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心理护理体会

段芳胡

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 心理护理体会
摘要: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输血、针刺、性传播、母婴传播、吸毒等.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大约1.8亿人感染了HCV.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与HCV感染相关的死亡率(肝衰竭与肝细胞癌导致的死亡)将继续增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将受到极大的危害,应该引起我们极大的关注.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烫伤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烫伤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2例新生儿烫伤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其护理资料.结果:经过护理后,2例患儿的病情持续稳定,趋向好方向发展.结论:针对新生儿烫伤,给予正确评估,加强护理干预,以确保内环境扎实稳固,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作者:刘湘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利用血液循环——足部按摩治疗失眠12例

    足部反射区按摩——若石健康法是目前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而现代的实用保健方法,笔者自2003年学习足反射健康疗法以来,为患者治疗各种疾病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对失眠疗效神奇,糖尿病效果显著.通过许多例患者的实践运用所学习的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希望联系临床比较分析发现更多原理进行探讨便于更好地掌握运用和指导临床.

    作者:严春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视知觉学习疗法治疗弱视疗效分析

    目的:对视知觉学习疗法治疗弱视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弱视患者病例39例(66眼)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视知觉学习疗法进行治疗,而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统计发现,本组患者失访3例,其余36例中35例患者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占97.2%),患者矫正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30例,占83.3%,提高1行者5例,占13.9%,矫正视力提高至0.8及以上的有8例(占22.2%),近立体视功能测量有提高的有10例(占27.8%).结论:视知觉学习法对于弱视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仅能提高弱视儿童矫正视力,而且有助于立体视恢复.

    作者:吴来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产前的健康教育对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影响

    目的:采取措施对产前的健康教育对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影响进行有效性研究.方法: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择29例患者,她们的平均年龄在25-41岁之间.从孕妇的生活、心理、胎儿的监护等多个方面对孕妇进行产前的教育工作.结果:利用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对产前的健康教育对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孕妇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有效性研究.其中有2例孕妇顺利分娩,有27例孕妇适时地采取了手术分娩,新生儿没有一个死亡.结论:在产前对妊娠合并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进行健康教育,对于母婴的生命安全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作者:郑允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实践方法.方法:回顾并分析120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救治方法.结果:共120例患者作相应手术,通过将开放性颅脑损伤变为闭合性颅脑损伤、清创、手术、抗感染等治疗方法,如34例进行二次手术治疗修补颅骨,56例进行二次手术治疗脑脊液漏,治愈78例,有40例取得良好效果,2例因伤情过于严重,经抢救无效已死亡.结论: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诊治的关键为清除创面彻底消毒,变开放性损伤为闭合性损伤,手术后应用抗生素治疗预防再次感染.

    作者:王大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2011年间收治的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观察组患者另外加用氯吡格雷,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39例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3%,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为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景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82例效果分析观察

    老年高血压系指年龄大于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诊断标准;氨氯地平能够平稳缓慢长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尤其是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及晨峰高血压效果明显,具有副作用小,患者服药的依存性和治疗的持续性好,非常适应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首选降压药物.

    作者:苑广杰;杨忠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探讨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的特点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的特点,提高护理配合质量.方法:对我院2012年32例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进行评估,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防治并发症,观察护理疗效.结果:本组32例患者,术后5例出现并发症,经进一步处理后均好转出院,无死亡患者.结论:对直肠癌患者行积极的围术期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防治并发症,可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甲荣;王丽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相关因素与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率及其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我院明确诊断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2例,分析其复发的年龄、性别以及复发的可能因素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52例患者中,10例患者失访,失访率为19.2%,42例进行了随访.其中1年复发率为15.3%,2年复发率为30.7%.随访发现,性别、民族、超敏C反应蛋白(CRP)与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有一定相关性,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部位、血沉与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无明显相关性,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维持治疗时间0~53(15.3±3.4)个月;复发患者维持治疗中,维持治疗方案复发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口服5一氨基水杨酸组(52.6%)、局部治疗组(49.6%)、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组(1 7.6%)和口服免疫抑制剂组(12.1%).结论:女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率高于男性,性别、民族、CRP及维持治疗方案与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相关.

    作者:肖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化脓性阑尾炎切口的护理要点观察

    目的:采取措施对化脓性阑尾炎切口的护理要点进行有效性观察与研究.方法: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46例患者,其中男性有25例,女性有21例,他们的年龄在20-60岁之间.对这些患者实行急诊手术,其中有10例患者实行右下经腹直肌切口手术,有36例患者实施麦氏切口手术治疗,在治疗之后要采取措施对这些患者进行护理.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这些患者的切口恢复状况良好,其中有6例患者的切口处出现感染现象.结论:在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施行综合性治疗与护理,有利于争取在大程度上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的感染.

    作者:杨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改善程度及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方法: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我科住院6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所给予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对于患儿监护人的健康教育.结果:所有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显著,咳嗽、胸闷、气急等症状明显减轻;临床体征也显著改善,肺部哮鸣音减弱或消失,住院时间缩短,患儿及监护人对疾病的认知度和自我管理显著提高.结论:给予支气管哮喘患儿适宜的临床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措施可提高患儿临床疗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减少哮喘的复发率.

