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萍
脑中风是目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及致残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由于疾病造成的后遗症会给患者带来心理、生理上的障碍以及家庭护理方面的困难.合理的药物治疗对脑卒中的愈合只能起到一定的疗效,而长期系统的家中护理对病情的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和疾病的康复、心理的安慰起到较理想的改善作用.
作者:付金平;苑广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抢救体会进行整理和说明.方法:以我院急诊科于2010年1月~2012年1月救治的74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其采取如文中所述的抢救措施,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经过相应的抢救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了94.6%,且患者体征在抢救后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为下一步治疗工作的高水平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结论:医护人员应积极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方法,从而更好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冯建松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重症监护室常见的医院内感染.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发病的相关因素复杂,VAP的发生已引起临床护理的普遍重视.针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减少VAP的发生.
作者:周璐;丁钰桐;贾晓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讨论临床在治疗疝气时,采用横切口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自2011年5月-2012年5月间,在我院普外科就诊的小儿疝气患者3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5例采用横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0.3±2.3min,切口长度平均为2.1±0.4cm,术中平均出血量35.5±5.6ml,住院时间平均为3.6±0.6d,无并发症,无复发,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6.7±8.3min,切口长度平均为4.1±0.5cm,术中平均出血量74.2±10.5ml,住院时间平均为7.8±0.5d,有3例并发症,1例出现复发,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小儿疝气时,采用横切口手术,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切口小,缩短住院天数,而且术后无复发,无并发症,是效果明显的手术方式,值得学习推广.
作者:周振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改良铸造全冠采用牙合面开窗的形式,使改良单冠或改良联冠完全就位,并且牙合面开窗并未涉及到牙合面更多,所以给调磨带来极大便利;联冠修复对防止食物嵌塞效果显著优于单冠修复,使患者感觉更舒适;在临床上医护人员应注意牙体预备时聚合度,备牙时磨具粒度的选择,以更大限度的优化体现机械嵌合力、粘固力和约束力在全冠固位中所起的作用;护理人员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及患者的心理护理,是确保修复成功的重要条件.
作者:刘国华;张彬;殷忠平;王铁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宫颈鳞状细胞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持续感染相关,主要感染皮肤粘膜上皮,导致不同病变;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尿激酶与鳞状细胞抗原呈高表达,提示其可能是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特征之一,有待成为术后监测、术后随访及是否追加放疗的参考指标,为判断预后、评估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王雪冬;王茜;周春娜;张晶;李云鹏;梁庆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认识自然分娩及剖宫产分娩高危儿糖代谢紊乱,并提出防治路径,为了母亲和婴儿的健康,应尽量争取阴道分娩.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8月住院分娩产妇160例,分析导致剖宫产的因素及所占比例.结果:顺产与剖宫产分娩的高危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糖代谢,P<0.05两组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对顺产与剖宫产分娩的高危新生儿应常规进行血糖检测,并积极处理糖代谢紊乱,以减少或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黄秋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感染性心内膜炎继发股动脉感染性动脉瘤形成非常罕见.本文报道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继发股动脉感染性动脉瘤形成病例的诊治经过,结合相关文献回顾展开讨论.
作者:俞册砚;姜力骏;倪一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输血、针刺、性传播、母婴传播、吸毒等.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大约1.8亿人感染了HCV.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与HCV感染相关的死亡率(肝衰竭与肝细胞癌导致的死亡)将继续增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将受到极大的危害,应该引起我们极大的关注.
作者:段芳胡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是孕产妇的身体状况、胎位、高危妊娠,选择分娩的方式等;预防与抢救措施主要包括准确地测量产后出血量,重要环节在于严密观察产后2h内产妇的生命体征及阴道出血情况;根据临床患者生命体征实时采取以下措施:应用纱布条填塞宫腔;按摩失败或按摩半小时仍不能使子宫收缩恢复时,可实行经阴道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法;若上述处理仍无效,可分离出两侧髂内动脉起始点,以7号丝线结扎,结扎后一般可见子宫收缩良好;结扎血管或填塞宫腔仍无效时,应立即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不可犹豫不决而贻误抢救时机.
作者:于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吉西他滨对非小细胞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09年9月-2011年9月门诊及住院患者50例,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药物吉西他滨进行临床治疗.治疗结束后对其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50例患者有效率42%,一年的生存率41.9%,肿瘤中位缓解时间为6.7个月,肿瘤中住进展时间为6.1个月,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1.6个月.结论:药物吉西他滨在临床上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地抑制了肿瘤发展的速度,使患者的生命得到了延长,而且患者在使用药物期间不良反应较轻,安全可靠,应该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新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急性心梗为冠心病严重型,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严重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血供进一步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因此,患者入院后要不失时机地多次进行心电图监测与心肌酶检测,并结合临床症状、体检所见及发热、白细胞增高、血沉上升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方能提高AMI的诊断率.
作者:赵莉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结果:通过对两组在接受康复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的比较,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患者术后康复应与治疗并进,药物治疗仍很重要;术后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对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冯亚芳;王翠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我院所提出的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在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前不良情绪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4月间收治的84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比较为: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之前,两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不大,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之后,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对于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前的不良情绪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赵建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内科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我院内科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护理满意度、临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救治成功率,快速止血,为患者生命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刘再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改善程度及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方法: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我科住院6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所给予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对于患儿监护人的健康教育.结果:所有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显著,咳嗽、胸闷、气急等症状明显减轻;临床体征也显著改善,肺部哮鸣音减弱或消失,住院时间缩短,患儿及监护人对疾病的认知度和自我管理显著提高.结论:给予支气管哮喘患儿适宜的临床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措施可提高患儿临床疗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减少哮喘的复发率.
作者:金月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对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2008年6月~2012年6月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分别采取常规和降阶梯抗生素疗法.在治疗前后,医护人员会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以便为对比分析提供有效依据.结果:无论在病死率、治疗24、48h后呼吸衰竭指数和动脉血气分析,还是在C反应蛋白、动脉血氧分压等方面,治疗组都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杨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对阿托品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科学剂量进行前瞻性临床探究.方法:所有参与研究病例共计84人首先在注射药物前进行5分钟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并进行记录,而后为其进行阿托品药物0.5毫克的静脉推注,再在推注药物之后5分钟为其进行5分钟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并进行记录.后比对两组心电图监测结果的变化.结果:患者在接受注射之后其心率逐渐回升,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大都在注射药物后症状缓解或治愈,室性自主心律患者在注射药物后大都症状缓解或治愈,大多数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接受注射后痊愈,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注射后血压逐渐回升.初次小剂量注射不良反应者较少.结论:注射阿托品可以有效增强心律,遏制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回升血压,且副反应小,但需在初次注射时严格控制剂量,且单位时间内注射剂量需严格控制.
作者:刘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总结采用美容切口治疗阑尾炎的适应症及优点,使这种手术方式得以推广,造福于患者.方法:从我院2005-2012年收治的783例阑做尾炎手术的患者资料中选取300例采用美容切口手术者为实验组,另选取300例采取传统切口手术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论:实验组的患者手术时间短,用药天数及用药量较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一年后实验组的患者在腹部几乎看不到手术切口,实验组的患者对本院的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满意度和信任度增加.由此可见这种手术方式正是当前医疗改革中需要的,也正是广大患者所需要的,值得推广.
作者:郭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是近几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护理工作理念,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佳的护理,其核心是强凋实证.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分娩时测量和收集失血量存在一定的困难,估计失血量偏少,实际产后出血发病率更高.产后出血又以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为常见,而且大多发生于产后2h内,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在产科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助产技术,加强责任心,高质量的观察及护理,对预防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印建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