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防性护理在神经外科ICU中感染的影响

吴荣淋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 神经外科, ICU, 护理质量, 感染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措施在神经外科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80例神经外科ICU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实施预防性护理为分界点,实施以前为对照组,实施以后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神经外科ICU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对高位肛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高位肛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4月~2012年4月收入我院的8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采用切割挂线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低住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结果: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肛门检查时的疼痛和首次排便疼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组Wexner评分和肛管静息压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肛管锁眼畸形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愈33例,复发5例.实验组治愈36例,复发1例.结论:采用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高住肛瘘可以促进患者恢复,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钟道明;施志国;骆彪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及应用

    目的:对老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方法的探讨.方法:抽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4月收治的134例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龄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途径,观察患者康复情况.结果: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状态,未发现并发症现象,均都完全康复出院.结论:对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龄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手段和康复指导,可加快患者关节功能的康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焦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胸腺五肽联合氟脲嘧啶治疗外阴白斑的疗效

    目的:分析与探讨胸腺五肽联合氟脲嘧啶对于外阴白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外阴白斑患者共50例,随机性分为2组,观察组使用胸腺五肽联合氟脲嘧啶进行治疗,而对照组仅单纯使用氟脲嘧啶进行治疗.对比一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病情复发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可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胸腺五肽联合氟脲嘧啶对外阴白斑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许菊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在预防剖宫产术出血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评价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法,治疗组采用米索前列醇宫腔内给药法预防术后出血量.结果:治疗组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h出血量和术后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且两组产妇在剖宫产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米索前列醇宫腔内给药法预防剖宫产妇术后出血,能显著减少术中和术后2h和24h的出血量,临床疗效较佳.

    作者:张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甘草酸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

    甘草酸类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为主.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研究证实甘草酸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机制主要是受甘草酸类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的影响.本文针对甘草酸类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了综述.

    作者:梁雨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地奥司明片治疗肛肠科术后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片在肛肠手术后创缘水肿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进行痔疮手术后2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处理,实验组给予地奥司明片,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创缘水肿发生率低,水肿消失时间快,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地奥司明片在肛肠手术后应用可以降低创缘水肿发生率,有效缩短水肿,值得应用.

    作者:邹桂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口服米索前列醇配合利多卡因宫颈麻醉在早期妊娠人工流产中的效果观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为创伤性手术,宫颈条件直接影响手术操作及并发症的发生[1].人们对人工流产引起的疼痛有惧怕心理,因为疼痛引发人工流产综合症,影响手术的操作的效果,有时因为宫颈条件差易导致宫颈损伤、子宫穿孔[2].为了减轻和消除并发症和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我院采用宫颈局部麻醉的方法来减轻疼痛,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本观察选取早期妊娠人工流产200例健康妇女,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单纯用利多卡因宫颈麻醉(简称单纯用药法),另一组是口服米索前列醇配合利多卡因宫颈麻醉(简称联合用药法),两组均取得很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范立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Ritratto低电压急诊介入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Ritratto低电压急诊介入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提高该项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我院2005年1月1日-2012年1月1日一共收治了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0例,将其进行分组处理后进行研究,对照组由100例研究对象组成,其运用传统的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同样由100例研究对象组成,其运用Ritratto低电压急诊介入治疗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1疗程之后,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者的100例研究对象中,治疗显效的为69例,治疗有效的为26例,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5%,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Ritratto低电压急诊介入治疗是现今临床中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手段,其不仅非常的安全,且疗效显著,受到广大患者与医务工作者的广泛认可.

    作者:赵秋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心律失常患者检测C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

    C反应蛋白是组织炎性反应的标志物,是在人体肝脏中合成的一种典型急性期反应蛋白,在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后6-12h,血浆中C反应蛋白浓度即明显升高,且几乎成正比关系;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房颤动负荷、临床类型及抽血时间有关,随着C反应蛋白浓度阶梯样的升高,其心房颤动负荷也逐渐增高.说明心房颤动的持续与心房结构的改变有关,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反映炎性反应可能导致心房结构的重构,对心房颤动的持续产生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谈谈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抢救措施

    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是孕产妇的身体状况、胎位、高危妊娠,选择分娩的方式等;预防与抢救措施主要包括准确地测量产后出血量,重要环节在于严密观察产后2h内产妇的生命体征及阴道出血情况;根据临床患者生命体征实时采取以下措施:应用纱布条填塞宫腔;按摩失败或按摩半小时仍不能使子宫收缩恢复时,可实行经阴道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法;若上述处理仍无效,可分离出两侧髂内动脉起始点,以7号丝线结扎,结扎后一般可见子宫收缩良好;结扎血管或填塞宫腔仍无效时,应立即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不可犹豫不决而贻误抢救时机.