    作者:金月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吉西他滨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和分析吉西他滨对非小细胞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09年9月-2011年9月门诊及住院患者50例,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药物吉西他滨进行临床治疗.治疗结束后对其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50例患者有效率42%,一年的生存率41.9%,肿瘤中位缓解时间为6.7个月,肿瘤中住进展时间为6.1个月,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1.6个月.结论:药物吉西他滨在临床上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地抑制了肿瘤发展的速度,使患者的生命得到了延长,而且患者在使用药物期间不良反应较轻,安全可靠,应该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新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的体会

    中心静脉插管的历史较长,1945年Meye首先应用塑料导管进行输液,1952年法国的Aulanic报告了经锁骨下途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为战场伤员进行快速输液,1968年美国Dudrick等首先将锁骨下静脉导管技术应用于长期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治疗.对晚期恶性肿瘤,慢性衰竭,胃肠道不能进食,长期输入刺激性药物的病人建立一条理想的静脉通道更有其实用价值.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置管时间长、创伤少、痛苦小、合并症少等优点,尤其对长期依赖输液营养及静脉化疗病人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技术.深静脉穿刺主要途径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我院自1995年12月至2012年5月间共为1260名患者进行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效果满意.

    作者:靳凤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通过对我院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中对于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历史回顾并做出现在的现状分析,找出解决的对策,保证以后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时的安全有效性.对于我院近年来在医疗器械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探讨,找出在监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找出了我院在关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为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性,制定了关于解决在监测管理中而存在的问题的方案对策.医疗器械在发挥基础正常功能之外也会出现一些不良事件,同时在对于医疗器械的监测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医疗器械的安全是保证临床药品用药安全有效的根本.

    作者:吴永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不同形态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视觉质量的临床评价

    目的:分析不同形态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视觉质量的临床评价.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78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发病形态差异,分为三组:核性白内障组、皮质性白内障组、后囊膜下白内障组,每组各26例.检查各组患者的年龄、佳矫正远视力、眼内散射光、对比敏感度,并采用VF-14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患者的主观视觉质量.另外选择26例健康者对比.结果:健康组的佳矫正远视力、对比敏感度以及眼内散射光和其他三组有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的佳矫正远视力没有明显差异(P>0.05);后囊膜下白内障组的年龄、眼内散射光以及对比敏感度与皮质性白内障组、核性白内障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皮质性白内障组与和核性白内障组的年龄、眼内散射光以及对比敏感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单纯靠视力检查,是很难预估其对视觉质量的影响,还需要通过眼内散射光以及对比敏感度等综合检查,才能正确评估患者的视觉质量.

    作者:金龙亭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对124例创伤性休克急诊抢救的护理体会

    创伤性休克主要是由于丧失全血或血浆、水和电解质渗出至创伤部位及其周围组织内,血液循环量降低所致,因此,基本上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创伤的发病原因和致伤原因很复杂,其特点是伤情复杂,以群体为主,复合伤多,伤势急重,致命性强,死亡率高,因此,急诊抢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第一救援者首先应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使伤员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据有关资料统计,随着救援时间延长,伤员的死亡率会大幅增加.因此,能否及时准确地现场救护和安全地转运是抢救病人生命的关键.

    作者:陈美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胸腺五肽联合氟脲嘧啶治疗外阴白斑的疗效

    目的:分析与探讨胸腺五肽联合氟脲嘧啶对于外阴白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外阴白斑患者共50例,随机性分为2组,观察组使用胸腺五肽联合氟脲嘧啶进行治疗,而对照组仅单纯使用氟脲嘧啶进行治疗.对比一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病情复发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可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胸腺五肽联合氟脲嘧啶对外阴白斑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许菊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肺心病患者92例临床诊治疗效分析

    老年肺心病引起肺动脉高压,反复的气道感染和低氧血症,是导致一系列的体液因子,肺血管以及血液的变化,使右心室射血阻力增加,右心室为克服已增高的肺循环阻力,加强收缩,产生肺动脉高压;由于心肺缺氧、感染使血小板活化,导致血栓形成,引起肺微循环障碍,更加重肺心病的病理变化;而硫酸镁中的镁离子通过与钙拮抗、减少乙酰胆碱释放、β2受体激动效应、舒张因缺氧而痉挛的肺毛细血管和小动脉及镇静作用,使肺循环得到改善;血塞通是从三七叶中分离提取三七总甙制剂的注射剂,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粘度及纤维蛋白含量,从而降低肺动脉高压,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力衰竭.因此,临床上对老年肺心病失代偿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和血塞通是一种经济、安全、效果好的方法,尤其便于基层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地奥司明片治疗肛肠科术后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片在肛肠手术后创缘水肿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进行痔疮手术后2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处理,实验组给予地奥司明片,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创缘水肿发生率低,水肿消失时间快,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地奥司明片在肛肠手术后应用可以降低创缘水肿发生率,有效缩短水肿,值得应用.

    作者:邹桂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肿瘤晚期病人舒适的中医护理体会

    目的:讨论肿瘤晚期患者在住院期间,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舒适度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自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肿瘤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2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技术,包括按摩,中药灌肠,中药泡洗,针灸注射,艾灸,耳穴埋豆等,对比两组患者在满意度、舒适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舒适度高,生活质量评分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肿瘤晚期患者,在正常的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舒适度,符合以人为本的医学理念,应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淑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