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生素联合微波在盆腔炎中的疗效观察

韦兰风

关键词:抗生素, 微波, 盆腔炎
摘要: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微波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2例盆腔炎妇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抗生素联合微波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取抗生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91.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36%,P<0.05.结论:采用抗生素联合微波治疗盆腔炎,操作简单,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显著.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米索前列醇在预防剖宫产术出血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评价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法,治疗组采用米索前列醇宫腔内给药法预防术后出血量.结果:治疗组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h出血量和术后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且两组产妇在剖宫产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米索前列醇宫腔内给药法预防剖宫产妇术后出血,能显著减少术中和术后2h和24h的出血量,临床疗效较佳.

    作者:张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受血者输血前检测八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输血的治疗作用除了用以补给血量,维持血容量,提高血压以抗休克和防止出血性休克的措施外;输血前对受血者血液HBV、抗-HCV、抗-HIV、RPR检测,提醒医务工作者要加强自我保护,在术前、术中、术后注意操作规则,减少医疗损,避免交叉感染;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在用血方面开展成分输血,合理用血;同时开展自身输血以减少血液污染,为安全输血控制血源性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保证.

    作者:傅广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重度胎盘早剥护理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是讨论中毒胎盘早剥的临床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收治的确诊为胎盘早剥的产妇共32例.回顾性分析对于重度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护理,其中包括病情监控,胎儿监控,急救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方面.结果:在32例患者中产妇出现失血性休克有8例,没有发生产妇死亡.其中围产儿死亡有2例,均为死胎.结论:及时发现胎盘早剥情况并且给予有效治疗,加强对于高住妊娠孕妇产前检查以及适当合适的护理能降低重度胎盘早剥新生儿的死亡率,以及产妇的失血性休克等发生.

    作者:王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PCR法和液体培养法检测解脲支原体结果分析

    目的:比较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液体培养法在解脲支原体检测中的诊断价值和治愈判定价值.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液体培养法对164例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检测解脲支原体.结果:PCR法检测UU阳性71例,阳性率为43.3%,液体培养法阳性例数62例,阳性率为37.8%,PCR法阳性患者液体培养法有8例阴性,液体培养法阳性患者PCR法有2例阴性.结论:PCR法检测解脲支原体,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并且简便、快速,适合门诊初查病人,液体培养法虽然敏感性比PCR法低,但能区别病原菌是否存活,且对指导临床用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黄勇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儿外科患儿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儿外科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外科手术的儿科患者228例,随机性分成观察组114例,对照组11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情况.结果:经分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9.65%,对照组术后感染发生率28.07%;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1.54±2.12)日,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6.25±3.08)日;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评价为(92.43±3.23)分,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评价为(76.54±2.13)分.两组在术后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儿科患儿进行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环节患儿的紧张情绪,降低了术后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康复时间,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叶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82例效果分析观察

    老年高血压系指年龄大于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诊断标准;氨氯地平能够平稳缓慢长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尤其是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及晨峰高血压效果明显,具有副作用小,患者服药的依存性和治疗的持续性好,非常适应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首选降压药物.

    作者:苑广杰;杨忠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谈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长是科室护理工作的带头人,既是组织者又是管理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实践者.如何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大程度发挥全科护士的积极性,为患者提供更有效、更适合个体、更标准的护理服务,是每一位护士长值得深思的问题.

    作者:饶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医患之间牙体牙髓疾病诊疗过程中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临床实践

    在牙体牙髓疾病诊疗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加强牙体牙髓疾病诊疗的质量控制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前提,“椅旁交流3分钟”是与患者建立和睦、信任关系的有效途径,患者知情同意书是尊重患者知情权的重要表现,以电话回访为主的医患信息沟通平台的建立是增进医患和谐的重要方法.

    作者:刘志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改善程度及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方法: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我科住院6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所给予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对于患儿监护人的健康教育.结果:所有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显著,咳嗽、胸闷、气急等症状明显减轻;临床体征也显著改善,肺部哮鸣音减弱或消失,住院时间缩短,患儿及监护人对疾病的认知度和自我管理显著提高.结论:给予支气管哮喘患儿适宜的临床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措施可提高患儿临床疗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减少哮喘的复发率.

