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脓性阑尾炎切口的护理要点观察

杨丽

关键词:化脓性阑尾炎, 切口, 护理, 要点观察
摘要:目的:采取措施对化脓性阑尾炎切口的护理要点进行有效性观察与研究.方法: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46例患者,其中男性有25例,女性有21例,他们的年龄在20-60岁之间.对这些患者实行急诊手术,其中有10例患者实行右下经腹直肌切口手术,有36例患者实施麦氏切口手术治疗,在治疗之后要采取措施对这些患者进行护理.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这些患者的切口恢复状况良好,其中有6例患者的切口处出现感染现象.结论:在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施行综合性治疗与护理,有利于争取在大程度上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的感染.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入住我院外科ICU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其中并发高钠血症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但血钠正常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予机械通气与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血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GCS评分3-5分者,观察组40例中有38例,对照组40例中有24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都无死亡患者,对照组有效率为95.0%,观察组有效率为75.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发病率比较高,病情多危急,能够影响预后,要积极加强对症治疗.

    作者:王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析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了解新的护理模式对消化性溃疡病人治疗的影响.方法:在内科治疗的同时,通过以服药指导、消毒、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新的护理方法护理消化性溃疡患者.结果:7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72例治愈,复发率从以前的60%降为5%.结论:建立全新的护理观念,改变以往以饮食护理为重点的护理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作者:张建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循证护理对33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是近几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护理工作理念,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佳的护理,其核心是强凋实证.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分娩时测量和收集失血量存在一定的困难,估计失血量偏少,实际产后出血发病率更高.产后出血又以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为常见,而且大多发生于产后2h内,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在产科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助产技术,加强责任心,高质量的观察及护理,对预防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印建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2011年间收治的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观察组患者另外加用氯吡格雷,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39例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3%,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为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景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80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引导不规则出血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引导不规则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0例,治疗组给予针对性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止血、消炎治疗.治疗之后均进行3个月的随访,定期复查.结果:治疗组患者40例,经针对性方案治疗后,显效14例,有效2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患者40例,经常规止血与消炎治疗,显效5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7.5%.治疗组采用的针对性方案治疗法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的常规疗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针对性方案治疗阴道不规则出血效果显著,值得在妇科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莉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改良铸造全冠修复与护理体会

    改良铸造全冠采用牙合面开窗的形式,使改良单冠或改良联冠完全就位,并且牙合面开窗并未涉及到牙合面更多,所以给调磨带来极大便利;联冠修复对防止食物嵌塞效果显著优于单冠修复,使患者感觉更舒适;在临床上医护人员应注意牙体预备时聚合度,备牙时磨具粒度的选择,以更大限度的优化体现机械嵌合力、粘固力和约束力在全冠固位中所起的作用;护理人员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及患者的心理护理,是确保修复成功的重要条件.

    作者:刘国华;张彬;殷忠平;王铁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地奥司明片治疗肛肠科术后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片在肛肠手术后创缘水肿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进行痔疮手术后2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处理,实验组给予地奥司明片,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创缘水肿发生率低,水肿消失时间快,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地奥司明片在肛肠手术后应用可以降低创缘水肿发生率,有效缩短水肿,值得应用.

    作者:邹桂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临床体征表现分析

    急性心梗为冠心病严重型,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严重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血供进一步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因此,患者入院后要不失时机地多次进行心电图监测与心肌酶检测,并结合临床症状、体检所见及发热、白细胞增高、血沉上升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方能提高AMI的诊断率.

    作者:赵莉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谈谈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抢救措施

    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是孕产妇的身体状况、胎位、高危妊娠,选择分娩的方式等;预防与抢救措施主要包括准确地测量产后出血量,重要环节在于严密观察产后2h内产妇的生命体征及阴道出血情况;根据临床患者生命体征实时采取以下措施:应用纱布条填塞宫腔;按摩失败或按摩半小时仍不能使子宫收缩恢复时,可实行经阴道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法;若上述处理仍无效,可分离出两侧髂内动脉起始点,以7号丝线结扎,结扎后一般可见子宫收缩良好;结扎血管或填塞宫腔仍无效时,应立即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不可犹豫不决而贻误抢救时机.

