者与医务工作者的广泛认可.

    作者:赵秋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男性乳腺癌1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份于我院接受诊治的1例乳腺癌男性患者,经过患者同意,对该患者进行X线检查、彩超检查和病理检查,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要点,并根据病理结果和影像资料给与治疗.结果:该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是乳晕下出现无痛性包块,并伴乳头凹陷,无溢液或溢血,X线检查结果显示分叶状肿块阴影,密度不均,边缘呈毛刺状;彩超检查显示肿块位置偏向心脏,表现为无包膜的低回声团,回声不均,外形不规则;病理检查结果证实此例属浸润性导管癌,癌细胞大小不一,核呈椭圆或圆形,ER和PR检测呈阳性.结论:男性乳腺癌的诊断工作对该类疾病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需引起临床上的广泛重视.

    作者:韩玉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在预防剖宫产术出血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评价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法,治疗组采用米索前列醇宫腔内给药法预防术后出血量.结果:治疗组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h出血量和术后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且两组产妇在剖宫产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米索前列醇宫腔内给药法预防剖宫产妇术后出血,能显著减少术中和术后2h和24h的出血量,临床疗效较佳.

    作者:张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