    作者:金月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高嗜酸细胞综合征1例

    高嗜酸细胞综合征(HES)是以外周血及骨髓中嗜酸粒细胞(EOS)增高,多系统EOS浸润并造成器官功能损害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HES为一组异质性疾病,各种亚型差异大,多累及皮肤、消化道、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男性多于女性(9∶1),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1].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以胃肠道的嗜酸粒细胞浸润、胃肠道水肿增厚为特点,通常累及胃窦和近端空肠,其与HES的早期表现(仅累及胃肠道)难以完全区分,因而临床随访非常重要.

    作者:晁园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探讨护理继续医学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护理继续医学教育成为了提高护理人员能力和促进护理工作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探究护理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的方法,保证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的顺利实施.

    作者:陈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对73例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辩证治疗观察

    消化性溃疡(peptic vlcer)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粘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因此得名.酸性胃液的任何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空肠以及具有异住胃粘膜的Meckel憩室.绝大多数的溃疡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笔者总结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住院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3例以中医辩证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现归纳如下.

    作者:杨文灿;周新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男性乳腺癌1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份于我院接受诊治的1例乳腺癌男性患者,经过患者同意,对该患者进行X线检查、彩超检查和病理检查,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要点,并根据病理结果和影像资料给与治疗.结果:该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是乳晕下出现无痛性包块,并伴乳头凹陷,无溢液或溢血,X线检查结果显示分叶状肿块阴影,密度不均,边缘呈毛刺状;彩超检查显示肿块位置偏向心脏,表现为无包膜的低回声团,回声不均,外形不规则;病理检查结果证实此例属浸润性导管癌,癌细胞大小不一,核呈椭圆或圆形,ER和PR检测呈阳性.结论:男性乳腺癌的诊断工作对该类疾病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需引起临床上的广泛重视.

    作者:韩玉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它可引起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腰骶部疼痛以及不孕等症状.因其感染后不易彻底清除,疾病顽固而经久不愈,是长期慢性过程,也是宫颈癌主要诱因之一.目前临床上采用多种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但效果不理想,我院妇科自2000年起使用微波治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全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不同形态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视觉质量的临床评价

    目的:分析不同形态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视觉质量的临床评价.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78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发病形态差异,分为三组:核性白内障组、皮质性白内障组、后囊膜下白内障组,每组各26例.检查各组患者的年龄、佳矫正远视力、眼内散射光、对比敏感度,并采用VF-14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患者的主观视觉质量.另外选择26例健康者对比.结果:健康组的佳矫正远视力、对比敏感度以及眼内散射光和其他三组有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的佳矫正远视力没有明显差异(P>0.05);后囊膜下白内障组的年龄、眼内散射光以及对比敏感度与皮质性白内障组、核性白内障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皮质性白内障组与和核性白内障组的年龄、眼内散射光以及对比敏感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单纯靠视力检查,是很难预估其对视觉质量的影响,还需要通过眼内散射光以及对比敏感度等综合检查,才能正确评估患者的视觉质量.

    作者:金龙亭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改良铸造全冠修复与护理体会

    改良铸造全冠采用牙合面开窗的形式,使改良单冠或改良联冠完全就位,并且牙合面开窗并未涉及到牙合面更多,所以给调磨带来极大便利;联冠修复对防止食物嵌塞效果显著优于单冠修复,使患者感觉更舒适;在临床上医护人员应注意牙体预备时聚合度,备牙时磨具粒度的选择,以更大限度的优化体现机械嵌合力、粘固力和约束力在全冠固位中所起的作用;护理人员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及患者的心理护理,是确保修复成功的重要条件.

    作者:刘国华;张彬;殷忠平;王铁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析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了解新的护理模式对消化性溃疡病人治疗的影响.方法:在内科治疗的同时,通过以服药指导、消毒、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新的护理方法护理消化性溃疡患者.结果:7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72例治愈,复发率从以前的60%降为5%.结论:建立全新的护理观念,改变以往以饮食护理为重点的护理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作者:张建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妇产科带教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重要的学习阶段,由于妇产科的特殊性,妇产科实习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妇产科带教经验,分析妇产科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法.

    作者:关秀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及应用

    目的:对老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方法的探讨.方法:抽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4月收治的134例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龄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途径,观察患者康复情况.结果: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状态,未发现并发症现象,均都完全康复出院.结论:对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龄患者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手段和康复指导,可加快患者关节功能的康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焦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ICU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中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0例颅脑损伤的患者以优质护理服务为分界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自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风险事故的发生率、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神经外科ICU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潘远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