    作者:于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经动脉内急诊栓塞治疗妇产科继发性出血患者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经动脉内急诊栓塞治疗妇产科继发性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09年12月到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妇产科继发性出血患者20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101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经动脉内栓塞治疗,并给与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良率97.03%,对照组疗效优良率88.1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8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12±6.12)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3.23±3.12)分.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经动脉内急诊栓塞治疗妇产科继发性出血患者系统、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止血效果,降低感染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实践方法.方法:回顾并分析120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救治方法.结果:共120例患者作相应手术,通过将开放性颅脑损伤变为闭合性颅脑损伤、清创、手术、抗感染等治疗方法,如34例进行二次手术治疗修补颅骨,56例进行二次手术治疗脑脊液漏,治愈78例,有40例取得良好效果,2例因伤情过于严重,经抢救无效已死亡.结论: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诊治的关键为清除创面彻底消毒,变开放性损伤为闭合性损伤,手术后应用抗生素治疗预防再次感染.

    作者:王大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探析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相关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共收治了200例恶性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及心理特征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采取心理护理措施.结果:在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之后再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了解及掌握,并对其进行相关方面的心理护理,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改善和调节,让其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有利于其生存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理气活血汤加减治疗痛经108例

    目的:观察理气活血汤加减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理气活血汤加减治疗痛经108例.结果:总有效率98%.结论:本方治疗病经效果满意.

    作者:刘小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特点、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0例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0例患者中有160选择手术治疗,其中130例患者开颅清除血肿,30例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治疗,10例患者选择非手术治疗.根据GCS标准评定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良好100例,一般40例,中残6例,重残4例,死亡20例.结论:正确的诊断和积极的治疗能够减少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以及老年患者的脑萎缩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谭启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结果:通过对两组在接受康复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的比较,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患者术后康复应与治疗并进,药物治疗仍很重要;术后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对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冯亚芳;王翠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的体会

    中心静脉插管的历史较长,1945年Meye首先应用塑料导管进行输液,1952年法国的Aulanic报告了经锁骨下途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为战场伤员进行快速输液,1968年美国Dudrick等首先将锁骨下静脉导管技术应用于长期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治疗.对晚期恶性肿瘤,慢性衰竭,胃肠道不能进食,长期输入刺激性药物的病人建立一条理想的静脉通道更有其实用价值.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置管时间长、创伤少、痛苦小、合并症少等优点,尤其对长期依赖输液营养及静脉化疗病人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技术.深静脉穿刺主要途径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我院自1995年12月至2012年5月间共为1260名患者进行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效果满意.

    作者:靳凤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对高位肛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高位肛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4月~2012年4月收入我院的8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采用切割挂线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低住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结果: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肛门检查时的疼痛和首次排便疼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组Wexner评分和肛管静息压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肛管锁眼畸形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愈33例,复发5例.实验组治愈36例,复发1例.结论:采用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高住肛瘘可以促进患者恢复,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钟道明;施志国;骆彪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酮替芬联合孟鲁司特治疗60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酮替芬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60例CVA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给予A组酮替芬,B组孟鲁司特,C组酮替芬联合孟鲁司特,总疗程4周,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在临床症状的改善上C组优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功能的改善上C组优于A及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替芬联合孟鲁司特能有效的改善CVA患儿病情,不良反应少.

    作者:周林荫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口服米索前列醇配合利多卡因宫颈麻醉在早期妊娠人工流产中的效果观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为创伤性手术,宫颈条件直接影响手术操作及并发症的发生[1].人们对人工流产引起的疼痛有惧怕心理,因为疼痛引发人工流产综合症,影响手术的操作的效果,有时因为宫颈条件差易导致宫颈损伤、子宫穿孔[2].为了减轻和消除并发症和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我院采用宫颈局部麻醉的方法来减轻疼痛,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本观察选取早期妊娠人工流产200例健康妇女,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单纯用利多卡因宫颈麻醉(简称单纯用药法),另一组是口服米索前列醇配合利多卡因宫颈麻醉(简称联合用药法),两组均取得很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范立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细节护理在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普外科100名住院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并进行计分评价.结果:从随机填写问卷结果来看,评价满意93份,占93%,评价较满意5份,占5%,评价不满意2份,占2%.结论:在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认真做好每个护理细节,有效避免了医患矛盾,实现优质、高效、全面的护理服务,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