    作者:于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入住我院外科ICU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其中并发高钠血症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但血钠正常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予机械通气与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血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GCS评分3-5分者,观察组40例中有38例,对照组40例中有24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都无死亡患者,对照组有效率为95.0%,观察组有效率为75.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发病率比较高,病情多危急,能够影响预后,要积极加强对症治疗.

    作者:王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新型基础护理服务模式在妇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新型基础护理服务模式在妇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在2007年12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100例妇科患者,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这些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中,对患者采用新型的基础护理模式来进行护理,在对照组中,对患者采取一般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护理之后,基础护理的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在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基础护理服务模式在妇科临床护理中的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石新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讨论临床在治疗疝气时,采用横切口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自2011年5月-2012年5月间,在我院普外科就诊的小儿疝气患者3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5例采用横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0.3±2.3min,切口长度平均为2.1±0.4cm,术中平均出血量35.5±5.6ml,住院时间平均为3.6±0.6d,无并发症,无复发,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6.7±8.3min,切口长度平均为4.1±0.5cm,术中平均出血量74.2±10.5ml,住院时间平均为7.8±0.5d,有3例并发症,1例出现复发,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小儿疝气时,采用横切口手术,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切口小,缩短住院天数,而且术后无复发,无并发症,是效果明显的手术方式,值得学习推广.

    作者:周振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改良铸造全冠修复与护理体会

    改良铸造全冠采用牙合面开窗的形式,使改良单冠或改良联冠完全就位,并且牙合面开窗并未涉及到牙合面更多,所以给调磨带来极大便利;联冠修复对防止食物嵌塞效果显著优于单冠修复,使患者感觉更舒适;在临床上医护人员应注意牙体预备时聚合度,备牙时磨具粒度的选择,以更大限度的优化体现机械嵌合力、粘固力和约束力在全冠固位中所起的作用;护理人员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及患者的心理护理,是确保修复成功的重要条件.

    作者:刘国华;张彬;殷忠平;王铁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β-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β-阻滞剂对充血性心衰(CHF)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所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等.方法:将我院44例充血性心衰患者按随机数字方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各为22例.采取常规的充血性心衰治疗药物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联合β-阻滞剂进行治疗,分析β-阻滞剂对心衰患者的治疗作用以及患者的心功能等级改善等情况.结果:实验组心衰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同对照组相比有了明显改善,生存率得到了有效提高,两组间的差异十分明显,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阻滞剂对于心衰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尤其是在充血性心衰的治疗方面,效果更好,且副作用少,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使其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极为广泛.

    作者:张晓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心理护理体会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输血、针刺、性传播、母婴传播、吸毒等.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大约1.8亿人感染了HCV.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与HCV感染相关的死亡率(肝衰竭与肝细胞癌导致的死亡)将继续增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将受到极大的危害,应该引起我们极大的关注.

    作者:段芳胡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抗生素联合微波在盆腔炎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微波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2例盆腔炎妇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抗生素联合微波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取抗生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91.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36%,P<0.05.结论:采用抗生素联合微波治疗盆腔炎,操作简单,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韦兰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内镜下取石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并分析内镜下微创保胆取石后的护理方法,以不断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我院2009年10月1日-2012年6月1日期间一共收治了胆囊结石患者98例,将其作为本组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98例胆囊结石患者均保胆取石成功,无胆囊穿孔、胰腺炎、胆管炎以及胆汁漏等并发症发生,且B超检查的结果显示,患者的结石取净率达到100%,护理方法科学、效果显著,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8天.结论:内镜下微创保胆取石是临床中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方式,效果显著,而科学的护理则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侯亚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对2011年4月-2012年4月住我院的共80例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患者全部使用微波治疗.结果:全部患者通过微波治疗后,术后2个月复查,痊愈41例,占51.2%,显效30例,占37.5%,有效6例,占7.5%,无效3例,占3.8%,总有效率为96.2%,3-6个月均痊愈.结论:采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显著,止血作用强,术后均无不良反应,具有经济、安全、创伤少的特点,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吴艳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社区综合治理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并总结社区综合治理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推广价值.方法:对本社区的5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进行随机化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均给予止咳、平喘、化痰、抗感染等治疗措施,并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相关知识的教育、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和心理指导等.结果:试验组显效的患者为15例,有效的患者为8例,无效的患者为2例;试验组显效的患者为8例,有效的患者为9例,无效的患者为8例;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进行社区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作者:刘美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