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艳梅
近年来,妇产科剖腹手术在临床中日益频繁,因此掌握一定的剖腹手术临床的处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从抗生素在剖腹手术中应用的必要性、妇产科剖腹手术切口液化的病例探析和红光照射对腹部手术患者伤口愈合的作用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作者:姜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高位肛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4月~2012年4月收入我院的8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采用切割挂线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低住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结果: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肛门检查时的疼痛和首次排便疼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组Wexner评分和肛管静息压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肛管锁眼畸形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愈33例,复发5例.实验组治愈36例,复发1例.结论:采用低位切开结合引流挂线治疗高住肛瘘可以促进患者恢复,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钟道明;施志国;骆彪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合理用药的概念是指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剂量,按合理的时间间隔完成正确的疗程,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目前,对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原理的研究处于发展阶段,有些新药的不良反应还有待于临床的密切观察,为了尽可能避免药物应用的不合理现象,要求药剂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药物的药理知识,还要做到思想重视,精力集中,在调剂发放药品时要做到认真查对各种药品的配伍禁忌.熟练掌握药理学基础知识及临床合理配伍用药知识,积累临床用药经验也是一个药剂人员必须做到的.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片在肛肠手术后创缘水肿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进行痔疮手术后2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处理,实验组给予地奥司明片,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创缘水肿发生率低,水肿消失时间快,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地奥司明片在肛肠手术后应用可以降低创缘水肿发生率,有效缩短水肿,值得应用.
作者:邹桂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可以在较短时间发展为意识丧失,呼吸浅慢,点头样呼吸,甚至呼吸心跳骤停;及早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地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具有减轻患者痛苦,避免气管插管;能迅速纠正缺氧、改善心功能,是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钟志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护理继续医学教育成为了提高护理人员能力和促进护理工作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探究护理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的方法,保证护理继续医学教育的顺利实施.
作者:陈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研究引导不规则出血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引导不规则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0例,治疗组给予针对性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止血、消炎治疗.治疗之后均进行3个月的随访,定期复查.结果:治疗组患者40例,经针对性方案治疗后,显效14例,有效2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患者40例,经常规止血与消炎治疗,显效5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7.5%.治疗组采用的针对性方案治疗法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的常规疗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针对性方案治疗阴道不规则出血效果显著,值得在妇科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莉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急性心梗为冠心病严重型,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严重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血供进一步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因此,患者入院后要不失时机地多次进行心电图监测与心肌酶检测,并结合临床症状、体检所见及发热、白细胞增高、血沉上升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方能提高AMI的诊断率.
作者:赵莉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对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份于我院接受诊治的1例乳腺癌男性患者,经过患者同意,对该患者进行X线检查、彩超检查和病理检查,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断要点,并根据病理结果和影像资料给与治疗.结果:该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是乳晕下出现无痛性包块,并伴乳头凹陷,无溢液或溢血,X线检查结果显示分叶状肿块阴影,密度不均,边缘呈毛刺状;彩超检查显示肿块位置偏向心脏,表现为无包膜的低回声团,回声不均,外形不规则;病理检查结果证实此例属浸润性导管癌,癌细胞大小不一,核呈椭圆或圆形,ER和PR检测呈阳性.结论:男性乳腺癌的诊断工作对该类疾病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需引起临床上的广泛重视.
作者:韩玉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循证护理是现代护理学发展的方向.在教学中应用循证护理是现代护理学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本文从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调整与补充,诱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对新知识的应用四个方面论述了教学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柳卫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胸腺五肽联合氟脲嘧啶对于外阴白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外阴白斑患者共50例,随机性分为2组,观察组使用胸腺五肽联合氟脲嘧啶进行治疗,而对照组仅单纯使用氟脲嘧啶进行治疗.对比一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病情复发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可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胸腺五肽联合氟脲嘧啶对外阴白斑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许菊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输血的治疗作用除了用以补给血量,维持血容量,提高血压以抗休克和防止出血性休克的措施外;输血前对受血者血液HBV、抗-HCV、抗-HIV、RPR检测,提醒医务工作者要加强自我保护,在术前、术中、术后注意操作规则,减少医疗损,避免交叉感染;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在用血方面开展成分输血,合理用血;同时开展自身输血以减少血液污染,为安全输血控制血源性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保证.
作者:傅广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由于糖尿病人体内的血糖自动调节功能消失,血糖随着人体的饮食、活动以及外源性胰岛素用量的多少而波动很大;因此,越是严格控制血糖,就越容易产生低血糖反应;所以,要充分认识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及变化规律,当老年人糖尿病出现病情变化时,要全面分析病情及时检查血糖,明确诊断及时处理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急症,减少死亡率.
作者:葛文葵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结果:观察组胚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宫外孕临床疗效较为明显,预后良好.
作者:周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我社区的1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给予健康教育)和对照组90例(未实施健康教育),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的降压的总有效率、心脑并发症发生率、肢体功能障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症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在社区内开展健康教育得到控制.
作者:陆晓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率及其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我院明确诊断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2例,分析其复发的年龄、性别以及复发的可能因素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52例患者中,10例患者失访,失访率为19.2%,42例进行了随访.其中1年复发率为15.3%,2年复发率为30.7%.随访发现,性别、民族、超敏C反应蛋白(CRP)与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有一定相关性,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部位、血沉与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无明显相关性,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维持治疗时间0~53(15.3±3.4)个月;复发患者维持治疗中,维持治疗方案复发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口服5一氨基水杨酸组(52.6%)、局部治疗组(49.6%)、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组(1 7.6%)和口服免疫抑制剂组(12.1%).结论:女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率高于男性,性别、民族、CRP及维持治疗方案与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相关.
作者:肖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儿外科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外科手术的儿科患者228例,随机性分成观察组114例,对照组11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情况.结果:经分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9.65%,对照组术后感染发生率28.07%;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1.54±2.12)日,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6.25±3.08)日;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评价为(92.43±3.23)分,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评价为(76.54±2.13)分.两组在术后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儿科患儿进行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环节患儿的紧张情绪,降低了术后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康复时间,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叶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并评价多普勒血管超声和血管造影检查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疑似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均行血管造影及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血管造影和超声检查在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特别是对闭塞动脉和颈动脉高度狭窄的诊断过程中;多普勒血管超声的动脉斑块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血管造影检查,特别是对位于颈动脉交叉出的斑块.结论:多普勒血管超声和血管造影对于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作用较一致,在动脉斑块的检查方面超声检查具有优势.
作者:刘远昌;刘国东;易松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入住我院外科ICU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其中并发高钠血症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但血钠正常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予机械通气与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血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GCS评分3-5分者,观察组40例中有38例,对照组40例中有24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都无死亡患者,对照组有效率为95.0%,观察组有效率为75.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发病率比较高,病情多危急,能够影响预后,要积极加强对症治疗.
作者:王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脑外伤所致的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3月到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20例由于脑外伤导致的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存活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针对脑外伤所致的硬膜下血肿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合理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明显的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作者:薛雷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